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313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脱硫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烟气排放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的日趋严格,电站锅炉烟气脱硫势在必行,烟气 脱硫技术正在迅速地推广和应用。目前国内运行和在建的脱硫装置中,湿法脱硫
占90 %以上,而湿法脱硫后的烟气大都通过烟囱排放,烟囱是一种富投入、高消 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排放方式,因此,在湿法脱硫系统中,选择烟气排 放方式要从环保、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综合考虑。
烟气经增压风机加压后通过烟气换热器降温促进烟气中S02的吸收,然后经 烟道进入吸收塔,烟囱与吸收塔分体设计,经过吸收塔脱硫后的净烟气从吸收塔 的上端出来,经过烟气换热器进行再加热缓解低温饱和烟气对烟囱的腐蚀,最 后经过烟道从烟囱排出。
其缺点在于占地面积大,有些改建机组由于空间有限无法采用;由于烟囱 比较高,搭建烟向所需原材料多,并且要做相应的防腐措施,故烟囱造价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步骤l,设置吸收塔,吸收塔上端重叠烟囱,且与吸收塔内腔相通,并形成
一个整体,该烟囱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该圆锥体大直径端与圆柱形 吸收塔顶端连接且直径相等,所述吸收塔底部为氧化池、上部设置除雾层,该 除雾层下方设有喷淋层,在位于氧化池和喷淋层之间的吸收塔侧壁开设进烟口; 步骤2,制作石灰石浆液,配置石灰石浆液浓度为30 40%,石灰石浆液 pH呈碱性在8—10左右,石灰石浆液的温度为室温,然后将石灰石浆液送至吸 收塔的氧化池;
步骤3, S02烟气的吸收,在所述吸收塔旁设置增压风机和循环泵,其中增 压风机通过管道与吸收塔的进烟口连通,循环泵通过管道一端连接喷淋层另一 端伸入吸收塔的氧化池内,烟气由增压风机升压后直接进人吸收塔内,吸收塔内 的浆液通过循环泵从吸收塔底部的氧化池送至塔上部喷淋层,浆液经喷淋层雾 化,雾化浆液自上而下通过吸收塔,与从吸收塔底部进烟口进来的烟气逆流接~ 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后流进吸收塔底部的氧化池,烟气经脱硫净 化除去水雾后沿吸收塔向上直接从烟囱排入大气。
本发明采用烟囱建在吸收塔顶部的一体化设计形成的吸收塔烟气直排工 艺,减少烟道及弯道设置,降低烟气系统阻力,减少压损,同时降低增压风机 能耗,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费用。将烟囱建在吸收塔顶部,吸收塔本体(30 米高左右)可作为烟囱的一部分,直接在吸收塔顶部建烟囱就可节省30米高度 的烟囱材料和防腐等成本费用,降低脱硫工程造价;该工艺可省去传统的烟气-换热器,减少巨额的设备费用同时也省去了运行费用;将烟囱建在吸收塔顶部 的一体化设计可减少系统占地面积,克服用地紧张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对于一 些老机组改建项目尤其实用,因为许多老机组都存在空间不足的情况,同时也 为技术改进带来了方便;本发明采用烟囱建在吸收塔顶部的一体化设计形成的
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的脱硫效率可高达96% 。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有益效果
1、 减少烟道及弯道设置,降低烟气系统阻力,减少压损,同时降低增压风 机能耗,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费用。
2、 节省烟气换热器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3、 无需另设烟道连接烟囱,减少烟道连接口等设置。
4、 整个系统所需占地面积小,同时节约了30米高度的烟囱建造费用。
