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5307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用水的蒸馏领域,具体是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用水,即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必须要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需要随时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长期以来,生产蒸馏水的技术设备发展过程比较缓慢,传统的一般是采用LS型单效重蒸馏机器,这种装置的耗能指标高,每生产一吨的蒸馏水需消耗蒸汽约I. I吨,折合标准煤150kg以上,消耗冷凝水12吨以上,严重浪费资源,同时,生产出来的蒸馏水质量也不高。我国则有盘管式蒸馏水机,这类机器是由LS塔式重蒸馏水机改进而来的,存在耗能较高,蒸馏效果 不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解决了以往制备注射用水过程中,耗能较高,造成资源浪费,同时蒸馏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包括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和末级蒸馏管上方的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所述末级蒸馏管与上冷却管连通,上冷却管和下冷却管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和末级蒸馏管之间设有蒸馏管群,所述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的底部设有进汽管,所述下冷却管上设有出水口。所述蒸馏管群包括4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通过弯管连通。所述弯管连接在相邻蒸馏管的上部。所述末级蒸馏管与上冷却管之间通过连管连通。所述上冷却管与下冷却管之间通过两根直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初级蒸馏管、末级蒸馏管及蒸馏管群组成蒸馏系统,实现了纯化水的多级蒸馏,蒸馏过后的水经冷却后从出水口输出,整个结构设计合理,多次蒸馏提高了注射用水的质量,同时,整个装置的耗能相对较低。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I、初级蒸馏管,2、末级蒸馏管,3、弯管,4、上冷却管,5、下冷却管,6、直管,7、出水管,8、进汽管,9、连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初级蒸馏管I、末级蒸馏管2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I和末级蒸馏管2上方的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连通,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相互连通。本实施例的初级蒸馏管I和末级蒸馏管2之间设有蒸馏管群,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I、末级蒸馏管2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初级蒸馏管I的底部设有进汽管8,下冷却管5上设有出水口 7。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蒸馏管群包括4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通过弯管3连通,弯管3连接在相邻蒸馏管的上部。本实施例的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之间通过连管9连通。本实施例的上冷却管4与下冷却管5之间通过两根直管6连通。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通过进汽管8将蒸汽导入初级蒸馏管I中,蒸汽在初级蒸馏管I、蒸馏管群及末级蒸馏管2中完成蒸馏后,进入上冷却管4、下冷却管5,最后从出水口 7排出。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初级蒸馏管(I)、末级蒸馏管(2)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I)和末级蒸馏管(2)上方的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所述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连通,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I)和末级蒸馏管(2)之间设有蒸馏管群,所述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I )、末级蒸馏管(2)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初级蒸馏管(I)的底部设有进汽管(8 ),所述下冷却管(5 )上设有出水口( 7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管群包括4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通过弯管(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3)连接在相邻蒸馏管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末级蒸馏管(2 )与上冷却管(4)之间通过连管(9 )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冷却管(4)与下冷却管(5)之间通过两根直管(6)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注射用水的多级蒸馏管结构,包括初级蒸馏管(1)、末级蒸馏管(2)以及设置在初级蒸馏管(1)和末级蒸馏管(2)上方的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末级蒸馏管(2)与上冷却管(4)连通,上冷却管(4)和下冷却管(5)相互连通,初级蒸馏管(1)和末级蒸馏管(2)之间设有蒸馏管群,蒸馏管群分别与初级蒸馏管(1)、末级蒸馏管(2)相连通,蒸馏管群包括至少三根蒸馏管,相邻蒸馏管之间相互连通,初级蒸馏管(1)的底部设有进汽管(8),下冷却管(5)上设有出水口(7)。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使耗能较低,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保证获得较好的蒸馏效果。
文档编号B01D3/04GK202569610SQ20122023922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5日
发明者廖成斌, 邹学刚 申请人: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