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7943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固两相床,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见的气固两相移动床的高效经济的运行依赖于移动床床层的布气均匀,而气相的均匀分布不仅仅依赖于布气装置自身的布气均匀性,也依赖于固相床层的均匀性,即各向的孔隙均匀分布,没有堆积密实的死区和空隙较大的穿孔区。气固两相移动床布气装置主要采用带有布气孔的埋管,或利用物料分配板间的孔隙实现气相的均勻布气。带有布气孔的埋管布气,气相物料的分布均勻性要好,但布气阻力较大,对气相中粉尘含量有较高要求,易出现布气孔堵塞问题;直接利用物料分配板下部的孔隙布气时,布气均匀性稍差,进气口断面面积较小,局部流速快阻力大,气相流速较大,易带出固相中的粉尘,造成气相粉尘大大增加,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床层固相物料的分布均匀性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好、运行稳定、结构简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由上部床层、中部的布气装置及下部卸料斗组成;上部床层上均匀排布着固相物料,并具有一定的床层厚度,中部的布气装置埋置在固相物料中,所述的布气装置包括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所述气相分布板与固相分布板均与床层壁面连接。所述布气装置的固相物料分配板与气相分布板的两端为菱形断面的进气口,作为气相物料进入床层的入口 ;所述物料分配板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所述气相分布板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所述两片气相分布板间有狭缝,狭缝两侧有一段光滑壁板,用于气相中粉尘的沉积后顺利排出。所述固相物料分配板两端长度大于气相分布板的最大宽度,用于防止固相物料进入或堵塞固相物料分配板与气相分布板之间的缝隙。所述的下部卸料斗由料斗和卸料管组成,料斗为锥形结构,锥角倾斜角度大于固相物料自然堆积角;料斗下部连接卸料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气固两相移动床的进气流速降低,系统阻力减少。2、气固两相移动床布气装置进口处高速气流不与固相直接接触,阻止了固相中粉尘被携带吹起,气固两相床气相夹带尘含量大幅降低,对固相物料中尘含量要求降低。[0013]3、气固两相移动床布气装置内的气体流速沿远离进气断面方向烟气流速迅速降低,气体中的粉尘可实现自然沉降,由底部的狭缝随固相物料排出,对气相物料的含尘要求降低。4、气固两相移动床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性好,气固两相接触效果好。均匀向下运动的物料经物料分配板后,物料间的原缝隙被破坏,形成新的堆积状态;可以避免了部分物料间堆积紧密,环境相对封闭,气相难以传导进去的缺憾,同时也可以消除气相的穿孔、短路,保证气固两相的充分接触。5、运行稳定,检修维护少。布气装置内有粉尘的排出口,烟气中夹带的粉尘不会在布气装置内富集,对气体的洁净度要求低,适应性广,可实现长期的稳定运行。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之间有按要求设定的合适缝隙,满足气体均匀分配过流;固相物料分配板两端长度稍大于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的最大宽度,满足固相物料不进入或堵塞布气缝隙,使得装置的检修维护工作量大幅减少;6、结构简单。整个装置由几块钢板拼接组成,结构简单,制作安装要求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布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所述装置由上部床层1、床层中部的布气装置2及床层下部卸料斗3组成。上部床层I由具有一定高度的自然堆积的固相物料构成,固相物料自上而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与气相物料充分接触后,通过卸料斗排出移动床装置。床层中部设置的布气装置2与上部床层壁板11连接,分为三层布置,上部布气层21,中部布气层22,下部布气层23;每层布气层由多个布气单元24等距间隔组成,每个布气单元由两端的进气口 25进气。在所述的上部布气层21,中部布气层22,下部布气层23,同一布气层的布气单兀平行布置;相邻布气层,如上部布气层21与中部布气层22间,或中部布气层22与下部布气层23间的布气单兀轴线方向垂直布置;相间的布气单兀,如上布气层21与下部布气层23间的布气单元轴线方向平行相间布置。所述的气相分布板与固相分布板均与床层壁面连接,两端开孔即为其两端菱形进气断面,作为气相物料进入床层的入口 ;所述的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壁面的菱形开孔25两侧进气,即为上部床层壁板11上所开菱形开孔,与布气单元24两端连接。单个进气截面面积O. 048m2,共三层,进气截面积共计O. 144m2,负责布气的面积1. 5m2 ;进口烟气流速为