5、 脱硫效率高,脱硫率可达96%以上。


图l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电厂,烟气量为115万NmVh;进口 S02含量为980mg/Nm3;Ca/s比为1. 025, 脱硫率达96%;建在吸收塔顶部的烟囱高度为120m左右。整个流程步骤如下-
步骤l,设置吸收塔2,吸收塔2上端重叠烟囱3,且与吸收塔2内腔相通, 并形成一个整体,该烟囱3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该圆锥体大直径端 与圆柱形吸收塔2顶端连接且直径相等,所述吸收塔2底部为氧化池2b、上部 设置除雾层2d,该除雾层2d下方设有喷淋层2c,在位于氧化池2b和喷淋层(2c) 之间的吸收塔2侧壁开设进烟口 2a ;
步骤2,制作石灰石浆液,配置石灰石浆液浓度为37%,石灰石浆液pH呈 碱性在9左右,石灰石浆液的温度为室温,然后将石灰石浆液泵入吸收塔2的 氧化池2b;
步骤3, S(V烟气的吸收,在所述吸收塔2旁设置增压风机1和循环泵4,其
中增压风机1通过管道与吸收塔2的进烟口 2a连通,循环泵4通过管道一端连 接喷淋层2c另一端伸入吸收塔2的氧化池2b内,烟气由增压风机1升压后直接 进人吸收塔2内,吸收塔2内的浆液通过循环泵4从吸收塔2底部的氧化池2b 送至塔上部喷淋层2c,浆液经喷淋层2c雾化,雾化浆液自上而下通过吸收塔2, 与从吸收塔2底部进烟口 2a进来的烟气逆流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 钙后流进吸收塔2底部的氧化池2b,烟气经脱硫净化除去水雾后沿吸收塔2向 上直接从烟囱3排入大气。整个系统脱硫率达到96%,烟气系统阻力更小,同时 降低增压风机能耗,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费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设置吸收塔(2),吸收塔(2)上端重叠烟囱(3),且与吸收塔(2)内腔相通,并形成一个整体,该烟囱(3)上部呈圆柱体,下部呈圆锥体,该圆锥体大直径端与圆柱形吸收塔(2)顶端连接且直径相等,所述吸收塔(2)底部为氧化池(2b)、上部设置除雾层(2d),该除雾层(2d)下方设有喷淋层(2c),在位于氧化池(2b)和喷淋层(2c)之间的吸收塔(2)侧壁开设进烟口(2a);步骤2,制作石灰石浆液,配置石灰石浆液浓度为30~40%,石灰石浆液pH呈碱性在8-10左右,石灰石浆液的温度为室温,然后将石灰石浆液送至吸收塔(2)的氧化池(2b);步骤3,SO2烟气的吸收,在所述吸收塔(2)旁设置增压风机(1)和循环泵(4),其中增压风机(1)通过管道与吸收塔(2)的进烟口(2a)连通,循环泵(4)通过管道一端连接喷淋层(2c)另一端伸入吸收塔(2)的氧化池(2b)内;烟气由增压风机(1)升压后直接进人吸收塔(2)内,吸收塔(2)内的浆液通过循环泵(4)从吸收塔(2)底部的氧化池(2b)送至塔上部喷淋层(2c),浆液经喷淋层(2c)雾化,雾化浆液自上而下通过吸收塔(2),与从吸收塔(2)底部进烟口(2a)进来的烟气逆流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后流进吸收塔(2)底部的氧化池(2b),烟气经脱硫净化除去水雾后沿吸收塔(2)向上直接从烟囱(3)排入大气。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收塔烟气直排工艺由如下步骤组成步骤1,设置吸收塔(2),吸收塔(2)上端重叠烟囱(3),且与吸收塔(2)内腔相通,并形成一个整体;步骤2,制作石灰石浆液;步骤3,SO<sub>2</sub>烟气的吸收;整个系统脱硫率达到96%。本发明省去了烟囱、烟气热交换器和原来用于连接烟囱和吸收塔的烟道和接口,降低了烟气的系统阻力,大大降低初投资,节约建造和维护费,减少了运行费用。
文档编号B01D53/79GK101099918SQ20071007858
公开日2008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宇 余, 爽 刘, 艺 刘, 刘清才, 帆 廖, 彭期耀, 锐 李, 杜云贵, 燕 洪, 强 王, 罗晓渝, 锐 黄 申请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