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混合反应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936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液混合反应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可将气体与液体充分混合之反应槽,尤指一种透过物理方法可使液体(自来水)内之气体(臭氧)含量增加,达到具有更高气液混合的溶解率,提高杀菌与消毒作用之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藉由一种臭氧产生器,可以生成臭氧气体,而臭氧可以消灭细菌达到消毒、除臭之作用,本案申请人曾发明一种混合器1(请参阅图1所示),令液体L(即一般之自来水)与由一臭氧产生器(图未示出)所送进来的臭氧O3同时通过该混合器1后,送出来的液体L内则含有臭氧O3,可以用来进行清洗衣物、蔬果时,提供杀菌、消毒、去除农药与臭味等功效;惟,该等臭氧产生器因为构件特殊,生成产生臭氧时又必须耗费高能量,臭氧得来不易,又如何能要求在液体内含有较高浓度的臭氧,以提高其杀菌消毒作用,更如何能满足一般之民生需求,长期、大量的使用。

发明内容鉴于欲提高液体内臭氧的浓度,亦即提高杀菌的速度与功效,关键在于液体与臭氧接触反应的时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它是以物理方法,使液体气泡化而增加与臭氧气体的接触面积,以及利用层层回流设计,拉长反应的时间,即增加液体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时间,提高气液混合的速度及溶解率。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设为圆管状之槽体,设有一入口与一出口,该入口系供已含有臭氧之液体进入,该出口则供进入反应槽作用后的液体输出;该反应槽内设置有若干层的反应流道,各该反应流道系于交错位置设置无数、细小的流通孔用以流通,使液体气泡化增加与臭氧气体的接触面积,层层回流设计则可产生滞流效果,增加液体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时间,藉以提高气液混合的速度以及溶解率,而能提高杀菌功效。
其中,该若干之反应流道系由一层一层的环状管壁区隔形成,该入口系设于第一层之环状管壁的上方,于第二层之环状管壁的下方则设复数个流通孔,第三层之环状管壁的上方设复数个流通孔,接着,依序于下一层之环状管壁的下方、再下一层环状管壁的上方,以一层于上方,接着下一层于下方交错的方式设复数之流通孔,而于最后一层的环状管壁、错开其设置流通孔的位置处设置该出口。
其中,可于该反应槽的外端,以绕设的方式设置有循环冷却管。
其中,该反应槽上可设置有泄压阀。
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优点是该反应槽的结构设计,能增加与臭氧气体的接触面积,以及利用层层回流设计,拉长反应的时间,即增加液体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时间,提高气液混合的速度及溶解率,提高杀菌功效。

图1习用一种臭氧与液体混合器之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反应槽之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第二图反应槽之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4第二图反应槽之A-A剖视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反应槽之外观平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习用图号1混合器L液体O3臭氧本实用新型图号20气液混合反应槽23槽体 25入口27出口28循环冷却管29泄压阀 30~34环状管壁311、321、331、341流通孔 35~39反应流道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20,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系为一呈圆管状之槽体23,具有一入口25与一出口27,该入口25系供已含有臭氧O3之液体L(一般之自来水)进入,即指将液体(一般之自来水)先行通过一种混合器(如图1所示)后,变成为液体L内含有臭氧O3之液体(L+O3)进入于槽体23内再反应;该出口27则供进入本实用新型之反应槽20作用后、内含高浓度臭氧之液体(W)输出;又,本实用新型气液混合反应槽20之该槽体23,请配合参阅图3与图4所示,系藉由一层一层之环状管壁30~34区隔形成若干之反应流道35~39,作为供液体流通之通路;而,该入口25系设于第一层(最外圈)之环状管壁30上方,接着于该第二层之环状管壁31下方则设有复数、孔径相当细小(约介于6mm~12mm之间)之流通孔311,于第三层之环状管壁32上方亦设有复数、孔径相当细小之流通孔321,依序于该第四层之环状管壁33下方、第五层环状管壁34之上方,以一层于上方,接着下一层于下方交错的方式分设复数之流通孔331、341,而于最后一圈之反应流道39的下方处、错开该环状管壁34于上方设置的流通孔341之位置则设置该出口27。
藉由以上之设计,由本实用新型反应槽20上方之入口25进入于槽体23内含有较低浓度量臭氧O3之液体(L+O3),先经由该第一反应流道35往下,并透过设置于第二层之环状管壁31下方复数之流通孔311进入该第二反应流道35内,接着再由该第二反应流道36往上,透过设置于第三层环状管壁32上方复数之流通孔321进入于该第三反应流道37内,往下透过设置于第三层之环状管壁33下方复数之流通孔331入该第四反应流道38往上,透过设置于第四层环状管壁34上方复数之流通孔341进入该第四反应流道39内,最后,往下由该出口27送出供使用;而,经由以上所述于液体(L+O3)进入本实用新型反应槽20内流动之路线(如图3箭头方向所示),可以很清楚的得知,当液体(L+O3)通过复数、孔径相当细小之流通孔311、321、331、341时,可使液体产生气泡化、液面薄膜化的现象,因此得以增加液体L与气体O3接触面积,使液体L与气体O3的反应增加,所以液体(L+O3)内气体O3的含量比率得以提升;而,液体L流动时,系由较宽大的反应流道35~39缩小变成由孔径约(6mm~12mm)之流通孔流出,再进入较宽大的反应流道,如此反复的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使液体流速产生变化,加速的液体流速可产生冲击动力,使液体L与气体O3可以充份混合,而层层回流的设计,则可使气体O3产生滞留效果,拉长液体L与气体O3的混合时间,增加气液混合的溶解率,从而能提高杀菌、消毒、除臭的各种功效,达成本实用新型预期的目的。
图5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之示意图,于该反应槽20的槽体23的外端,以螺旋绕设方式设置有一循环冷却管28,冷却管28内通以水流,可控制反应槽20温度维持于某一低温状态,避免反应槽20因日晒、雨淋以及反应作用时间过长,而产生温度变化差异太大,影响气液混合作用时的溶解率及其稳定性;又,该反应槽20上更设置有一泄压阀29,以控制槽体23内的压力保持在一定范围的稳定状态,确保反应槽20使用的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特征在于其设为圆管状之槽体,设有一供已含有臭氧之液体进入的入口与一供进入反应槽作用后之液体输出的出口;该反应槽内设置有反应流道,各反应流道系于交错位置设置无数、细小的流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流道系由一层一层之环状管壁区隔形成;该入口系设于第一层之环状管壁的上方,于第二层之环状管壁的下方则设复数之流通孔,第三层之环状管壁的上方设复数之流通孔,接着,依序于下一层之环状管壁的下方、再下一层环状管壁之上方,以一层于上方,接着下一层于下方交错的方式设复数之流通孔,而于最后一层之环状管壁、错开其设置流通孔的位置处设置该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特征在于于该反应槽的外端,以绕设的方式设置有循环冷却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特征在于该反应槽上设置有泄压阀。
专利摘要一种气液混合反应槽,其设为圆管状之槽体,设有一入口与一出口,该入口系供已含有臭氧之液体进入,该出口则供进入反应槽作用后之液体输出;该反应槽内设置有若干层的反应流道,各反应流道系于交错位置设置无数、细小的流通孔以流通,使液体气泡化增加与臭氧气体之接触面积,层层回流设计则可产生滞流效果,增加液体与臭氧气体混合的时间,藉以提高气液混合的速度以及溶解率,从而能提高杀菌功效。
文档编号B01F5/06GK2817960SQ200520112409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5日
发明者黄朝聪 申请人:群玉山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