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2432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良性污泥的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活性污泥技术是通过好氧微生物菌胶团(也称为活性污泥)对水中污染物的分解实现的,池中曝气充氧,维持微生物代谢所需溶解氧,曝气池净化后的“出水夹带着活性污泥”(也称“混合液”)流出池体,经过辐流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出水达标排放。

传统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其结构如附图4所示),首先“混合液”通过“辐流沉淀池”的“混合液进水管”进入池内,通过“中心进水筒”进入池的中心顶部,再经过“进水稳流挡板”减速后进入分离区,沉淀后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出水管”排出二沉池,池内沉到底部的污泥经过“旋转刮泥机”刮到“污泥斗”内,通过“污泥回流管”回流到好氧池内继续处理污水,或者通过“污泥排放管”排出系统外进行处置。

上述传统的二沉池污泥回流和排泥,无法有选择性的分离不同状态的活性污泥,造成的结果是沉淀速度优良的大颗粒污泥可能会排出系统,絮体较小沉速较慢的劣性污泥反而留在系统中,使得系统的污泥性能较差,对废水中污染物的降解能力较差。

针对以上问题,以下对比文件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

对比文件1:CN204745765U公开一种二沉池刮吸泥机吸泥装置,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二沉池池体,二沉池池体上方中心处设置有集泥槽,集泥槽底部与旋转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集泥槽与吸泥管路和排泥管相连接;吸泥管路包括水平管路和竖直管路,所述竖直管路的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吸泥斗。本发明二沉池刮吸泥机吸泥装置,针对中进周出式二沉池的污泥分布规律,对原等径、等距布置的吸泥管路进行变径优化设计,吸泥管断面由池壁向池中心逐渐放大,保证中心部位的高浓度污泥能够得到及时回流,提高回流污泥浓度,保证生化系统活性污泥的平衡,有效解决二沉池中心部位的污泥沉积及管路堵塞问题。

对比文件2:CN204684737U公开一种辐流式二沉池周边传动刮吸泥机吸泥机构,所述的吸泥机构包括若干吸泥管、挡泥罩、吸泥口、吸泥嘴和搅泥盘,所述的若干吸泥管分别竖直设置在刮吸泥机内部,所述的挡泥罩分别设置在每根吸泥管上,每根吸泥管的下端分别连接吸泥嘴,每根吸泥管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一对搅泥盘,每只搅泥盘下表面上设有三根对称设置的搅泥桨,所述的搅拌桨截面呈梯形,所述的搅泥桨内侧端角A为88°。

对比文件3:CN103505917A公开一种利用气提原理解决吸泥机堵塞问题的技术,泥水分 离设备利用虹吸原理,将二沉池底的污泥吸入泥槽进而流入污泥回流井,使用压缩空气气提的方法提高吸泥管的水力压差,从而解决吸泥管堵塞问题。

对比文件4:CN1201843B公开一种新型的刮吸泥机及其固液分离工艺,刮吸泥机包括有一圆柱漏斗型的沉淀池,池体外侧分布有活性污泥集泥井及惰性污泥集泥井,所述的沉淀池上设有一绕中心支座旋转的支承架,该支承架下端分别独立悬挂有吸泥装置和刮泥装置;所述支承架位于中心轴的上部设有导流筒,集泥槽设于导流筒内部上端。

上述对比文件虽都给出了利用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中污泥的沉淀分布规律,采用刮吸泥机或刮吸泥装置吸取沉淀池底部不同分布区域的污泥的思路,但是都并未进一步对吸取的污泥进行浓度检测并有效分离,然后有选择性地回流或者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采用该吸泥装置的辐流沉淀池不仅可以分离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还可以将优良的污泥和劣质的污泥相分离,从而保证回流污泥均为优良污泥,排出污泥均为劣质污泥,从而提高曝气池内的生物浓度和生物活性,提高曝气池的去除能力,减少污泥膨胀的发生;该辐流沉淀池可以为中进周出的沉淀池也可以为周进周出的沉淀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包括:

