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喷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1219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保护技术装置及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喷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考古现场壁画等文物遗迹揭(提)取过程中喷涂对温度敏感的保护材料的保温喷壶。



背景技术:

在考古现场墓葬壁画及文物遗迹的保护中,需要将其临时加固,保持文物的原始状态不变,再实施揭(提)取到博物馆或考古所的文物保护专业实验室进行复原修复,修复完成后需要将临时加固的材料去除。通常人们会使用能够再溶解的桃胶、明胶等易溶解的材料,但这类材料在反复溶解后,不易去除干净,同时也不能对遗迹的原型进行非常好的固定和保持。经过科学家研究发现环十二烷、薄荷醇等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会变成液体,常温下为固体,而且经稍微加热便会升华蒸发掉的特点,所以越来越受到文物保护专家的认可和应用。但因为一种新材料的使用必然伴随着新工艺及施工工具的配合,由于材料对温度特别敏感,常温下为固体,熔点(以薄荷醇为例)为41~43°,而考古现场由于地域不同,发掘时间不同,用以往使用的刷子将加热好的液体薄荷醇刷在需要的遗迹表面时,会因温度低和作业时间影响,快速凝固,并且不能达到应渗透的深度,影响加固效果;同时,也因为对于墓室顶部的壁画,因重力作用,使用以往的刷涂工艺难以达到理想的目的,制约了这种新材料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喷壶,它能有效地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 的问题。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包含打气式喷雾装置本体1和与其旋接连接的壶体2,所述壶体2的内部设置有壶胆3,该壶胆3与壶体2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层4,所述壶体2的底部设置有壶体底座5,该壶体底座5整体为广口喇叭状结构。

所述的壶体2由不锈钢材料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的壶体2上设置有温度表6,该温度表6通过导线与安装在壶体2内部的温度感应探头相连。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目前的不锈钢真空保温技术,结合打气式压力喷壶原理,设计出能够长期保持液体温度的文物保护材料喷涂施工装置,有效解决渗透深度,快速凝固及顶部不好施工的难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简单的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它包含打气式喷雾装置本体1和与其旋接连接的壶体2,所述壶体2的内部设置有壶胆3,该壶胆3与壶体2之间设置有真空保温层4,所述壶体2的底部设置有壶体底座5, 该壶体底座5整体为广口喇叭状结构。

所述的壶体2由不锈钢材料加工制作而成。

所述的壶体2上设置有温度表6,该温度表6通过导线与安装在壶体2内部的温度感应探头相连。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利用目前的不锈钢真空保温技术,结合打气式压力喷壶原理,设计出能够长期保持液体温度的文物保护材料喷涂施工装置,有效解决渗透深度,快速凝固及顶部不好施工的难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