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

文档序号:5004145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化工工业环保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二)现有技术目前国内湿式氨法烟气脱硫技术主要采用空塔氨法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主要源于TS/PS简易氨法技术和类似石灰石-石膏法技术的两种塔形及脱硫方法。源于TS/PS的技术大多以文丘里结合空塔为主,配套回收系统,但因气液接触不充分,运行回收效果不佳。类似石灰石-石膏法空塔的氨法脱硫技术基本延用了石灰石-石膏的内部结构及流程,有些做了并流、逆流等调整,但未能对氨法的特点进行实质性的改变,运行效果不理想。脱硫效率在70 80%,该技术只是简易氨法,不是回收法。热风作用下蒸发而形成硫酸雾气溶胶难以除去,从而排放的尾气有明显烟带,无法解决氨逃逸问题,造成对环 境的二次污染。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空塔氨法烟气脱硫技术运行效果不理想,脱硫效率较低,热风作用下蒸发而形成的硫酸雾气溶胶难以除去,从而使处理后排放的尾气仍有明显烟带,无法解决氨逃逸等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本发明的具体方案是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特制有一个多层复合型脱硫塔,该脱硫塔包括有一套电除雾器,在电除雾器下方装有一筒体,在筒体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雾化喷淋层,在上下雾化喷淋层之间安装有3-5层多孔塔板;在筒体的侧壁上位于下雾化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进烟管;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外接有氨水供给装置,筒体的底部装有排放管连接硫酸铵池;工业尾气从进烟管进入多层复合型脱硫塔,尾气由下向上依次经下雾化喷淋层、多孔塔板、上雾化喷淋层,再经电除雾器得到脱硫净化排放。本发明中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具有氨水管,氨水管上向下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每个喷水孔上安装有雾化喷嘴。本发明中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中的雾化喷嘴,具有带锥形腔的喷头,锥形腔的前端设计球形腔,在球形腔的壁面上设计有多个雾化喷水孔,雾化喷水孔的滴粒径< 2mm。本发明中所述多孔塔板上分布有多个按60°夹角交错排列的圆孔,孔径为8-15mm,多孔塔板上的开孔面积为35_55%。本发明中所述进烟管与筒体外壁在垂直方向上呈45°角倾斜布置。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工业尾气从进烟管进入塔内,较大粒径的烟尘受雾化喷淋层布下的水幕汇合,流到塔底排出。烟气继续在塔体内上升,先经下层雾化喷淋层洗涤、吸收而脱除部分细颗粒烟尘和SO2,烟气上升再经3-5层多孔塔板,布满吸收液的多孔板鼓泡形成有巨大液膜表面积的泡沫层,同时塔板上具有极大液膜表面积的气雾,烟尘在此阶段亦发生扩散作用,从而进一步去除细颗粒烟尘和脱掉S02。此优化设计后提供了气体流速,形成鼓泡层、泡沫层和雾沫层,从而使气液两相接触更加密切,相互作用也更加良好,提供了脱硫的效率,气体流速快和气液比小,节省了系统能耗。本发明中还采用了电除雾器,利用电晕,电荷方式,使大量水分子流向管式壁板,通过特殊的电荷释放系统使水分子瞬间失去电荷,在重力会流排出,解决了氨逃逸、氨回收利用率、气溶胶等问题,排放尾气无烟带,极大解决了尾气排放的二次污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改变传统的石灰石-石骨法技术的两种塔形和TS/PS的技术,单一的采用空塔喷淋和喉管湍冲的方法,结合了氨法烟气脱硫的特点,增加了空心锥雾化喷淋层和多孔板塔层,结构简单,不易堵塞,节省投资,将烟气脱硫效率由原来的70—80%提高到95%以上,脱硫效率高。加入了电除雾器,通过特殊的电荷释放系统使水分子瞬间失去电荷,在重力作用下会自行流排出,解决了氨逃逸、氨回收利用率、气溶胶等问题,排放尾气无烟带,极大解决了尾气排放的二次污染,氨逃逸指标低于lmg/Nm3,氨(回收)利用率不少于98%。

图I是本发明多层复合型脱硫塔的结构示意 图2是雾化喷嘴的结构放大剖视 图3是本发明工作原理图。图中,I-电除雾器,2-上雾化喷淋层,3-筒体,4-多孔塔板,5-下雾化喷淋层,6-进烟管,7-雾化喷嘴,8-锥形腔,9-球形腔,10-雾化喷水孔,11-多层复合型脱硫塔,12-硫酸铵池,13-氨水供给装置。㈤
