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过滤系统和工程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过滤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大型工程机械(如混凝土泵车)上会有水清洗装置,即水洗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毕后对车体进行清洗,水洗系统中的过滤装置可以防止水中的杂质污染水泵,影响水泵的性能及寿命。
水过滤装置的内部容易沉积污染物,影响水泵的吸水性,因此需人工定期维护清洗,在进行清洗时需要将过滤装置拆开,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消耗时间较长,增加了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过滤系统,可以简化清洗过程,减少人工维护时间,降低人工成本。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系统,包括壳体、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滤芯及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吸入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腔室内,所述滤芯位于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对从所述入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的介质进行过滤,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通过所述腔室直接连通,所述吸入装置用于使所述腔室内的介质沿入口至第二出口的方向流动,以清洗所述滤芯。该过滤系统,只需启动吸入装置,利用吸入装置产生的大流量的介质可对滤芯进行清洗,不在需要像以前一样将滤芯拆出来进行清洗,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维护时间,降低人工成本。优选地,所述滤芯沿所述壳体的内壁分布,且所述滤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在该技术方案中,相比于尽在第一出口出设置滤芯,增大了滤芯的面积,优化了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打开第二出口时保证对整个滤芯都清洗到,优化了对滤芯的清洗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口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周壁上。在该技术方案中,这样可以将滤芯沿圆柱的周壁设置,使滤芯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优选地,所述圆柱体的高大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在该技术方案中,该圆柱体是一个长条形的圆柱体,这样可以使打开第二出口时对滤芯的清洗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入口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第二出口之间的距离。在该技术方案中,将第一出口设置在靠近第二出口的一侧,可以实现对滤芯的更有效的利用。在一种具体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口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口 ;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这样,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关即可控制两个出口的开关,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打开或关闭两个出口,在需要清洗滤芯时打开第二出口即可完成清洗,而不需拆开整个过滤装置,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效率。另外,为了达到完全消除定期维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和占用的时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本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工程机械还包括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出口的流量,并将监测到的流量值发送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流量累加至预设的阈值时打开所述吸入装置,以及在所述吸入装置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关闭所述吸入装置。通过控制器和流量传感器的配合控制吸入装置的开闭,在滤芯进行过滤的水流量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打开吸入装置对滤芯进行清洗,达到了过滤系统自清洗的目的,免去了定期人工维护的过程,降低了人工成本。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为了完全消除定期维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和占用的时间,将所述第一出口连接至柱塞泵,且使所述吸入装置为离心水泵。这样,由于离心水泵的抗污能力较强,其水源不需进行过滤,而在实践中两个水泵的会根据用户需要交替使用,所以就实现了在用户使用离心水泵的时候可以对滤芯进行清洗,达到了过滤系统自清洗的目的,免去了定期人工维护的过程,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过滤系统应用于其他的领域当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打开吸入装置即可对滤芯进行清洗,在定期维护进行清洗时不需要将过滤装置拆开,而可以直接进行清洗,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维护时间,降低人了工成本;另外,将该技术方案中的过滤系统应用到一些特设的环境中,可以完全省去定期维护,从而完全消除定期维护带来的成本以及节省定期维护所占用的时间,例如防水测试设备中或工程机械的水洗系统中等。
图I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工程机械中过滤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图I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过滤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系统,如图I所示,包括壳体I、入口 2、第一出口 3、第二出口 4和滤芯5及与第二出口 4连通的吸入装置7,其中,入口 2、第一出口 3和第二出口 4均设置在壳体I上,滤芯5设置在壳体I围成的腔室内,滤芯5位于入口 2与第一出口 3之间,对从入口 2流向第一出口 3的介质进行过滤,入口 2与第二出口 4通过腔室直接连通,吸入装置7用于使所述腔室内的介质沿所述入口 2至所述第二出口 4的方向流动,以清洗所述滤芯5。
该过滤系统,只需启动吸入装置,利用吸入装置产生的大流量的介质可对滤芯进行清洗,不在需要像以前一样将滤芯拆出来进行清洗,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维护时间,降低人工成本。其中,所述的介质可以是水或其它液体,也可以是气体等,只需选择相应的滤芯5的即可。以对水进行过滤为例,使用本实施例中的过滤系统,在需要使用过滤水时,使用第一出口 3作为出口,此时从入口 2进入的水经过滤芯5得到过滤,然后从第一出口 3流出;在需要对滤芯5进行清洗时,只需打开吸入装置7,此时会有水从入口 2流向第二出口 4,实现对滤芯5的清洗,而不需将过滤系统拆开,十分方便。另外,在实践中,很多时候并不只是用到过滤水,往往是过滤水和非过滤水都会用至IJ,此时使用本发明中的过滤系统则更为方便。将需要使用过滤水的设备连接至第一出口3,不需要使用过滤水的设备连接至第二出口 4,即以该设备作为吸入装置7,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两个出口会交替使用,所以在使用第二出口 4时即完成了对滤芯5的自动清洗,实现了完全不用安排人工对过滤系统进行清洗的目的,节约了人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在拆洗过滤系统时导致设备无法使用而影响工作效率。具体的,例如在室外使用的设备需要进行防水测试时,可以使用本发明中的过滤系统。以路灯为例,根据不同型号的路灯使用环境的不同,需要做不同等级的防水测试在做三级和四级防水测试时,需要使用喷头,而做防水测试的喷头的每个出水口极小,很容易被水中的杂质堵塞,所以需要对水进行过滤;而在做五级和六级的防水测试时,则是使用高压水枪,不需要对水进行过滤。