辐流沉淀池主体、旋转吸泥机、压缩空气系统、吸泥系统、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

所述旋转吸泥机架设在辐流沉淀池主体上,所述吸泥系统与旋转吸泥机固定连接并能与旋转吸泥机一起旋转,所述压缩空气系统与吸泥系统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与吸泥系统连接;

所述辐流沉淀池主体包括混合液进水管、进水筒、进水稳流挡板、上清液出水管、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放管,混合液进水管与进水筒连接;

所述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多道环形的污泥槽。

进一步地,

所述辐流沉淀池为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所述进水筒设置在辐流沉淀池主体的中心,所述污泥槽围绕进水筒设置。

或者,所述辐流沉淀池为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所述进水筒设置在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周边,所述污泥槽围绕沉淀池主体的底部中心设置。

进一步地,

所述污泥槽包括劣性污泥槽、良性污泥槽和若干中间污泥槽;

所述辐流沉淀池为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时,劣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外壁设置,良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的中心设置;

所述辐流沉淀池为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时,劣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的中心设置,良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外壁设置。

优选地,

所述污泥槽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者倒三角形,所述倒梯形或者倒三角形的两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

污泥槽设置成倒梯形或者倒三角形有利于污泥的收集。

进一步地,

所述吸泥系统包括若干吸泥竖管、回流/排泥选择阀、回流/排泥渠、回流/排泥收集槽,所述吸泥竖管的底端设有吸泥口,所述若干吸泥竖管分别插入若干污泥槽内;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置在吸泥竖管上并与回流/排泥选择阀连接,回流/排泥选择阀依次与回流/排泥渠、回流/排泥收集槽连接并连接至污泥回流管和污泥排放管。

优选地,

所述回流/排泥收集槽为环形回流/排泥收集槽,围绕沉淀池主体的中心设置。

所述回流/排泥渠的末端设置排泥管,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入辐流沉淀池主体中心的回流/排泥收集槽。

进一步地,

所述回流/排泥选择阀包括回流阀和排泥阀,所述回流/排泥渠包括回流渠和排泥渠,所述回流/排泥收集槽包括回流收集槽和排泥收集槽;排泥阀依次连接排泥渠、排泥收集槽、污泥排放管;回流阀依次连接回流渠、回流收集槽、污泥回流管。

当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检测到污泥为劣性污泥时,此时回流/排泥选择阀的回流阀关闭、排泥阀开启,污泥排入排泥渠内,通过排泥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排放管,然后排出系统进行处置;

当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检测到污泥为良性污泥时,此时回流/排泥选择阀的回流阀开启、排泥阀关闭,污泥排入回流渠内,通过回流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回流管,然后回到曝气池内。

进一步地,

所述吸泥系统还包括与若干吸泥竖管分别连接的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设置在吸泥口的后方。

进一步地,

所述压缩空气系统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若干支气管、空气管道支架、设置在支气管上的支气管阀门,以及设置在压缩空气进气管和支气管连接处的旋转密封连接件。

进一步地,

所述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包括污泥浓度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吸泥系统的回流/排泥选择阀连接;

所述污泥浓度检测系统可以为智能型污泥浓度光学法检测系统也可以为人工型污泥浓度检测系统。

本发明中,当所述辐流沉淀池采用中进周出(即:中心进水周边出水)辐流沉淀池时,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曝气池排出的泥水混合液通过“混合液进水管”进入“辐流沉淀池主体”内,沿“中心进水筒”上升,通过“进水稳流挡板”反射后进入分离区。颗粒较大、密实的良性污泥沉淀到中心进水筒附近的“污泥槽”中,颗粒较小、较轻的劣性污泥沉淀到离中心进水筒较远的“污泥槽”中。

然后,通过“吸泥系统”将各污泥槽中的污泥吸出,良性的污泥经“吸泥口”、“吸泥竖管”、“回流/排泥选择阀”(回流阀开启、排泥阀关闭)排入回流渠内,通过回流环形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回流管”,然后回到曝气池内。劣性的污泥经“吸泥口”、“吸泥竖管”、“回流/排泥选择阀”(回流阀关闭、排泥阀开启)排入排泥渠内,通过排泥环形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排放管”,然后排出系统进行处置。

