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819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包括设置在夹套筒上的蒸汽进口管嘴,所述蒸汽进口管嘴的流体出端上至少设置一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侧弯曲的弧形导流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弧形导流管使得流体被强制切向流入夹套腔内,不仅减少了流体对内筒的冲蚀,且避免了“气敷”现象,最大化利用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套容器蒸汽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许多化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液体的混合,机械搅拌是实现该一过程常见的方法之一,而混合的过程常常包括了传热的内容,无论是加热或冷却,都需要额外的机械装备来实现热量的供给或装移,这时我们就会用到垂直管排、蛇管、外部夹套等结构。
[0003]整体夹套的形式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被广泛应用,但仍有改进的空间,如部颁标准HG/T20569-1994中给出的夹套进气管结构,如图1a所示:将蒸汽管的进口管嘴10直接伸入内筒21、夹套筒22之间,但是其尾端11封闭,在内筒21、夹套筒22之间的蒸汽管段侧面开设有出汽口 30,进口管嘴10的轴线与内筒21、夹套筒22的法线平行;如图1b所示,将蒸汽管的进口管嘴10直接伸入内筒21、夹套筒22之间,进口管嘴10的轴线与内筒21、夹套筒22的法线平行,在进口管嘴10的出汽口 30b前方设置有一导流板40b,导流板40b包括顶部连接在外筒22上的斜板41b和连接在斜板41b下端的出汽口 30b前方的垂直挡板42b ;如图1c所示,将蒸汽管的进口管嘴10直接伸入内筒21、夹套筒22之间,进口管嘴10的轴线与内筒21、夹套筒22的法线平行,在进口管嘴10的出汽口 30c前方设置有一导流板40c,导流板40c包括顶部连接在夹套筒22上的水平板41c和连接在水平板41c前端的出汽口 30c前方的垂直挡板42c ;如图1d所示,将蒸汽管的进口管嘴10直接伸入内筒21、夹套筒22之间,进口管嘴10的轴线与内筒21、夹套筒22的法线平行,在进口管嘴10的出汽口 30d前方的内筒21筒壁上设置有一挡板40d。
[0004]上述这些结构都是从减少介质的高速流动对内筒21造成的冲蚀这一基本点出发的,但这些结构并不能解决在冷热交换的过程中,夹套内上部气体往往不能完全排出造成的“气敷”现象,造成换热面积的浪费,不利于高效节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容易产生上述问题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包括设置在夹套筒上的蒸汽进口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管嘴的流体出端上至少设置一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侧弯曲的弧形导流管。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蒸汽进口管嘴的流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两外侧弯曲的两弧形导流管。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一弧形导流管包括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弯曲的内、外弧形导流板,所述内、外弧形导流板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下密封盖板,所述内、外弧形导流板以及所述上、下密封盖板所围成区域为弧形导流通道。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内弧形导流板与夹套内筒之间留有装配间隙。
[0011]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弧形导流管使得流体被强制切向流入夹套腔内,不仅减少了流体对内筒的冲蚀,且避免了“气敷”现象,最大化利用换热面积,提闻换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a是目前部颁标准HG/T20569-1994中给出的一种夹套进气管结构。
[0014]图1b是目前部颁标准HG/T20569-1994中给出的另一种夹套进气管结构。
[0015]图1c是目前部颁标准HG/T20569-1994中给出的另一种夹套进气管结构。
[0016]图1d是目前部颁标准HG/T20569-1994中给出的另一种夹套进气管结构。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图3是图2的A-A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0]参见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包括设置在夹套筒220上的蒸汽进口管嘴100,在蒸汽进口管嘴100的流体出端上至少设置一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侧弯曲的弧形导流管。本实施例中,在蒸汽进口管嘴100的流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沿轴线O方向水平向两外侧弯曲的两弧形导流管300a、300b。
[0021]本实施例中,每一弧形导流管300a(300b)包括沿轴线O方向水平向外弯曲的内、外弧形导流板310a、320a(310b、320b),内、外弧形导流板310a,320a(310b,320b)的上、下端面分别焊接有上、下密封盖板330、340,内、外弧形导流板310a、320a(310b、320b)以及上、下密封盖板330、340所围成区域为弧形导流通道350。两块内弧形导流板310a、310b的内端311a、311b接合,形成类V型的弧形导流板。内、外弧形导流板310a、310b以及上、下密封盖板330、340所围成区域为弧形导流通道300。
[0022]为了避免冲蚀,本实施例中的内、外弧形导流板310a、320a(310b、320b)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制成,其厚度为3mm。为减少流体阻力,应保证两弧形导流管300a、300b的截面积不小于蒸汽进口管嘴100的截面积。而上、下密封盖板330、340因为不正面面对流体的冲刷,可不选用奥氏体不锈钢材料,考虑到材料的焊接性,应选用与夹套材质相同或焊接工艺性能优良的材料,上、下密封盖板330、340的厚度由于是不可拆结构,应考虑双面腐蚀裕量,保证其有效厚度不低于3mm,为使装配过程中,上、下密封盖板330、340不划伤内筒210,内弧形导流板310a、310b与内筒210之间留有5mm的装配间隙301。
[0023]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流体经过弧形导流管300a、300b流入夹套腔200内,而由于弧形导流管300a、300b沿轴线O方向水平向外侧弯曲,所以弧形导流管300a、300b使得流体被强制切向流入夹套腔200内,不仅减少了流体对内筒210的冲蚀,且避免了 “气敷”现象,最大化利用换热面积,提闻换热效率。
[002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包括设置在夹套筒上的蒸汽进口管嘴,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管嘴的流体出端上至少设置一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侧弯曲的弧形导流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管嘴的流体出端上分别设置有沿轴线方向水平向两外侧弯曲的两弧形导流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弧形导流管包括沿轴线方向水平向外弯曲的内、外弧形导流板,所述内、外弧形导流板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下密封盖板,所述内、外弧形导流板以及所述上、下密封盖板所围成区域为弧形导流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型整体夹套容器蒸汽进口管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弧形导流板与夹套内筒之间留有装配间隙。
【文档编号】B01F15/06GK203971865SQ201420351806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陈庭清, 唐智勇, 颜志红 申请人:上海远跃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