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吸收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123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卧式吸收净化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吸收净化塔,是一种适用于各种气体的吸收及 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吸收净化塔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工、电工电子、铜锌冶炼、工业生产等等 多种领域的吸收、净化工艺,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但应用较多的是立式填 料塔及板式塔。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追求能适用于各种形式、各种场 合的节能、高效、自动控制的吸收净化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场地和 空间限制,因立式净化塔较高,体积较大,不适宜安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方式为卧式的吸收净化塔,减小了高 度占用空间,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卧式吸收净化塔,结构中包括塔 体,塔体顶部为可拆卸式液体分布器,塔体一端为进气口,在进气口里端垂 直装设有与塔体固定连接的立管式喷淋布水管,喷淋布水管上安装有喷头, 塔体中心为格栅框架,格栅框架上、下两端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格栅框架 内是填料层,在填料层后端装设有立式波纹状收水器,塔体的另一端为出气 口,在塔体下端设有贮液箱、循环泵接口。
本实用新型可配备气体分析仪、PH控制计、差压变送器、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电导率仪、液位控制计、电磁阀、变频器及控制柜等组成的控 制系统。另外还有一些人孔/视镜、管件等附件。自动控制装置可对本产品工
作状态实施全天24小时监控,实现自动化管理。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卧式结构,节省了高度空间,适用于在高度受限的空间,特别适用于室内使用,而且自动化程度高,保证了塔 器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塔体外部的气体经气流扩散段进入塔体后,气体经格栅框架后进入填料 层,填料层上有来自于顶部的液体分布盘分布的液体及前面的喷淋管喷射来 的液体,并在填料上形成一层液膜,气体流经填料空隙时,与填料液膜接触 并进行吸收或中和反应,经吸收或中和后的气体经收水器或除雾器收集后, 经出风口排出塔外。液膜上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贮液箱,并由循环泵抽 出循环。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剖示图)。 图2是图1的左侧视图。
图中各标号的含义是 1、进气口2、扩散段3、喷淋布水管入口4、液体分布器上盖5、
液体分布器6、液体分布器入口 7、支撑板8、固定板9、液体分布盘 10、收水器11、除雾器 12、检查孔13、出气口 14、压力传感器15、 差压变送器16、液位控制计17、格栅框架18、加药口 19、填料20、 填料托架21、泵吸口 22、贮液箱23、 PH控制计24、溢流管25、排 污口 26、喷淋布水管27、喷头28、流量传感器 29、气体在线分析仪 30、电导率仪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 一种卧式吸收净化塔,结构中主要包括玻璃钢材质或玻璃 钢与PP、 PVC等塑料复合材质塔体,塔体顶部为螺栓连接可拆卸式液体分布 器5, 4为液体分布器上盖,6是液体分布器入口。塔体右端为气体进口l, 气体经进口进入塔体内,进气口l里端垂直装设有与塔体固定连接的立管式 喷淋布水管26,喷淋布水管26上安装有喷头27,塔体中心为格栅框架n,该格栅框架是由前、后格栅板构成的框架,采用玻璃钢或塑料材质模具成型, 格栅框架17上、下两端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格栅框架17内是填料层19,
底部为与塔体固定的填料托架20,在填料层19后端即格栅框架后端装设有立 式波纹状收水器IO、除雾器ll。收水器10采用玻璃钢或塑料材料拉挤成型, 并用串杆组装成型,收水器采用滑轨方式固定,可以抽出,以方便清洗。除 雾器根据实际需要决定是否加装,安装方式同收水器。吸收或中和后的液体 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贮液箱22,并由循环泵经泵接口 21抽出循环。本塔可配备 压力传感器14、差压变送器15、液位控制计16、 PH控制计23、流量传感器 28、气体在线分析仪29、电导率仪30等控制装置组成的控制系统。另外还有 检査孔12、管件等辅件。
本实用新型所用到的部件、附件、控制装置等市场上均可购得。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吸收净化塔,结构中包括塔体,塔体顶部为可拆卸式液体分布器(5),塔体一端为进气口(1),其特征在于在进气口(1)里端垂直装设有与塔体固定连接的立管式喷淋布水管(26),喷淋布水管(26)上安装有喷头(27),塔体中心为格栅框架(17),格栅框架(17)上、下两端与塔体内壁固定连接,格栅框架(17)内是填料层(19),在填料层(19)后端装设有立式波纹状收水器(10),塔体的另一端为出气口(13),在塔体下端设有贮液箱(22)、循环泵接口(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吸收净化塔,结构中主要包括玻璃钢材质或玻璃钢与PP、PVC等塑料复合材质塔体,塔体顶部为可拆卸式液体分布器,塔体前端为进气口,进气口里端是垂直装设的喷淋布水管,喷淋布水管上安装有喷头,喷淋布水管与塔体固定连接。塔体中心为格栅框架支撑的填料层,气体通过填料后经过收水器、除雾器经出气口排出塔外,吸收或中和后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贮液箱,并由循环泵抽出循环。本实用新型可配备压力传感器、差压变送器、液位控制计、pH控制计、流量传感器、气体在线分析仪、电导率仪、控制柜等装置组成的控制系统,从而实现自动化管理。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1308806SQ2008201065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李晓华, 杨佳朋, 杨海申, 贾建华, 贾章倩 申请人:杨海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