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件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701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过滤件以及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纺布的过滤件以及包含该过滤件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空气净化器等的集尘用的过滤件,提出使用包含带电的驻极体纤维的无纺布。驻极体纤维包含被驻极体化的电介质。在被驻极体化的电介质内,即便不存在电场,也残留有电介质极化。包含驻极体纤维的无纺布不仅在纤维的间隙内物理性地捕捉粉尘,还通过静电力来捕捉粉尘,因此能够提高无纺布的集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具有无纺布和设于该无纺布的表面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具有:具有多个纤维层的层叠无纺布和设于该层叠无纺布的层间的第一电极。该第一电极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具有:气体的吸入部、气体的排出部、上述任一过滤件、以及向过滤件的第一电极输出电力的输出端子。过滤件配置在吸入部与排出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利用更低廉的无纺布来长期维持静电力所带来的集尘效果的过滤件、以及具有该过滤件的空气净化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概要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过滤件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过滤件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所示的过滤件的II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过滤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过滤件的另一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6是概要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过滤件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6所示的过滤件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所示的过滤件的VIII-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过滤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的局部切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对现有的空气净化器中的问题点简单进行说明。驻极体纤维在被粉尘覆盖时,失去静电力,吸附粉尘的能力大幅降低。另外,包含驻极体纤维的无纺布比不包含驻极体纤维的无纺布的造价高。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2、3中,有时对与在先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过滤件具有无纺布和在无纺布的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通过从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输入电力,能够使无纺布与第一电极一起带电。因此,即便在无纺布不包含驻极体纤维的情况下,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也能够通过静电力来捕捉粉尘。需要说明的是,构成过滤件的无纺布可以不包含驻极体纤维,但也可以包含驻极体纤维。

通过从输入端子继续向第一电极输入电力,在纤维被粉尘覆盖之后使粉尘本身也带电。因此,能够长期维持静电力所带来的集尘效果。输入端子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能够将第一电极的露出部的任意位置设为输入端子。

为了使第一电极带电,在第一电极处设置开放端而使得电流几乎不在第一电极流动即可。在该情况下,通常第一电极形成有开环,因此即便从输入端子输入电力,电流也几乎不在第一电极流动。

也可以在第一电极处设置输出端子,并且使输出端子与高电阻体连接。例如若输入端子的电压为100V,则使用电阻值为1MΩ以上的高电阻体即可。由此,能够使电流值成为人感觉不到的0.5mA以下。但是,当微弱电流在高电阻体中持续流动时,有时伴随有发热。因此,优选高电阻体设于过滤件的外部。

第一电极能够仅通过在无纺布的表面配置导电性材料而形成。由于这种作业容易进行,因此能够抑制过滤件的制造成本的上升。另外,也可以使用低廉的金属箔作为第一电极。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粘接剂在无纺布的表面上贴附金属箔来形成第一电极。但是,从提高无纺布与第一电极的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导电性粒子来形成第一电极。例如,也可以在无纺布的表面涂敷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或料浆)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第一电极。向无纺布涂敷墨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将墨液印刷于无纺布的表面即可。

优选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从设有第一电极的无纺布的表面侵入到无纺布的空隙中。由此,第一电极被牢固地固定于无纺布而难以剥离。因此,也可以使过滤件折弯或弯曲,从而容易对过滤件进行褶皱加工。在由导电性粒子形成第一电极的情况下,容易使第一电极侵入到无纺布的空隙中。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还可以具有第二电极。此时,通过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夹设无纺布而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绝缘、或者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连接高电阻体,由此第二电极成为与第一电极不同的电位。通过设置第二电极,从而对过滤件以及内置过滤件的设备(空气净化器等)进行处理时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也可以将第二电极接地。由此,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将第二电极接地的情况下,将第二电极与安装过滤件的设备的接地线连接即可。

另外,例如在第一电极具有负(-)电荷且第二电极具有正(+)电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二电极或者其附近捕捉在第一电极处接受了负电荷的粉尘。因此,集尘效果提高。

过滤件还可以具有用于固定无纺布的固定用具(例如,用于对无纺布的周围进行固定的框体)。通过具有固定用具或框体,容易将过滤件装配于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无纺布也可以是具有多个纤维层的层叠无纺布。层叠无纺布例如优选具有第一纤维层和比第一纤维层致密的第二纤维层。由此,能够使第一纤维层主要具有作为保持过滤件的机械强度的基材的功能。另一方面,使致密的第二纤维层主要具有捕捉粉尘的集尘功能即可。

第二电极可以设置于无纺布的、与具有第一电极的表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也可以设置于多个纤维层的层间。另外,第二电极也可以沿着第一电极的周围而设置。此时,第二电极也可以固定于框体。

第一电极容易与比第一纤维层致密的第二纤维层结合。因此,在使用层叠无纺布时,优选将第一电极设于第二纤维层的外侧的表面(外表面)。这是因为,第一电极难以从无纺布剥离,并且难以发生第一电极的断线。另外,在将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涂敷于第二纤维层的外侧的表面的情况下,容易控制墨液向无纺布浸入的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外侧的表面并非指与和其他纤维层之间的边界对应的表面,而是指开放的表面。

层叠无纺布还可以具有第三纤维层,该第三纤维层包含与构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能够使第三纤维层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集尘功能。由此,容易获取压力损失与集尘效率之间的平衡。第三纤维层例如优选由纤维直径小于1μm的纳米纤维构成。在该情况下,尽管第三纤维层的强度变低,但通过在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夹设第三纤维层,能够保护第三纤维层。需要说明的是,无纺布包含纤维是指,包含纤维作为主成分。在该情况下,主成分的含有率为80重量%以上。例如,作为主成分,第三纤维层包含与构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