本发明中的吸泥系统的动力来源于“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由池外的鼓风机或气泵提供,压缩空气管道沿“空气管道支架”布设到“辐流沉淀池主体”中心的正上方,通过“旋转密封连接件”和“支气管阀门”管路连接后,接入“吸泥竖管”。在气提作用下,污泥由池底吸入“吸泥系统”。

排出污泥的优劣性由“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检测判断,也可以通过人工检测SV值和SVI值判断。6000-9000mg/L的污泥浓度可认为是良性污泥和劣性污泥的分界界线,低于此浓度的,可按劣性污泥排出系统,高于此浓度的,可按良性污泥回流利用。优、劣污泥的出流方向由“回流/排泥选择阀”的启闭控制,“回流/排泥选择阀”的启闭与“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联动。

当工程上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沉淀池(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时,吸泥布置形式和控制方式完全相同(良性污泥回流、劣性污泥排出),只是最外侧底部的污泥槽中是沉降性能优良的污泥,而靠近池体中心内侧的泥槽中是沉降性能较差的污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的辐流沉淀池相比传统的中进周出的辐流沉淀池,不仅可以分离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上清液),还可以将优良的污泥和劣质的污泥相分离,从而保证回流污泥均为优良污泥,排出污泥均为劣质污泥,从而提高曝气池内的生物浓度和生物活性,提高曝气池的去除能力,减少污泥膨胀的发生(劣性污泥比例升高,即为污泥膨胀)。

2、在辐流沉淀池主体底部设置多道环形沟槽“污泥槽”,有选择性的分离沉降性不同的污泥;越靠近池体外壁,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越靠近池体中心,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污泥槽的设置,同时还能增加池底污泥的浓度,减少吸泥口的数量,使得控制更加方便。

3、根据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污泥分布规律:越靠近池体外壁,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越靠近池体中心,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在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若干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外壁的劣性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颗粒较小的污泥)性能越差,沉降速度也越慢;越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中心的良性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颗粒较大的污泥)性能越好,沉降速度也越快,因此不同的污泥槽可以收集不同形态和性能的污泥。

同样根据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污泥分布规律:越靠近池体外壁,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越靠近池体中心,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在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若干污泥槽,以收集不同形态和性能的污泥。

4、本发明的吸泥系统设置回流/排泥选择阀,回流/排泥选择阀包括回流阀和排泥阀,可以根据污泥浓度检测系统检测得出的污泥浓度用以控制排出的污泥去向,可以选择回流至生物处理系统或者排出系统。

5、刮泥板的设置可以将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收刮到吸泥口,有利于污泥的吸出。

6、本发明采用外接压缩空气源一线多控进行气提排泥,更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压缩空气进气管和支气管连接处设置旋转密封连接件,该组件设置于旋转吸泥机旋转中心的正上方,可实现两端管件的密封和柔性连接。

7、本发明中的污泥浓度检测与控制系统,采用光学法对于排出污泥的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泥的浓度判断污泥的优劣性,从而控制回流/排泥选择阀的两侧的回流阀和排泥阀的开启度,控制不同位置的排出污泥的比例。本方法实现了全天候污泥监测与控制,保证了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优劣污泥的选择性。

良性污泥槽是良性污泥浓度最高的区域,吸泥系统位于良性污泥槽内的吸泥竖管可以只设置一个回流阀而不需要设置排泥阀,该阀只负责控制回流污泥流量。

8、本发明与对比文件相比:对比文件1虽然提出了采用吸泥机吸泥装置中的吸泥管路进行变径优化设计,使池体中心部位的高浓度污泥及时回流,保证系统活性污泥的平衡的思路,但是并未对不同浓度的优劣质污泥进行分离并选择性排出或者回流,还是不能很好解决不同 状态的活性污泥的分离问题。对比文件2、3同样也仅提供一种吸泥机构,解决的是沉淀池吸泥机构的堵塞问题。对比文件4虽然提供了一种包括独立的吸泥装置和刮泥装置的刮吸泥机,可以将活性污泥与惰性污泥有效地进行分离,但是并没有给出如何将活性污泥与惰性污泥进行分离的具体方法。

