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9592阅读:1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吸式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式搅拌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自吸式搅拌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搅拌设备的使用历史悠久,其大量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冶金、造纸 等行业,常常作为反应器用来完成传热、传质、混合等功能。搅拌设备一般由箱体和箱体外 的动力部分、箱体内的搅拌器组成,按搅拌器叶片的不同搅拌设备可分为叶桨式、涡轮式和 自吸式等等。 一套自吸式搅拌设备的主要部件包括传动装置、密封系统、搅拌轴和自吸式搅 拌器,其吸气原理为利用自吸式搅拌器的空心叶轮的快速旋转,在液体被甩出的同时于叶 轮周边形成负压,从而将液体外的气体吸到液体内。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自吸式搅拌器均为 简易的直叶离心盘结构,自吸效率比较低,效果不是太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吸式搅拌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产品结构简 单、自吸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出一种自吸式搅拌器,包括叶片及 轮毂,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轮毂上,并采用弧形后弯叶结构,在每个叶片中间形成锥形 腔体; 所述轮毂,与空心轴之间无隙整体焊接。 上述的自吸式搅拌器,所述叶片、轮毂与空心轴之间有导气孔相通,且所述空心轴
的上端还有开孔,从而利用所述叶片高速旋转时有效形成的真空将使气体通过所述空心轴
的开孔及所述导气孔进入叶片中间的锥形腔体,进而散发到搅拌的液体中。 上述的自吸式搅拌器,所述叶片形成的锥形腔体是根据流体流动特性进行设计,
从而减小气体流动阻力。 上述的自吸式搅拌器,所述轮毂与空心轴之间采用氩弧焊接。 上述的自吸式搅拌器,所述叶片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搅拌器采用弧形后弯叶片,且每个叶片中间形成一个锥形腔 体,从而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离心力大,可以有效的形成自吸真空;另外经采用整体弧叶结 构,并与搅拌轴为一体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搅拌器的自吸效率。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搅拌器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搅拌器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0015] 图1 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搅拌器的侧视、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自吸式搅拌器包括叶片11及轮毂12。其中,叶片11均匀分布在轮毂12上(本实施例中为4个),其采用弧形后弯叶结构,并且在每个叶片中间形成锥形腔体13,该锥形腔体13是预先根据流体流动特性进行设计,从而有利于减小气体流动阻力;采用本实施例新型结构的叶片ll在高速旋转时能够有效形成的真空,而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类似,叶片11、轮毂12与空心轴(图中未显示)之间有导气孔14相通,另外空心轴的上端还应设有开孔,从而利用上述叶片11高速旋转时形成的真空可以使气体通过空心轴的开孔及导气孔14进入叶片1中间的锥形腔体13,进而散发到搅拌的液体中。本实施例的轮毂12则与空心轴之间采用氩弧焊进行整体焊接,这样整个叶轮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从而不会有压力损失,因此自吸的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搅拌器采用弧形后弯叶片,且每个叶片中间形成一个锥形腔体,从而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离心力大,可以有效的形成自吸真空;另外经采用整体弧叶结构,并与搅拌轴为一体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搅拌器的自吸效率;并且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搅拌器经实际使用证实要比普通自吸式搅拌器效率提高30% ,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依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想到一些雷同、替代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自吸式搅拌器,包括叶片及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轮毂上,并采用弧形后弯叶结构,在每个叶片中间形成锥形腔体;所述轮毂,与空心轴之间无隙整体焊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轮毂与空心轴之间有导 气孔相通,且所述空心轴的上端还有开孔,从而利用所述叶片高速旋转时有效形成的真空 将使气体通过所述空心轴的开孔及所述导气孔进入叶片中间的锥形腔体,进而散发到搅拌 的液体中。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与空心轴之间采用氩弧 焊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搅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为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吸式搅拌器,包括叶片及轮毂,所述叶片,均匀分布在轮毂上,并采用弧形后弯叶结构,在每个叶片中间形成锥形腔体;所述轮毂,与空心轴之间无隙整体焊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搅拌器采用弧形后弯叶片,且每个叶片中间形成一个锥形腔体,从而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的离心力大,可以有效的形成自吸真空;另外经采用整体弧叶结构,并与搅拌轴为一体连接;因此大大提高了搅拌器的自吸效率。
文档编号B01F7/00GK201510847SQ200920185828
公开日2010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14日
发明者颜金钰 申请人:颜金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