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3351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它是一种适应于含萘脏湿气体的溶剂脱萘、重力分离过滤器。
背景技术
含油、含水、含尘污、含萘等脏湿气体往往使得仪表测量管路和测量部件结垢、堵塞。目前进行气体净化的装置繁杂笨重、操作不便,气体净化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净化率高、操作简便的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由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进气管、出气管、集油管、集油器、集污器、油隔离筒、集水管、集水器、放油管、充液管、等组成,在重力分离容器内腔中竖直固定有进气管、集油管、放油管、集水管、油隔离筒,进气管的上部与进气阀相连通,进气管的下端口置于重力分离容器的下部,集油管的下部与置于重力分离器下部的集油器相连通,集油管的上端口在重力分离容器的上部,集水管下部与固定在重力分离容器下部的集水器相连通,集水管的上端口在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上部,在集水管的外部套有一个固定于重力分离容器的内腔的油隔离筒,油隔离筒的下部与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下部相连通,油隔离筒的上部有与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上部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的位置高于集油管的上端口,集油管的上端口高于集水管的上端口,油隔离筒的下端口低于进气管的下端口,进气管的下端口低于放油管的上端口,出气管(4)的上端口高于放油管(12)的上端口,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顶部与油隔离筒内腔的上部及重力分离容器上盖板外侧安装固定的出气管、充液管相连通,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底部与油隔离筒内腔的下部及重力分离容器下底板外侧安装固定的集污器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重力分离容器的侧壁上安装固定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
在容器内腔中进气管的出气口侧和集油管的进口侧及集水管的进口侧、油隔离筒的下侧、放油管的进口侧均有一段为竖直设置。
在重力分离容器的内腔进气管的下端口朝下,集油管和集水管的进上端上,进气管为固定在重力分离容器上盖板或下盖板或侧壁上的进气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对脏湿气体所含的油、水、尘等,利用重力分离不同密度的介质,通过压强传递,将不同密度的介质引向各自的收集管,并通过收集管汇聚于各自的专用收集器。
2.可长期连续进行脏湿气体的过滤洗涤,无须拆、装滤芯。
3.可定期收油、排污、放水、清洗。
4.对含萘量高的脏湿气体,使用柴油溶剂,除萘效果更好,溶剂可回收提纯,反复使用。


附图为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的结构原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所示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由进气阀1、重力分离容器2、进气管3、出气管4、集油管5、集油器6、集污器7、油隔离筒8、连通孔9、集水管10、集水器11、放油管12、放油阀13、充液管14、充液阀15、观察窗16等组成。输气管路通过进气阀1与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进气管3相连通,进气管3固定在重力分离容器2的盖板上并从重力分离容器2盖板外部贯通到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下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顶部与重力分离容器2盖板外部的出气管4相连通,进气管3、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出气管4组成了该装置的气体流动通道。集油管5固定于重力分离容器2的底板上,集油管5上端口距盖板一定尺寸,在底板的下部固定集油器6、集污器7、集水器11,集油管5下端口与重力分离容器2底板外部的集油器6相连通,集油管5、集油器6和重力分离容器2的内腔上部组成了该装置的油份收集系统。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底部和集污器7组成了该装置的尘污收集系统。油隔离筒8固定在盖板的下部并套于集水管10的外部,油隔离筒8的下端口低于进气管3的下端口,油隔离筒8的上端口设有连通孔9,使得油隔离筒8的内腔上部与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上部的压强一致,集水管10的上端口低于集油管5上端口,集水管10的下端口与重力分离容器2底板外部的集水器11相连通,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下部、油隔离筒8的内腔、集水管10、集水器11组成了该装置的水份收集系统。出气管4的上端口高于放油管12的上端口,柴油溶剂通过充液管14充入重力分离容器2的内腔,溶解萘饱和后的柴油溶剂由放油管12、放油阀13专门回收,在重力分离容器2的侧壁上安装有透明的观察窗16。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附图所示脏湿气体连续由输气管路通过进气阀1进入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中的进气管3,从进气管3的下端口进入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经过液体洗涤、重力分离后,净化气体升至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顶部,通过连通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顶部的出气管4,连续输送出净化气体。
