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2339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基站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包括地基基础和控制柜,以及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上的储气罐、空气压缩机和气固分离过滤器,地基基础上方设有含尘气收集管道和净化气排放管道,含尘气收集管道上设有吸气风机,净化气排放管道上设有排气风机,控制柜内部设有空气净化控制器;含尘气收集管道的出气口通过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储气罐的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气固分离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气固分离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与净化气排放管道的进气口相连。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空气净化负荷大,除尘效率高,能耗低,能够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尤其PM2.5指数。
【专利说明】一种空气净化基站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基站。

【背景技术】
[0002]2013年雾霾天气笼罩中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来势汹汹且势头不减,尤其以华北地区、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和华东地区最为严重。唐山、北京、天津、石家庄、邢台、上海以及西安等地空气污染检测点PM2.5连日爆表,均出现最高级的六级严重污染。在部分城市的人口集中区和商业集中区,由于燃煤取暖和机动车数量高,PM2.5检测值突破900,造成雾霾恐慌症,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改善和治理空气污染,除了在立法和源头上去着手意外,研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治理设备成为了当务之急。
[0003]现有技术中,有小型的家庭使用的用于去除空气中PM2.5的室内空气净化装置,但是这种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范围有限,只能在室内使用,且空气净化范围小,净化效果还欠佳。申请号为201220226287.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控制PM2.5空气质量超标的移动式水雾降尘机车,其移动灵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但是,它的主要除尘原理是利用水雾喷射机构进行水雾降尘作业,在保证喷雾液体流量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很好的降尘作用,耗水量高,且只能对高度为O?5m的范围进行降尘,对高度为5m?50m的PM2.5密集区域不能达到很好的降尘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现方便,空气净化负荷大,除尘效率高,能耗低,能够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尤其PM2.5指数。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和控制柜,以及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上的储气罐、空气压缩机和气固分离过滤器,所述地基基础的上方设置有含尘气收集管道和净化气排放管道,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吸气风机,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排气风机,所述控制柜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控制器;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的出气口通过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与储气罐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气固分离过滤器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的出气口通过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与净化气排放管道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吸气风机、排气风机和空气压缩机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
[0006]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为内部集成有反吹系统和压差变送器的气固分离过滤器,所述反吹系统中设置有反吹控制电磁阀,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的灰尘出口上连接有灰尘排放电磁阀和集尘布袋,所述集尘布袋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在地基基础上的防飞尘壳体,所述反吹控制电磁阀和灰尘排放电磁阀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压差变送器与空气净化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
[0007]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上安装有压力表。
[0008]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含尘气竖直管道,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与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通过第一五通管件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上均设置有多层含尘气进气口,每层含尘气进气口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含尘气进气口组成,各层含尘气进气口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含尘气进气口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吸气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吸气风机安装在含尘气水平管道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净化气竖直管道,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与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通过第二五通管件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上均设置有多层净化气排气口,每层净化气排气口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净化气排气口组成,各层净化气排气口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净化气排气口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含尘气水平管道到地面的距离,所述排气风机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排气风机安装在净化气水平管道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的中间位置处。
[0009]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到地面的距离为5m?10m,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m?10m,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含尘气进气口之间的距离为3m?10m。
[0010]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之间的距离为5m?10m,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净化气排气口之间的距离为Im?2m。
[0011]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与净化气竖直管道交叉设置,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与与之相邻的两根含尘气水平管道之间的夹角均为45°。
[0012]上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空气压缩机和气固分离过滤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上。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实用新型针对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特别是PM2.5严重污染的大气状况,提供了一种可大范围有效降低城市空气污染的空气净化基站,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
