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8674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化工有机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研究,化学工业中的干燥废气中 含有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废气蒸汽,早在1925年欧洲就开发出固定床活性炭吸附装置, 1958年日本也开始使用该项技术。活性炭吸附是一种非常经典、成熟的方法,可用于治理 各种浓度的常温有机废气,但处理低浓度、大风量有机废气时,设备庞大,不经济。到目前为 止,人们已经研究开发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控制技术。在这些技术中,国内广泛采用并且研 究较多的有热破坏法、吸附法、冷凝法和吸收法。国外也主要采用这几种方法,其中的热破 坏法使用得更加普遍。例如,西德采用直接燃烧法,他们用重油、煤气和天然气作为燃料。日 本在净化喷漆废气时偏重于活性炭吸附法,在净化烘干废气时偏重于催化燃烧法。在欧洲、 澳大利亚和日本,催化燃烧法多数用于油漆涂料工业。热破坏法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也是 研究较多的有机废气治理方法,特别是对低浓度有机废气。最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破坏机理 是氧化和热裂解、热分解,热破坏法正是基于此机理进行的。有机化合物的热破坏可分为直 接火焰燃烧和催化燃烧。吸附法是将有机物截留在粒状固体表面的过程,相反的过程称为 脱附。空气污染控制工程正是利用吸附剂不断吸附、脱附的循环,去除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 物,回收废气中的有用组分,使吸附净化装置能长期运转,吸附法适合于处理中低浓度和有 较高处理要求的废气,一般使用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吸附法缺点是待处理气体中水分对活 性炭层的吸附能力影响很大。在气体相对湿度超过50%时,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将 大大下降,且处理设备庞大,流程复杂,当废气中有胶粒物质或其他杂质时吸附剂易失效。 另外还面临着活性炭再生的经济性。冷凝法是通过降低气体的温度,使有机物达到饱和后 从气体中冷凝出来。冷凝过程一般通过恒压降温的方法来实现。去除率的高低取决于有机 物的沸点和在废气中的分压,当气体浓度在5000卯m以上时,可达95%以上。该方法一般用 于处理浓度高及沸点较高的和比较纯的有机废气,由于它对温度和压力的特殊要求,所以 实际应用中常将该法与吸收、吸附、燃烧等法联合使用作为前级处理。吸收法是以液体为吸 收剂,通过洗涤吸收装置使废气中的组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的方法。随 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近年来又开发出了几种有机废气处理新技术,如生物过滤净化技 术、等离子体技术、光催化降解技术、膜分离技术等。上述这些方法和技术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各种各样的缺点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能够将废气中
有机物吸收,以达到降低环境污染物的目的,并具有压降低、节约能源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内筒和塔体, 所述塔体外壁下部设置有一气体入口 ,塔体外壁顶部设置有一个吸收剂入口和一个净化气出口,塔体内壁顶部焊接有一个外分布器,所述外分布器呈喇叭形状; 所述内筒由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塔体的塔壁上,并与所述塔体保持同心,其外壁上
部设置有一个内分布器,所述内分布器呈喇叭形状; 所述内分布器和所述外分布器间设置有两支导管,并使之互相连接。 所述内分布器包括内分布器内口和内分布器外口 ,所述内分布器内口小于内分布
器外口。 所述内分布器内口沿圆周每隔60。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焊一支撑点,其边沿与所 述内筒的外壁间距为1.5mm。 所述内分布器的上端设三个支撑点,固定在内筒外壁上。 所述外分布器的下端沿圆周每隔60°在所述塔体的内壁上焊一支撑点,其边沿与 所述塔体的内壁间距为1. 5mm。 所述气体入口为矩形口,并以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切的方向进入所述塔体。
所述气体入口的入口角度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
所述气体入口的大小能够调节。 经过所述设备进行吸收后,有机废气的吸收率大于99%,这对实现减少污染物排 放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所提出的设备满足工业生产工艺过程设计需要; 本发明所提出的设备具有操作压降低、运行费用小的优点。经实验数据回归的清 水吸收空气中有机蒸汽的总传质系数关联式,其精度满足工业生产工程设计要求;
