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9136阅读:6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与氨的吸收剂。
背景技术
在石油炼制工艺中,原油经过加热、加压、催化等生产过程后,会产生大量的有机硫、有机胺等恶臭物质,这些恶臭物质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以排放、挥发、泄漏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排入大气,引起周围环境不同程度的恶臭污染。这些污染物通过嗅觉刺激到人的感官神经系统,破坏人体新陈代谢。人们长期生活在恶臭环境中,就会引起头昏、失眠、厌食、 记忆力下降和心情烦躁等诸多功能性疾病,进而影响人体健康。石油炼制行业恶臭污染一般为非单一恶臭物质所引起的,具有多种恶臭物质共同作用的复合恶臭源的特点。臭气的种类很多,主要是由于气体中含有以下五类化合物(1) 含硫化合物,如!!力、SO2、硫醇、硫醚;(2)含氮的化合物,如胺类、酰胺、吲哚;(3)卤素及其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4)烃类,包括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5)含氧有机物,包括醇、 醛、酚、酮、酯、有机酸等。炼厂恶臭气体主要的来源有,一是重质油罐退油后用蒸汽吹扫油罐时,蒸汽携带出原本溶解在污油中的恶臭气体从罐顶排出。二是酸性水罐及污水罐顶部排放出的原本溶解在污水中的恶臭气体。而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如隔油池、浮选池、曝气池、污泥浓缩池、 沉砂池、消化池等也产生大量含有硫化氢、氨、甲硫醇等污染物质的恶臭气体。目前国内开发的恶臭气体吸收剂以脱硫吸收剂为主,能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质的很少见报道CN1421264公开了一种从气体混合物中脱除硫化物的吸收液,该吸收液包括(1) 主吸收剂,由空间位阻胺⑴和N-甲基二乙醇胺(II)组成;(2)助溶剂(III)。采用该溶液,能同时将H2S、COS、硫醇、硫醚等硫化物脱除。该吸收剂以有机胺为主体,该吸收剂运行费用昂贵,有机溶剂胺本身容易降解,需要脱除热稳定盐。引进美国Conoco Inc配方研制而成的SJT系列吸收剂对硫化氢、硫醇、硫醚等污染物质有很好的吸收效果,该吸收剂能够将硫化物氧化为高价无机硫的盐类,该吸收剂吸收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给实际生产带来安全隐患。CN1393282公开了一种新型脱氨剂,该脱氨剂由90_50%的活性氧化铝和10_50% 的柠檬酸所组成,在常温条件下,对加氢裂化干气中的微量氨进行脱除。该吸收剂仅能吸收一种污染物组分,不满足混合气体吸收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能同时脱除恶臭气体中存在的硫化物和氨,降低运行费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该吸收剂能吸收硫化氢、硫醇、硫醚等含硫酸性气体和氨气,吸收后不产生二次污染物,废液易处理,产物中不含单质硫,避免了反应器堵塞。 本发明提供的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的原料组成和含量如下
权利要求
1. 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其特征在于,该吸收剂的原料组成和含量如下(A)稀释剂50 --80重量%,(B)强无机碱10 --30重量%,(C)络合物助溶剂0. 5 2重量%,⑶催化剂0. 1 1重量%,(E)氧化剂0. 5 2重量%,(F)强化吸收剂1 4重量%,(G)活化剂1 15 1■量%,将上述原料按下述制备方法进行混合、反应即可制得本发明的吸收剂(1)按照原料中各组分的比例计算出各组分所需的重量;(2)先向容器中加入应加组分(A)总量的60% 80%,之后加入足量的组分(C),并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足量的组分(B),并搅拌至溶解,最后将足量的组分(D)和(E)加入容器中进行溶解、反应;(3)待步骤(2)中所有组分全部溶解且温度降至40°C以下后,向容器中加入组分(F) 和组分(G),同时补充加入剩余的组分(A)并搅拌混合;其中,所述稀释剂(A)为纯净水或自来水;所述强无机碱(B)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所述络合物助溶剂(C)为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EDTA)或酒石酸钾钠,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D)为对苯醌或单宁;所述氧化剂(E)为五氧化二钒或偏钒酸钠;所述强化吸收剂(F)为乙醇胺;所述活化剂(G)为次氯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为自来水,强无机碱为氢氧化钠,络合物助溶剂为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催化剂为单宁,氧化剂为偏钒酸钠。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恶臭气体中硫化物和氨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能同时脱除恶臭气体中存在的硫化物和氨以及运行费用高的问题。该吸收剂以水、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乙二胺四乙酸的钠盐(EDTA)或酒石酸钾钠、对苯醌或单宁、五氧化二钒或偏钒酸钠、乙醇胺、次氯酸钠为原料按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而成。该吸收剂可以吸收硫化氢、硫醇、硫醚等含硫酸性气体和氨气,脱除率高,成本低,使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B01D53/48GK102266711SQ20101018882
公开日2011年12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日
发明者何庆生, 刘献玲, 张建成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