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3936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一种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投加絮凝剂等药液,往往都是通过药剂泵或计量泵从储液罐中抽取,此类药液腐蚀性强,容易对计量泵等器械产生腐蚀,影响其使用寿命、维护费用高和检修时间长,而且使用计量泵消耗了大量的电能,不但增大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功效,甚至会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并且现污水处理过程中药液直接加入储液罐,储药罐无搅拌装置,尤其是当需要混合多种药液时,容易造成药液混合不均,给污水的处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污水处理耗能大和药物搅拌不均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液罐,储液罐顶端有加药口,储液罐内中心装有竖向转动杆,转动杆上端旋转固定在储液罐顶端,转动杆下端经传动装置与设置在储液罐底部的电机连接,转动杆上依次套装有多个搅拌杆,储液罐下部连接有药液输送管的进药口,药液输送管上依次装有控制阀、放空杯和流量计,药液输送管的另一端为出药口,出药口低于进药口。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带有的搅拌功能大大增强了药液的混合程度,利用重力势能的作用省去了计量泵等机械,完全靠重力自动加药,节省生产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储液罐,储液罐I顶端有加药口 2,储液罐I内中心装有竖向转动杆3,转动杆3上端旋转固定在储液罐I顶端,转动杆3下端经传动装置与设置在储液罐I底部的电机4连接,转动杆3上依次套装有多个搅拌杆5,储液罐I下部连接有药液输送管6的进药口,药液输送管6上依次装有控制阀7、放空杯8和流量计9,药液输送管6的另一端为出药口,出药口低于进药口。所说的储液罐I底部安装有支脚10。所说的放空杯8为透明放空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药液从进药口 2注入储液罐I内,打开电机4对药液进行搅拌,当药液搅均匀之后打开控制阀7,因出药口低于进药口,药液通过重力势能自动流出,控制阀7和流量计9用来控制和计量药液输出量,当所需药液达到要求时,则关闭控制阀7,当放空杯8内的杂物需要清理时,可在控制阀7关闭的状态下清除放空杯8内的杂物。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带有的搅拌功能大大增强了药液的混合程度,利用 重力势能的作用省去了计量泵等机械,完全靠重力自动加药,节省生产了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储液罐,其特征在于,储液罐(I)顶端有加药口(2),储液罐(I)内中心装有竖向转动杆(3),转动杆(3)上端旋转固定在储液罐(I)顶端,转动杆(3)下端经传动装置与设置在储液罐(I)底部的电机(4)连接,转动杆(3)上依次套装有多个搅拌杆(5),储液罐(I)下部连接有药液输送管(6)的进药口,药液输送管(6 )上依次装有控制阀(7 )、放空杯(8 )和流量计(9 ),药液输送管(6 )的另一端为出药口,出药口低于进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储液罐(I) 底部安装有支脚(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带搅拌的自动加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污水处理耗能大和药物搅拌不均等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储液罐,储液罐顶端有加药口,储液罐内中心装有竖向转动杆,转动杆上端旋转固定在储液罐顶端,转动杆下端经传动装置与设置在储液罐底部的电机连接,转动杆上依次套装有多个搅拌杆,储液罐下部连接有药液输送管的进药口,药液输送管上依次装有控制阀、放空杯和流量计,药液输送管的另一端为出药口,出药口低于进药口;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带有的搅拌功能大大增强了药液的混合程度,利用重力势能的作用省去了计量泵等机械,完全靠重力自动加药,节省生产了成本。
文档编号B01F15/02GK203159261SQ20132018047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赵利敏, 杨爱萍 申请人:赵利敏, 杨爱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