2.6m/s ;相同布置条件下,如采用埋管式进气流速高达5. 53m/s,同时在埋管上部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物料死区;如采用物料分配板下部的孔隙布气时,进气截面面积小了 50%,进口烟气接近5. 2m/s,局部烟气阻力大。两端菱形进气断面可提高过流面积,减少局部阻力。[0024]在所述的卸料斗3由料斗31和卸料管32组成,卸料斗31为锥斗,锥斗上部与上部床层壁板11相连,下部与卸料管32相连。如图3所示,在所述的布气单元24,上部为物料分配板241,腹部为气相分布板242,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之间有布气缝隙243,满足气体均匀分配过流;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间有狭缝,狭缝两侧有一段光滑狭缝壁板244,用于气相中粉尘的沉积后顺利排出。物料分配板241,横截面呈三角形,倾斜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均匀向下运动的物料经物料分配板后,物料间的原缝隙被破坏,形成新的堆积状态;可以避免了部分物料间堆积紧密,环境相对封闭,气相难以传导进去的缺憾,同时也可以消除气相的穿孔、短路,保证气固两相的充分接触。气相分布板242,由两片对称倾斜放置的钢板组成,倾斜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间有狭缝,狭缝两侧有一段光滑壁板,用于气相中粉尘的沉积后顺利排出。所述的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241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242之间有缝隙,满足气体均匀分配过流;固相物料分配板两端长度稍大于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的最大宽度,满足固相物料不进入或堵塞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之间的缝隙。本实用新型的气固两相移动床床层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效果好、气固两相接触效果好、运行稳定、结构简单。以典型的活性炭吸附塔为例,吸附塔内的烟气空塔流速O. 25m/s,吸附塔常宽均为6m。在气相物料从菱形开孔进入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后,沿远离进气断面方向烟气流速迅速降低,直至最中间部位基本停止。在布气装置内,气相不直接与固相物料接触,较快的烟气流速不会将固相物料内夹杂的粉尘吹起,随着烟气流速的降低,烟气中自身携带的尘自然沉降,并由底部的狭缝随固相排出。烟气中越细小的粉尘越集中在远离壁面的位置沉降,有效的防止了气相夹杂粉尘在壁面附近沉积造成固相物料的下料不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部床层(I)、中部的布气装置(2)及下部卸料斗(3)组成;上部床层(I)上均匀排布着固相物料,并具有一定的床层厚度,中部的布气装置(2)埋置在固相物料中,所述的布气装置包括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所述气相分布板与固相分布板均与床层壁面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气装置的固相物料分配板与气相分布板的两端为菱形断面的进气口,作为气相物料进入床层的入口 ;所述物料分配板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所述气相分布板角度大于固相物料的自然堆积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气相分布板间有狭缝,狭缝两侧有一段光滑壁板,用于气相中粉尘的沉积后顺利排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物料分配板两端长度大于气相分布板的最大宽度,用于防止固相物料进入或堵塞固相物料分配板与气相分布板之间的缝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卸料斗由料斗和卸料管组成,料斗为锥形结构,锥角倾斜角度大于固相物料自然堆积角;料斗下部连接卸料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气固两相移动床装置,由上部床层、中部的布气装置及下部卸料斗组成;上部床层上均匀排布着固相物料,并具有一定的床层厚度,中部的布气装置埋置在固相物料中,所述的布气装置包括上部固相物料分配板与腹部两片对称气相分布板,所述气相分布板与固相分布板均与床层壁面连接;固相物料均匀的自上而下穿过床层,由床层底部的卸料斗收集后外排;气相物料通过床层中部的布气装置自下而上穿过床层的固相物料。本实用新型的气固两相移动床床层气固两相分布均匀效果好、气固两相接触效果好、运行稳定、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B01D53/81GK202909708SQ20122033610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
发明者张开元, 采有林, 史红孝 申请人:北京国电清新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