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式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1028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管道式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管道式净水装置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式净水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净水器可谓是五花八门、品种繁多,大到十几层过滤净化水的大型膜渗透过滤系统,小到可直接安装到水龙头上的小型净水器,这些装置给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带来了方便和质量提高。无论是大型净水设备还是小型净水器,它们的原理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先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而后再杀菌或渗透过滤,使过滤后的水接近纯净水。这些装置的共同特点是设备长期使用时,设备中的滤料置换能力下降,造成净水质量下降,采用的办法大都是反冲洗和更换滤料,但往往存在着更换和安装过滤部件不方便的缺陷,造成滤料清洗不彻底、不洁净,滤料更换不及时而产生二次交叉污染,使净化水质下降,直接危及人们的身体健康。
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净水效果好、安
装和维护方便的饮用水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种管道式净水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前端设有进水管,过滤箱内设有滤杂板,水经过滤杂板后进入滤料层和滤网,滤网下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平行排列和拉杆相垂直;过滤箱底部设有活动端盖,拉杆与活动端盖相接触,活动端盖与过滤箱之间采用活动连接,过滤箱后端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过滤层至少设有两层;所述支撑板和拉杆之间设有垫圈,过滤装置底部设有储水室; 所述滤料为沸石、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管道式生活用水装置采用多层过滤方式对水进行过滤和净化,水由进水口进入,先通过滤杂板滤除水中的杂质,然后经过滤层对水质进行净化,过滤后水质明显提高,效果较好。该装置易于更换滤料,易于清洗,便于安装和维护,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0010] 2、本发明的管道式生活用水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采用立式或卧式使用,易于推广。
四、
图1为管道式净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管道式净水装置中的滤网仰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管道式净水装置的前端设有端盖2,进水口 1设在端盖2上,过滤箱7内设有滤杂板3,滤杂板3主要起过滤杂质的作用,滤杂板3下设有滤料层4、滤网5和支撑板6形成复合过滤层,水经过滤杂板3后进入复合过滤层,根据需要复合过滤层可以设置一层或多层,各支撑板6平行排列,和拉杆11相垂直,支撑板6和拉杆11之间设有垫圈12,过滤箱7底部设有储水室8,净水装置底端设有活动端盖9,拉杆11与活动端盖9相接触,活动端盖9上设有出水口 10,端盖2或活动端盖9与过滤箱7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也可采用其他活动连接方式。滤料层4可分别采用沸石、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该净水装置可立式或卧式使用。
实施例二 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过滤箱7内装有两层滤杂板3,设有三层由滤料层4、滤网5和支撑板6形成复合过滤层,滤料层4采用沸石、活性炭和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两种或三种,使用时采用卧式使用。
权利要求一种管道式净水装置,包括过滤箱,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箱前端设有进水管,过滤箱内设有滤杂板,水经过滤杂板后进入滤料层和滤网,滤网下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平行排列和拉杆相垂直;过滤箱底部设有活动端盖,拉杆与活动端盖相接触,活动端盖与过滤箱之间采用活动连接,过滤箱后端设有出水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层至少设有两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拉杆之间设有 垫圈,过滤装置底部设有储水室。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式净水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前端设有进水管,过滤箱内设有滤杂板,水经过滤杂板后进入滤料层和滤网,滤网下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平行排列和拉杆相垂直;过滤箱底部设有活动端盖,拉杆与活动端盖相接触,活动端盖与过滤箱之间采用活动连接,过滤箱后端设有出水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过滤方式对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经过滤层过滤后水质明显提高,效果较好,且易于更换滤料,易于清洗,便于安装和维护,适合于一般家庭使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可采用立式或卧式使用,易于推广。
文档编号B01D24/12GK201454181SQ200920091769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9日
发明者孟晓红, 张先娜, 王宏军, 祖艳艳, 蒿丽英, 马三轩 申请人:蒿丽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