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7387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验科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
背景技术
在医院检验科的口常工作中,试管是最常用的器皿之一,通常用于化验血液等。因此,如果试管受到污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会受到影响。而检验科目前所使用的试管架多为传统的试管架,当将试管放到试管架上后,试管口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因此试管可能会受到空气的污染。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包括架体,架体上方设置有上盖,架体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部和中部分别通过定位座和固定座连接在架体上,转轴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柄;前述架体两侧壁上端分别设置有与上盖相配合的凹坑,凹坑底部到前述定位柄下表面的距离与上盖的宽度相配合。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定位柄呈凸形。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上盖上表面安装有提手。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操作较为简单,上盖与试管口可以留有较小的间隙,从而外部的空气便无法轻易进入到试管内,达到封盖试管口、防止试管内部受到空气及其它飞溅物污染的效果。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部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定位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提手,2、上盖,3、定位柄,4、转轴,5、定位座,6、固定座,7、架体,8、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结构包括架体7,架体7上方设置有上盖2,架体7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转轴4,转轴4的底部和中部分别通过定位座5和固定座6连接在架体7上,转轴4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柄3 ;前述架体7两侧壁上端分别设置有与上盖2相配合的凹坑8,凹坑8底部到前述定位柄3下表面的距离与上盖2的宽度相配合;定位柄3呈凸形,增大了与上盖2接触的面积;上盖2上表面安装有提手1,便于转运。使用时,首先将上盖2放置在架体7侧壁上端的凹坑8内,然后旋转定位柄3,将定位柄3面积较大的一端转到上盖2上,将上盖2压紧在架体7上。上盖2与试管口可以留有较小的间隙,从而外部的空气便无法轻易进入到试管内,达到封盖试管口、防止试管内部受到空气及其它飞溅物污染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架体上方设置有上盖,架体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部和中部分别通过定位座和固定座连接在架体上,转轴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柄;前述架体两侧壁上端分别设置有与上盖相配合的凹坑,凹坑底部到前述定位柄下表面的距离与上盖的宽度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定位柄呈凸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其特征在于上盖上表面安装有提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止污染的试管架,属于检验科器具领域,其结构包括架体,架体上方设置有上盖,架体两侧分别竖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底部和中部分别通过定位座和固定座连接在架体上,转轴上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定位柄;前述架体两侧壁上端分别设置有与上盖相配合的凹坑,凹坑底部到前述定位柄下表面的距离与上盖的宽度相配合。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文档编号B01L9/06GK202983739SQ2012206987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李林 申请人: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