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519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体涂装工艺中粉柜内粉末回收和集尘器 终级粉尘过滤工艺中的一种圆柱形过滤器,尤其涉及一种能迅速拆卸 和能彻底解决自洁式打粉技术中底部积粉问题的新型滤筒。
技术背景现有传统滤筒的过滤原理(参见附图1):当外部抽风机抽风时, 由于滤筒的滤材3阻碍外部空气的流入,在滤筒内形成负压,在滤筒 外部粉柜内形成正压。滤筒内外气压差的形成,使得喷粉时粉末除一 部分涂盖于工件表面外,另有一部分随气流流向滤筒的滤材3的表面并不断积累;不断阻碍气流进入滤筒内,使得滤筒内外气压差不断增 大,此时外部正压可能会克服滤筒的结构应力损坏滤筒或使滤筒失去 过滤空气,回收粉末的功能。为了解决此问题,传统上在滤筒进风口 上端接入压縮空气流(一般工作压力5 7kg/cm2),利用脉冲电磁阀 周期性的时间变化,周期性释放高速空气流喷入滤筒,瞬时间滤筒内 产生两股气流抽风机产生的向外运动的流股和脉冲产生的喷入滤筒 内的高速流股,两股气流在滤筒内碰撞后使空气膨胀并向滤材3表面 扩张,同时滤筒剧烈振动来打落积于滤材3表面的粉末。随着滤筒表 面粉末的振落滤筒又恢复过滤机理并持久有效地进行吸附—打粉— 吸附......的循环工作达到过滤空气,自洁滤筒表面灰尘,回收粉末的目的。传统滤筒的结构与安装(参见附图2):传统滤筒一般由密封圈5、上端盖1、内护网2、滤材3、下端盖4 (一般底部有装配孔)五个部 分组成,在内护网2上设有加强筋33。安装时在粉柜上安装吊装盘 30,吊杆31置于吊装盘30上,将吊杆31插入滤筒内(一般粉柜高 度必须高于过滤筒高度的1/2),然后双手努力举托滤筒,同时使吊杆 31螺纹端穿过滤筒下端盖4的开孔,拧上螺帽32,目视滤筒的垂直 度,锁紧螺帽32使密封圈5紧贴粉柜顶盖达到密合、垂直的要求。 综合传统滤筒设计和安装的特点,传统滤筒在应用上存在如下问题<1>、滤筒必须有吊装三套件,即吊装盘30、吊杆31、螺帽 32硬件,势必增加粉柜材料成本和安装时间;<2> 、由于吊杆31的吊空固定的特点,势必要将粉柜做得比滤 筒高,即粉柜必须高于滤筒整体高度的一半才能拆卸,如此必然增加 粉柜的体积并增加材料成本;<3>、对位费时费力和安装的垂直度无保证,安装者必须在安 装时用力托举滤筒并且努力用手托住滤筒的下端盖4,并且用手指寻 找吊杆31螺纹端导入下端盖4孔位内,此举费时费力,而且紧锁螺 帽32和靠目视调整垂直度时,滤筒垂直度无保障;<4>、传统滤筒的下端盖4密封无底部镂空结构,此结构总会收 集重力下垂的粉末于下端盖4和滤材3的缝隙内,而恰恰此处为脉冲 打粉的"死角"(因为此处拉伸的力度不大),如此势必造成滤筒纳尘 量增多,影响粉末回收的效果,甚至由于粉末的堆积致使滤筒变形、 报废,产生经济损失和增加停机维修成本。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实用有效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 本实用新型能节省拆卸、安装的工作时间,降低机台制造的材料成本, 减低安装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彻底解决 滤筒底部积粉过多形成打粉"死角"而导致滤筒使用寿命縮短和粉末 回收效率降低的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采用以下的 技术方案一种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包含有内护网、滤材,内护网圈体外 围设有包覆其的滤材,述滤材下端设有底漏端盖,滤材上端设有快拆 端盖,快拆端盖上表面设有三叶密封圈,快拆端盖及三叶密封圈的上 面设有快拆盘。进一步,所述快拆盘为一个内部开孔的圆环,快拆盘圆环外侧边 沿有六个螺丝孔,快拆盘通过六个螺丝孔紧密连结粉柜顶部,快拆盘 圆环内侧边沿设计两个内卡位,内卡位一端封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 内耳旋入的进入口;进一步,所述内卡位内壁设有两个对称的定位珠,定位珠装置由 弹簧、滚珠、螺丝组成;上述的快拆盘圆环外侧设计有六个外卡位,六个外卡位一端封 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外耳旋入口;上述的快拆端盖为一圆环,圆环内孔边沿共设计有六个带"坡度"的外耳,快拆端盖带坡度的内耳圆环边沿上共有六个与滚珠直径一半深度的定位珠的凹卡位;上述的快拆端盖圆环表面外边沿共设有六个带"坡度"外耳; 上述的底漏端盖设有与滤材折数相等的几何形状,底漏端盖与滤材不相连的部分按一定的几何形状镂空处理,底漏端盖外边沿有六个镂空的"梅花耳朵"。上述的滤材中部外围设有固定带。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解决了传统滤筒底部沉积粉末,影响回收效 率和縮短滤筒寿命的问题,底漏端盖根据传统滤筒设计的滤材折数将 底漏端盖平分成与折数相等的几何形状与滤材舒展定型后的形状一 致,同时与滤材不相连的部分按一定的几何形状镂空处理,当滤材与 之配合的间隙部分通过密封胶连结牢固后,就形成了底漏粉末的功 能。