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965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习用气泡产生机的产品于使用时,其缺点如下其一内部的风扇马达声音过大;其二该机体并无固定于某处,若经扯拉容易掉落或碰撞毁损;其三该导风管接头因接合方式不良,容易导致脱落造成使用者不便,因此结构设置的方便性明显不足,且于使用上皆有诸多盲点,并存在有使用上的疑虑,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设计的经验,有感于上述习用品的不便,经潜心研究,试作改良,终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诞生,其首要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其系可随时迅速提供一气泡及红外线产生结构、且使用方便者。现有技术的缺陷1.内部的风扇马达声音过大。
2.该机体并无固定于某处,若经扯拉容易掉落或碰撞毁损。
3.该导风管接头因接合方式不良,容易导致脱落造成使用者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简单及更为方便的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下外壳内侧后方设置有下凹孔,另前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导气孔及臭氧产生器,该臭氧产生器利用细导管接出排气,又该导气孔的外侧与下外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柱,该卡柱与挂把的挂把孔相接合,该上方设置的上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器及定时器,后方则设置有与下凹孔相对应的上凹孔,另该上外壳及下外壳的间设置有一供气主组件,由上往下依序为上进气盖,该上进气盖上方设置有进气孔,下方接设气泡产生器,该气泡产生器内部有增压涡轮风扇由涡轮风扇马达提供动力将气体由出风管送出,另下方设置的线圈由散热风扇将经由下护盖及下进气盖的空气散热后先经由气泡产生器再经由出风管排出,有该出风管外接导风管,该导风管接入导管卡合于下凹孔及上凹孔的间,又该导管上方设置有细导管接入孔与细导管相接,又该导管后端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供接入端卡入,该接入端利用固合环与外导风管相接,该外导风管再利用固合环与接出端相接,该接出端接入气泡垫,又上进气盖的内侧设置有数条隔板,该隔板可让气流沿着隔板与吸音棉进入进气孔,由此可降低噪音及震动,另接入端内缘设置有螺纹与外导风管的外侧外螺纹相接,并利用固合环与接入端的外螺纹相接锁合,由此达到不易脱落及密封气管的功用,该气管接入气泡垫时可产生气泡并配合红外线磁石共同作用,达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1.内部的风扇马达声音极小。
2.该机体可固定于某处,不易掉落或碰撞毁损。
3.该导风管接头因接合方式密合,不会有导致脱落造成使用者不便。
4.携带方便。
5.操作简便。
6.具进步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位置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进气盖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导风管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泡垫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泡垫于浴缸的实施例;图7为本实用新型下方气体流向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方气体沿下护盖流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外壳;2上外壳;3下凹孔;4上凹孔;5卡柱;6挂把孔;7挂把;8导气孔;9控制电路板;10臭氧产生器;11细导管;12进气孔;13上进气盖;14气泡产生器;15出风管;16线圈;17涡轮风扇马达;18散热风扇;19下护盖;20下进气盖;21气体流量控制器;22定时器;23导风管;24导管;25细导管接入孔;26卡槽;27接入端;28固合环;29外导风管;30接出端;31红外线磁石;32气流;33吸音棉;34隔板;35气泡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其中该下外壳1内侧后方设置有下凹孔3,另前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9、导气孔8及臭氧产生器10,该臭氧产生器10利用细导管11接出排气,又该导气孔8的外侧与下外壳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柱5,该卡柱5可与挂把7的挂把孔6相接合,达到挂设的目的;又该上方设置的上外壳2的内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器21及定时器22,后方则设置有与下凹孔3相对应的上凹孔4,另该上外壳2及下外壳1的间设置有一供气主组件,由上往下依序为上进气盖13,该上进气盖13上方设置有进气孔12,下方则接设气泡产生器14,该气泡产生器14内部有增压涡轮风扇由涡轮风扇马达17提供动力将气体由出风管15送出,另下方设置的线圈16可由散热风扇18将经由下护盖19,如图7及图8所示,及下进气盖20的空气散热后先经由气泡产生器再经由出风管15排出,有该出风管15外接导风管23,该导风管23接入导管24卡合于下凹孔3及上凹孔4的间,又该导管24上方设置有细导管接入孔25可与细导管11相接,又该导管24后端设置有卡槽26,该卡槽26可供接入端27卡入,该接入端27利用固合环28与外导风管29相接,该外导风管29再利用固合环28与接出端30相接,该接出端30可接入气泡垫35。
如第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进气盖13的内侧设置有数条隔板34,该隔板34可让气流32沿着隔板34与吸音棉33进入进气孔12,由此可降低噪音及震动。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接入端27内缘设置有螺纹与外导风管29的外侧外螺纹相接,并利用固合环28与接入端27的外螺纹相接锁合,由此达到不易脱落及密封气管的功用。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管接入气泡垫35时可产生气泡并配合红外线磁石31共同作用,达到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再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可放置于浴缸中使用,由此可以达到上述需求。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的限定本发明所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在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下外壳内侧后方设置有下凹孔,另前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导气孔及臭氧产生器,该臭氧产生器利用细导管接出排气,又该导气孔的外侧与下外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柱,该卡柱与挂把的挂把孔相接合,该上方设置的上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器及定时器,后方则设置有与下凹孔相对应的上凹孔,另该上外壳及下外壳的间设置有一供气主组件,由上往下依序为上进气盖,该上进气盖上方设置有进气孔,下方接设气泡产生器,该气泡产生器内部有增压涡轮风扇由涡轮风扇马达提供动力将气体由出风管送出,另下方设置的线圈由散热风扇将经由下护盖及下进气盖的空气散热后先经由气泡产生器再经由出风管排出,有该出风管外接导风管,该导风管接入导管卡合于下凹孔及上凹孔的间,又该导管上方设置有细导管接入孔与细导管相接,又该导管后端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供接入端卡入,该接入端利用固合环与外导风管相接,该外导风管再利用固合环与接出端相接,该接出端接入气泡垫,又上进气盖的内侧设置有数条隔板,该隔板可让气流沿着隔板与吸音棉进入进气孔,藉此可降低噪音及震动,另接入端内缘设置有螺纹与外导风管的外侧外螺纹相接,并利用固合环与接入端的外螺纹相接锁合,藉此达到不易脱落及密封气管的功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泡超音波产生装置,其中该下外壳内侧后方设置有下凹孔,另前端设置有控制电路板、导气孔及臭氧产生器,该臭氧产生器利用细导管接出排气,又该导气孔的外侧与下外壳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柱,该卡柱可与挂把的挂把孔相接合;又该上方设置的上外壳的内侧设置有气体流量控制器及定时器,后方则设置有与下凹孔相对应的上凹孔,另该上外壳及下外壳的间设置有一供气主组件,由上往下依序为上进气盖,该上进气盖上方设置有进气孔,下方则接设气泡产生器,气泡产生器内部有增压涡轮风扇由涡轮风扇马达提供动力将气体由出风管送出,另下方设置的线圈由散热风扇将经由下护盖及下进气盖的空气散热后先经由气泡产生器再经由出风管排出等。
文档编号B01F11/00GK2873299SQ20052014203
公开日2007年2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古永田 申请人:古永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