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326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邻二曱苯或萘为原料进行苯酐生产的苯酐固定床 反应器组。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以邻二曱苯或萘为原料进行苯肝生产的装置,其装置的单 台生产能力最大的都在4万吨/年,反应器组存在以下问题1、装置的单台生 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2、装置使用时单位产出能耗大,有效 利用率低,设备运行成本高;3、反应余热太少,无法充分利用。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 移热均匀、能耗低的年产6万吨的邻二曱苯或萘为原料生产苯酐的固定床反应 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4支术方案为苯酐的固定床反应器,包括上封头管箱,上管板、壳体、反应管、下管板、 下封头管箱构成反应器主体,并采用泵进行循环,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上环道 和下环道,在上环道和下环道之间分别设置两套循环泵和冷却器,在所述的上、 下环道内的壳体上开有尺寸不等的孔;所述的反应管规格为①30 x 2. 5 x "00mm,反应管数量为23000根,壳体直径7000咖。所述的上环道内的壳体上开的孔的排布规律为由进料口向两侧孔高依次减小;所述的下环道内的壳体上开的孔的排布规律为由出料口向两侧孔高依次增 大。所述的壳体内的上、中、下部安装有折流板,该折流板上的开有按规律排 列的尺寸大小不等的孔。。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1、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双轴流泵进行循环,橫:得反应器的移热更加均匀;2、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了环道开孔设计,使换热介质能够均匀的从上、 下环道出入反应器;3、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降低了动能消耗,节约了运行成本;4、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折流板开小孔技术,有效控制了反应器内部的 轴向和径向温差;5、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内部熔盐的流动形式为错流兼有少量平行流, 提高了系统的热交换效率;6、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提高了装置的生产能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反应器的下环道中熔盐流动示意图;图3为反应器的上环道中熔盐流动示意图;图4为反应器内熔盐错流流动示意图;图5为反应器内熔盐平行流流动示意图;图6为反应器下环道孔M开结构示意图;4图7为反应器上环道孑L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l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包括上封头管箱1、上管板2、壳体4、反应管5、 下管板8、下封头管箱9构成反应器主体,在壳体4上设置有上环道3和下环道 7,在上环道3和下环道7之间分别设置两套循环泵10和冷却器11,在所述的 上、下环道内的壳体4上开有尺寸不等的孔,通过设计孔的尺寸来决定流入反 应器的熔盐的均匀程度;壳体4内的上、中、下部安装有折流板6,该折流板6 上设置小孔。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双泵循环技术,在环道上设置两组熔盐 的进出口,在反应器壳体4上开有尺寸不同的孔,通过设计开孔率来决定流入 反应器的换热介质的均匀程度;使用时,原料气从反应器的顶部i^v反应器内 的反应管5,通过管内的催化剂床层,进行反应;反应过程放出热量,反应热由 反应管传至熔盐,由熔盐通过循环将反应热移出反应器,可产生大量的高压蒸 汽及饱和蒸汽;熔盐由轴流泵10打入下环道7,经反应器上的开孔等量、径向 进入反应管间,带走反应热,再流入上环道3。经过冷却器11进行换热降温后 流入下环道7。熔盐在反应器内呈轴向错流兼有少量平行流流动。参见图2,图3,图6,图7所示,熔盐从泵进入反应器的下环道,在下环 道内反应器的壳体上开有尺寸不等的孔,熔盐通过此孔等量径向的流进反应器 管间,参见图6下环道孔l艮开结构示意图。在上环道内反应器的壳体上也开 有尺寸不等的孔,熔盐通过此孔等量径向的流进反应器上环道,参见图7上环 道孔板展开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所示,熔盐经下环道流入反应器后,先均匀的流向中间,通过下 折流板后,又开始向反应器壁方向流动,流过中间折流板的外沿后,改变方向 流向中心,通过上折流板后,从其中心均匀的流向反应器壁。参见图5所示,熔盐经下环道流入^^应器后,在均匀的向中间流动的过程 中,流向上方,穿过折流板后,又均匀的流向反应器壁。本实用新型的反应器采用熔盐的流动形式为错流与平行流共存的形式,因 而提高了系统的热交换效率。
权利要求1、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包括上封头管箱(1),上管板(2)、壳体(4)、反应管(5)、下管板(8)、下封头管箱(9)构成反应器主体,并采用泵进行循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4)上设置有上环道(3)和下环道(7),在上环道(3)和下环道(7)之间分别设置两套循环泵(10)和冷却器(11),在所述的上、下环道内的壳体(4)上开有尺寸不等的孔;固定床反应器反应管(5)规格为Φ30×2.5×3700mm,反应管(5)数量为23000根,壳体(4)直径7000mm。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环 道内的壳体上开孔的排布少见律为由进口向两侧孔高依次减小;所述的下环道内 的壳体上开孔的排布规律为由出口向两侧孔高依次增大。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壳体(4)内的上、中、下部安装有折流板(6),该折流板(6)上的开有尺寸 大小不等按规律排列的小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苯酐固定床反应器组。在国内,以邻二甲苯或萘为原料进行苯酐生产的装置,其单台生产能力最大的在4万吨/年;其装置的单台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且反应余热太少,无法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封头管箱,上管板、壳体、反应管、下管板、下封头管箱构成反应器主体,并采用泵进行循环,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上环道和下环道,在上环道和下环道之间分别设置两套循环泵和冷却器,在所述的上、下环道内的壳体上开有尺寸不等的孔;所述的反应管规格为Φ30×2.5×3700mm,反应管数量为23000根,壳体直径7000mm。本实用新型的单台生产能力高,且降低了动能消耗,节约了运行成本。
文档编号B01J8/02GK201333397SQ20082022201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4日
发明者赵仕哲, 邰向阳, 郭新峰 申请人:西安航天华威化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