构成第一纤维层及/或第二纤维层的纤维优选包含聚烯烃、聚酯、聚酰胺(PA)、纤维素等。可以将这些材料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这是因为,这些材料容易带电,能够提高静电力所带来的集尘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第三纤维层的纤维优选包含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氨酯(PU)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例如能够用于具有气体的吸入部、气体的排出部以及配置在吸入部与排出部之间的过滤件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具有向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输出电力的输出端子。通过从输出端子向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施加电压,从而第一电极带电,无纺布伴随于此而带电。从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力优选为直流,以避免产生反向电位。在过滤件具有第二电极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优选还具有用于与第二电极连接的接地线。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概要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过滤件的构造的俯视图,图2是沿图1的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III-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过滤件100A具有无纺布10和在无纺布10的表面设置的第一电极20。如图1所示,第一电极20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22和开放端24。如图2所示,无纺布10与在其表面形成的第一电极20一起被折弯并被进行褶皱加工。

如图3所示,第一电极20的一部分从设有第一电极20的无纺布10的表面侵入到构成无纺布10的纤维间的空隙中。即,构成第一电极20的导电性材料的一部分与构成无纺布10的纤维复合化。因此,无纺布10容易受到第一电极20的电位的影响,当第一电极20带电时,无纺布10也带电。

过滤件100A固定在包围无纺布10的周围的框体30上。从防止与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之间的短路的观点出发,框体30优选由不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例如由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纸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框体30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将框体30看作后述的第二电极40。

过滤件100A具有第二电极40,第二电极40固定于框体30的一边。因此,无纺布10不会被第二电极40覆盖,第二电极40不会成为集尘的障碍。第二电极40隔着无纺布10以及框体30而与第一电极20完全绝缘。

在框体30的另一边,以与第一电极20的输入端子22对应的方式设置有用于将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所具有的电源线的输出端子(未图示)插入的开口部32。当将框体30装配于设备时,设于设备的输出端子与第一电极20的输入端子22接触。此时,第二电极40与设于设备的接地线接触。

接下来,对无纺布10详细进行说明。无纺布10可以如图3所示那样为单层的纤维层,也可以如图4、图5所示的变形例那样为具有多个纤维层的层叠无纺布。即,也可以取代单层的无纺布10而使用层叠无纺布10A或10B。由于由单层的纤维层形成的无纺布容易制造,因此,能够以低成本来制造过滤件。但是,从尽可能减少压力损失且提高集尘效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层叠无纺布。另外,在进行过滤件100A的褶皱加工的情况下,优选包含折弯加工性优异且具有骨材的功能的纤维层(基材)。成为基材的纤维层并非必须具有优异的集尘功能。

在如图4所示的层叠无纺布10A那样具有第一纤维层11和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的第二纤维层12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纤维层11具有作为基材的功能、且第二纤维层12具有集尘功能。此时,第一纤维层11也可以为网眼粗大的稀疏构造。第二纤维层12为了能够发挥高集尘效果,也可以由与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一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二纤维)构成。第一纤维层11与第二纤维层12使用粘接剂粘接即可。

若考虑压力损失与集尘效率之间的平衡,则如图5所示,优选使用具有第一纤维层11、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的第二纤维层12、以及包含与第二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三纤维)的第三纤维层13的层叠无纺布10B。第三纤维层13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集尘功能。第三纤维优选为纳米纤维。

第三纤维由于纤维直径较小,因此存在强度变低的趋势。因此,优选第三纤维层13夹设在第一纤维层11与第二纤维层12之间。此时,第二纤维层12具有保护第三纤维层13以及捕捉较大的粉尘的功能。

第一纤维层或第三纤维层13与第二纤维层12使用粘接剂粘接即可。另一方面,优选第三纤维层13直接粘接在第一纤维层11上。例如,在第三纤维为由电场纺丝生成的纳米纤维的情况下,在第一纤维层11的表面上堆积在电场中刚生成后的包含溶剂的纳米纤维即可。包含溶剂的纳米纤维不使用粘接剂就能够粘接于第一纤维。然后,通过干燥而将纳米纤维中残留的溶剂去除即可。但是,在粘接强度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纤维层11与第三纤维层13之间使用粘接剂。此时,也能够利用夹设于第一纤维层11与第三纤维层13之间的粘接剂,同时对第一纤维层11及/或第三纤维层13与第二纤维层12进行粘接。

接下来,对具有第一纤维层11、第二纤维层12以及第三纤维层13的层叠无纺布10B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纤维层11作为保持层叠无纺布10B的形状的基材发挥功能。在对层叠无纺布进行褶皱加工的情况下,第一纤维层11成为基材而保持褶皱的形状。

第一纤维层11包含第一纤维。第一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玻璃纤维、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烯烃(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PA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从形状保持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的材质优选为PET或纤维素。第一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μm~40μm或5μm~20μm。

平均纤维直径D1是指第一纤维的直径的平均值。第一纤维的直径是指与第一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直径。在这种剖面不为圆形的情况下,可以将最大直径看作直径。另外,也可以将从第一纤维层的一方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与第一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看作第一纤维的直径。平均纤维直径D1例如是第一纤维层所包含的任意10根第一纤维的任意位置处的直径的平均值。关于后述的平均纤维直径D2以及D3也相同。

第一纤维层11例如是通过纺粘法、干式法(例如气流成网法)、湿式法、熔喷法、针刺法等制造出的无纺布,其制造方法未特别限定。其中,从容易形成适合作为基材的无纺布这一点出发,优选通过湿式法来制造第一纤维层11。

