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751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 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背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到沉淀池,废水经过加药反应后,形成絮凝体,絮凝体的 沉淀过程是传统水处理的基本过程,废水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降低悬浮物含量。污水处理 常采用平流沉淀池或辐流沉淀池,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管理维修等工作量大,建成后不利 于调整负荷。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节约用地,提高出水水质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在增加水处理负荷的情况下,保证出 水水质,装置占地面积小,沉淀效果好,与一般的斜板沉淀池相比更易于清洗。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斜板,其特征 在于在沉淀池出水侧设有斜板支撑框架,斜板放在斜板支撑框架内,在斜板支撑框架下方 设有斜坡,斜坡与沉淀池底面所成夹角小于30度。所述斜板支撑框架的宽度与沉淀池宽度相同。用耐腐蚀材料做成斜板支撑框架,斜板支撑框架的宽度和沉淀池宽度相同,长度 可以根据水质要求而定,根据底部设置的斜坡确定斜板支撑框架的高度。将斜板装入斜板 支撑框架内,将斜板支撑框架固定于沉淀池边即可。沉淀池底的斜坡由水泥铺设而成,斜坡 设在斜板支撑框架下方,以利于污泥自流。在长期使用后,可以将斜板支撑框架吊起清洗, 且方便检查运行情况,如需更换,可以在不间断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操作,保证生产正常运 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沉淀装置(1)可以在现有沉淀设施的基础上,增加水 处理负荷;(2)在增加斜板装置以后,改善出水水质,提高沉淀效果;(3)将斜板装在斜板支 撑框架内,可以整体吊起进行清理,便于清洗、维护,降低劳动强度,还能保证系统运行的连 续性;(4)在沉淀池底部增设斜坡,有利于污泥自流,再用刮泥车刮走,避免污泥堆积且降 低了清理难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局部剖视)。图中1为沉淀池;2为斜板支撑框架;3为斜板;4为斜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在沉淀池1出水侧设有斜板支撑框架2,斜板3放在斜板支撑框架2内,在斜板支撑框架2下方设有斜坡4,斜坡4与沉淀池1底面所成夹角为15度。斜板支撑 框架2的宽度与沉淀池1相同。在沉淀池 出水侧安装斜板支撑框架,污水经过斜板装置后,从溢流口流走。沉淀池 底的斜坡由水泥铺设而成,斜坡设在斜板支撑框架下方,以利于污泥自流,再用刮板车将污 泥刮走。太钢能源动力总厂膜处理系统自2010年初使用该装置,运行稳定,在增加斜板装 置后,处理负荷大幅增加,出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权利要求1.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包括沉淀池、斜板,其特征在于在沉淀池出水侧设有斜板支 撑框架,斜板放在斜板支撑框架内,在斜板支撑框架下方设有斜坡,斜坡与沉淀池底面所成 夹角小于3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沉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支撑框架的宽度与 沉淀池宽度相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沉淀装置,属于污水处理领域。该装置包括沉淀池、斜板,其特征在于在沉淀池出水侧设有斜板支撑框架,斜板放在斜板支撑框架内,在斜板支撑框架下方设有斜坡,斜坡与沉淀池底面所成夹角小于30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沉淀装置,在增加水处理负荷的情况下,改善出水水质,装置占地面积小,沉淀效果好,与一般的斜板沉淀池相比更易于清洗。
文档编号B01D21/24GK201832456SQ20102059003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30日
发明者王瑞红 申请人: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