本发明中利用设置在沉淀池主体底部的若干污泥槽收集不同形态和性能的污泥,然后以压缩空气系统作为吸泥系统的动力来源,将污泥从池体底部吸入吸泥系统,并利用污泥浓度检测与控制系统,分离出污泥的优劣性,然后通过回流/排泥阀有选择性地排入污泥回流管或者污泥排放管,最终回流至曝气池内或者排出系统进行处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污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工作时的污泥颗粒流向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传统中进周出辐射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工作流程框架图;

图6为实施例2的传统中进周出辐射沉淀池的工作流程框架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周进周出的辐射沉淀池的结构及污泥颗粒流向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本发明辐流沉淀池中的:辐流沉淀池主体1;混合液进水管101;进水筒102;进水稳流挡板103;上清液出水管104;污泥槽105;污泥回流管106;污泥排放管107;

旋转吸泥机2;压缩空气系统3;空气管道支架301;旋转密封连接件302;支气管阀门303;

吸泥系统4;吸泥口401;吸泥竖管402;回流/排泥选择阀403;回流/排泥渠404;回流/排泥收集槽405;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

传统辐流沉淀池中的:辐流沉淀池主体1’;混合液进水管101’;进水筒102’;进水稳流挡板103’;上清液出水管104’;污泥斗105’;污泥回流管106’;污泥排放管107’;旋转刮泥机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发明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包括:

辐流沉淀池主体1、旋转吸泥机2、压缩空气系统3、吸泥系统4、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旋转吸泥机2架设在辐流沉淀池主体1上,吸泥系统4与旋转吸泥机2固定连接并能与旋转吸泥机2一起旋转,压缩空气系统3与吸泥系统4连接,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与吸泥系统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辐流沉淀池采用中进周出的辐流沉淀池,辐流沉淀池主体1包括混合液进水管101、进水筒102、进水稳流挡板103、上清液出水管104、污泥回流管106和污泥排放管107,混合液进水管101与进水筒102连接;

辐流沉淀池主体1的底部设置多道环形的污泥槽105;进水筒102设置在辐流沉淀池主体1的中心,污泥槽105围绕进水筒102设置。

污泥槽105包括最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外壁的劣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中心的良性污泥槽以及位于劣性污泥槽和良性污泥槽之间的若干中间污泥槽。

本实施例中污泥槽105的截面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所述倒梯形的两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污泥槽105设置成倒梯形有利于污泥的收集。

污泥槽105的截面也可以设置成倒三角形,倒三角形的两腰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60°。

本实施例中,吸泥系统4包括若干吸泥竖管402、回流/排泥选择阀403、回流/排泥渠404、回流/排泥收集槽405,吸泥竖管402的底端设有吸泥口401,若干吸泥竖管402分别插入若干污泥槽105内;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设置在吸泥竖管402上并与回流/排泥选择阀403连接,回流/排泥选择阀403依次与回流/排泥渠404、回流/排泥收集槽405连接并连接至污泥回流管106和污泥排放管107。

本实施例中,回流/排泥收集槽405为环形回流/排泥收集槽,围绕进水筒102设置。

回流/排泥渠404的末端设置排泥管,污泥通过排泥管排入辐流沉淀池主体1中心的回流/排泥收集槽405。

回流/排泥选择阀403包括回流阀和排泥阀,回流/排泥渠404包括回流渠和排泥渠,回流/排泥收集槽405包括回流收集槽和排泥收集槽;排泥阀依次连接排泥渠、排泥收集槽、污泥排放管;回流阀依次连接回流渠、回流收集槽、污泥回流管。

当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检测到污泥为劣性污泥时,此时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回 流阀关闭、排泥阀开启,污泥排入排泥渠内,通过排泥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排放管107,然后排出系统进行处置;

