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填料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461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型填料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过程中直径12米以上的气、液吸收或解吸填料塔设计。
背景技术
目前填料塔通常构造是由气体分布器、填料支撑、填料、液体分配器、除雾器组成,国内填料塔一般直径在7米以内。对于直径12米以上的大型填料塔设计,国内还没有独立完成的实例。填料塔由小变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放大效应”,产生气、液分布不均,导致工程失败。

发明内容
为解决大型填料塔内部气、液分布不均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套大型填料塔液体分配器、气体分配器、填料及其支撑的设计方法,能避免产生“放大效应”。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塔体内部气、液逆流布置。液体分配器采取溢流结构设计,由分配管、分配箱与分配槽组成。液体由塔体液体箱分别流至各配器内的分配管;经分配管的顶部开孔溢流至分配箱,再由分配箱底部开孔流入分配槽;最后由分配槽两侧的开孔喷淋至填料层。分配槽两侧的开孔数量保证填料每平方米的最小喷淋点数为40个。进口气体分布器由进气口与进气室组成,出口气体分布器由排气口与排气室组成。进气口布置在填料的下方,采取斜向进气方式。排气室布置于塔体的上部,借助塔体斜向顶面,使排气室内压力均匀;排气室最小平均高度为填料高度,以保证足够的排气空间。由进气口、进气室、排气室、排气口同填料配合完成塔内气体的均匀分布。填料最低高度为4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地将大量的气、液均匀地分配于12米以上的大型吸收塔内,避免“放大效应”。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也是图2的C-C剖面图图2是
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B-B剖面图图4是
图1的D局部放大图图5是液体分配器本体部分构造图图6是图5的E-E剖面图图7是图5的F-F剖面图图8是液体分配槽构造图图9是图8的侧视图在图中1.支撑梁,2.支撑板,3.填料,4.支撑梁,5.液体分配槽,6.液体分配器本体(不含分配槽),7.除雾器,8.中间隔离,9.塔体液体箱,10.进液管,11.液体排放口,12.进气口,13.排气口,14.进气室,15.排气室,16.塔体,17.分配管,18.分配箱,19.支撑,20.分配槽本体21侧孔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塔体(16)内部自下至上的设置依次为进气室(14)、支撑梁(1)、支撑板(2)、填料(3)、支撑梁(4)、液体分配槽(5)、液体分配器本体(6)、除雾器(7)与排气室(15)。支撑梁(1)对支撑板(2)起支撑作用,支撑板(2)支撑填料(3),支撑梁(4)支撑分配槽(5)与分配器本体(6),除雾器(7)支撑于分配器(6)之上,见图4。气体由进气口(12)进入,经进气室(14)后在填料(3)间同液体充分接触,进行质量交换,再经除雾器(7)除湿后,经排气室(15)、排气口(13)流出吸收塔。进气口(12)、进气室(14)、填料(3)、排气室(16)与排气口(13)配合完成气体的均匀分配。
在图2中,液体分配器本体(6)依次沿塔体液体箱(9)内侧布置。液体由进液管(10)经塔体液体箱(9)分别进入各个分配器本体(6)。
在图3中,中间隔离(8)为塔体(16)的一部分,将填料(3)空间一分为二,有利于气、液的均匀分配,同时为支撑梁(1)与支撑梁(4)的提供支撑点。塔体液体箱(9)下连进液管(10)。液体由分配器(6)流入分配槽(5),经分配槽侧孔溢流到填料(3)的上部。在填料间液体同气体充分接触,最后汇至吸收塔排液口(11)。
在图5中,分配管(17)置于分配箱(18)内,支撑(19)对分配管(17)起支撑作用。分配管顶部有开孔,分配箱底部有开孔,见图6与图7。液体由分配器内的分配管(17)进入,经分配管顶部开孔流至分配箱(17)中。再由分配箱底部开孔流到图4中的分配槽(5)内。
在图8、图9中,液体进入分配槽后,液位达到一定高度时,由侧孔(21)溢出至填料层。在安装过程中,分配槽安装于分配器下部。
权利要求1.大型填料塔,由塔体、气体分布器、填料支撑、填料、液体分配器、除雾器组成,其特征是液体分配器由分配管、分配箱与分配槽组成;分配管水平固定于分配箱内部,并同塔体液体箱相连,分配槽置于分配箱下部;进口气体分布器由进气口和进气室组成,布置于塔体下部;出口气体分布器由排气口与排气室组成,布置于塔体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填料塔,其特征是填料上部液体喷淋点的最小数为每平方米40个,填料层的最小高度为4米。
专利摘要一种化工过程中气、液吸收或解吸用的大型填料塔,可解决大型吸收塔内气、液分配不均问题。填料塔内部件设置有气体分布器、填料支撑、填料、液体分布器、除雾器与支撑。液体分配器由分配管、分配箱与分配槽组成,同塔体液体箱相结合,完成液体分配。气体分布器由进、排气口和进、排气室组成。填料上部液体喷淋点的最小数量为每平方米40个;填料层的最低高度为4米。气体分布器同填料配合完成气体的均匀分配。
文档编号B01D53/18GK2787289SQ03270050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吴来贵, 裴有成 申请人:吴来贵, 裴有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