有机废气经过本发明所提出设备后,被吸收的吸收液经过后续工艺流程后可作为 溶剂回收利用,使干燥废气工段达到了清洁生产的要求。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双重 目标,这对于降低工业过程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有机废气处理设备的俯视截面图。 图中,l.塔体,2.内筒,3.内分布器,4.外分布器,5.吸收剂入口,6.净化气出口, 7.导管,8.支撑杆,9.吸收液出口,IO.气体入口,ll.内分布器内口,12.内分布器外口, 13.外分布器外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涉及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塔体1和内筒2,有机废气由气体入口 IO进入塔 体1的内部,在离心力作用下沿塔体1内壁螺旋上升,内筒2主要是为了稳定气流方向,同 时内筒2的外壁也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吸收剂由塔体l的顶部经吸收剂入口 5加入,部 分吸收剂经外分布器4喷洒至塔体1的内壁并沿壁面下降,部分吸收剂经导管7流入内分 布器3,并沿内筒2的外壁下降。有机废气在螺旋上升过程中与沿壁面下降的吸收剂接触, 溶质被吸收剂吸收形成吸收液。经过吸收后的有机废气得到了净化。支撑杆8固定内筒2
4和塔体l,并保持其同心。内分布器3呈喇叭形状,且内分布器内口 ll小于内分布器外口 12,内分布器内口 11与所述内筒2的外壁间距为1. 5mm。外分布器外口 13的边缘距离所述 塔体1的内壁间距为1. 5mm。 在对设备的设计中,为了使其达到一定的吸收率,吸收率即为气体经过吸收塔 被吸收的吸收质的量与进入吸收塔的吸收质的量之比,即n = (^2)/%,所以& =
(l-n)/T。 其中,^表示塔入口处有机物(如,乙醇)在空气中的摩尔比,^表示塔出口处有 机物在空气中的摩尔比。 取一微元塔高,其高度为dz,气液接触面积为dA,依据物料衡算,该微元段内气液 之间吸收质的传递量dG为dG = qn,vdY = qn^dX。据吸收速率方程,经过该微元塔段内气 相和液相吸收质的变化量分别为dG = NdA = KY(Y-Y*) dA,该微元塔段填料层的气液接触面 积 dA = Ji d dz 。 从而可计算出设备的高度公式 Z= - I- 其中,Z表示塔的有效高度,单位m, V表示空气的摩尔流量,单位kmol/s, KY表示 气相总吸收系数,kmol/(m2 s), D表示,塔的直径,单位m。进而可求得设备的其他工艺条 件与设备参数。 气体入口 10的大小能够调节。 已经经过设备的有机废气在净化后从净化气出口 6排出,所形成的吸收液从吸收 液出口 9流出。在净化过程中,吸收剂从吸收剂入口 5补充。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类似废气的资源化处理过程中,为化工、制药生产过程中产生 的废气处理开辟新的途径。
权利要求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内筒和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外壁下部设置有一气体入口,塔体外壁顶部设置有一个吸收剂入口和一个净化气出口,塔体内壁顶部焊接有一个外分布器,所述外分布器呈喇叭形状;所述内筒由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塔体的塔壁上,并与所述塔体保持同心,其外壁上部设置有一个内分布器,所述内分布器呈喇叭形状;所述内分布器和所述外分布器间设置有两支导管,并使之互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布器包括内分布 器内口和内分布器外口 ,所述内分布器内口小于内分布器外口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布器内口沿圆周 每隔60°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焊一支撑点,其边沿与所述内筒的外壁间距为1.5mm。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分布器外口设三个 支撑点,固定在内筒外壁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分布器的下端沿圆 周每隔60°在所述塔体的内壁上焊一支撑点,其边沿与所述塔体的内壁间距为1.5mm。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为矩形口,并 以与所述内筒的外壁相切的方向进入所述塔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的入口 角度与水平线的夹角为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的大小能够 调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内筒和塔体,所述塔体外壁下部设置有一气体入口,塔体外壁顶部设置有一个吸收剂入口和一个净化气出口,塔体内壁顶部焊接有一个外分布器,所述外分布器呈喇叭形状;所述内筒由支撑杆固定在所述塔体的塔壁上,并与所述塔体保持同心,其外壁上部设置有一个内分布器,所述内分布器呈喇叭形状;所述内分布器和所述外分布器间设置有两支导管,并使之互相连接。所述内分布器的下端沿圆周每隔60°在所述内筒的外壁上焊一支撑点,其边沿与所述内筒的外壁间距为1.5mm,本发明具有节约资源的突出优点,可推广应用于类似废气的资源化处理过程中。
文档编号B01D53/18GK101732951SQ20091025641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5日
发明者任竹营, 孙继承, 崔学磊, 朱兆友, 朱庆书, 汝绍刚, 王英龙, 王龙龙, 鞠绍毅, 马艺心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