第一纤维层11的压力损失也没有特别限定。第一纤维层11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使用符合JISB9908形式1的规格的测定器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例如优选为0.1Pa~50Pa左右,更优选为0.5Pa~20Pa左右。若第一纤维层11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该范围内,则层叠无纺布整体的压力损失也得以抑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形式1的试验方法中,通过如下方式来测定压力损失。使具有层叠无纺布的过滤单元保持为在单元固定部处不泄漏空气。并且在过滤单元上安装静压测定部。静压测定部具有夹着过滤单元的直管部,在该直管部上设有与上游侧、下游侧的管壁垂直的静压测定孔。在该状态下由鼓风机向过滤单元输送额定风量的风。然后,利用经由管而与静压测定孔连接的压力计来测定上游侧、下游侧的静压,从而求出压力损失。

从压力损失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层11的厚度T1优选为50μm~500μm,更优选为150μm~400μm。纤维层的厚度T例如是指纤维层的任意10处位置的厚度的平均值(以下相同)。厚度是指纤维层的两个主面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纤维层的厚度T作为如下的距离而求出:对纤维层的剖面照片进行拍摄,当从位于纤维层的一方主面上的任意一处向另一方主面引出与一方表面垂直的线时,处于该线上的纤维中的、位于最为分离的位置处的两根纤维的外侧(外侧法线)的距离。对其他任意多处(例如9处)也同样地计算纤维层的厚度,将这些厚度平均化后的数值作为纤维层的厚度T。在计算上述厚度T时,也可以使用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层11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0g/m2~200g/m2,更优选为15g/m2~100g/m2

接下来,第二纤维层12具有将较大的粉尘集尘的功能,并且具有保护第三纤维层13免受各种外部负荷的破坏的功能。

第二纤维层12包含第二纤维。第二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与第一纤维相同的材质。其中,从容易受到第一电极的带电的影响而带电这一方面,优选为聚烯烃(特别是PP)。第二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没有特别限定。平均纤维直径D2例如为0.5μm~20μm,为5μm~20μm。

第二纤维层12能够与第一纤维层11同样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制造,其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容易形成适合作为过滤件的纤维直径细的纤维这一点出发,优选通过熔喷法来制造第二纤维层12。

由于第二纤维层12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因此,第二纤维层12的压力损失也可以比第一纤维层11的压力损失大。第二纤维层12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优选为0.1Pa~50Pa左右,更优选为0.5Pa~20Pa左右。若第二纤维层12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该范围内,则层叠无纺布整体的压力损失也得以抑制。

第二纤维层12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0g/m2~200g/m2,更优选为15g/m2~100g/m2。若第二纤维层12的上述质量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容易发挥高集尘效率。

若考虑压力损失,则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T2优选为50μm~500μm,更优选为150μm~400μm。

接下来,第三纤维层13包含与第一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以及第二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相比具有更小的平均纤维直径D3的第三纤维,且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功能。平均纤维直径D3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2的1/10以下(D3≤D2/10),更优选D3≤D2/100。另外,平均纤维直径D3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2的1/1000以上。若平均纤维直径D3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集尘效率容易变高。具体而言,第三纤维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3小于1μm的纳米纤维,更优选平均纤维直径D3为300nm以下。另外,平均纤维直径D3优选为30nm以上,更优选为50nm以上。

第三纤维层13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0.01g/m2~10g/m2,更优选为0.01g/m2~5g/m2,尤其优选为0.01g/m2~1.5g/m2或0.03g/m2~3g/m2。若第三纤维层13的上述质量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容易发挥高集尘效率。

第三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PA、PI、PAI、聚醚酰亚胺(PEI)、聚缩醛(POM)、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聚砜(PSF)、PES、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聚芳酯(PAR)、聚丙烯腈(PAN)、PVDF、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PVAc)、PP、PET、PU等聚合物。也可以将这些材料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其中,在通过电场纺丝法形成第三纤维的情况下,优选使用PES。另外,从容易使平均纤维直径D3变细这一点出发,优选使用PVDF。

从压力损失的观点出发,第三纤维层13的厚度T3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5μm。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纤维层13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优选为5Pa~40Pa左右。

第三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进入到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第一纤维彼此的间隙中。此时,第三纤维层13包含由第一纤维以及第三纤维形成的复合层。在该情况下,厚度T3为包含复合层的第三纤维层13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层叠无纺布的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例如也可以采用不具有第二纤维层12而具有第一纤维层11和第三纤维层13的双层构造。

接下来,对第一电极20详细进行说明。第一电极20例如能够通过将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印刷于无纺布10的表面而形成。此时,通过适当地选择无纺布10的空隙的大小和导电性粒子的尺寸,能够使第一电极20的至少一部分从无纺布10的表面侵入到无纺布10的空隙中。

作为导电性粒子,能够使用金属粒子、具有导电性的碳粒子等。作为构成金属粒子的金属,可以举出银、铜、金、铂、钯、镍、铁、钴、铝、锡、锌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作为金属粒子,也可以使用合金粒子。作为碳粒子,能够使用炭黑。作为炭黑,可以举出乙炔黑、科琴黑、炉黑、热炭黑等。

在导电性粒子中,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金属粒子(以下称为金属纳米粒子)容易侵入到无纺布10的间隙中且第一电极难以恶化,因而优选。在金属纳米粒子中,若使用铜纳米粒子,则能够减少第一电极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另外,若使用银纳米粒子,则虽然制造成本高,但能够获得具有更高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墨液中所包含的金属纳米粒子的量例如为10~60质量%即可。

金属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中值径)优选为1nm~200nm,更优选为1nm~50nm。利用动态光散射式或激光衍射式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粒度分布即可。

