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045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烟道气、低压蒸汽余热回收的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是:壳体下部有气体进口管,与气体输入管连接;在壳体内装有多个喷头,喷头连接冷液体进口管,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在壳体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将壳体壁上液体拦截回流到气体上升空间;壳体上部有气体旋出管,与气体旋进管连接;壳体上部内装有气体分布锥和除沫器,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后经气体分布锥进入除沫器,将气流夹带的液沫分离;液体回流出口管与液体回流进口管连接;气体出口管,与气体排空管连接;壳体最下方设置热液体出口管,与热液体罐连接。它具有热交换效率高、能净化烟道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
【专利说明】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烟道气、低压蒸(乏)汽余热回收的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背景技术】
[0002]以燃气、燃油、水煤浆为燃料的小型锅炉、窑炉会产生大量的烟道气,以蒸汽作为加热介质或动力的工艺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低压蒸(乏)汽,这些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都蕴含着大量的热量,当排向大气,会形成局部的“热岛效应”,另一方面,烟气还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这就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由于它们的功率较小,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余热回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它们涉及面广,数量多,研究如何回收及利用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的低品位热能,是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重要课题。
[0003]目前,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余热回收会遇到两种问题:一是采用列管换热器,汽(气)走管外,水走管内,由于传热系数低,设备投资较大;二是采用间壁式传热,由于烟气侧传热系数低,为防设备腐蚀,故出口烟温不宜过低,应稍高于烟气露点腐蚀温度,因此,中小型锅炉、窑炉的排烟温度应控制在180°C左右,为此,烟道气余热回收的效果就不显著。由于不能较大限度的回收及利用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余热,也不能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设备造价昂贵,不利于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余热的回收及利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充分、能净化烟道气、不易堵塞、结构简单、投资省的烟道气和低压蒸(乏)汽余热回收装置,具体是一种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
[0005]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由裙座、气体进口管、壳体、环形拦液板、气体旋出管、气体旋进管、除沫器、气体出口管、气体分布锥、液体回流出口管、冷液体进口管、喷头、液体回流进口管、热液体出口管组成,其特征是:壳体下部有气体进口管,与气体输入管连接;在壳体内装有多个喷头,喷头连接冷液体进口管,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在壳体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将壳体壁上液体拦截回流到气体上升空间;壳体上部有气体旋出管,与气体旋进管连接;壳体上部内装有气体分布锥和除沫器,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后经气体分布锥进入除沫器,将气流夹带的液沫分离;液体回流出口管与液体回流进口管连接;气体出口管,与气体排空管连接;壳体最下方设置热液体出口管,与热液体罐连接。
[0006]所述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的喷头在壳体内均布,喷头喷射的雾滴与上升的气体接触均匀。
[0007]所述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的气体进口管、气体旋出管、气体旋进管与壳体连接采取沿切线正交连接。
