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化床冷凝水对汽提机夹套保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958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流化床冷凝水对汽提机夹套保温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汽提机,尤其涉及对汽提机提供保温热源 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CMC工艺中,均采用汽提机做为溶液回收装置,它具有对物料溶液 回收彻底、连续出料的特点,因此备受青睐。其不足是,汽提机的夹套加热保温采用蒸汽传 热。因为蒸汽温度高(17(TC),从而使物料在传热接触面上被碳化,粘附在壁上,形成黑皮, 粉碎后形成黑黄点,从而影响CMC产品质量。而且被碳化后的物料很容易燃烧,从而为安全 生产带来隐患。 目前,CMC生产工艺中用的干燥设备大都采用流化床,流化床加热也是采用高温蒸 汽,蒸汽形成的冷凝水余热在90°C以上, 一般直接将这种热水排入地沟。这种90°C以上的 热水目前还没有用于汽提机保温的。因为汽提机夹套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使溶剂在汽提机内
的温度至少达到溶液沸点的温度,78t:时变为液态就可以回收,所以根据这一原理,流化床 余热水温度(9(TC左右)即可满足汽提机工艺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汽体机用蒸汽加热保温的不足和流化床冷凝水白白 消费问题,提出一种用流化冷凝水对汽提机夹套保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汽提机和流化床之间设置一水 容器和管道泵,流化床冷凝器与水容器之间设置有自流管路,使冷凝水储存到水容器中,管 道泵出口和汽提机的原蒸汽管道的低位进口连接形成通路。 工作中流化床冷凝水回收到水容器中,通过管道泵将冷凝水打到汽提机夹套内, 从而对汽提机进行加热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流化床冷凝水满足了汽提机内溶液温度的需要, 使夹套温度控制在85 90°C之间,解决了因温度过高而使物料碳化问题。由于冷凝水低位 进高位出,所以只要控制管道泵流量即可保持夹套内恒温。同时将流化床废水余热利用起 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节约了用蒸汽加热时的生产成本。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例说明1-汽提机,2-管道泵,3-水容器,4-流化床,5-自流管路,6-原蒸汽管 路。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汽提机1和流化床4之间设置一水容器3和管道泵2,
3流化床冷凝器与水容器3之间设置有自流管路5,使冷凝水储存到水容器3中,管道泵2出口和汽提机1的原蒸汽管道的低位进口连接形成通路。
权利要求一种用流化床冷凝水对汽提机夹套保温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在汽提机和流化床之间设置一水容器和管道泵,流化床冷凝器与水容器之间设置有自流管路,使冷凝水储存到水容器中,管道泵出口和汽提机的原蒸汽管道的低位进口连接形成通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流化床冷凝水对汽提机夹套保温的装置,它是在汽提机和流化床之间设置一水容器和管道泵,流化床冷凝器与水容器之间设置有自流管路,使冷凝水储存到水容器中,管道泵出口和汽提机的原蒸汽管道的低位进口连接形成通路。本实用新型采用流化床冷凝水满足了汽提机内溶液温度的需要,解决了因温度过高而使物料碳化问题,同时将流化床废水余热利用起到了节能降耗的作用,节约了用蒸汽加热时的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1441912SQ20092002935
公开日2010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张双剑, 罗圣军, 赵孟刚 申请人: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