墨液中除了包含导电性粒子之外,还可以包含分散剂、粘结剂、助粘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流平剂、流变改性剂、离子强度调整剂等。分散剂具有使导电性粒子稳定化且抑制粒子的凝聚的作用。粘结剂有助于墨液的涂膜的形状维持及/或导电性粒子与无纺布的粘接。粘结剂能够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当从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去除分散剂后,金属纳米粒子彼此凝聚且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块体金属。其结果是,形成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

作为分散剂,例如能够使用具有可配位于金属原子的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各种离子性聚合物或者非离子性聚合物等。离子性聚合物或者非离子性聚合物包含多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异硬脂醇乙基咪唑硫酸乙酯(Isostearyl ethyl imidazolinium ethosulfate)、油醇乙基咪唑硫酸乙酯(Oleyl ethyl imidazolinium ethosulfate)、磷酸改性磷酸聚酯聚合物(Phosphoric acid-modified phosphate polyester copolymers)、磺化苯乙烯马来酐酯等(Sulfonated styrene maleic anhydride ester)。

墨液中所包含的分散剂的量相对于导电性粒子100质量份优选为例如1质量份~30质量份。在分散剂的量为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导电性粒子的凝聚,并且降低第一电极的电阻。

墨液中所包含的粘结剂的量相对于导电性粒子100质量份优选为例如5质量份~50质量份。在粘结剂的量为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第一电极与无纺布的适度的粘接强度,并且能够降低第一电极的电阻。

作为使墨液的固体成分分散或溶解的液状成分,可以使用水,但优选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举出醇、醚、酯、酮、烃等。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甲乙酮、环己烷、苯、甲苯、十二烷、十四烷等。

墨液的涂敷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利用丝网印刷、喷墨液印刷等方法在无纺布的表面上进行涂敷即可。另外,在作为导电性粒子而使用金属纳米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涂敷于无纺布的金属纳米粒子照射光,使金属纳米粒子光烧结。在该情况下,使用通过光照射而从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脱离的分散剂即可。当分散剂脱离后,金属纳米粒子彼此成为直接接触的状态,自动地进行烧结工艺。通过多个金属纳米粒子结合,从而生成示出导电性的块体金属。

从尽可能使过滤件100A整体均匀地带电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电极20覆盖无纺布10的表面的尽可能多的区域。另一方面,残留足够的未被第一电极20覆盖的无纺布10的表面,以避免第一电极20成为对集尘的较大的障碍也很重要。考虑以上情况,第一电极2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除了图1所示那样的螺旋状之外,还优选梳形等的形状。无纺布10的形成有第一电极20的一侧的表面中的、被第一电极20覆盖的面积的比例优选在俯视观察下为0.1%~10%左右。

从减少第一电极20的材料成本且确保不容易断线的足够的厚度的观点出发,第一电极20从无纺布10的表面侵入的侵入距离D优选为10μm以上,从抑制材料成本的增大的观点出发,第一电极20从无纺布10的表面侵入的侵入距离D优选为80μm以下。另外,侵入距离D优选被限制为无纺布的厚度的5%~30%。在此,侵入距离D是导电性材料与构成无纺布10的纤维之间的复合区域的厚度。侵入距离D作为从形成有第一电极20的无纺布10的表面到复合区域与仅存在纤维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体而言,复合区域与仅存在纤维的区域之间的边界的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为止的距离而求出。

接下来,对第二电极40详细进行说明。由于第二电极40并非使无纺布10带电的电极,因此,与无纺布10的接触面积也可以较小。另外,第二电极40可以设置于与第一电极20相同的纤维层,也可以隔着纤维层而与第一电极20对置。也可以使第二电极40侵入到无纺布10的内部而保持于无纺布10。但是,当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40之间的距离过远时,设置第二电极40所带来的效果变小。根据以上,第二电极40优选设置于无纺布10的周缘部、框体等,以尽可能地避免第二电极40成为过滤件100A的集尘的障碍。

第二电极40能够与第一电极20同样地使用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形成,但也可以由更低廉的金属箔、金属线等形成。作为构成第二电极40的金属,也能够使用与第一电极20相同的材料。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过滤件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具有无纺布和在无纺布的内部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通过从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输入电力,能够使无纺布与第一电极一起带电。因此,即便在无纺布不包含驻极体纤维的情况下,构成无纺布的纤维也能够通过静电力来捕捉粉尘。需要说明的是,构成过滤件的无纺布可以不包含驻极体纤维,但也可以包含驻极体纤维。

在此,无纺布是具有多个纤维层的层叠无纺布。第一电极设于层叠无纺布内的层间。由此,能够保护第一电极。

通过从输入端子向第一电极继续输入电力,即便在纤维被粉尘覆盖之后,粉尘本身也带电。因此,能够长期维持静电力所带来的集尘效果。输入端子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当第一电极具有从层叠无纺布露出的露出部时,能够在露出部的任意的位置处设置输入端子。另外,也可以从层叠无纺布的侧面引出与第一电极连接的引线,将引线作为输入端子。

从减少制造成本的观点出发,优选不使用引线,而在多个纤维层形成非重复部分,使第一电极从非重复部分露出。例如,准备与成为供第一电极接合的基底的纤维层(以下称为基底层)相比尺寸更小的另一纤维层(以下称为被覆层),在基底层的形成有第一电极的一侧的表面上,隔着第一电极而接合被覆层。此时,以第一电极的一部分露出的方式设计尺寸小的被覆层的形状即可。另外,也可以不改变被覆层的尺寸而在被覆层上设置窗或切口,以使得第一电极的一部分露出。基底层及/或被覆层也可以为两层以上的纤维层的层叠体。

