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6725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包括石膏排出泵、旋流器、脱水机及滤液水箱,石膏排出泵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旋流器连接,旋流器与脱水机连接,滤液水箱与脱水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只需要1台溢流水泵、1台旋流器便可完成脱硫,且经过该系统中旋流器一次分离处理以及脱水机处理后的浆液的含固量不到1%,甚至可以达到0.2—0.5%,从而解决了因浆液浓度所造成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堵塞、脱泥机频繁运行等问题。且通过该系统能大大地减少系统流程环节,并在保证废水有效排放的情况下,还延长了废水排泥周期,减少了设备运行成本及人力维护成本。
【专利说明】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自21世纪初开始,我国的燃煤电厂开始大力推行烟气脱硫工程,其中绝大部分采 用湿法脱硫(石灰石/石膏法)。
[0003] 请参考图1及图2,在现有的脱硫系统中,吸收塔的浆液(即废水水源)通过石膏 排出泵打入石膏旋流器,石膏旋流器对浆液旋转分离,其底流部分进入真空皮带脱水机,经 过皮带脱水机脱水后得到石膏和滤液,石膏部分存入石膏库,滤液部分则进水回收水箱,进 入回收水箱后的一部分用于制浆,另一部分则返回吸收塔;而石膏旋流器对浆液旋转分离 后的溢流部分进入溢流水箱,通过一溢流水泵打入废水旋流器,废水旋流器处理后的溢流 部分通过另一溢流水泵进入废水箱,最后进入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废水旋流器的底流部分 则进入回收水箱重新循环。在上述脱硫过程中,为了维持脱硫装置内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 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引起系统设备腐蚀,以及保证石膏质量,必 须从脱硫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并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对该废水进行脱硫处理。
[0004] 但是,从上述脱硫过程可以看出,回收水箱中集合了皮带机脱水后及废水旋流器 分离后的大部分浆液,浓度较高,作为制浆用时其水品质较差;而送至废水处理系统的水源 来自于经废水旋流器分离后的浆液,该浆液的含固量高达2%,将其送至废水处理系统时极 易造成管道堵塞、脱泥机频繁运行等问题。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以降低输送至脱硫废水 处理系统的浆液的含固量,从而解决因浆液浓度所造成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堵塞、 脱泥机频繁运行等问题。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包括石膏排 出泵、旋流器、脱水机及滤液水箱,石膏排出泵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旋流器连接,石膏排 出泵将吸收塔的浆液打入旋流器以进行旋转分离,旋流器与脱水机连接并将浆液旋转分离 后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处理以得到石膏和滤液,滤液水箱与脱水机连接并存储将被送至 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制浆系统的滤液。
[000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的浆液打入旋流器以进 行旋转分离,旋流器将浆液旋转分离后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处理以得到滤液,滤液水箱 存储将被送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滤液;从上述系统的处理过程可以看出,该系统只需要 1台溢流水泵、1台旋流器便可完成脱硫,且经过该系统中旋流器一次分离处理以及脱水机 处理后的浆液的含固量不到1%,甚至可以达到0. 2 - 0. 5%,从而解决了因浆液浓度所造 成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堵塞、脱泥机频繁运行等问题。且通过该系统能大大地减少 系统流程环节,并在保证废水有效排放的情况下,还延长了废水排泥周期,减少了设备运行 成本及人力维护成本。
[0009] 具体地,脱水机为皮带脱水机。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搅拌器,搅拌器位于滤液水箱内 并对滤液水箱中的滤液进行搅拌处理。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该系统还包括溢流水箱及回收水箱,溢流水 箱与旋流器连接并存储经旋流器旋转分离后的浆液的溢流部分,回收水箱与溢流水箱和吸 收塔连接,回收水箱存储将被返回至吸收塔的溢流水箱中的浆液。
[0012]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 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现有脱硫系统的结构图。
[0014] 图2为图1的原理框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6] 图4为图3的原理框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8] 图6为图5的原理框图。
[0019] 图7为本实用新型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 图8为图7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 件。