脏湿气体中的油份密度比水小,故漂浮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上部,陆续积聚的油份通过连通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集油管5的上端口,陆续引流至集油器6。
脏湿气体中的尘污密度比水大,故沉降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水底面之下,陆续沉降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底部的尘污,被连通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底部的集污器7收集。
脏湿气体中的水份密度适中,故位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中、下部,由压强传递,通过油隔离筒8的下端口进入油隔离筒8的内腔,陆续积聚的水份通过连通于油隔离筒8内腔的集水管10的上端口,陆续引流至集水器11。
脏湿气体中的萘可溶解于柴油溶剂中,柴油溶剂密度比水小,故位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水面之上和集油管5的上端口之下,柴油溶剂中的溶解萘逐渐饱和过程中,柴油溶剂密度逐渐增大,从观察窗16可观察到水和柴油分界面逐渐下降,当水和柴油分界面下降到观察孔底部时,就要更换柴油溶剂。
气、油、萘、水、尘污分离过滤器的溶剂更换过程如下1.关闭进气球阀1,打开放油阀13,回收柴油溶剂。
2.打开容器2底部其余阀门,收油份,排污,放水。
3.打开充液阀15充水清洗。
4.关闭重力分离容器2底部所有阀门,由充液阀15充水至放油管12的上端口下缘,停止充水,换充柴油溶剂,当柴油溶剂充至集油管5的上端口下缘,停止充油,关闭充液阀15,打开集水器11的阀门,将水放净后,关闭集水器11的阀门。
权利要求1.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由密闭的重力分离容器(2)、进气管(3)、出气管(4)、集油管(5)、集油器(6)、集污器(7)、油隔离筒(8)、集水管(10)、集水器(11)、放油管(12)、充液管(1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中竖直固定有进气管(3)、集油管(5)、放油管(12)、集水管(10)、油隔离筒(8),进气管(3)的上部与进气阀(1)相连通,进气管(3)的下端口置于重力分离容器(2)的下部,集油管(5)的下部与置于重力分离器(2)下部的集油器(6)相连通,集油管(5)的上端口在重力分离容器(6)的上部,集水管(10)下部与固定在重力分离容器(2)下部的集水器(11)相连通,集水管(10)的上端口在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上部,在集水管(10)的外部套有一个固定于重力分离容器(2)的内腔的油隔离筒(8),油隔离筒(8)的下部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下部相连通,油隔离筒(8)的上部有与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上部连通的连通孔(9),连通孔(9)的位置高于集油管(5)的上端口,集油管(5)的上端口高于集水管(10)的上端口,油隔离筒(8)的下端口低于进气管(3)的下端口,进气管(3)的下端口低于放油管(12)的上端口,出气管(4)的上端口高于放油管(12)的上端口,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顶部与油隔离筒(8)内腔的上部及重力分离容器(2)上盖板外侧安装固定的出气管(4)、充液管(14)相连通,重力分离容器(2)内腔的底部与油隔离筒(8)内腔的下部及重力分离容器(2)下底板外侧安装固定的集污器(7)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重力分离容器(2)的侧壁上安装固定有一个透明的观察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容器(2)内腔中进气管(3)的出气口侧和集油管(5)的进口侧及集水管(10)的进口侧、油隔离筒(8)的下侧、放油管(12)的进口侧均有一段为竖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在重力分离容器(2)的内腔进气管(3)的下端口朝下,集油管(5)和集水管(10)的上端朝上,进气管(3)为固定在重力分离容器(2)上盖板或下盖板或侧壁上的进气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油、萘、水、尘污重力分离过滤器,它由重力分离容器、进气管、出气管、集油管、放油管、集水管、油隔离筒、集油器、集水器等组成,重力分离容器为一个密闭的容器,在重力分离容器的内腔安装固定有竖直的进气管、集油管、集水管、放油管,油隔离筒套装固定在集水管的外部,油隔离筒的上部有与重力分离容器的内腔上部相连通的连通孔,油隔离筒的下部与重力分离容器内腔的下部相连通,在重力分离容器的内腔连通孔的位置高于集油管的上端口,集油管的上端口高于集水管的上端口,油隔离筒的下端口低于进气管的下端口,进气管的下端口低于放油管的上端口,它是一种结构简单,净化除污率高,操作简便的重力分离过滤器。
文档编号B01D53/00GK2576319SQ0225933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4日
发明者冯轩 申请人:冯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