在实际使用当中滤材吸附的粉末和重力下沉于"死角"的粉末沿着 镂空的孔掉入粉柜内,达到新型滤筒彻底不积粉的目的。在底漏端盖 外边沿有六个镂空的"梅花耳朵",此人性化的设计是方便安装者抓住 新型滤筒安装时增大力矩,轻便有力地将新型滤筒旋入快拆盘。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充分利用六耳大面积接触悬挂达到减少压 强,缓冲机械损坏滤筒的效果。利用定位珠及三叶密封圈弹力压縮或 回弹的工作原理使整个快拆系统达到结构密封、安装设计人性化的目 的。同时本新型还利用重力下垂的物理原理,解决传统滤筒打粉"死 角"积粉问题。传统滤筒和新型滤筒的对比,新型滤筒的有益效果-① 、省钱、简便新型滤筒通过六个螺丝和螺帽实现悬挂功能, 彻底摆脱三套件繁琐的结构,从而使粉柜从高大占地的庞然大物中解 放出来,向轻巧,紧凑型发展;② 、省时、省力新型滤筒拆卸、安装在短短的几秒钟即可完成, 而且有定位珠,宽形三叶密封圈和底部"梅花耳朵"扭矩支点的人性化 设计,使粉体涂装业回收和集尘器集尘滤筒迈入了快速安装、拆卸的 新纪元;◎、经济、实惠选用新型滤筒真正意义上实现粉末通过新型滤 筒彻底回收的目的,解决了历史上的打粉"死角"难题,具有一定的经 济效益,使广大涂装设备和集尘器设备的使用者得到了实惠;④、兼容、通用新型滤筒既具有传统滤筒基本的工作原理,又 有自身不可替代的快拆、底漏的特点。新型滤筒在安装、拆卸、解决 打粉"死角"上进行技术创新,其它保留了传统滤筒的优点,新老设备 更新换代具有通用性即不改变原有设备的结构,不增加对旧设备的改 造投资,完全可以在新老设备上使用和改造。

图1是传统滤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传统滤筒的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圈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拆盘部分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B-B剖面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拆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A-A剖面示意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快拆端盖部分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漏端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漏端盖部分的立体图;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 目的、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 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描述的相关结构主要包括以下零部件(或装置)上端盖1、内护网2、滤材3、下端盖4、密封圈5、快拆盘6、快拆端 盖7、三叶密封圈8、定位珠9、底漏端盖10、螺丝孔11、内卡位 12、外卡位13、外耳14、内耳15、梅花耳朵16、间隙部分17、几 何形状镂空18、凹卡位19 、弹簧20、滚珠21、螺丝22、固定带 23、吊装盘30、吊杆31、螺帽32、加强筋33。本实用新型快拆盘设计特点(参考附图6、图7):快拆盘6为 一个内部开孔的圆环,圆环外侧边沿有六个螺丝孔11,此六孔是快 拆盘6与粉柜顶部紧密连结的重要孔位,只要六个螺丝孔11配合螺 帽锁粉柜顶部的相应部位就能固定快拆盘6,进而固定整个快拆底漏 式滤桶。快拆盘6圆环内侧边沿设计两个内卡位12,内卡位12 —端封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7的内耳15旋入的进入口;内卡位12内壁有两个对称的定位珠9装置,定位珠9装置由弹簧20、滚珠21、 螺丝22组成,快拆盘6圆环外侧设计有六个外卡位13,六个外卡 位13也是一端封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7的外耳14旋入口。以上 快拆盘6细致的结构设计组成了新型滤筒与粉柜顶部固定系统和新 型滤筒的快拆端盖7旋入快拆盘6的吊装系统,而且此系统与快拆 端盖7的尺寸都能有机配合。本实用新型快拆端盖设计特点(参考附图8、图9):快拆端盖7 为一圆环,圆环内孔边沿共设计有六个带"坡度"的外耳14,内耳15 圆环边沿上共有六个与滚珠21直径一半深度的定位珠9的凹卡位 19,此部分的设计主要配合快拆盘6内卡位12和定位珠9形成新型 滤筒卡合的人性化快拆手感。快拆端盖7外边沿共有六个带"坡度"外 耳14,在快拆端盖7圆环表面;滤材3中部外围设有固定带23。三叶密封圈8设计特点(参考附图5):此三叶密封圈8具有一 定机械弹性是保证快拆系统在脉冲打粉时保持新型滤筒平稳和不抽 出粉末的重要部件。当快拆端盖7的外耳14沿快拆盘6的缺口插入 对位好后,顺时针方向扭动30。