为了使第一电极带电,在第一电极处设置开放端而使得电流几乎不在第一电极流动即可。在该情况下,通常第一电极形成有开环,因此即便从输入端子输入电力,电流也几乎不在第一电极流动。

也可以在第一电极处设置输出端子,并且使输出端子与高电阻体连接。例如若输入端子的电压为100V,则使用电阻值为1MΩ以上的高电阻体即可。由此,能够使电流值成为人感觉不到的0.5mA以下。但是,当微弱电流在高电阻体中持续流动时,有时伴随有发热。因此,优选高电阻体设于过滤件的外部。

第一电极能够仅通过在层叠无纺布的层间配置导电性材料而形成。也可以使用低廉的金属箔作为第一电极。例如,在层叠无纺布的制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使用粘接剂在任意的纤维层的表面上贴附金属箔来形成第一电极。但是,从提高层叠无纺布与第一电极的接合强度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导电性粒子来形成第一电极。例如,也可以在任意的纤维层的表面涂敷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或料浆)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第一电极。向纤维层涂敷墨液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将墨液印刷于纤维层的表面即可。

优选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侵入到从多个纤维层选择的至少一个纤维层所具有的空隙中。由此,第一电极被牢固地固定于层叠无纺布而难以剥离。因此,也可以使过滤件折弯或弯曲,从而容易对过滤件进行褶皱加工。例如,在由导电性粒子形成第一电极的情况下,容易使第一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侵入到成为形成第一电极的基底的纤维层的空隙中。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还可以具有第二电极。此时,通过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夹设从多个纤维层选择的至少一个纤维层而使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绝缘,或者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连接高电阻体,由此第二电极成为与第一电极不同的电位。通过设置第二电极,从而对过滤件以及内置过滤件的设备(空气净化器等)进行处理时的安全性得到提高。也可以将第二电极接地。由此,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在将第二电极接地的情况下,将第二电极与安装过滤件的设备的接地线连接即可。

另外,例如在第一电极具有负(-)电荷且第二电极具有正(+)电荷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第二电极或其附近捕捉在第一电极处接受了负电荷的粉尘。因此,集尘效果提高。

过滤件还可以具有用于固定层叠无纺布的固定用具(例如用于对层叠无纺布的周围进行固定的框体)。通过具有固定用具或框体,容易将过滤件装配于空气净化器等设备。

层叠无纺布优选至少具有第一纤维层和比第一纤维层致密的第二纤维层。由此,能够使第一纤维层主要具有作为保持过滤件的机械强度的基材的功能。另一方面,使致密的第二纤维层主要具有捕捉粉尘的集尘功能即可。此时,第一电极夹设于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即可。

第二电极可以设置于层叠无纺布的、与具有第一电极的层间不同的层间,也可以设置于层叠无纺布的外侧的表面。另外,第二电极也可以沿着第一电极的周围而设置。此时,第二电极也可以固定于框体。需要说明的是,外侧的表面并非指与和其他纤维层之间的边界对应的表面,而是指开放的表面。

第一电极容易与比第一纤维层致密的第二纤维层结合。因此,在使用层叠无纺布时,优选将第一电极设于第二纤维层的第一纤维层侧的表面(内侧的表面)。这是因为,第一电极难以从纤维层剥离,并且难以发生第一电极的断线。另外,在将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涂敷于第二纤维层的表面的情况下,容易控制墨液向第二纤维层浸入的程度。

层叠无纺布还可以具有第三纤维层,该第三纤维层包含与构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能够使第三纤维层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集尘功能。由此,容易获取压力损失与集尘效率之间的平衡。第三纤维层例如优选由纤维直径小于1μm的纳米纤维构成。在该情况下,尽管第三纤维层的强度变低,但通过在第一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夹设第三纤维层,能够保护第三纤维层。此时,第一电极优选夹设于第三纤维层与第二纤维层之间。由此,第一电极更加难以从纤维层剥离,并且更加难以发生第一电极的断线。需要说明的是,如实施方式1所述,无纺布包含纤维是指,包含纤维作为主成分。在该情况下,主成分的含有率为80重量%以上。例如,作为主成分,第三纤维层包含与构成第二纤维层的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

构成第一纤维层及/或第二纤维层的纤维优选包含聚烯烃、聚酯、聚酰胺(PA)、纤维素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这是因为,这些材料容易带电,能够提高静电力所带来的集尘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构成第三纤维层的纤维优选包含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亚胺(PI)、聚酰胺酰亚胺(PAI)、聚氨酯(PU)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滤件例如能够用于具有气体的吸入部、气体的排出部以及配置在吸入部与排出部之间的过滤件的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器具有向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输出电力的输出端子。通过从输出端子向第一电极的输入端子施加电压,从而第一电极带电,层叠无纺布伴随于此而带电。从输入端子输入的电力优选为直流,以避免产生反向电位。在过滤件具有第二电极的情况下,空气净化器优选还具有用于与第二电极连接的接地线。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6是概要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过滤件的构造的俯视图,图7是沿图6的VII-VII线剖开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的VIII-VIII线剖开的剖视图。

过滤件100B具有层叠无纺布10A和在构成层叠无纺布10A的纤维层的层间设置的第一电极20。如图6所示,第一电极20具有电力的输入端子22和开放端24。层叠无纺布10A具有供第一电极20接合的第一纤维层11、以及将第一纤维层11的形成有第一电极20的一侧的表面覆盖的第二纤维层12,第二纤维层12的尺寸形成为比第一纤维层11的尺寸小。在此,第一纤维层11的一部分从第二纤维层12的一端部12T伸出,第一电极20的一部分在伸出的非重复部分露出。第一电极20的露出部的至少一部分被用作输入端子22。

