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157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包括与集气管连通的气管、上层分支气管和下层分支气管;进气管底部焊接有进气管液封槽、上层分支气管底部焊接有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下层分支气管焊接有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集气管底部焊接有集气管液封槽,液封槽底面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一侧倾斜的斜面结构,进气管液封槽、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分别与气管液封槽相连通;进气管、上层分支气管和下层分支气管分别设置有喷气嘴,喷气嘴顶端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和线性圆杆。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分布器管道堵塞的现象,使气体分布更为均匀。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酸氢铵合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
气管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碳化塔气体分布器是碳酸氢铵生产所需的重要设备。在碳酸氢铵生产过程中,塔内同时存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为了更好地利用氨水吸收二氧化碳,须使进入碳化塔的变换气尽可能地分布均匀,与氨水充分接触,发生良好吸收反应,达到气体净化和得到碳酸氢铵产品的作用,同时碳酸氢铵结晶要防止在碳化塔内结疤、堵塞,这就要求碳化塔气体分布器上的分气管分布合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气体均匀分布。
[0003]现有的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大多采用单平面内矩阵式分布,此种分布方式容易出现分气管堵塞,气体分布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提高气体分布均匀度,避免分气管堵塞。
[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结构包括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于集气管(5)四周,与集气管(5)连通;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不遮挡;所述进气管(I)底部焊接有进气管液封槽(101 )、上层分支气管(2)底部焊接有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下层分支气管(3)焊接有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集气管(5)底部焊接有集气管液封槽(501),进气管液封槽(101)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501) —侧倾斜的斜面结构,进气管液封槽
(101)、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分别集气管液封槽(50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分别设置有喷气嘴(4),喷气嘴(4)顶端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601)和线性圆杆(602)。
[0007]进一步,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设置为均匀分布的4个。
[0008]进一步,所述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为均匀分布的3个。
[0009]进一步,所述喷气嘴(4)在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上分别设计在管体正上方和左右40°处,每根管道布置3排。
[0010]进一步,所述喷气嘴(4)和管体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7)。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1、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上层分支气管和下层分支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嘴,喷气嘴与管体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有效避免了结晶体进入喷气嘴,堵塞喷气嘴。[0013]2、本实用新型喷气嘴顶部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和线性圆杆,弧形圆杆将同一管体上位于不同排中相互对应的喷气嘴连接为一体,线性圆杆将同一管体上位于同一排的喷气嘴链接为一体,此种结构,使气体进一步分配均匀,提升气体分散度,同时提高了喷气嘴的强度和紧固性。
[0014]3、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液封槽、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分别集气管液封槽相连通,进气管液封槽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一侧倾斜的斜面结构,当管道内存有结晶时,结晶会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并沿斜面体进入连通的集气管液封槽底部,便于清理,根除了气体管道堵塞,同时又因液封作用,气体不会返窜往下走,不会对碳化塔底部结晶进行冲散,从而保证碳化塔底采出的固液比稳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俯视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层分支气管上喷气嘴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层分支气管上喷气嘴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上喷气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阅附图1、图2、图3、图4、图5及图6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结构包括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I )、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于集气管(5)四周,与集气管(5)连通;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不遮挡;所述进气管(I)底部焊接有进气管液封槽(101 )、上层分支气管(2)底部焊接有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下层分支气管(3)焊接有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集气管(5)底部焊接有集气管液封槽(501),进气管液封槽(101)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501) —侧倾斜的斜面结构,进气管液封槽(101)、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分别集气管液封槽(50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分别设置有喷气嘴(4),喷气嘴(4)顶端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601)和线性圆杆(602)。