具体实施例方式 参见图1、2、3,本发明首先特制有一个多层复合型脱硫塔11,该脱硫塔包括有一套电除雾器1,在电除雾器I下方装有一筒体3,在筒体3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雾化喷淋层2、5,在上下雾化喷淋层2、5之间安装3-5层多孔塔板4 ;在筒体3的侧壁上位于下雾化喷淋层5的下方设置有进烟管6 ;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2、5外接有氨水供给装置13,筒体3的底部装有排放管连接硫酸铵池12 ;工业尾气从进烟管6进入多层复合型脱硫塔11,尾气由下向上依次经下雾化喷淋层5、多孔塔板4、上雾化喷淋层2,再经电除雾器I得到脱硫净化排放。本实施例中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2、5具有氨水管,氨水管上向下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每个喷水孔上安装有雾化喷嘴7 ;所述雾化喷嘴7参见图2,它具有带锥形腔8的喷头,锥形腔8的前端设计球形腔9,在球形腔9的壁面上设计有多个雾化喷水孔10,雾化喷水孔10的滴粒径< 2mm ;具体可选滴粒径为1mm。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孔塔板4上分布有多个按60°夹角交错排列的圆孔(即开设若干排等间距的圆孔,相邻两排圆孔错位排列,且每排圆孔之间距等于每排中相邻两个圆孔之间距,可构成60°夹角布置),孔径为8-15mm,具体可选10mm,多孔塔板4上的开孔面积为35-55%,具体可选40%。本实施例中所述进烟管6与筒体3外壁在垂直方向上呈45°角倾斜布置。即构成本发明优选方案。
权利要求
1.ー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特制有一个多层复合型脱硫塔,该脱硫塔包括有ー套电除雾器,在电除雾器下方装有一筒体,在筒体的顶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雾化喷淋层,在上下雾化喷淋层之间安装有3-5层多孔塔板;在筒体的侧壁上位于下雾化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进烟管;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外接有氨水供给装置,筒体的底部装有排放管连接硫酸铵池;エ业尾气从进烟管进入多层复合型脱硫塔,尾气由下向上依次经下雾化喷淋层、多孔塔板、上雾化喷淋层,再经电除雾器得到脱硫净化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具有氨水管,氨水管上向下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每个喷水孔上安装有雾化喷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中的雾化喷嘴,具有带锥形腔的喷头,锥形腔的前端设计球形腔,在球形腔的壁面上设计有多个雾化喷水孔,雾化喷水孔的滴粒径< 2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孔塔板上分布有多个按60°夹角交错排列的圆孔,孔径为8-15mm,多孔塔板上的开孔面积为35-55%。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进烟管与筒体外壁在垂直方向上呈45°角倾斜布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环保处理技术,是一种解决氨法脱硫尾气烟带的方法,其特征是特制有一个多层复合型脱硫塔,该脱硫塔包括有一套电除雾器,在电除雾器下方装有一筒体,在筒体中设置有上、下雾化喷淋层,以及3-5层多孔塔板;在筒体的侧壁上位于下雾化喷淋层的下方设置有进烟管;所述上下雾化喷淋层外接有氨水供给装置,筒体的底部装有排放管连接硫酸铵池;工业尾气从进烟管进入多层复合型脱硫塔,尾气由下向上依次经下雾化喷淋层、多孔塔板、上雾化喷淋层,再经电除雾器得到脱硫净化排放;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空塔氨法烟气脱硫技术脱硫效率低,无法解决氨逃逸等问题,广泛用于化工、冶金工业中的尾气脱硫处理。
文档编号B01D53/32GK102671501SQ20121014738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徐文卿 申请人:湖北徐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