如图7所示,层叠无纺布10A与在其层间形成的第一电极20一起被折弯并被进行褶皱加工。

如图8所示,第一电极20的一部分从设有第一电极20的第一纤维层11的表面侵入到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纤维间的空隙中。即,构成第一电极20的导电性材料的一部分与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纤维复合化。因此,层叠无纺布_10A容易受到第一电极20的电位的影响,当第一电极20带电时,层叠无纺布10A也带电。

过滤件100B固定在包围层叠无纺布10A的周围的框体30上。框体30优选由不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例如由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纸等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框体30由金属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将框体30看作后述的第二电极40。

过滤件100B具有第二电极40,第二电极40固定于框体30的一边。因此,层叠无纺布10A不会被第二电极40覆盖,第二电极40不会成为集尘的障碍。第二电极40隔着层叠无纺布10A以及框体30而与第一电极20完全绝缘。

在框体30的另一边,以与第一电极20的输入端子22对应的方式设有用于将空气净化器等设备所具有的电源线的输出端子(未图示)插入的开口部32。当将框体30装配于设备时,设于设备的输出端子与第一电极20的输入端子22接触。此时,第二电极40与设于设备的接地线接触。

接下来,对层叠无纺布10A详细进行说明。如图8所示,层叠无纺布10A具有多个纤维层。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取代层叠无纺布10A而使用图9所示的层叠无纺布10B。层叠无纺布10B也具有多个纤维层。另外,并不局限于图示例,也可以使用具有三层以上纤维层的层叠无纺布。从尽可能减少压力损失且提高集尘效率的观点出发,与单层的无纺布相比,优选使用层叠无纺布。另外,在进行过滤件100B的褶皱加工的情况下,优选包含折弯加工性优异且具有骨材的功能的成为基材的纤维层。成为基材的纤维层并非必须具有优异的集尘功能。

在如图8所示的层叠无纺布10A那样具有第一纤维层11和第二纤维层的情况下,能够使第一纤维层11具有作为基材的功能,第二纤维层12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地形成而能够具有集尘功能。此时,第一纤维层11也可以为网眼粗大的稀疏构造。第二纤维层12为了能够发挥高集尘效果,也可以由与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一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二纤维)构成。第一纤维层11与第二纤维层12使用粘接剂粘接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在图8的情况下,第一纤维层11相当于基底层,第二纤维层12相当于被覆层。

若考虑压力损失与集尘效率之间的平衡,则如图9所示,优选使用具有第一纤维层11、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的第二纤维层12、以及包含与第二纤维相比纤维直径更小的纤维(以下称为第三纤维)的第三纤维层13的层叠无纺布10B。第三纤维层13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集尘功能。第三纤维优选为纳米纤维。在图9的情况下,第一纤维层11或第一纤维层与第三纤维层之间的层叠体相当于基底层,第二纤维层12相当于被覆层。

第三纤维由于纤维直径较小,因此存在强度变低的趋势。因此,优选第三纤维层13夹设在第一纤维层11与第二纤维层12之间。此时,第二纤维层12具有保护第三纤维层13且捕捉较大的粉尘的功能。

第一纤维层或第三纤维层13与第二纤维层12使用粘接剂粘接即可。另一方面,优选第三纤维层13直接粘接在第一纤维层11上。例如,在第三纤维为由电场纺丝生成的纳米纤维的情况下,在第一纤维层11的表面上堆积在电场中刚生成后的包含溶剂的纳米纤维即可。包含溶剂的纳米纤维不使用粘接剂就能够粘接于第一纤维。然后,通过干燥而将纳米纤维中残留的溶剂去除即可。但是,在粘接强度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一纤维层11与第三纤维层13之间使用粘接剂。此时,也能够利用夹设于第一纤维层11与第三纤维层13之间的粘接剂,同时对第一纤维层11及/或第三纤维层13与第二纤维层12进行粘接。

接下来,对具有第一纤维层11、第二纤维层12以及第三纤维层13的层叠无纺布10B的优选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一纤维层11作为保持层叠无纺布10B的形状的基材发挥功能。在对层叠无纺布进行褶皱加工的情况下,第一纤维层11成为基材而保持褶皱的形状。

第一纤维层11包含第一纤维。第一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玻璃纤维、纤维素、丙烯酸树脂、聚烯烃(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PA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其中,从形状保持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的材质优选为PET或纤维素。第一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μm~40μm或5μm~20μm。

平均纤维直径D1是指第一纤维的直径的平均值。第一纤维的直径是指与第一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的直径。在这种剖面不为圆形的情况下,可以将最大直径看作直径。另外,也可以将从第一纤维层的一方主面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与第一纤维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看作第一纤维的直径。平均纤维直径D1例如是第一纤维层所包含的任意的10根第一纤维的任意位置处的直径的平均值。关于后述的平均纤维直径D2以及D3也相同。

第一纤维层11例如是通过纺粘法、干式法(例如气流成网法)、湿式法、熔喷法、针刺法等制造出的无纺布,其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容易形成适合作为基材的无纺布这一点出发,优选通过湿式法来制造第一纤维层11。

第一纤维层11的压力损失也没有特别限定。第一纤维层11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使用符合JISB9908形式1的规格的测定器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例如优选为0.1Pa~50Pa左右,更优选为0.5Pa~20Pa左右。若第一纤维层11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该范围内,则层叠无纺布整体的压力损失也得以抑制。