[000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操作时,气(汽)体由气体进口管切线进入,由下往上,与多个喷头喷射的雾滴直接接触,由于接触面积较大,接触时间长,热交换充分,气(汽)体得以迅速冷却,被冷却的气(汽)体经气体旋出管、气体旋进管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将气(汽)体夹带的大液滴甩到壳体壁面上,后经气体分布锥进入除沫器,将气(汽)体夹带的细小液沫分离,然后由气体出口管排出,气(汽)体排出温度可降低到60度以下;喷头连接冷液体进口管,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冷液体被气(汽)体迅速加热,流入壳体下部,在壳体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将喷头喷射到壳体壁上的液流拦截回流到气(汽)体上升空间,确保气(汽)体与液体的接触时间,另外气液分离后的液体经液体回流出口管、液体回流进口管流回壳体下部,壳体下部的热液体经热液体出口管排出,流入热液体罐备用。
[0009]本发明的优点是:
I热交换效率高:由于气(汽)体与雾状液滴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热交换充分,换热效率高。
[0010]2能净化烟道气:由于烟道气与雾状碱性液滴直接接触,且接触面积大,接触时间长,质量传递充分,能将烟道气中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去除,降低排烟对环境的污染。
[0011]3结构简单:利用液体传递能量、质量和热量,本身没有运动部件,故有结构简单,无需维修等特点。
[0012]4工作可靠:由于采用通孔较大,且喷射雾化较好的喷头,故不易堵塞。
[0013]5安装方便: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0015]图中所示,裙座1、气体进口管2、壳体3、环形拦液板4、气体旋出管5、气体旋进管
6、除沫器7、气体出口管8、气体分布锥9、液体回流出口管10、冷液体进口管11、喷头12、液体回流进口管13、热液体出口管14。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示意图中可看到,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由裙座1、气体进口管2、壳体3、环形拦液板4、气体旋出管5、气体旋进管6、除沫器7、气体出口管8、气体分布锥9、液体回流出口管IO、冷液体进口管11、喷头12、液体回流进口管13、热液体出口管14组成,其中壳体3下部有气体进口管2,与气体输入管连接;在壳体3内装有多个喷头12,喷头12连接冷液体进口管11,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在壳体3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4,将壳体3壁上液体拦截回流到气体上升空间;壳体3上部有气体旋出管5,与气体旋进管6连接;壳体3上部内装有气体分布锥9和除沫器7,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后经气体分布锥9进入除沫器7,将气流夹带的液沫分离;液体回流出口管10与液体回流进口管13连接;气体出口管8,与气体排空管连接;壳体3最下方设置热液体出口管14,与热液体罐连接。
[0018]操作时,气(汽)体由气体进口管2切线进入,由下往上,与多个喷头喷射的雾滴直接接触,由于接触面积较大,接触时间长,热交换充分,气(汽)体得以迅速冷却,被冷却的气(汽)体经气体旋出管5、气体旋进管6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将气(汽)体夹带的大液滴甩到壳体3壁面上,后经气体分布锥9进入除沫器7,将气(汽)体夹带的细小液沫分离,然后由气体出口管8排出,气(汽)体排出温度可降低到60度以下;喷头12连接冷液体进口管11,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冷液体被气(汽)体迅速加热,流入壳体3下部,在壳体3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4,将喷头12喷射到壳体3壁上的液流拦截回流到气(汽)体上升空间,确保气(汽)体与液体的接触时间,另外气液分离后的液体经液体回流出口管10、液体回流进口管13流回壳体3下部,壳体3下部的热液体经热液体出口管14排出,流入热液体罐备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由裙座(I)、气体进口管(2)、壳体(3)、环形拦液板(4)、气体旋出管(5)、气体旋进管(6)、除沫器(7)、气体出口管(8)、气体分布锥(9)、液体回流出口管(10)、冷液体进口管(11 )、喷头(12)、液体回流进口管(13)、热液体出口管(14)组成,其特征是:壳体(3)下部有气体进口管(2),与气体输入管连接;在壳体(3)内装有多个喷头(12),喷头(12)连接冷液体进口管(11),与冷液体输送管连接;在壳体(3)内装有多块环形拦液板(4),将壳体(3)壁上液体拦截回流到气体上升空间;壳体(3)上部有气体旋出管(5 ),与气体旋进管(6 )连接;壳体(3 )上部内装有气体分布锥(9 )和除沫器(7 ),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后高速旋转,后经气体分布锥(9)进入除沫器(7),将气流夹带的液沫分离;液体回流出口管(10)与液体回流进口管(13)连接;气体出口管(8),与气体排空管连接;壳体(3 )最下方设置热液体出口管(14 ),与热液体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喷头(12)在壳体(3)内均布,喷头喷射的雾滴与上升的气体接触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接触式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气体进口管(2)、气体旋出管(5)、气体旋进管(6)与壳体(3)连接采取沿切线正交连接。
【文档编号】B01D53/78GK103884203SQ201410113170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5日
【发明者】钮德明 申请人:钮德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