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630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包括公转空心轴、自转空心轴、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自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自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管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密封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稳定合理、真空密闭性好,而且不受设备运动而影响其密闭性。
【专利说明】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液态或膏状粉体材料相互混合分散以及分散后进行脱除气泡的工艺中,其所应用的搅拌混合分散脱泡设备,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全新的搅拌脱泡原理的新型搅拌脱泡设备,称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此种搅拌脱泡设备,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搅拌脱泡设备的原理,采用行星式公转自转运动原理,使得容器中的材料在真空空间中进行高速公转的同时又进行高速自转运动,材料分子在公转自转运动且在重力作用的复杂运动过程中,材料分子自行做扩散运动,达到搅拌混合分散的目的,同时搅拌的材料由于是处在真空负压的状态,因此材料中的气泡在负压的作用下从材料中脱出,实现了材料的脱掉的工艺。但此类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保证真空的密封系统是设计难点,要保证自转真空容器的密闭性,还要保证密封系统在自转真空容器的自转及公转工作状态下保持其原有的工作状态,既不受损坏也可以保证其在静态时的密闭性,在现有技术中很难达到上述要求,实有待改进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合理、真空密闭性好,且不受设备运动而影响其密闭性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包括公转空心轴、自转空心轴、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自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自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管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密封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空心轴,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空心轴,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所述管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所述管件与真空泵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通过密封轴承分别对应枢接于所述公转空心轴及所述自转空心轴的内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圆周设置有密封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止转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公转空心轴及所述自转空心轴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结合部设置有静态密封件。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包括公转空心轴、自转空心轴、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其相互之间的连接配合,可以很好的保证设备的自转真空容器的密闭性,同时可以保证其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密封组件及连接关键相对不动,解决了此设计难点,这样就可以使其密封组件及连接管件不受设备的工作状态所影响,既不会损坏,也可以保证不管是工作运转状态还是静态下的自转真空容器及其与真空泵之间的密封系统的密闭性,且本密封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状态下结构稳定,不占用多余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难题,将会在市场中所推广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的实施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所示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所示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包括公转空心轴10、自转空心轴20、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第一密封组件枢接于公转空心轴10的下端,且第一密封组件与公转空心轴10密封连通,第二密封组件枢接于自转空心轴20的下端,且第二密封组件与自转空心轴20密封连通,第二密封组件通过管件与公转空心轴10的上端密封连通;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空心轴31,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空心轴41,第二固定空心轴41的下端通过管件与公转空心轴10的上端连接,第一固定空心轴31的下端通过管件与真空泵连接。公转空心轴10可以带动自转真空容器50进行公转和自转,第一固定空心轴31和第二固定空心轴41均不转动,那么第二固定空心轴41就和公转空心轴10的上端位置相对不动,这样不管设备是在工作运动状态和停止工作静止状态下,本密封系统都可以发挥其作用,不会使本密封系统的各部件受到碰撞和损坏,保证自转真空容器50与真空泵之间的密封系统的密闭性,且本密封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工作状态下结构稳定,利用空心轴结构作为气道,不仅结构稳定,而且不占用多余空间。
[0018]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密封组件与第二密封组件的结构及组成都相同,只是设置的位置不同,第一密封组件设置在公转空心轴10的下端,第二密封组件设置在自转空心轴20的下端,在此只详细说明第一密封组件的结构及组成,第一固定空心轴31通过密封轴承32枢接于公转空心轴10的内部,第一固定空心轴31的圆周设置有密封件,密封件包括静态密封件33及旋转密封件34,静态密封件33设置在旋转密封件34的外侧,这样可以更好的起到密封的作用;同时第一固定空心轴31及第二固定空心轴41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止转板60 (第二固定空心轴41的下端设置的止转板在图中未示出),止转板60可以更好的固定第一固定空心轴31及第二固定空心轴41,防止其随着公转空心轴10和自转空心轴20旋转;另外,公转空心轴10及自转空心轴20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板35,进一步地保证了本密封系统的密闭性,且公转空心轴10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11,且盖板11与公转空心轴10的结合部设置有静态密封件33,保证了公转空心轴10的内部空心结构的密闭性,从而提高本密封系统的密闭性;并且本密封系统在各部件与管件的接口处都设置有管件接头70,使结构更加稳定;如图1中箭头所指方向就为空气从自转真空容器50内被真空泵抽空的流向,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转真空容器50为两个,其所具有的结构对称设置,首先空气从自转真空容器50内流向自转空心轴20内,再从自转空心轴20内流向第二固定空心轴41内,再通过管件接头70及管件流向公转空心轴10内,再从第一密封组件的第一固定空心轴31流出被真空泵抽离,本密封系统不仅可以保证自转真空容器50快速的被抽空,而且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在运转时的密封性。
[001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公转空心轴、自转空心轴、第一密封组件及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一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枢接于所述自转空心轴的下端,且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自转空心轴密封连通,所述第二密封组件通过管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密封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空心轴,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第二固定空心轴,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所述管件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的下端通过所述管件与真空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通过密封轴承分别对应枢接于所述公转空心轴及所述自转空心轴的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圆周设置有密封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空心轴及所述第二固定空心轴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止转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空心轴及所述自转空心轴的下端均固定设置有密封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式真空搅拌脱泡设备的密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盖板,且所述盖板与所述公转空心轴的结合部设置有静态密封件。
【文档编号】B01D19/00GK204261389SQ20142068584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4日
【发明者】郝永军 申请人:深圳市军峰激光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