从压力损失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层11的厚度T1优选为50μm~500μm,更优选为150μm~400μm。纤维层的厚度T例如是指纤维层的任意10处位置的厚度的平均值(以下相同)。厚度是指纤维层的两个主面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纤维层的厚度T作为如下的距离而求出:对纤维层的剖面照片进行拍摄,当从位于纤维层的一方主面上的任意一处向另一方主面引出与一方表面垂直的线时,处于该线上的纤维中的、位于最为分离的位置处的两根纤维的外侧(外侧法线)的距离。对其他任意多处(例如9处)也同样地计算纤维层的厚度,将这些厚度平均化后的数值作为纤维层的厚度T。在计算上述厚度T时,也可以使用二值化处理后的图像。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第一纤维层11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0g/m2~200g/m2,更优选为15g/m2~100g/m2

接下来,第二纤维层12具有将较大的粉尘集尘的功能,并且具有保护第三纤维层13免受各种外部负荷的破坏的功能。

第二纤维层12包含第二纤维。第二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例示与第一纤维相同的材质。其中,从容易受到第一电极的带电的影响而带电这一点出发,优选为聚烯烃(特别是PP)。第二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没有特别限定。平均纤维直径D2例如为0.5μm~20μm,为5μm~20μm。

第二纤维层12能够与第一纤维层11同样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制造,其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从容易形成适合作为过滤件的纤维直径细的纤维这一点出发,优选通过熔喷法来制造第二纤维层12。

由于第二纤维层12比第一纤维层11致密,因此,第二纤维层12的压力损失比第一纤维层11的压力损失大。第二纤维层12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优选为0.1Pa~50Pa左右,更优选为0.5Pa~20Pa左右。若第二纤维层12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该范围内,则层叠无纺布整体的压力损失也得以抑制。

第二纤维层12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10g/m2~200g/m2,更优选为15g/m2~100g/m2。若第二纤维层12的上述质量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容易发挥高集尘效率。

若考虑压力损失,则第二纤维层12的厚度T2优选为50μm~500μm,更优选为150μm~400μm。

接下来,第三纤维层13包含与第一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1以及第二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D2相比具有更小的平均纤维直径D3的第三纤维,且具有捕捉微小粉尘的功能。平均纤维直径D3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2的1/10以下(D3≤D2/10),更优选D3≤D2/100。另外,平均纤维直径D3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2的1/1000以上。若平均纤维直径D3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集尘效率容易变高。具体而言,第三纤维优选为平均纤维直径D3小于1μm的纳米纤维,更优选平均纤维直径D3为300nm以下。另外,优选平均纤维直径D3为30nm以上,更优选为50nm以上。

第三纤维层13的每单位面积的质量优选为0.01g/m2~10g/m2,更优选为0.01g/m2~5g/m2,尤其优选为0.01g/m2~1.5g/m2或0.03g/m2~3g/m2。若第三纤维层13的上述质量在该范围内,则在抑制压力损失的同时容易发挥高集尘效率。

第三纤维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PA、PI、PAI、聚醚酰亚胺(PEI)、聚缩醛(POM)、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聚砜(PSF)、PES、聚苯硫醚(PPS)、聚四氟乙烯(PTFE)、聚芳酯(PAR)、聚丙烯腈(PAN)、PVDF、聚乙烯醇(PVA)、聚乙酸乙烯酯(PVAc)、PP、PET、PU等聚合物。也可以将这些材料单独使用或者组合两种以上进行使用。其中,在通过电场纺丝法形成第三纤维的情况下,优选使用PES。另外,从容易使平均纤维直径D3变细这一点出发,优选使用PVDF。

从压力损失的观点出发,第三纤维层13的厚度T3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5μm。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纤维层13的初始的压力损失在以与上述相同的条件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优选为5Pa~40Pa左右。

第三纤维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进入到构成第一纤维层11的第一纤维彼此的间隙中。此时,第三纤维层13包含由第一纤维以及第三纤维形成的复合层。在该情况下,厚度T3为包含复合层的第三纤维层13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层叠无纺布的构造并不局限于上述构造,例如也可以采用不具有第二纤维层12而具有第一纤维层11和第三纤维层13的双层构造。

接下来,对第一电极20详细进行说明。第一电极20例如能够通过将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印刷于构成层叠无纺布10A的纤维层中的、成为基底层的纤维层的表面而形成。此时,通过适当地选择基底层的空隙的大小与导电性粒子的尺寸,能够使第一电极20的至少一部分从基底层的表面侵入到其空隙中。

作为导电性粒子,能够使用金属粒子、具有导电性的碳粒子等。作为构成金属粒子的金属,可以举出银、铜、金、铂、钯、镍、铁、钴、铝、锡锌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多种进行使用。作为金属粒子,也可以使用合金粒子。作为碳粒子,能够使用炭黑。作为炭黑,可以举出乙炔黑、科琴黑、炉黑、热炭黑等。

在导电性粒子中,平均粒径小于1μm的金属粒子(以下称为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容易侵入到层叠无纺布10A中的间隙中且第一电极难以恶化,因而优选。在金属纳米粒子中,若使用铜纳米粒子,则能够减少第一电极的制造成本,并且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另外,若使用银纳米粒子,则虽然制造成本高,但能够获得具有更高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墨液中所包含的金属纳米粒子的量例如为10~60质量%即可。

金属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体积基准的粒度分布中的中值径)优选为1nm~200nm,更优选为1nm~50nm。利用动态光散射式或激光衍射式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来测定粒度分布即可。

墨液中除了包含导电性粒子之外,还可以包含分散剂、粘结剂、助粘剂、表面张力调整剂、消泡剂、流平剂、流变改性剂、离子强度调整剂等。分散剂具有使导电性粒子稳定化且抑制粒子的凝聚的作用。粘结剂有助于墨液的涂膜的形状维持及/或导电性粒子与无纺布的粘接。粘结剂能够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当从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去除分散剂后,金属纳米粒子彼此凝聚且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块体金属。其结果是,形成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的第一电极。

