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玻璃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7481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玻璃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加热玻璃反应釜,主要用于强腐蚀环境的介质溶解及浓缩,包括玻璃釜体、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料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冷凝回收系统、控制系统、支架构件、出料阀门、连接密封件、真空系统,其特征在于:溶解及浓缩过程整套系统密闭,溶解、浓缩产生的大量蒸汽被冷凝回收,其它逸出的废气可通过选择性吸收液完全吸收,同时冷凝液在验证后还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次生污染,保护工作环境。
【专利说明】电加热玻璃反应爸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强腐蚀环境下对介质溶液进行生产工作的装备系统,通过调整温度、吸收液、冷凝液分离回流、真空度大小,实现不同的介质溶液在各种需要的模式下进行生产工作。该装备系统可作为稀有金属等领域的生产应用研究。
【背景技术】
[0002]稀有金属溶解、浓缩所涉及的过程都需要进行加热,这样对生产装备系统的各个控制点就至为关键。稀有金属溶液属于强腐蚀性液体传统的生产是将介质放入瓷制容器中进行加热溶解,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不易控制且存在安全隐患,稀有金属的溶解属于剧烈反应,需要操作人员进行过程的观察监督,在瓷制容器中溶解不利于观察。在溶解过程中的大量蒸发物易于逸出,对整个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目前多数采用的方式是油加热双层玻璃反应釜大量的蒸发物通过冷凝回收改善了生产条件,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油作为热媒在传导过程中管道耐久性差,容易破损、堵塞造成危险;油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分子链会缩短,油品下降易积碳、粘稠以及闪点下降易燃。以上问题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带来的都属于极端问题,如果对相关的控制点没有合理的设计在生产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通过对稀有金属的溶解、浓缩装备的研究,针对每一个控制点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可确保系统可靠、高效、稳定。为稀有金属溶解、浓缩批量安全生产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稀有金属在溶解过程中加热、回收、密闭、安全、环保问题,达到清洁生产的目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式玻璃反应釜主要用于强腐蚀环境的介质溶解及浓缩,包括玻璃釜体、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料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冷凝回收系统、控制系统、支架构件、出料阀门、连接密封件、真空系统,溶解及浓缩过程整套系统密闭,溶解、浓缩产生的大量蒸汽被冷凝回收,其它逸出的废气可通过选择性吸收液完全吸收,同时冷凝液在验证后还可重复使用,降低了次生污染保护工作环境。
[0005]玻璃釜体容积100L,材质选用硼硅玻璃壁厚3.3mm,加热形式选用电热外包裹辐射加热的形式,通过合理的支架构件将搅拌系统、冷凝系统、釜体固定连接,在相互连接的地方采用各种定制的抗腐蚀的密封件进行连接,连接螺钉需提供相应的压力补偿,在介质溶液加入后,电热系统开始对釜内介质传热根据设定温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搅拌系统和冷却循环系统开启保持介质溶液快速蒸发及蒸汽冷却快速回流。
[0006]支架构件分为支撑件、连接件、定位块,支撑件采用不锈钢喷涂特氟龙保证强度同时防腐,连接件采用玻璃钢铸造件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且轻巧降低支架负荷,定位块采用对称压紧设计便于拆卸调整。
[0007]搅拌系统与溶液接触的地方采用聚四氟乙烯,搅拌桨叶与轴的固定采用轴向压紧的方式,搅拌轴与釜体的密封采用端面密封,材质采用陶瓷,同时轴与釜的转动处安置陶瓷轴承。
[0008]真空负压管道采用耐腐蚀负压软管,将蒸汽、废气吸入冷凝腔,蒸汽通过冷却进行回流,废气通过管道进入负压溶液槽,废气通过溶液槽吸收。
[0009]出料阀门采用顶针式设计保证无残留、无死角。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电加热式玻璃反应釜结构示意图,图2为反应釜盖示意图,图3为带陶瓷轴承密封头示意图,图4为聚四氟乙烯放液伐示意图。
[0011]图1中,I为冷凝器,2为托架,3为溢流口,4为法兰卡箍,5为柔性接管,6为加料口,7为回流罐,8为放液口,9为阀门芯,10为变频电机,11为万向接头,12为连轴接头,13为机械密封,14为反应釜盖,15为支架,16为加料孔,17为搅拌桨,18为电热套,19为放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图1、2、3,本实用新型由不锈钢支架、玻璃钢连接件、球型硼硅玻璃釜、冷凝器、阀门、加热系统等单元系统构成。玻璃反应釜在设定恒温条件下,在密闭的玻璃反应釜内,可根据使用要求在常压或负压条件下,进行搅拌反应,并能做反应溶液的回流与蒸馏,根据溶液的不同条件采用变频调速,将不同的溶液设定相应的转速。玻璃釜体容积100L,材质选用硼娃玻璃壁厚3.3mm,加热形式选用电热外包裹福射加热的形式,通过合理的支架构件将搅拌系统、冷凝系统、釜体固定连接,在相互连接的地方采用各种定制的抗腐蚀的密封件进行连接,连接螺钉需提供相应的压力补偿,在介质溶液加入后,电热系统开始对釜内介质传热根据设定温度要求进行相应的控制,同时搅拌系统和冷却循环系统开启保持介质溶液快速蒸发及蒸汽冷凝快速回流。支架构件分为支撑件、连接件、定位块,支撑件采用不锈钢喷涂特氟龙保证强度同时防腐,连接件采用玻璃钢铸造件机械强度高耐腐蚀且轻巧降低支架负荷,定位块采用对称压紧设计便于拆卸调整。搅拌系统与溶液接触的地方采用聚四氟乙烯,搅拌桨叶与轴的固定采用轴向压紧的方式,搅拌轴与釜体的密封采用端面密封材质采用陶瓷,同时轴与釜的转动处安置陶瓷轴承。出料阀门采用顶针式设计保证无残留、无死角。
[0013]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加热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包括玻璃釜体、加热系统、搅拌系统、加料系统、冷却循环系统、冷凝回收系统、控制系统、支架构件、出料阀门、连接密封件和真空系统, 所述玻璃釜体容积100L,材质为硼硅玻璃壁厚3.3mm,加热形式选用电热外包裹辐射加热的形式,用支架构件将搅拌系统、冷凝系统、釜体固定连接,在相互连接的地方采用抗腐蚀的密封件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构件含有支撑件、连接件、定位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搅拌系统与溶液接触的地方采用聚四氟乙烯,搅拌桨叶与轴的固定采用轴向压紧的方式,用陶瓷密封搅拌轴与釜体,同时轴与釜的转动处安置陶瓷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真空负压管道采用耐腐蚀负压软管,将蒸汽、废气吸入冷凝腔,蒸汽通过冷却进行回流,废气通过管道进入负压溶液槽,废气通过溶液槽吸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玻璃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出料阀门采用顶针式设计。
【文档编号】B01J19/18GK203750536SQ201320870712
【公开日】2014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高勇, 卢军, 贺小昆, 台继明, 曹明, 王晓东, 毕向光 申请人:昆明贵研催化剂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