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98745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用纤维球等软性滤料进行水过滤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行业普遍使用的过滤器有多介质过滤器和软性滤料过滤器,前者采用的滤料多为石英砂、无烟煤、石榴石和核桃壳等,后者滤料为合成纤维等软性滤料,如纤维球(包括彗星式纤维体)等。目前普通的软性滤料过滤器,利用滤料自重和水力压缩滤料层,过滤精度最好可以达到粒径中值≤3μm,优于多介质过滤器。但是过滤效果均不理想,两种过滤器对悬浮物和悬浮物颗粒直径指标的去除率均不能达到悬浮物≤1mg/L、粒径中值≤1μm的过滤精度要求。如果要求达到这个指标要求,则必须采用膜技术,而采用膜技术的技术方案存在膜污染与清洗问题,在某些行业的工业化应用还不成熟或者投资太高。为此,本申请人在2002年8月13日申请了一项申请号为02125489.3,名称为“一种纤维球过滤装置”的中国专利,该专利提供了一种机械可压缩的纤维球过滤器,过滤精度最好可以达到悬浮物≤1mg/L、粒径中值≤1μm的过滤精度要求,达到微滤膜的水平,同时该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存在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大、设备空间高、不适合大型市政水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它通过改变水流方向,使过滤精度更高,过滤速度更快,同时改变滤水罐结构,缩小了设备安装占地面积与空间。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如下方式实现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它包括滤水罐及与其相接的由进水管、滤水出管和反冲进水管、反冲排水管组成的水路系统,在滤水罐中置有可隔挡滤料的多孔板和可压缩滤料的多孔压板,压板与支撑其上下移动的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固定在滤水罐外上方的传动机构连接,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滤水罐采用滤池形式,滤料采用纤维球等软性滤料,进水管设在滤水罐的下端,滤水出管置于滤水罐的上端。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水罐的外形为矩形柱体或正方形柱体,由钢制或土建常用配料筑成。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滤水罐内下端、多孔板的下面设有可连接气源的空气扩散器。
按照上述的技术方案,所述传动机构采用蜗轮、蜗杆的传动形式,多孔压板与传动轴连接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可使整个滤水过程中水流的方向是自下而上运行,保证了过滤精度能达到微滤膜的水平,过滤速度也可提高到80m/h。由于单位过滤面积出水量高,本发明完全可以取代以微滤膜过滤的产品。对于需要多个过滤装置的大型水处理过滤系统,可将本发明的各滤池整合筑成一个大过滤系统,从而减小了设备安装的占地面积。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应用于大型水处理系统的安装布局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看图1,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滤水罐1采用的是滤池形式,其外形为矩形柱体或正方形柱体,由土建常用配料筑成。滤料采用纤维球等软性滤料,在滤水罐1中置有可隔挡滤料的多孔板6和可压缩滤料的多孔压板7,多孔压板7与支撑其上下移动的传动轴8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传动轴8与固定在滤水罐1外上方的传动机构9连接,传动机构9采用的是蜗轮、蜗杆的传动形式,进水管2设在滤水罐1的下端,滤水出管3置于滤水罐1的上端,在滤水罐1内下端、多孔板6的下面设有可连接气源的空气扩散器10。
为了适于大型水处理系统的需求,本发明滤水罐1的池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筑成并将多个滤水罐1横排、竖排均列,如图2所示。在两横排滤水罐1中间设置管道间,以利于上、下水路和阀门的布置,采用这种形式远比传统的多个钢材料压力滤罐组合节省面积。
使用本发明时,在正常过滤前,传动机构9启动,带动多孔压板7向下移动一定的尺寸,压缩软性滤料到1μm的过滤精度。然后传动机构9停机,打开滤水出管3和进水管2的阀门开始过滤,过滤周期一般为8-24小时。当滤水罐1水头损失达到5-10米时,滤水系统开始反冲洗。此时,关闭滤水出管3和进水管2的阀门,打开所设与滤水罐1连接的反冲排水管5和反冲进水管4的阀门,传动机构9启动使多孔压板7向上移动至设定位置,启动与反冲进水管4相接的水泵和与空气扩散器10相接的鼓风机进行气水反冲洗20min。静置软性滤料使之沉降,最后关闭反冲进水管4的阀门,打开进水管2的阀门,启动传动机构9使多孔压板7向下移动一定尺寸,压缩软性滤料到1μm的过滤精度,传动机构9减速停机,打开滤水出管3的阀门,关闭反冲排水管5的阀门,恢复正常过滤。
整个过滤系统可以间歇运行,也可以连续运行。当间歇运行时,几个方形滤池的滤水罐1通过自动或手动控制同时进行气水反冲洗;当采取连续运行时,几个方形滤池的滤水罐1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可依次进行气水反冲洗,且保证整个系统处理效率不变,只是单池过滤速度适当提高。
本发明同样适用于压力罐过滤形式。
权利要求
1.一种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它包括滤水罐(1)及与其相接的由进水管(2)、滤水出管(3)和反冲进水管(4)、反冲排水管(5)组成的水路系统,在滤水罐(1)中置有可隔挡滤料的多孔板(6)和可压缩滤料的多孔压板(7),多孔压板(7)与支撑其上下移动的传动轴(8)连接,传动轴(8)与固定在滤水罐(1)外上方的传动机构(9)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罐(1)采用适用于纤维球软性滤料的滤池形式,进水管(2)设在滤水罐(1)的下端,滤水出管(3)置于滤水罐(1)的上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罐(1)的外形为矩形柱体或正方形柱体,由钢制或土建常用配料筑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罐(1)内下端、多孔板(6)的下面设有可连接气源的空气扩散器(10)。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9)采用蜗轮、蜗杆的传动形式,多孔压板(7)与传动轴(8)连接段之间采用螺纹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上向流可压缩的过滤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用纤维球等软性滤料进行水过滤的装置。本发明使整个滤水过程中水流的方向是自下而上运行,保证了过滤精度能达到微滤膜的水平,过滤速度也可提高到80m/h。同时由于单位过滤面积出水量高,本发明完全可以取代以微滤膜过滤的产品。对于需要多个过滤装置的大型水处理过滤系统,可将本发明的各滤池整合筑成一个大过滤系统,从而减小了设备安装的占地面积。
文档编号B01D24/16GK1565698SQ0313766
公开日2005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9日
发明者罗敏 申请人: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