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米干雾抑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165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微米干雾抑尘系统。



背景技术:

干雾抑尘原理基于欧美科学家的研究理论:当“水雾颗粒”与“尘埃颗粒”大小相近时吸附、过滤、凝结的机率最大。干雾是把水利用高频震荡或高压空气瞬时吹散,让颗粒处在1um<干雾粒径<10um的之间的过程,同时大部分可吸入粉尘颗粒也处于1um<粒径<10um的粉尘因干雾颗粒密度增大,颗粒大小一致,比重相近,所受重力一样,故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相等,这样粉尘颗粒与干雾颗粒就能同时充分碰撞、接触而凝结在一起,可在瞬间降尘。如果干雾颗粒大于10um,密度变小,体积大于粉尘颗粒(1um<粒径<10um)。即干雾颗粒比重增加,在空气中停留时间短于粉尘颗粒,将快于粉尘颗粒降落,不利于凝结,从而达不到抑尘作用。如果干雾颗粒再小就会气化,比重轻于粉尘颗粒形成对流,那么粉尘仅仅跟随水雾颗粒周围的气流运动,水雾颗粒和粉尘颗粒接触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从而绕过粉尘颗粒也不利于凝结。干雾的关键技术是把水打散或吹散,使其颗粒在1um<干雾粒径<10um之间这样才能达到降尘的最佳效果。如何抑制直径5um以下可吸入粉尘目前在我国还是一项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米干雾抑尘系统,用于解决传统抑尘系统无法抑制直径5um以下可吸入粉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微米干雾抑尘系统,包括电控系统、螺杆式空气压缩机、高压储气罐、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干雾喷雾箱、水气分配器、干雾万向节喷头,所述电控系统经电路分别与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相连接,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又经电路与水气分配器连接;所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与高压储气罐进口气路连接,所述高压储气罐出口又经气路与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气路进口相连,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气路出口分别与水气分配器、干雾喷雾箱的气路进口气路相连接;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设有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的水路出口分别与干雾喷雾箱、水气分配器水路相连,所述水气分配器又经水路与干雾万向节喷头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干雾喷雾箱、干雾万向节喷头均安装设有电伴热系统。

优选地,所述水路、气路均为不锈钢管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抑尘能力强,水雾颗粒为干雾,在抑尘点形成浓而密的雾池,抑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设备投入少,运行、维护费用低,大大降低粉尘爆炸几率,减少了消防设备投入,可广泛应用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控系统;2.螺杆式空气压缩机;3.高压储气罐;4.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5.干雾喷雾箱;6.水气分配器;7.干雾万向节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微米干雾抑尘系统,包括电控系统1、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高压储气罐3、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干雾喷雾箱5、水气分配器6、干雾万向节喷头7,所述电控系统1经电路分别与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相连接,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又经电路与水气分配器6连接;所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与高压储气罐3进口气路连接,所述高压储气罐3出口又经气路与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气路进口相连,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气路出口分别与水气分配器6、干雾喷雾箱5的气路进口气路相连接;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设有水路进口和水路出口,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的水路出口分别与干雾喷雾箱5、水气分配器6水路相连,所述水气分配器6又经水路与干雾万向节喷头7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干雾喷雾箱5、干雾万向节喷头7均安装设有电伴热系统。

优选地,所述水路、气路均为不锈钢管路。

微米级干雾抑尘主机4是将气、水过滤后,以设定的气压、水压、气流量、水流量按开关程序控制电磁阀打开或关闭,经管道最终输送到干雾万向节喷头7中去。电控系统1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重心,集合了可编程控制器、保护电路、继电器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元器件。为用户提供自动和手动两种操作模式,在自动操作模式时,可自动接收远程触发信号启动或停止喷雾器喷雾。在手动模式,操作人员可以按压操作按钮启动或停止喷雾箱喷雾。在手动模式,操作人员可以按压操作按钮启动或停止喷雾箱喷雾。用户还可以通过PLC设置接口修改喷雾周期及管道吹扫时间等。电控系统1将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高压储气罐3、微米级干雾抑尘机4、水气分配器6、干雾万向节喷头7、干雾喷雾箱5的控制信号连接起来,以便实现自动控制。干雾喷雾箱5、干雾万向节喷头7接受由微米级干雾抑尘机4输送来的气、水并将其转换成颗粒直径为1~10um的干、烟雾喷射出去,按干雾万向节喷头7的控制指令喷向抑尘点,当干雾与粉尘颗粒相互接触、碰撞时,使粉尘颗粒相互粘结、凝聚变大,并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沉降,从而达到抑尘的作用。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