[0022] 请参考图3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系 统包括石膏排出泵、旋流器、脱水机及滤液水箱,石膏排出泵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旋流器 连接,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的浆液打入旋流器以进行旋转分离,旋流器与脱水机连接并将 浆液旋转分离后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处理以得到石膏和滤液,滤液水箱与脱水机连接并 存储将被送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制浆系统的滤液。具体地,该实施例中的脱水机为真空 皮带脱水机,该滤液水箱由原脱硫系统中的废水箱改造而来。
[002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4] 先将吸收塔的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打入旋流器以进行旋转分离,再将经旋流器旋 转分离后的浆液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进行处理,以得到石膏和滤液,之后将滤液输送至 滤液水箱,同时将石膏存入石膏库,最后将滤液水箱中的滤液的一部分输送至脱硫废水处 理系统,另一部分输送至制楽系统。
[002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系统的石膏排出泵将吸收塔的浆液打入旋流器以进 行旋转分离,旋流器将浆液旋转分离后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处理以得到滤液,滤液水箱 存储将被送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滤液;从上述系统的处理过程可以看出,该系统只需要 1台溢流水泵、1台旋流器便可完成脱硫,且经过该系统中旋流器一次分离处理以及脱水机 处理后的浆液的含固量不到1%,甚至可以达到0. 2 - 0. 5%,从而解决了因浆液浓度所造 成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堵塞、脱泥机频繁运行等问题。且通过该系统能大大地减少 系统流程环节,并在保证废水有效排放的情况下,还延长了废水排泥周期,减少了设备运行 成本及人力维护成本。
[0026] 再请参考图5及图6,该实施例中的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还包括搅拌 器,其位于滤液水箱内并对滤液水箱中的滤液进行搅拌处理。由于本实施例其余部分的连 接关系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0027] 再请参考图7及图8,该实施例中的系统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还包括溢流 水箱及回收水箱,溢流水箱与旋流器连接并存储经旋流器旋转分离后的浆液的溢流部分, 回收水箱与溢流水箱和吸收塔连接,回收水箱存储将被返回至吸收塔的溢流水箱中的浆 液。在本实施例中,回收水箱只承担浆液返回吸收塔的作用,而滤液水箱中的滤液直接被送 至制浆系统,回收水箱中的浆液单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制浆用水质量。由于本实施例其余 部分的连接关系及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类似,故在此不再赘述。
[0028]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9] 先将吸收塔的浆液通过石膏排出泵打入旋流器以进行旋转分离得到浆液的底流 部分和溢流部分,再将浆液的底流部分打入脱水机进行处理,以得到石膏和滤液,之后将滤 液输送至滤液水箱,同时将石膏存入石膏库,再将滤液水箱中的滤液的一部分输送至脱硫 废水处理系统,另一部分输送至制浆系统,而浆液的溢流部分则被输送至溢流水箱,最后将 将溢流水箱中的浆液通过水箱溢流管输送至回收水箱后返回吸收塔。
[0030]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 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 一种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石膏排出泵、旋流器、脱水 机及滤液水箱,所述石膏排出泵的两端分别与吸收塔和所述旋流器连接,所述石膏排出泵 将所述吸收塔的浆液打入所述旋流器以进行旋转分离,所述旋流器与所述脱水机连接并将 所述浆液旋转分离后的底流部分打入所述脱水机处理以得到石膏和滤液,所述滤液水箱与 所述脱水机连接并存储将被送至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和制浆系统的所述滤液。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为皮带脱 水机。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器,所述搅 拌器位于所述滤液水箱内并对所述滤液水箱中的滤液进行搅拌处理。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优化脱硫废水水源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水箱及回 收水箱,所述溢流水箱与所述旋流器连接并存储经所述旋流器旋转分离后的浆液的溢流部 分,所述回收水箱与所述溢流水箱和所述吸收塔连接,所述回收水箱存储将被返回至所述 吸收塔的所述溢流水箱中的浆液。
【文档编号】B01D53/48GK203999037SQ201420301559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6日
【发明者】余子炎, 张伟力 申请人: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