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99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水洗装置、碱洗装置、碱吸装置、氧化装置。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废气排放的基础上回收废气中有用的化工原料,及避免了废气排放,有增加了经济效益,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
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所述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可用于2,2,4,6,6_五甲基庚烷-4-硫醇废气处理及乙硫醇回收工艺。
【背景技术】
[0002]丁腈橡胶(简称为“NBR”)具有优异的特性曲线,良好的抗油性、耐热性及出色的对臭氧和化学品的耐受性,此外还具有非常好的机械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业中的密封件及阻尼元件的生产中,在特种弹性体领域占有稳固的位置。就其实际生产应用而言,同样日益重要的是丁腈橡胶的固化。近年来基于硫化物的引发剂替代传统的橡胶交联系统的固化方法正在发展开来。2,2,4,6,6-五甲基庚烷-4-硫醇作为一类新的固化引发剂底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在固化作用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丁腈橡胶的粘度,具有良好的工业价值和应用前景。在2,2,4,6,6-五甲基庚烷-4-硫醇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可避免的使用硫化氢、异丁烯等,会产生乙硫醇等废气,且未反应完全的硫化氢也同时存在。由于尾气散发到空气中时具有恶臭气味,造成生产车间周围气味难闻,甚至影响周围环境。采取传统的燃烧的方法处理废气有几个弊端:乙硫醇的燃烧值较高,产生的大量热量对化工安全生产造成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采用燃烧法不能根本的解决气味问题,空气污染依然严峻;另外燃烧产生的含硫废气同样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包括:
[0005]用于对待处理气体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洗装置;
[0006]用于对经受水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洗处理的碱洗装置,所述碱洗装置与水洗装置流体连通;
[0007]用于对经受碱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吸处理的碱吸装置,所述碱吸装置与碱洗装置流体连通;
[0008]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所述氧化装置与碱吸装置流体连通;
[0009]所述“流体连通”通常指在装置之间可将一装置中的流体引入另一装置中,所述“流体”通常指有固定质量而无固定形状的物体,如液体和气体。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向水洗装置中输送待处理气体的第一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装置与水洗装置流体连通。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输送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第二气体输送装置,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与氧化装置流体连通。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储藏碱吸装置所产生的处理液的处理液储藏装置,所述处理液储藏装置与碱吸装置流体连通。
[0013]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装置包括:
[0014]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本体,所述氧化装置本体与碱吸装置流体连通;
[0015]用于与氧化装置本体之间构成流体循环、并储藏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循环气体储藏装置。
[0016]所述“流体循环”通常指流体可在装置之间循环,例如,在装置之间可将一装置中的流体引入另一装置中,并可以将另一装置中的流体循环回到此前的装置中。
[0017]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形成氧化装置本体和循环气体储藏装置之间流体循环的第三气体输送装置。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氧化装置气体排放的排放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通过排放控制装置与氧化装置流体连通。
[0019]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氧化装置本体中设有氧化剂,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0]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洗装置中设有水,所述碱洗装置和/或碱吸装置中设有碱液。
[0021]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碱洗装置中的碱液为氨水,所述碱吸装置中的碱液选自NaOH溶液、KOH溶液、L1H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0022]本实用新型在解决废气排放的基础上回收废气中有用的化工原料,及避免了废气排放,有增加了经济效益,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循环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附图
[0023]图1显不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24]元件标号说明
[0025]I第一气体输送装置
[0026]2水洗装置
[0027]3碱洗装置
[0028]4碱吸装置
[0029]5氧化装置
[0030]501氧化装置本体
[0031]502循环气体储藏装置
[0032]503第三气体输送装置
[0033]504排放控制装置
[0034]6处理液储藏装置
[0035]7第二气体输送装置
[0036]8排出气体
[0037]9待处理气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39]请参阅图1。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0]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可用于2,2,4,6,6_五甲基庚烷-4-硫醇中废气处理及乙硫醇的回收,作为待处理流体气体可以为上述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气,所述废气中可以含有乙硫醇、硫化氢、乙烯、异丁烯等,其中乙硫醇的含量约为15%?20%,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
[004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包括:
[0042]用于对待处理流体气体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洗装置2;
[0043]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经受水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洗处理的碱洗装置3,所述碱洗装置3与水洗装置2流体连通;
[0044]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经受碱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吸处理的碱吸装置4,所述碱吸装置4与碱洗装置3流体连通;
[0045]还可以包括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5,所述氧化装置5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
[0046]所述水洗装置2、碱洗装置3、碱吸装置4和氧化装置5可以依次连通。
[0047]所述水洗装置2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对气体进行水洗处理的装置,例如,所述水洗装置2中设有水,所述水洗处理可以是将气体弓I入水中,使水吸收气体中可被水吸收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是低沸点和/或易溶于水和/或挥发性的物质,引入水中的气体的压力可以被控制在0.2-0.3MPa,水的温度可以是5_25 °C。