当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检测到污泥为良性污泥时,此时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回流阀开启、排泥阀关闭,污泥排入回流渠内,通过回流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回流管106,然后回到曝气池内。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吸泥口401处的污泥浓度最高,利于污泥的吸出,吸泥系统4还包括与若干吸泥竖管402分别连接的刮泥板,所述刮泥板设置在吸泥口401的后方。刮泥板的设置可以将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收刮到吸泥口。

本实施例中,压缩空气系统3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若干支气管、空气管道支架301、设置在支气管上的支气管阀门303,以及设置在压缩空气进气管和支气管连接处的旋转密封连接件302。

本实施例中的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包括污泥浓度检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吸泥系统4的回流/排泥选择阀403连接;所述污泥浓度检测系统为智能型污泥浓度光学法检测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出排出污泥的优劣性,以6000-9000mg/L的污泥浓度为良性污泥和劣性污泥的分界界线,低于此浓度的,可按劣性污泥排出系统,高于此浓度的,可按良性污泥回流利用。优、劣污泥的出流方向由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启闭控制,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启闭与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联动。

良性污泥槽是良性污泥浓度最高的区域,吸泥系统位于良性污泥槽内的吸泥竖管可以只设置一个回流阀而不需要设置排泥阀,该阀只负责控制回流污泥流量。

所述污泥浓度检测系统也可以为人工型污泥浓度检测系统,排出污泥的优劣性也可以通过人工检测SV值和SVI值判断。

本实施例中的辐流沉淀池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曝气池排出的泥水混合液通过混合液进水管101进入辐流沉淀池主体1内,沿进水筒102上升,通过进水稳流挡板103反射后进入分离区。颗粒较大、密实的良性污泥沉淀到中心筒附近的污泥槽105中,颗粒较小、较轻的劣性污泥沉淀到离中心筒较远的污泥槽105中。

然后通过吸泥系统4将各污泥槽105中的污泥吸出,良性的污泥经吸泥口401、吸泥竖管402、回流/排泥选择阀403(此时回流阀开启、排泥阀关闭)排入回流/排泥渠404的回流渠内,通过回流/排泥环形收集槽405的回流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回流管106,然后回到曝气池内。而劣性的污泥经吸泥口40、吸泥竖管402、回流/排泥选择阀403(此时回流阀关闭、排泥阀开启排入回流/排泥渠404的排泥渠内,通过回流/排泥收集槽405的排泥环形收集槽收集,排入污泥排放管107,然后排出系统进行处置。

本实施例的吸泥系统4的动力来源于压缩空气系统3。压缩空气由池外的鼓风机或气泵提供,压缩空气管道沿空气管道支架301布设到辐流沉淀池主体1中心的正上方,通过旋转密封连接件302和支气管阀门303管路连接后,接入吸泥竖管402。在气提作用下,污泥由池底吸入吸泥系统4。

排出污泥的优劣性由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检测判断,以6000-9000mg/L的污泥浓度作为良性污泥和劣性污泥的分界界线,低于此浓度的,可按劣性污泥排出系统,高于此浓度的,可按良性污泥回流利用。优、劣污泥的出流方向由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启闭控制,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启闭与污泥浓度检测及控制系统5联动。

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统的中进周出的辐流沉淀池,包括辐流沉淀池主体1’和旋转刮泥机2’,旋转刮泥机2’架设在辐流沉淀池主体1’的顶部;辐流沉淀池主体1’包括混合液进水管101’;进水筒102’;进水稳流挡板103’;上清液出水管104’;污泥斗105’;污泥回流管106’;污泥排放管107’。

工作时,首先“混合液”通过辐流沉淀池主体1’的混合液进水管101’进入池内,通过进水筒102’进入池的中心顶部,再经过进水稳流挡板103’减速后进入分离区,沉淀后上清液通过上清液出水管104’排出二沉池,池内沉到底部的污泥经过旋转刮泥机2’刮到污泥斗105’内,通过污泥回流管106’回流到好氧池内继续处理污水,或者通过污泥排放管107’排出系统外进行处置。