将本发明中的过滤系统应用到该情形中,在做三级和四级防水测试时会在滤芯5上积累杂质,而在做五级和六级防水测试时则可以对滤芯5进行清洗,而且由于五级和六级防水测试的水流量特别大,所以达到很好的清洗效果,完全省去了人工清洗滤芯5的费用,降低了成本。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使滤芯5沿壳体I的内壁分布,且滤芯5与壳体I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相比于尽在第一出口 3出设置滤芯5,增大了滤芯5的面积,优化了过滤系统的过滤效果。其中,作为较优的实现方式,所述的间隙应该比较大,而非仅仅使滤芯5与壳体I不接触,间隙较大时可以更充分地利用滤芯5。优选地,壳体I为中空的圆柱体,入口 2和第二出口 4分别设置在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上,这样可以在打开第二出口 4时保证对整个滤芯5都清洗到,优化了对滤芯5的清洗效果。进一步,第一出口 3设置在圆柱体的侧面上,这样可以将滤芯5沿圆柱的侧面设置,使滤芯5得到更有效地利用。优选地,第一出口 3与入口 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出口 3与第二出口 4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将第一出口 3设置在靠近第二出口 4的一侧,可以实现对滤芯5的更有效的利用。优选地,圆柱体的高大于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也就是说,该圆柱体是一个长条形的圆柱体,这样可以使打开第二出口 4时对滤芯5的清洗效果更好。另外,在壳体I上设置多个第一出口 3,均匀地分布在壳体I上,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滤芯5的使用效率。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过滤系统还包括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 3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口 3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 4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口 4;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这样,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关即可控制两个出口的开和关,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打开或关闭两个出口,在需要清洗滤芯5时打开第二出口即可完成清洗,而不需拆开整个过滤装置,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效率。另外,为了达到完全消除定期维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和占用的时间的目的,还可以通过本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工程机械还包括流量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出口 3处,用于监测第一出口 3的流量,并将监测到的流量值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当流量累加至预设的阈值时打开吸入装置,以及在吸入装置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关闭吸入装置7。通过控制器和流量传感器的配合控制吸入装置7的开闭,在滤芯5进行过滤的水流量达到预设值时自动打开吸入装置对滤芯5进行清洗,达到了过滤系统自清洗的目的,免去了定期人工维护的过程,降低了人工成本。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工程机械中过滤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为了达到完全消除定期维护所消耗的人工成本和占用的时间的目的,可以将第一出口 3连接至柱塞泵6,以离心水泵作为吸入装置7。这样,由于离心水泵的抗污能力较强,其水源不需进行过滤,而在实践中两个水泵会根据用户需要交替使用,所以就实现了在用户使用离心水泵的时候可以对滤芯进行清洗,达到了过滤系统自清洗的目的,免去了定期人工维护的过程,降低了人工成本。
还可以将本发明提供的过滤系统应用于其它的领域当中,在此无法穷举,不再赘述,但其应用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打开吸入装置即可对滤芯进行清洗,在定期维护进行清洗时不需要将过滤装置拆开,而可以直接进行清洗,从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减少了维护时间,降低人了工成本;另外,将该技术方案中的过滤系统应用到一些特设的环境中,可以完全省去定期维护,从而完全消除定期维护带来的成本以及节省定期维护所占用的时间,例如防水测试设备中或工程机械的水洗系统中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I)、入口(2)、第一出口(3)、第二出口(4)、滤芯(5)及与所述第二出口(4)连通的吸入装置(7),其中, 所述入口(2)、所述第一出口(3)和所述第二出口(4)均设置在所述壳体(I)上, 所述滤芯(5 )设置在所述壳体(I)围成的腔室内,所述滤芯(5 )位于所述入口( 2 )与所述第一出口(3)之间,用于过滤从所述入口(2)流向所述第一出口(3)的介质,所述入口(2)与所述第二出口(4)通过所述腔室直接连通,所述吸入装置(7)用于使所述腔室内的介质沿所述入口(2)至所述第二出口(4)的方向流动,以清洗所述滤芯(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5)沿所述壳体(I)的内壁分布,且所述滤芯(5)与所述壳体(I)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为中空的圆柱体,所述入口(2)和所述第二出口(4)分别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设置在所述圆柱体的周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的高大于所述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与所述入口(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出口(3)与所述第二出口(4)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3)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口(3);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4)处,可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口(4); 控制装置,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口(3)处,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出口(3)的流量,并将监测到的流量值发送给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流量累加至预设的阈值时打开所述吸入装置,以及在所述吸入装置的持续工作时间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关闭所述吸入装置(7)。
9.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3)连接至柱塞泵,所述吸入装置(7)为离心水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系统,包括壳体、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滤芯及与所述第二出口连通的吸入装置,其中,所述入口、所述第一出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壳体围成的腔室内,所述滤芯位于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之间,对从所述入口流向所述第一出口的介质进行过滤,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通过所述腔室直接连通,所述吸入装置用于使所述腔室内的介质沿入口至第二出口的方向流动,以清洗所述滤芯。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通过本发明,可以简化清洗过程,减少人工维护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文档编号B01D46/42GK102641612SQ2012101471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刘雷, 徐鑫, 黄勃 申请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