[0015]2、本实用新型的空气净化负荷大,除尘效率高,主要依靠电能工作,能耗低。
[0016]3、本实用新型的除尘主要作用在高度为5m?50m的PM2.5密集区域,通过合理布设含尘气收集管道和净化气排放管道,能够有效降低半径I千米范围内的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导致雾霾天气的PM2.5。
[0017]4、本实用新型适合在城市商业区、经济开发区、城市功能部门等人口稠密且大气污染严重的地区使用,能够用于城市人口密集区和商业密集区的空气净化,解决城市人口集中地区和商业繁华地带空气污染严重的问题,能够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尤其PM2.5指数,还人类一个清洁的气体环境。
[00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实现方便,空气净化负荷大,除尘效率高,能耗低,能够有效降低可吸入颗粒物,尤其PM2.5指数。
[0019]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净化控制器与其他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I 一地基基础;2—控制柜;3—气固分离过滤器;
[0024]4一空气压缩机;5—储气罐;6—净化气水平管道;
[0025]7—净化气竖直管道; 8—第一五通管件;9一吸气风机;
[0026]10—含尘气水平管道; 11 一含尘气竖直管道;12—第二五通管件;
[0027]13—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 14一排气风机;15—空气净化控制器;
[0028]16—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7—反吹控制电磁阀;
[0029]18—灰尘排放电磁阀; 19一集尘布袋;20—防飞尘壳体;
[0030]21—压力表;22—含尘气进气口; 23—净化气排气口;
[0031]24—压差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地基基础I和控制柜2,以及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I上的储气罐5、空气压缩机4和气固分离过滤器3,所述地基基础I的上方设置有含尘气收集管道和净化气排放管道,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吸气风机9,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排气风机14,所述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控制器15 ;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的出气口通过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与储气罐5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气罐5的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4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出气口与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出气口通过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与净化气排放管道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吸气风机9、排气风机14和空气压缩机4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相接。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为内部集成有反吹系统和压差变送器的气固分离过滤器,所述反吹系统中设置有反吹控制电磁阀17,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灰尘出口上连接有灰尘排放电磁阀18和集尘布袋19,所述集尘布袋19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在地基基础I上的防飞尘壳体20,所述反吹控制电磁阀17和灰尘排放电磁阀18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压差变送器24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入端相接。
[0034]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5上安装有压力表21。
[003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含尘气竖直管道11,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与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通过第一五通管件8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11上均设置有多层含尘气进气口 22,每层含尘气进气口 22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含尘气进气口 22组成,各层含尘气进气口 22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 22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含尘气进气口 22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 22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吸气风机9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吸气风机9安装在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1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6,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6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净化气竖直管道7,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与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6通过第二五通管件12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上均设置有多层净化气排气口 23,每层净化气排气口 23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净化气排气口 23组成,各层净化气排气口 23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 23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净化气排气口 23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 23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6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含尘气水平管道10到地面的距离,所述排气风机1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排气风机14安装在净化气水平管道6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7的中间位置处。
[003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到地面的距离为5m?10m,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11之间的距离为5m?10m,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11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含尘气进气口 22之间的距离为3m?10m。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6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7之间的距离为5m?10m,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净化气排气口 23之间的距离为Im?2m。具体实施时,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的长度和净化气水平管道6的长度均根据控制污染空气范围确定,所述吸气风机9的数量根据吸气量确定,所述排气风机14的数量根据排气量确定。
[0037]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与净化气竖直管道7交叉设置,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与与之相邻的两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之间的夹角均为45°。
[003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气罐5、空气压缩机4和气固分离过滤器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I上。
