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链板式高粘流体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91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层链板式高粘流体过滤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流体过滤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日本产高粘流体过滤机为全自动设备,如


图1所示,该设备采用全自动履带式结构,并采用两个油缸将上下两块3平方米的表面精度极高的钢板滤盘接合,每个油缸的压力为120吨,可以保证每平方米30吨的过滤压力。工作时,待过滤的油从注油孔进入,经过下层钢板处的一层6毫米的硅藻土过滤层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当需要清理肮脏的硅藻土过滤层时,将油缸抬起,转动履带,硅藻土将被转移到回收容器内。这样,新的一次过滤工作又可以开始了。该设备的特点是注油,过滤,清理过程控制全部是自动,设备精度高。但是价格昂贵,目前市场的售价大约在200多万元人民币。国内中小企业很难承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满足国内中小企业对价位上的要求,同时过滤性能优越的高粘流过滤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架,支架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支架内设有若干层相互叠加的过滤板,在支架的上方设有压力缸,过滤板上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各个过滤板上的进液通道相互叠加并和支架上的进液口相连,各个过滤板上的出液通道相互叠加并和支架上的出液口相连,过滤板的上层设有滤布,滤布下方设有支承网,支承网下方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与出液通道连通,过滤板的下层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与进液通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每一层过滤层都是由上一个过滤板的下层和下一个过滤板的上层构成,高粘流体由进液口、进液通道、进液管道进入到两个过滤板之间的间隙中,再由压力缸向下运动产生过滤压力,使高粘流体在高压下通过滤布过滤并由出液管道、出液通道、出液口流出。由于每层的过滤板面积小,在同样保证每平方米30吨的过滤压力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压力缸只需要产生40吨力的即可。单此一项成本比日本产的过滤机就要节约的多。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的过滤板叠加,有效过滤面积也是多层叠加,如采用12个过滤板,有效过滤面积能达到6平方米,是日本产过滤机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在过滤板的进液管道的下方设有均流孔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高粘流体要求在进入到过滤机以前需要混合助滤剂,设置均流孔板后能使助滤剂均匀地分布在过滤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过滤板上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有两个,进液通道设置在过滤板上呈对角线分布的两个角上,出液通道设置在过滤板上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在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上方设有导向锥管。
将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设置在对角上能使高粘流体能充分地进入到过滤板及充分地从过滤板上流出,同时,利用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布在过滤板的四个角上并设置导向锥管使过滤板能自动对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每个进液通道和每个出液通道都各自设有两个管路和和过滤板的空腔连通,同时该管路与过滤板之间设有一个凹形的散流槽。
采用每个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设置两个管路,以及管路和过滤板之间设置散流槽目的是为了减少流体的摩擦阻力,顺畅进液、出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解决方案是相邻的两个过滤板之间以及最上方的过滤板和压力缸之间通过链板连接。
采用链板连接后,在对过滤板进行清洗时,只需抬升压力缸就能将过滤板依次从支架中抬升,抬升后的各过滤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距,方便清洗。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图1现有日本产的高粘流体过滤机结构简图;图2本实施例的正面示图;图3图2中A-A方向的过滤板的剖视图;图4图2中B-B方向去除过滤板上方附属零件后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支架1,支架设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在支架1内设有若干层相互叠加的过滤板2,在支架1的上方设有压力缸13,过滤板2上设有进液通道21和出液通道22,过滤板2上的进液通道21和出液通道22分别有两个,进液通道21设置在过滤板2上呈对角线分布的两个角上,出液通道22设置在过滤板2上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在进液通道21和出液通道22的上方设有导向锥管23,各个过滤板2上的进液通道21相互叠加并和支架1上的进液口11相连,各个过滤板2上的出液通道22相互叠加并和支架1上的出液口12相连,过滤板2的上层设有滤布211,滤布211下方设有支承网24,支承网24下方的过滤板2上设有凸起的支撑柱25,支撑柱25支承住支承网24,支承网24支承住滤布211,支撑柱25之间的间隙形成7MM的流体通道26,在流体通道下方的过滤板2靠近出液通道22的两个角上各自设有两条出液管道27,流体通道26和出液管道27过渡处的过滤板2凹陷形成一个20MM宽,7MM深的散流槽28,两条出液管道27并入出液通道22并和出液通道22连通,过滤板2的下层靠近进液通道21的两个角上各自设有两条进液管道29,进液管道29与过滤板2过渡处的过滤板2凹陷形成20MM宽,7MM深的散流槽210,两条进液管道29并入进液通道21并与进液通道21连通,进液管道29下方的过滤板2上设有均流孔板211,相邻的两个过滤板2之间以及最上方的过滤板2和压力缸13之间通过链板3连接。本实施例中链板3为一长条的空心环,过滤板2上相对于链板3的位置设有销钉4,相邻的两个过滤板2上的销钉4套设在同一个链板3中央的空心部分内。
权利要求1.一种高粘流体过滤机,包括支架,支架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其特征在于在支架内设有若干层相互叠加的过滤板,在支架的上方设有压力缸,过滤板上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各个过滤板上的进液通道相互叠加并和支架上的进液口相连,各个过滤板上的出液通道相互叠加并和支架上的出液口相连,过滤板的上层设有滤布,滤布下方设有支承网,支承网下方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与出液通道连通,过滤板的下层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与进液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流体过滤机,其特征在于在过滤板的进液管道的下方设有均流孔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粘流体过滤机,其特征在于过滤板上的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分别有两个,进液通道设置在过滤板上呈对角线分布的两个角上,出液通道设置在过滤板上另外两个相对的角上,在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的上方设有导向锥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粘流体过滤机,其特征在于每个进液通道和每个出液通道都各自设有两个管路和和过滤板的空腔连通,同时该管路与过滤板之间设有一个凹形的散流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粘流体过滤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过滤板之间以及最上方的过滤板和压力缸之间通过链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粘流体过滤机,包括支架,支架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在支架内设有若干层相互叠加的过滤板,在支架内的上方设有压力缸,每个过滤板上设有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进液通道和支架上的进液口相连,出液通道和支架上的出液口相连,过滤板的上层设有滤布,滤布下方设有支承网,支承网下方设有出液管道,出液管道与出液通道连通,过滤板的下层设有进液管道,进液管道与进液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的日本产的高价位机器成本大大降低,能够满足国内中小企业对价位上的要求,同时过滤性能优越。
文档编号B01D25/12GK2776516SQ20052010173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8日
发明者王克明 申请人:王克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