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方形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1073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方形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方形脱硫塔。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烟气脱硫装置,通常为圆形结构,塔形设计复杂,且为整体钢制结构,筒体厚度较厚,圆柱形筒体加工、焊接、组装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预加工,材料浪费严重,设备造价较大,且内部气、液分布很难达到均勻,流速、流型不合理,造成能源浪费,经常存在沉积和结构现象,能耗较高,影响脱硫塔的脱硫效果,特别是目前氨法脱硫技术使用的脱硫塔,运行都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脱硫方形塔,加工方便,脱硫塔塔体相关部位材质耐腐蚀,提高脱硫的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包括上塔体和下塔体,上塔体中下部两侧连接有烟气进口 ;上塔体由上至下分为中上部为水洗除雾区,中部为喷淋、吸收区,中下部为洗涤降温区;下塔体为成品灰尘分离区, 所述上、下塔体均为立方体结构,并垂直相接为一体;该上塔体的材质为碳钢结构,下塔体为混凝土框架,上、下塔体的外部刷漆防腐;上塔体中上部的内壁为树脂鳞片或玻璃鳞片防腐层,中部、中下部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下塔体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所述塔体中上部内壁防腐层厚度为3 6mm。所述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基层为Q235B,厚度10 20mm ;复层为不锈钢,厚度为 3 6mm ο所述上塔体内壁增加内件支撑件,支撑件的防腐层厚度为3mm以上,支撑件与该内壁之间增加橡胶板,橡胶板厚度不低于5mm。所述水洗除雾区具有两层除雾填料层以及两个喷淋装置,洗涤降温区喷淋装置为 2层,吸收区填料层为2层,喷淋装置为2层。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上塔体的水平夹角为15° 30°。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上、下塔体为立方体形的结构,材质由混凝土框架、钢结构框架与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钢板组成,代替了传统的圆形结构以及钢结构只做内部防腐结构,使烟气分布更加合理,内件布置及防腐性能更加有效,使余热充分得到回收,成品灰尘得以分离,操作运行稳定,提高了反应速度和脱硫效率,相对圆形结构,由于采用了框架结构,使设备的制作、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内件更容易安装,大大降低了项目的投资;此方案可以广泛应用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效果比传统的圆形结构更加良好。

[0011 ]
图1是该实用新型的方形脱硫塔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该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实用新型的喷淋装置立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成品灰尘分离 101----------灰尘区
102-------颗粒区103----------液体区
104-------自动控制连通管道1041--------圆形玻璃钢管道
1042------出脱硫塔根部阀 1043--------自动控制调节阀
1044------液位感应器
3----------浓缩除尘区
302--------喷淋装置
304--------液体收集管
401--------喷淋装置
5-----------第二吸收区
502---------填料层
7-----------水洗除雾区
702--------水冲洗喷淋装置
2--------------烟气进口
301---------喷淋装置
303---------升气集液器
4------------第一吸收区
402---------填料层
501---------喷淋装置
6------------脱硫塔
701----------除雾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参见图1,这种烟气湿法脱硫方形吸收分离塔,塔体8包括上塔体和下塔体,上、下塔体部均为立方体结构,上下垂直相接为一体。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成品灰尘分离、洗涤降温、吸收、水洗和除雾沫;该脱硫塔集成品灰尘分离、洗涤降温、吸收、水洗和除雾等功能于一体。下塔体为成品灰尘分离区1,包括灰尘区101、颗粒102以及液体区103。上塔体中下部为洗涤降温区,包括浓缩除尘区3,其上为中部喷淋、吸收区,设有喷淋装置301、喷淋装置302两层喷淋装置,还设有升气集液器303以及液体收集管304,还包括第一吸收区4、 第二吸收区5,设有喷淋装置501、填料层502以及喷淋装置401、填料层402,两层填料和喷淋装置。中上部设为水洗除雾区7,水洗除雾区7具有两层除雾填料层701以及两个喷淋装置 702。上塔体中下部两侧设有为烟气进口 2,烟气进口 2与上塔体两侧的水平角度为 15° 30°。塔体烟气入口下部通过自动控制连通管道104与成品灰尘分离区1连接,自动控制连通管道104是由圆形玻璃钢管道1041、出脱硫塔根部阀1042、自动控制调节阀1043 以及液位感应器1044组成。如图2和图3所示,喷淋装置401、501包括喷淋主管9以及与主管8的中心垂直对称相接的喷淋支管10、喷淋支管11,喷淋支管10、11的下部与螺旋实心锥喷嘴12、13连接,喷嘴12与喷嘴13的流量和喷雾角度各不相同。上、下塔体均为立方体结构,并垂直相接为一体;该上塔体的材质为碳钢结构,下塔体为混凝土框架,上、下塔体的外部刷漆防腐;上塔体中上部的内壁为树脂鳞片或玻璃鳞片防腐层,中部、中下部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下塔体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塔体烟气进口 2以及成品灰尘分离区1,由于考虑温度、成品颗粒及灰尘等因素, 塔壁的材质选用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基层为Q235B,厚度10 20mm,复层为不锈钢,厚度 3 6mm ο塔体上部内壁及全部支撑进行整体防腐,防腐层是玻璃鳞片或树脂鳞片,防腐层的厚度3 6mm。本实用新型的塔体为混凝土框架、钢结构框架、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钢板组成立方体形,塔底为成品灰尘分离区,需要脱硫的烟气经烟道送入塔内浓缩降温区域、吸收区、 除雾器区,经塔内降温、吸收、洗涤除雾沫的烟气从塔的上部出口进入冷凝液回收区,然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塔内流速控制在2. 8 4m/h,塔内压力一般在35kPa以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包括上塔体和下塔体,上塔体中下部两侧连接有烟气进口 ; 上塔体由上至下分为中上部为水洗除雾区,中部为喷淋、吸收区,中下部为洗涤降温区; 下塔体为成品灰尘分离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塔体均为立方体结构,并垂直相接为一体;该上塔体的材质为碳钢结构,下塔体为混凝土框架,上、下塔体的外部刷漆防腐;上塔体中上部的内壁为树脂鳞片或玻璃鳞片防腐层,中部、中下部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 下塔体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中上部内壁防腐层厚度为3 6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基层为Q235B,厚度10 20mm ;复层为不锈钢,厚度为3 6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体内壁增加内件支撑件,支撑件的防腐层厚度为3mm以上,支撑件与该内壁之间增加橡胶板,橡胶板厚度不低于 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除雾区具有两层除雾填料层以及两个喷淋装置,洗涤降温区喷淋装置为2层,吸收区填料层为2层,喷淋装置为2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进口与所述上塔体的水平夹角为15° 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方形脱硫塔,包括上塔体和下塔体,上塔体中下部两侧连接有烟气进口;上塔体由上至下分为中上部为水洗除雾区,中部为喷淋、吸收区,中下部为洗涤降温区;下塔体为成品灰尘分离区,所述上、下塔体均为立方体结构,并垂直相接为一体;该上塔体的材质为碳钢结构,下塔体为混凝土框架,上、下塔体的外部刷漆防腐;上塔体中上部的内壁为树脂鳞片或玻璃鳞片防腐层,中部、中下部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下塔体内壁为双金属不锈钢复合板。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脱硫塔,具有投资低、操作方便、运行稳定、抗腐蚀、降低能耗、节约水资源等优点,而且脱硫效率很高。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2277775SQ20112012586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卢殿兴, 孙凤刚, 尤小会, 张华新, 曾贺, 潘锋泉, 王付岭, 田佳勇 申请人: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德化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