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7386阅读:3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合成氯丁二烯生产流程中的冷凝器尾气回收装置,具体为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乙炔制备氯丁二烯的流程中,氯丁二烯合成塔转化率在15%左右,反应物乙烯基乙炔气体大部分需要通过冷凝器冷却,经冷凝器冷凝的大部分液体重新进入氯丁二烯合成塔进行有机合成反应,少部分未冷凝的乙烯基乙炔气体和其他气体直接排入大气中。排入大气中的气体大致成分为:乙炔65.15%、乙烯11.8%、乙烯基乙炔18.48%,其它为惰性气体。由于安全、技术、成本等因素的制约,这部分未冷凝气体未能实现回收(乙烯基乙炔遇空气易生成过氧化物,这种过氧化物在摩擦、冲击、震动或受热的情况下易发生燃烧或爆炸)。这样造成原料气的直接浪费,不仅是经济上的直接损失,同时由于尾气的直接排放,造成大气的污染。如何回收排入大气中的少部分乙烯基乙炔气体、吸收排入大气的其他气体,是降低能耗、减少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冷凝器不能完全冷凝造成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尾凝器、第一填料塔、第二填料塔、吸收剂槽,吸收剂泵、冷却器;尾凝器侧下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填料塔下部,第一填料塔顶部与第二填料塔侧下部由管道相连。尾气由尾凝器通过管道引至第一填料塔下部,在第一填料塔内吸收乙烯基乙炔气体,其他未吸收的尾气由第一填料塔顶部管道引至第二填料塔下部,剩余气体排放至大气中。第一填料塔用系统生 产的氯丁二烯经冷却器冷却后作为吸收剂,吸收乙烯基乙炔气体。第二填料塔内气体与水逆流接触而被水吸收,剩余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其中系统生产的氯丁二烯储存在吸收剂槽内,吸收剂泵泵出后经冷却器冷却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解决冷凝器尾气污染并降低能耗方面效果显著,基本解决了污染问题,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1为传统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_尾凝器;2_第一填料塔;3_第二填料塔;4_吸收剂槽;5_吸收剂泵;6-冷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如图2所示,结构包括尾凝器1、第一填料塔2、第二填料塔3、吸收剂槽4,吸收剂泵5、冷却器6 ;尾凝器I侧下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填料塔2下部,第一填料塔2顶部与第二填料塔3侧下部由管道相连。尾气由尾凝器I通过管道引至第一填料塔2下部,在第一填料塔2内用系统生产的氯丁二烯经冷却器6冷却后作为吸收剂,吸收乙烯基乙炔气体,其他未吸收的尾气由第一填料塔2顶部管道引至第二填料塔3下部,剩余气体排放至大气中。第二填料塔3内气体与水逆流接触而被水吸收,增加了气体的吸收量,剩余气体排放至大气中。其中系统生产的氯丁二烯储存在吸收剂槽4内,由吸收剂泵5泵出后经冷却器6冷却,接入第一填料塔2,吸收了尾气中的乙烯基乙炔气体后再由第一填料塔2底部回流入吸收剂槽4,如此往复利用。
权利要求1.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包括尾凝器(I)、第一填料塔(2)、第二填料塔(3)、吸收剂槽(4),吸收剂泵(5)、冷却器(6),其特征在于:尾凝器(I)侧下部排气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填料塔(2)下部,第一填料塔(2)顶部与第二填料塔(3)侧下部由管道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传统技术中冷凝器不能完全冷凝造成的能耗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种乙烯基乙炔尾气回收装置。在尾凝器侧下部连接一管道,另一端与第一填料塔下部相连,第一填料塔顶部与第二填料塔侧下部由管道相连。尾气由尾凝器通过管道引至第一填料塔下部,在第一填料塔内吸收乙烯基乙炔气体,其他未吸收的尾气由第一填料塔顶部管道引至第二填料塔下部,剩余气体排放至大气中。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解决冷凝器尾气污染并降低能耗方面效果显著,基本解决了污染问题,节约了资源并且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3002178SQ201220698708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8日
发明者魏明, 杨更军, 赵强 申请人:山西合成橡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