实施例2中提供的传统辐流沉淀池的工作流程框图如图6所示,该沉淀池的功能是分离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上清液),对于回流污泥和排出污泥没有选择性。

而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辐流沉淀池的工作流程框图如图5所示,该沉淀池的功能不仅可以分离污泥和处理后的污水(上清液),还可以将优良的污泥和劣质的污泥相分离,从而保证回流污泥均为优良污泥,排出污泥均为劣质污泥,从而提高了曝气池内的生物浓度和生物活性,提高了曝气池的去除能力,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发生(劣性污泥比例升高,即为污泥膨胀)。

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工作时的污泥颗粒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因为污泥龄较长、去除污染物负荷较高(除COD、除氨氮等)、性能优良的污泥颗粒较大,沉降速度较快,在水平流速不变时,优良的污泥会离池中心更近一些。同理可知:图中沉降线路A是沉速最快颗粒最大的污泥沉降线路;B是沉速较快颗粒较大的污泥沉降线路,C是沉速较慢颗粒较小的污泥沉降线路;D是混和液中水的分离线路。

实施例1的辐流沉淀池在池体底部设置多道环形沟槽污泥槽105,有选择性的分离沉降性不同的污泥;越靠近池体外壁,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越靠近池体中心,污泥的沉降性能 越好。污泥槽105的设置,同时还能增加池底污泥的浓度,减少吸泥口的数量,使得控制更加方便。

根据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污泥分布规律:越靠近池体外壁,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差,越靠近池体中心,污泥的沉降性能越好;在辐流沉淀池主体的底部设置若干污泥槽105,最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外壁的劣性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颗粒较小的污泥)性能越差,沉降速度也越慢;越靠近辐流沉淀池池体中心的良性污泥槽内收集的污泥(颗粒较大的污泥)性能越好,沉降速度也越快,因此不同的污泥槽105可以收集不同形态和性能的污泥。

实施例2中为了使旋转刮泥机2’能将污泥刮入污泥斗105’中,池主体的底部必须设置一定的坡度,而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沉淀池主体可以设置成平底,工艺上更容易实现。

此外,实施例1中设置吸泥系统4,并在吸泥系统4的吸泥竖管402上设置回流/排泥选择阀403,回流/排泥选择阀403包括回流阀和排泥阀,可以根据污泥浓度检测系统检测得出的污泥浓度用以控制排出的污泥去向,可以选择回流至生物处理系统或者排出系统。

实施例1采用外接压缩空气源一线多控进行气提排泥,更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在压缩空气进气管和支气管连接处设置旋转密封连接件302,该组件设置于旋转吸泥机2旋转中心的正上方,可实现两端管件的密封和柔性连接。

实施例1中设置污泥浓度检测与控制系统5,采用光学法对于排出污泥的浓度进行检测,根据泥的浓度判断污泥的优劣性,从而控制回流/排泥选择阀403的两侧的回流阀和排泥阀的开启度,控制不同位置的排出污泥的比例。可以实现全天候污泥监测与控制,保证不同运行条件下的优劣污泥的选择性。

实施例3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本发明的另一种辐流沉淀池吸泥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中的辐流沉淀池为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进水筒102设置在辐流沉淀池主体1的周边,污泥槽105围绕沉淀池主体1的底部中心设置。

同中进周出辐流沉淀池的污泥颗粒运动原理:污泥龄较长、去除污染物负荷较高(除COD、除氨氮等)、性能优良的污泥颗粒较大,沉降速度较快,因此如图1所示,图中沉降线路A是沉速最快颗粒最大的污泥沉降线路;B是沉速较快颗粒较大的污泥沉降线路,C是沉速较慢颗粒较小的污泥沉降线路;D是混和液中水的分离线路。

因此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1中心的为劣性污泥槽,最靠近辐流沉淀池主体1外壁的为良性污泥槽。

工程上,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中采用周边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沉淀池时,吸泥布置形式和 控制方式完全相同(良性污泥回流、劣性污泥排出),只是最外侧底部的污泥槽中是沉降性能优良的污泥,而靠近池体中心内侧的泥槽中是沉降性能较差的污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