,定位珠9卡入凹卡位19后,同时 快拆端盖7带坡度的内耳15和外耳14随着三叶密封圈8的弹力变 形达到快拆端盖7与快拆盘6紧密、有机接合和快速安装的目的。整个新型滤筒安装不到3秒钟内完成;如果要拆卸新型滤筒,只 要反时针方向扭动30。并使外耳14脱离快拆盘6不到五秒钟就能完 成新型滤筒快速拆卸。本实用新型底漏端盖设计特点(参考附图10、图11):在技术上 解决了传统滤筒底部沉积粉末,影响回收效率和縮短滤筒寿命的问 题,底漏端盖10根据传统滤筒设计的滤材折数将底漏端盖10平分 成与折数相等的几何形状与滤材3舒展定型后的形状一致,同时与滤材3不相连的部分按一定的几何形状镂空18处理,当滤材3与之配 合的间隙部分17通过密封胶连结牢固后,就形成了底漏粉末的功 能。在实际使用当中滤材3吸附的粉末和重力下沉于"死角"的粉末沿 着几何形状镂空18的孔掉入粉柜B内,达到新型滤筒彻底不积粉的 目的。在底漏端盖10外边沿有六个镂空的梅花耳朵16,此人性化的 设计是方便安装者抓住新型滤筒安装时增大力矩,轻便有力地将新型 滤筒旋入快拆盘6。快拆系统中几个重要的细节<1>快拆盘6六个螺丝孔11位置的确定和粉柜六个螺丝孔位置 的确定使得新型滤桶安装的垂直度得到保证;<2>快拆端盖7上宽行三叶密封圈8设计能防止脉冲打粉振动时 三叶密封圈8变形产生的弹力疲劳失去密封功能时,系统抽出粉末, 保证了快拆密封系统的稳定性;<3>快拆盘6的定位珠9与快拆端盖7上的凹卡位19的有机的 尺寸配合设计,使拆卸、安装新型滤筒轻松,简便;并具有人性化的 手感,只要听到或感觉到定位珠9卡入快拆端盖7凹卡位9内时发 出的"咔嚓"一声,这就表明新型滤筒安装完成。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 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包含有内护网(2)、滤材(3),内护网(2)圈体外围设有包覆其的滤材(3),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材(3)下端设有底漏端盖(10),滤材(3)上端设有快拆端盖(7),快拆端盖(7)上表面设有三叶密封圈(8),快拆端盖(7)及三叶密封圈(8)的上面设有快拆盘(6)。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快拆盘(6)为一个内部开孔的圆环,快拆盘(6)圆环外侧边沿有六个 螺丝孔(11),快拆盘(6卿环内侧边沿设计两个内卡位(12),内卡位 (12)—端封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7)内耳(15)旋入的进入口。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内卡位(12)内壁有两个对称的定位珠(9),定位珠(9)装置由弹簧(20) 、滚珠(21)、螺丝(22)组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快拆盘(6)圆环外侧设计有六个外卡位(13),六个外卡位(13)—端 封闭,另一端是快拆端盖(7)外耳(14)旋入口。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快拆端盖(7)为一圆环,圆环内孔边沿共设计有六个带坡度的外耳 (14),快拆端盖(7)带坡度的内耳(15)圆环边沿上共设有六个与滚珠(21) 直径一半深度的定位珠(9)的凹卡位(19)。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快拆端盖(7)圆环表面外边沿共设有六个带坡度的外耳(14)。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漏端盖(10)设有与滤材(3)折数相等的几何形状,底漏端盖(10)与 滤材(3)不相连的部分按一定的几何形状镂空(18)处理,底漏端盖 (10)外边沿有六个镂空的梅花耳朵(1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滤材(3)中部外围设有固定带(2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实用有效的快拆底漏式粉体滤筒,减低安装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包含有内护网、滤材,内护网圈体外围设有包覆其的滤材,述滤材下端设有底漏端盖,滤材上端设有快拆端盖,快拆端盖上表面设有三叶密封圈,快拆端盖及三叶密封圈的上面设有快拆盘。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充分利用六耳大面积接触悬挂达到减少压强,缓冲机械损坏滤筒的效果,利用定位珠及三叶密封圈弹力压缩或回弹的工作原理使整个快拆系统达到结构密封、安装设计人性化的目的。
文档编号B01D46/24GK201098591SQ200720056329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袁大昌 申请人:袁大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