[0039]具体实施时,所述地基基础I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采用桩基础或者大开挖后埋设钢筋混凝土式。在地基基础I内部施工时预埋不锈钢管或者PVC管,空气压缩机4、反吹控制电磁阀17和灰尘排放电磁阀18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的连接线,以及压差变送器24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入端的连接线均穿入不锈钢管或者PVC管中。在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与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上设置馈线孔,使得吸气风机9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连接;在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与净化气水平管道6上设置馈线孔,使得排气风机14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空气净化控制器15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对空气压缩机4、吸气风机9和排气风机14的启停控制均采用继电器。
[00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含尘气经过含尘气进气口 22进入含尘气竖直管道11,再经风机9输送进入含尘气水平管道10,并经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输送进入储气罐5,压力表21对储气罐5内的含尘气压力进行实时检测并显示,空气压缩机4以储气罐5为气源,将含尘气加压送入气固分离过滤器3,气固分离过滤器3对含尘气内的PM2.5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净化气经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输送进净化气水平管道6,经排气风机14输送到净化气竖直管道7中,并经净化气排气口 23排出到大气中;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过滤精度能够达到0.03 μ m,过滤效率能够达到99 %,过滤压差在1KPa?40KPa,压差变送器24对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过滤压差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压差信号传输给空气净化控制器15,当达到1KPa?40KPa的过滤压差时,空气净化控制器15先控制反吹控制电磁阀17打开,再控制灰尘排放电磁阀18打开,所述反吹系统打开,对气固分离过滤器3进行反吹,气固分离过滤器3内的灰尘经灰尘出口进入集尘布袋19,集尘布袋19满后,清理或更换集尘布袋19,对灰尘进行集中处理。
[00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I)和控制柜(2),以及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I)上的储气罐(5)、空气压缩机(4)和气固分离过滤器(3),所述地基基础(I)的上方设置有含尘气收集管道和净化气排放管道,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上设置有吸气风机(9),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上设置有排气风机(14),所述控制柜(2)内部设置有空气净化控制器(15);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的出气口通过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与储气罐(5)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储气罐(5)的出气口与空气压缩机⑷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空气压缩机(4)的出气口与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出气口通过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与净化气排放管道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吸气风机(9)、排气风机(14)和空气压缩机(4)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相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为内部集成有反吹系统和压差变送器(24)的气固分离过滤器,所述反吹系统中设置有反吹控制电磁阀(17),所述气固分离过滤器(3)的灰尘出口上连接有灰尘排放电磁阀(18)和集尘布袋(19),所述集尘布袋(19)的外围设置有固定在地基基础(I)上的防飞尘壳体(20),所述反吹控制电磁阀(17)和灰尘排放电磁阀(18)均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出端相接,所述压差变送器(24)与空气净化控制器(15)的输入端相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5)上安装有压力表(21)。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含尘气竖直管道(11),所述含尘气收集管道支撑管(13)与四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通过第一五通管件(8)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11)上均设置有多层含尘气进气口(22),每层含尘气进气口(22)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含尘气进气口(22)组成,各层含尘气进气口(22)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22)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含尘气进气口(22)中两个含尘气进气口(22)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吸气风机(9)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吸气风机(9)安装在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1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包括十字交叉布设的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6)上均均匀连接有多根竖直向上设置的净化气竖直管道(7),所述净化气排放管道支撑管(16)与四根净化气水平管道(6)通过第二五通管件(12)连接为一体,每根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上均设置有多层净化气排气口(23),每层净化气排气口(23)均由对称设置的两个净化气排气口(23)组成,各层净化气排气口(23)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23)的连线均与与之相邻的一层净化气排气口(23)中两个净化气排气口(23)的连线相垂直;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含尘气水平管道(10)到地面的距离,所述排气风机(1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排气风机(14)安装在净化气水平管道(6)上且位于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7)的中间位置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到地面的距离为5m?10m,每根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含尘气竖直管道(11)之间的距离为5m?10m,所述含尘气竖直管道(11)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含尘气进气口(22)之间的距离为3m?10m。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净化气水平管道(6)的长度均为50m?250m,相邻两根净化气竖直管道(7)之间的距离为5m?1m,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的高度为1m?40m,相邻两层净化气排气口(23)之间的距离为Im?2m ο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尘气水平管道(10)与净化气竖直管道(7)交叉设置,所述净化气竖直管道(7)与与之相邻的两根含尘气水平管道(10)之间的夹角均为45°。
8.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5)、空气压缩机(4)和气固分离过滤器(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地基基础(I)上。
【文档编号】B01D46/00GK204051257SQ201420512584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5日
【发明者】王耀辉, 张晓晗, 南海娟, 刘荣臻, 戚乐, 吴引江, 段庆文 申请人:西安宝德粉末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