[0023]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设置为均匀分布的4个。
[0024]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为均匀分布的3个。
[0025]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喷气嘴(4)在进气管(I )、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上分别设计在管体正上方和左右40°处,每根管道布置3排。
[0026]优选地,作为改进,所述喷气嘴(4)和管体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7)。
[0027]本实用新型进气管、上层分支气管和下层分支气管上分别设置有喷气嘴,喷气嘴与管体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有效避免了结晶体进入喷气嘴,堵塞喷气嘴;喷气嘴顶部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和线性圆杆,弧形圆杆将同一管体上位于不同排中相互对应的喷气嘴连接为一体,线性圆杆将同一管体上位于同一排的喷气嘴连接为一体,此种结构,使气体进一步分配均匀,提升气体分散度,同时提高了喷气嘴的强度和紧固性;进气管液封槽、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分别集气管液封槽相连通,进气管液封槽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一侧倾斜的斜面结构,当管道内存有结晶时,结晶会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并沿斜面体进入连通的集气管液封槽底部,便于清理,根除了气体管道堵塞,同时又因液封作用,气体不会返窜往下走,不会对碳化塔底部结晶进行冲散,从而保证碳化塔底采出的固液比稳定。
[0028]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气体由进气管(I)进入集气管(5),然后进入分支气管,由于分支气管分为两层,当生产负荷低,气体流通量少时,气体就会从上层分支气管通过;当生产负荷高,气体流量大时,气体就会分支为上下两层分支气管,即同时从上层分支气管
(2)和下层分支气管(3)通过,保证当生产负荷变化时,此种结构能使气体均匀分布,均能达到预期效果。气体进入上层分支气管(2 )和下层分支气管(3 )后,进一步通过设置于分支气管正上方及左右40°上的喷气嘴(4)排出,在进入喷气嘴(4)之前,先进入设置于分支气管与喷气嘴(4)之间的气体缓冲腔(7)中,避免结晶物进入喷气嘴(4),造成喷气嘴(4)的现象。与此同时,进气管(I)也设置有同样结构的喷气嘴(4)及气体缓冲腔(7),同样避免了进气管(I)的堵塞。
[0029]本实用新型设置用于上层分支气管(2)、下层分支气管(3)及进气管(I)的喷气嘴
(4),具有相同的喷气嘴结构,S卩,喷气嘴顶部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601)和线性圆杆(602),弧形圆杆(601)将同一管体上位于不同排中相互对应的喷气嘴(4)连接为一体,线性圆杆(602)将同一管体上位于同一排的喷气嘴(4)连接为一体,此种结构,使气体进一步分配均匀,提升气体分散度,同时提高了喷气嘴的强度和紧固性。
[0030]进气管液封槽(101)、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分别集气管液封槽(501)相连通,进气管液封槽(101)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101)液封槽一侧倾斜的斜面结构,当管道内存有结晶时,结晶会因重力作用自然下落,并沿斜面体进入连通的集气管液封槽底部,便于清理,根除了气体管道堵塞,同时又因液封作用,气体不会返窜往下走,不会对碳化塔底部结晶进行冲散,从而保证碳化塔底采出的固液比稳定。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结构包括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于集气管(5)四周,与集气管(5)连通;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置于不同的水平面,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3)在垂直方向上相互不遮挡;所述进气管(I)底部焊接有进气管液封槽(101 )、上层分支气管(2)底部焊接有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下层分支气管(3)焊接有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集气管(5)底部焊接有集气管液封槽(501),进气管液封槽(101)底面、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底面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底面分别设置为向集气管液封槽(501) —侧倾斜的斜面结构,进气管液封槽(101)、上层分支气管液封槽(201)和下层分支气管液封槽(301)分别集气管液封槽(501)相连通;所述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分别设置有喷气嘴(4),喷气嘴(4)顶端设置有相互交叉的弧形圆杆(601)和线性圆杆(6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分支气管(2)设置为均匀分布的4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分支气管(3)设置为均匀分布的3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嘴(4)在进气管(I)、上层分支气管(2)和下层分支气管上分别设计在管体正上方和左右40°处,每根管道布置3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碳化塔气体分布器分气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嘴(4)和管体之间设置有气体缓冲腔(7)。
【文档编号】B01J19/00GK203711023SQ20142009010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曾大廷 申请人:四川隆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