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480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道路隧道的建设对缓解中心城区主干道的交通拥堵, 减少路面环境污染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隧道均为半封闭结构, 车辆行驶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粉尘(PM)、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 和氮氧化物(NOx) 等, 其中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如不及时排出, 将严重影响隧道内驾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和身体健康。另外, 如不对排放出隧道的空气污染物进行有效控制和治理, 低浓度的上述有害物质将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持续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隧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隧道内以及隧道周围的空气质量,净化效果好,且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用于隧道内的空气净化,所述隧道包括顶壁和位于顶壁两侧的两个竖置侧壁;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设于隧道一侧壁顶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主吸气管;所述主吸气管连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置吸气支管,各吸气支管贴靠隧道的上述一侧壁,各吸气支管位于主吸气管下方,各吸气支管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布,且单个吸气支管上设有抽风机;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隧道另一侧壁顶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主送气管;所述主送气管连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置送气支管,各送气支管贴靠隧道的上述另一侧壁,各送气支管位于主送气管下方,各送气支管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布,且单个送气支管上设有送风机;

所述主吸气管的一端通过空气净化管与主送气管的一端连通;

所述主吸气管的另一端封闭;所述主送气管的另一端封闭;

所述空气净化管固定于隧道顶壁;所述空气净化管上依次设有中效过滤器、第一引风机、压缩机、催化净化器、换热器、膨胀机、调湿设备和第二引风机;

所述中效过滤器位于主吸气管和第一引风机之间;所述第二引风机位于调湿设备和主送气管之间;

所述主吸气管还连接上述换热器,上述换热器用于空气净化管与主吸气管间的换热。

优选的,相邻吸气支管的竖向长度不等。

优选的,相邻送气支管的竖向长度不等。

优选的,所述催化净化器中装填有PM2.5蜂窝陶瓷颗粒捕集过滤器、臭氧催化净化剂、VOCs催化净化剂、CO催化净化剂、NOx催化净化剂和SOx 捕集净化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能够有效去除隧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隧道内以及隧道周围的空气质量,净化效果好,且节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隧道内待进化的空气通过各吸气支管收集至主吸气管,并进入空气净化管,通过中效过滤器进行过滤,除去空气中的粗颗粒物,过滤后的空气送入压缩机进行绝热压缩,使空气升温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升温后的空气进入催化净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成无害物质,空气得到净化。净化后的空气送入换热器,与进入空气净化管之前的待净化空气进行换热,之后将换热后的净化空气送入膨胀机中进行绝热膨胀,使净化空气降温降压,最后通过各送气支管输出。

换热器的设置,可以对进入空气净化管之前的待净化空气进行预热,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调湿设备可以调节净化空气的湿度。

催化净化器中的催化剂采用PM2.5蜂窝陶瓷颗粒捕集过滤器、臭氧催化净化剂、VOCs催化净化剂、CO催化净化剂、NOx催化净化剂和SOx捕集净化剂。当采用多种催化净化剂时,将压缩机绝热压缩至活性温度最高的催化剂的活性温度或者更高,以使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效转化成无害物质,虽然此时空气的温度高于一些催化剂的活性温度,由于有害物质在高温作用下能够加快反应速度,这将更有利于快速除去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用于隧道内的空气净化,所述隧道包括顶壁和位于顶壁两侧的两个竖置侧壁;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包括:设于隧道一侧壁顶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主吸气管10;所述主吸气管10连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置吸气支管11,各吸气支管11贴靠隧道的上述一侧壁,各吸气支管11位于主吸气管10下方,各吸气支管11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布,且单个吸气支管11上设有抽风机12;

所述空气净化装置还包括:设于隧道另一侧壁顶部、沿隧道延伸方向设置的主送气管20;所述主送气管20连通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竖置送气支管21,各送气支管21贴靠隧道的上述另一侧壁,各送气支管21位于主送气管20下方,各送气支管21沿隧道延伸方向均布,且单个送气支管21上设有送风机22;

所述主吸气管10的一端通过空气净化管30与主送气管20的一端连通;

所述主吸气管10的另一端封闭;所述主送气管20的另一端封闭;

所述空气净化管30固定于隧道顶壁;所述空气净化管30上依次设有中效过滤器31、第一引风机32、压缩机33、催化净化器34、换热器35、膨胀机36、调湿设备37和第二引风机38;

所述中效过滤器31位于主吸气管10和第一引风机32之间;所述第二引风机38位于调湿设备37和主送气管20之间;

所述主吸气管10还连接上述换热器35,上述换热器35用于空气净化管30与主吸气管10间的换热。

相邻吸气支管11的竖向长度不等。

相邻送气支管21的竖向长度不等。

所述催化净化器34中装填有PM2.5蜂窝陶瓷颗粒捕集过滤器、臭氧催化净化剂、VOCs催化净化剂、CO催化净化剂、NOx催化净化剂和SOx 捕集净化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