作为分散剂,例如能够使用可配位于金属原子的具有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各种离子性聚合物或者非离子性聚合物等。离子性聚合物或者非离子性聚合物包含多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异硬脂醇乙基咪唑硫酸乙酯、油醇乙基咪唑硫酸乙酯、磷酸改性磷酸聚酯聚合物、磺化苯乙烯马来酐酯等。

墨液中所包含的分散剂的量相当于导电性粒子100质量份优选为例如1质量份~30质量份。在分散剂的量为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导电性粒子的凝聚,并且降低第一电极的电阻。

墨液中所包含的粘结剂的量相对于导电性粒子100质量份优选为例如5质量份~50质量份。在粘结剂的量为这样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确保第一电极与无纺布的适度的粘接强度,并且能够降低第一电极的电阻。

作为使墨液的固体成分分散或溶解的液状成分,可以使用水,但优选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举出醇、醚、酯、酮、烃等。更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使用甲醇、乙醇、四氢呋喃、乙酸乙酯、丙酮、甲乙酮、环己烷、苯、甲苯、十二烷、十四烷等。

墨液的涂敷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利用丝网印刷、喷墨液印刷等方法在基底层的表面上进行涂敷即可。另外,在作为导电性粒子而使用金属纳米粒子的情况下,也可以向涂敷于基底层的金属纳米粒子照射光,使金属纳米粒子光烧结。在该情况下,使用通过光照射而从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脱离的分散剂即可。当分散剂脱离后,金属纳米粒子彼此成为直接接触的状态,自动地进行烧结工艺。通过多个金属纳米粒子结合,从而生成示出导电性的块体金属。

从尽可能使过滤件100B整体均匀地带电的观点出发,优选第一电极20覆盖基底层的表面的尽可能多的区域。另一方面,残留足够的未被第一电极20覆盖的基底层的表面,以避免第一电极20成为对集尘的较大的障碍也很重要。考虑以上情况,第一电极2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除了图6所示那样的螺旋状之外,还优选梳形等的形状。基底层的形成有第一电极20的一侧的表面中的、被第一电极20覆盖的面积的比例优选在俯视观察下为0.1%~10%左右。

从减少第一电极20的材料成本且确保不容易断线的足够的厚度的观点出发,第一电极20从基底层的表面侵入的侵入距离D优选为10μm以上,从抑制材料成本的增大的观点出发,第一电极20从基底层的表面侵入的侵入距离D优选为80μm以下。另外,侵入距离D优选被限制为层叠无纺布的厚度的5%~30%。在此,侵入距离D是导电性材料与构成层叠无纺布10A的纤维之间的复合区域的厚度。侵入距离D作为从形成有第一电极20的基底层的表面到复合区域与仅存在纤维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体而言,复合区域与仅存在纤维的区域之间的边界的粗糙度曲线的平均线)为止的距离而求出。

接下来,对第二电极40详细进行说明。由于第二电极40并非使层叠无纺布10A带电的电极,因此,与层叠无纺布10A的接触面积也可以较小。另外,第二电极40可以设置于与第一电极20相同的纤维层,也可以隔着纤维层而与第一电极20对置。也可以使第二电极40侵入到层叠无纺布10A的内部而保持于无纺布。但是,当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40之间的距离过远时,设置第二电极40所带来的效果变小。根据以上,第二电极40优选设置于层叠无纺布10A的周缘部、框体等,以尽可能地避免第二电极40成为过滤件100B的集尘的障碍。

第二电极40能够与第一电极20同样地使用包含导电性粒子的墨液形成,但也可以由更低廉的金属箔、金属线等形成。作为构成第二电极40的金属,也能够使用与第一电极20相同的材料。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空气净化器200详细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空气净化器200具有:气体的吸入部201、气体的排出部202、以及配置在吸入部201与排出部202之间的过滤件100A。空气净化器200从吸入部201将外部的空气取入到空气净化器200的内部。取入的空气通过过滤件100A,此时,空气中所包含的粉尘被过滤件捕捉。然后,将去除粉尘而净化后的空气从排出部202释放到外部。

如实施方式1所说明的那样,过滤件100A具有:无纺布10、在无纺布10的表面上形成的第一电极20、对无纺布10的周围进行固定的框体30、以及固定于框体30的第二电极40。另一方面,空气净化器200具有: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线210、和用于使电向外部逃逸的接地线220。电源线210具有用于将电压向第一电极20的输入端子22施加的输出端子211。在将过滤件100A装配于空气净化器200时,输出端子211被配置为通过框体30的开口部32而与输入端子22连接。在将过滤件100A装配于空气净化器200时,接地线220被配置为与第二电极40接触。

通过始终从输出端子211向第一电极20施加电压,从而不仅第一电极20和无纺布10带电,吸附于过滤件100A的粉尘本身也带电。因此,空气净化器200能够长期地持续基于静电力的集尘。另一方面,由于第二电极40与接地线连接,因此框体30几乎不带电,能够避免静电在框体30及其周边部件中积存。由此,确保了较高的安全性。

如图10所示,空气净化器200在吸入部201与过滤件100A之间还可以具有捕捉大灰尘的预过滤器203,在过滤件100A与排出部202之间还可以具有消臭过滤器204。另外,空气净化器200还可以具有加湿过滤器(未图示)等。

需要说明的是,取代过滤件100A而使用实施方式2所说明的过滤件100B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

如以上那样,本发明所涉及的过滤件适合作为空气净化器或空调机的集尘用的过滤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