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576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盖板和出气管,盖板固定在筒体上端,出气管固定在盖板上,且出气管与筒体相通,所述筒体包括下端除雾筒和上端脱硫筒,除雾筒内设置有捕雾网,脱硫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内固定设置有多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分别与除雾筒和出气管连通,且每个反应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除硫剂。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废气的通过速度,提高废气的脱硫效率。
【专利说明】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气体干法除硫化氢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气体干法除硫化氢设备,要想完成干法脱硫,必须先将气体中的水蒸气用气液蒸馏器进行处理,再经过脱硫塔处理掉气体中的硫化氢,但上述设备存在着占地面积大的缺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专利技术:
[0004]如中国专利号“201220183301.9”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捕雾脱硫器,其
【公开日】为2012年12月12日,其技术方案为所述脱硫器,由筒体、内胆、螺栓、盖板、除硫剂、压板和捕雾网组成,内胆内装有除硫剂,内胆安装在筒体上端,捕雾网安装在筒体下端,盖板与筒体用螺栓连接,捕雾网的上端设有压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内胆内装满除硫剂,气体在通过内胆时容易被阻挡,气体通过内胆的速度慢,导致脱硫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加快废气的通过速度,提高废气的脱硫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盖板和出气管,盖板固定在筒体上端,出气管固定在盖板上,且出气管与筒体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下端除雾筒和上端脱硫筒,除雾筒内设置有捕雾网,脱硫筒内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内固定设置有多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所述反应筒分别与除雾筒和出气管连通,且每个反应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除硫剂。
[0008]所述反应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
[0009]所述反应筒的数量为3—5个。
[001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1]一、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多个反应筒,废气在通过反应筒时,也没有除硫剂的阻挡,不仅能够加快废气的流动速度,还增加了废气与除硫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废气的脱硫效率和脱硫效果;而反应筒设置为螺旋内腔结构,当废气在外力的作用下通过反应筒时,能够增大了废气与除硫剂的接触力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闻脱硫效果。
[0012]二、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应筒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此结构便于除硫剂的快速放置与回收,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0013]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反应筒的数量设置为3— 5个,相应地减少了反应筒的内径,从而增大了废气与反应筒内壁上除硫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废气的脱硫效果。【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为:1、筒体,2、盖板,3、出气管,4、内筒,5、反应筒,6、捕雾网,7、压板,
11、除雾筒,12、脱硫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1、盖板2和出气管3,盖板2固定在筒体I上端,出气管3固定在盖板2上,且出气管3与筒体I相通,所述筒体I包括下端除雾筒11和上端脱硫筒12,除雾筒11内设置有捕雾网6,脱硫筒12内设置有内筒4,所述内筒4内固定设置有4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5,所述反应筒5分别与除雾筒11和出气管3连通,且每个反应筒5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
[0018]本实施例中,所述除硫剂优选放置在透气性好的塑料袋或布袋中,再将塑料袋或布袋固定在反应筒5内壁上的凹槽内。
[0019]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除硫剂的快速更换,盖板2优选通过螺栓固定在筒体I上端。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筒11与脱硫筒12之间设置有压板7,该压板7上设置有与反应筒5内腔和除雾筒11连通的气孔。
[0021]实施例2
[0022]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1、盖板2和出气管3,盖板2固定在筒体I上端,出气管3固定在盖板2上,且出气管3与筒体I相通,所述筒体I包括下端除雾筒11和上端脱硫筒12,除雾筒11内设置有捕雾网6,脱硫筒12内设置有内筒4,所述内筒4内固定设置有3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5,所述反应筒5分别与除雾筒11和出气管3连通,且每个反应筒5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
[0023]实施例3
[0024]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1、盖板2和出气管3,盖板2固定在筒体I上端,出气管3固定在盖板2上,且出气管3与筒体I相通,所述筒体I包括下端除雾筒11和上端脱硫筒12,除雾筒11内设置有捕雾网6,脱硫筒12内设置有内筒4,所述内筒4内固定设置有5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5,所述反应筒5分别与除雾筒11和出气管3连通,且每个反应筒5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废气从筒体I下端的除雾筒11进入,经过捕雾网6去除废气中的水蒸气后,废气经压板7上的气孔进入脱硫筒12内的反应筒5内,废气在向出气管3流动过程中与反应筒5内的除硫剂发生脱硫反应,由于有多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5,因此既加快了废气的通过速度,又增大了废气与除硫剂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力度,提高了废气的脱硫效率和脱硫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包括筒体(I)、盖板(2)和出气管(3),盖板(2)固定在筒体(I)上端,出气管(3)固定在盖板(2)上,且出气管(3)与筒体(I)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I)包括下端除雾筒(11)和上端脱硫筒(12),除雾筒(11)内设置有捕雾网(6),脱硫筒(12)内设置有内筒(4),所述内筒(4)内固定设置有多个具有螺旋内腔的反应筒(5),所述反应筒(5)分别与除雾筒(11)和出气管(3)连通,且每个反应筒(5)的内壁上设置有除硫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5)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除硫剂放置于凹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废气的除雾脱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筒(5)的数量为3—5个。
【文档编号】B01D53/52GK203635066SQ201320785670
【公开日】2014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4日
【发明者】冯白云 申请人:冯白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