[0048]所述碱洗装置3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对气体进行碱洗处理的装置,例如,所述碱洗装置3中设有碱液,所述碱洗处理可以是将气体引入碱液中,使碱液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气体和那些不溶于水而溶于碱的挥发性物质,引入碱液中的气体的压力可以被控制在
0.2-0.3MP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碱液的种类及其浓度,使气体中的乙硫醇可以几乎不被损失,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碱液可以是氨水,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可以为5-10%。
[0049]所述碱吸装置4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对气体进行碱吸处理的装置,例如,所述碱吸装置4中设有碱液,所述碱吸处理可以是将气体引入碱液中,使碱液吸收气体中的乙硫醇,引入碱液中的气体的压力可以被控制在0.2-0.3MP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碱液的种类及其浓度,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碱液可以是氢氧化钠溶液、KOH溶液、L1H溶液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所述碱液的质量浓度可以为10-30%,碱液吸收乙硫醇后可以产生例如乙硫醇钠、乙硫醇钾、乙硫醇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包括处理液储藏装置6,所述处理液储藏装置6可以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还可以用于储藏碱吸装置4所产生的处理液,所述处理液可以包括碱液吸收乙硫醇后的产物。
[0050]所述氧化装置5可以是本领域各种适用于对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装置,例如,所述氧化装置3中设有氧化剂,所述氧化处理可以是将通过氧化剂对气体进行处理,使气体中硫醇类物质被吸收,经受氧化处理的气体的压力可以被控制在0.2-0.3MP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氧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所述氧化剂可以是双氧水、次氯酸钠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双氧水的质量浓度可以为15-20 %。
[005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中,所述氧化装置5可以包括:
[0052]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本体501,所述氧化装置本体501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
[0053]用于与氧化装置本体501之间构成流体循环、并储藏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
[0054]当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被引入氧化装置本体501进行氧化处理,所述氧化装置本体501中设有氧化剂,氧化处理后的气体可以被引入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中,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中的气体可以再被引入氧化装置本体501进行氧化处理,从而构成流体循环。氧化装置本体501和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之间可以设有两条以上的流体循环管道,例如,一条流体循环管道将氧化装置本体501中的流体引入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另一条循环管道将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中的流体弓I入氧化装置本体501 ο所述氧化装置5还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氧化装置本体501和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之间流体循环的第三气体输送装置503,从而可以保证氧化装置本体501和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之间的流体循环为单向进行,不会出现倒流。所述第三气体输送装置503可以位于流体循环管道上。所述氧化装置5还可以包括用于控制氧化装置5气体排放的排放控制装置504,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可以通过排放控制装置504与氧化装置5流体连通,所述排放控制装置504可以是例如阀门等。当循环的氧化处理达到合适的效果,所述排放控制装置504可以将循环气体直接和/或通过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中,气体输送装置可以为气栗等。
[005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中,还可以包括用于向水洗装置中输送待处理气体的第一气体输送装置1,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装置I与水洗装置2流体连通,气体经第一气体输送装置I输送至水洗装置2,可以形成一定的压力。
[005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中,还包括用于输送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与氧化装置5流体连通,经氧化处理后的气体可以经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进行排放。
[005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58]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对待处理流体气体进行水洗处理的水洗装置(2); 用于对经受水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洗处理的碱洗装置(3),所述碱洗装置(3)与水洗装置(2)流体连通; 用于对经受碱洗处理后的气体进行碱吸处理的碱吸装置(4),所述碱吸装置(4)与碱洗装置(3)流体连通; 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5),所述氧化装置(5)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向水洗装置中输送待处理气体的第一气体输送装置(I),所述第一气体输送装置(I)与水洗装置(2)流体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输送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与氧化装置(5)流体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储藏碱吸装置(4)所产生的处理液的处理液储藏装置(6),所述处理液储藏装置(6)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5)包括: 用于对经受碱吸处理后的气体进行氧化处理的氧化装置本体(501),所述氧化装置本体(501)与碱吸装置(4)流体连通; 用于与氧化装置本体(501)之间构成流体循环、并储藏经受氧化处理后的气体的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5)还包括用于形成氧化装置本体(501)和循环气体储藏装置(502)之间流体循环的第三气体输送装置(503)。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5)还包括用于控制氧化装置(5)气体排放的排放控制装置(504),所述第二气体输送装置(7)通过排放控制装置(504)与氧化装置(5)流体连通。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装置本体(501)中设有氧化剂,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装置(2)中设有水,所述碱洗装置(3)和/或碱吸装置(4)中设有碱液。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及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洗装置(3)中的碱液为氨水,所述碱吸装置(4)中的碱液选自NaOH溶液、KOH溶液、L1H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文档编号】B01D53/78GK205700081SQ20162034654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2日
【发明人】何其中, 王静, 刘伟, 马钰
【申请人】上海优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