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7414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烟气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截留烟气中粉尘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等设备排出的热废气(烟气),温度达到140-180°C;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另一方面热废气中的微粒对环境会产生较大的污染。现有技术对于烟气的处理方法很多,有化学法、物理法,还有集合两者的方法。但它们共同的特点的设备成本高,使用成本高;并且降温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高效地将烟气中微粒截留,不降低烟气温度的烟气除尘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外筒,偏置于外筒内的内筒,设于内筒中的出气管,设置在外筒内连通所述烟气源与内筒的进气道,以及设于内筒与出气管之间的导气螺旋;外筒底部设有出尘口 ;内筒底部敞口,以连通所述外筒的筒腔;内筒上部设有内筒进气口 ;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内筒上部的进气口。所述进气道的入口贯穿所述外筒的筒壁,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气口高度;所述进气道以螺旋上升的形态设置在外筒内。所述进气道截面为下部敞口的框形。本发明设置了外、内筒,含尘烟气在外筒的进气道中螺旋上升过程中,部分较大的尘粒先下落。再进入内筒后,在导气螺旋的作用下,气道延长,给微粒更多的“聚集”空间以下落到筒体的底部。而较洁净的烟气则从出气管排出筒体外,提供给其它用热装置利用。相对于过滤式除尘、冷却式、喷淋式除尘装置,本发明的除尘装置成本低、效率高。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中1是外筒,2是锥形底,3是出尘口,4是敞口,5是导气螺旋,6是出气管,7是内筒,8是进气口,9是进气道,10是入口。图2是图1的俯视3是图1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如图1、2、3所示,包括外筒1,偏置于外筒1内的内筒7,设于内筒7中的出气管6,设置在外筒1内连通所述烟气源与内筒7的进气道9,以及设于内筒7与出气管6 之间的导气螺旋5 ;
外筒1底部为锥形底2,并在最低位置处设有出尘口 3 ;内筒7底部敞口 4,以连通所述外筒1的筒腔;内筒7上部设有内筒进气口 8 ;所述进气道9连通所述内筒7上部的进气口 8。所述进气道9的入口 10贯穿所述外筒1的筒壁,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气口 8高度; 所述进气道9以螺旋上升的形态设置在外筒1内。所述进气道9截面为下部敞口的框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偏置于外筒内的内筒,设于内筒中的出气管,设置在外筒内连通所述烟气源与内筒的进气道,以及设于内筒与出气管之间的导气螺旋;外筒底部设有出尘口;内筒底部敞口,以连通所述外筒的筒腔;内筒上部设有内筒进气口 ;所述进气道连通所述内筒上部的进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的入口贯穿所述外筒的筒壁,且高度低于所述进气口高度;所述进气道以螺旋上升的形态设置在外筒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气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截面为下部敞口的框形。
全文摘要
一种烟气除尘装置,本发明涉及环保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截留烟气中粉尘的除尘装置。包括外筒,偏置于外筒内的内筒,设于内筒中的出气管,设置在外筒内连通所述烟气源与内筒的进气道,以及设于内筒与出气管之间的导气螺旋。本发明设置了外、内筒,含尘烟气在外筒的进气道中螺旋上升过程中,部分较大的尘粒先下落。再进入内筒后,在导气螺旋的作用下,气道延长,给微粒更多的“聚集”空间以下落到筒体的底部。而较洁净的烟气则从出气管排出筒体外,提供给其它用热装置利用。相对于过滤式除尘、冷却式、喷淋式除尘装置,本发明的除尘装置成本低、效率高。
文档编号B01D45/06GK102463003SQ20101054817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8日
发明者徐开金 申请人:江都苏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