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存储和倾倒液体的组合件和液体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218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用于存储和倾倒液体的组合件和液体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存储和处理液体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液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水罐的一个问题是污物可能会掉落到喷嘴内并与经由喷嘴从容器倒出的液体混合。这使得已知的水罐不适于存储和倾倒经过滤或以其它方式纯化的液体。

例如,在于2015年6月26日访问的http://www.tupperware.com/Tupperware-Impressions-2-Qt-Pitcher/dp/B00XD58GPU?class=quickView&field_availability=-1&field_browse=9221895011&id=Tupperware+Impressions+2-Qt+Pitcher&ie=UTF8&refinementHistory=subjectbin%2Cprice%2Ccolor_map&searchNodeID=9221895011&searchPage=1&searchRank=-product_site_launch_date&searchSize=12公开了以名称Tupperware Impressions出售的水罐。它具有相对刚性的盖和相对柔性的主体。当处于封闭位置下时,在盖下端部处的密封边沿在刚好喷嘴以下的水平处封闭水罐;污染物可能会掉落到喷嘴内并与其中的液体混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用于存储和处理液体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件和液体处理系统,它们是简单的,但在保护液体免受污染物的污染并防止溢出方面是有效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件,其包括:

用于存储和倾倒液体的具有基部的容器;

容器具有与基部相对的嘴部并包括在嘴部处形成的喷嘴;和

封闭部件;

其中封闭部件包括当容器基部放置在支撑表面上并且容器支撑封闭部件时形成的上部部段;

其中所述封闭部件包括从上部部段悬垂的悬垂部段;

其中封闭部件通过将上部部段的第一子部段朝向容器按压而可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以及

其中封闭部件的悬垂部段包括一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在第一位置下在基部和喷嘴之间的水平处抵靠容器侧壁的内侧面密封,以便仅允许液体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下经由喷嘴从容器倒出;

在第一位置下上部部段延伸成覆盖喷嘴的嘴部。

其中上部部段的第二子部段包括可放置在边沿的至少一部段上的至少一个边缘部段以便至少在第一位置下支撑封闭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件来实现,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位置下上部部段延伸成覆盖喷嘴的嘴部。

在封闭部件的悬垂部段上的密封部件在防止溢出方面是相对有效的,因为它将压靠容器的内表面。悬垂部段越紧密地适配容器,则密封部件将越有效。在容器不慎翻倒时,紧密配合也有助于保持封闭部件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下。相比之下,只在围绕容器嘴部的边沿处封闭容器通常将是不足够的,特别是如果封闭部件相对较轻的话。通过覆盖喷嘴的嘴部,诸如昆虫的污染物在第一位置(默认位置)下不能进入喷嘴。因为封闭元件枢转并包括覆盖喷嘴的嘴部的延伸部分,可以省却用于喷嘴的嘴部的覆盖部件的铰链。这使得组合件简单且制造成本低。这也意味着所有部件可由相同的的材料(例如塑料)制成。不需要金属铰链销。朝向容器按压(向下)上部部段的所述部段的相同动作既使得覆盖喷嘴的嘴部的延伸部分从接界喷嘴嘴部的边沿提升,又使得密封部件移动从而在容器的喷嘴定位于其上的那一侧上越过容器周边的至少一个部段脱离与容器壁内侧面的接触。待被按压的上部段的所述部段定位在容器的与喷嘴相对的相对侧上,因此当抓握住容器以便从其倾倒液体时接近用户的手。至少待被按压的上部部段的所述部段定位在一定的水平处,所述水平处与围绕嘴部的容器边沿相比进一步远离基部,使得该部段可容易地朝向容器按压,例如用抓握住容器以便从其倾倒液体的手的拇指。密封部件不需要沿着悬垂部件的整个周边抵靠容器壁的内侧面密封,但通常至少在喷嘴设置于其上的容器那侧上这样做。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部件在至少第一位置下沿着悬垂部段的周边的至少大部分抵靠容器壁的内侧面密封。

因此该容器可在许多方向上翻倒而液体不会溢出。此外,封闭部件相对紧密地保持。

在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容器包括边沿,该边沿围绕与所述基部相对的嘴部,其中上部部段的第二子部段包括可放置在边沿的至少一部段上的至少一个边缘部段以便至少在第一位置下支撑封闭部件。

因而在至少第一位置下边沿通过边缘部段支撑封闭部件。没有必要提供用于将封闭部件支撑在容器上的单独架状突出部或其它支撑机构。此外,枢转运动可相对容易地与封闭部件沿着容器边沿的位移相结合。边缘部段将通常形成相对于悬垂部段突出的外伸部段。外伸的边缘部段具有面对边沿的表面以便支撑封闭部件。悬垂部段由此可插入通过容器的嘴部。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用于朝向容器按压的上部部段的所述第一子部段相对于该第二子部段是倾斜的。

该变型允许使用具有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的边沿的容器。边沿没有必要包括在待被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下方的向下倾斜部段。用于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可包括边缘部段的至少一个另一部段,其中另外的一个或多个部段在第二位置下可接触边沿以便支撑封闭部件。另外的一个或多个部段从而也限定枢转运动的界限。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围绕与所述基部相对的嘴部的边沿以及上部部段的第二子部段包括可放置在边缘的至少一部段上的至少一个边缘部段以便至少在第一位置下支撑封闭部件,当封闭部件由容器支撑时,在另一个部段和上部部段的用于朝向容器按压的所述部段之间的过渡部分延伸跨过容器的嘴部。

因为过渡部分延伸跨过容器的嘴部,因此枢转轴线也一样延伸跨过容器的嘴部。假设该用户将上部部段的所述部段在容器的边沿处朝向容器向下按压,例如通过抓握住容器的手的拇指,存在到由将被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形成的操纵臂的相对长的工作臂。这使得更容易从容器倾倒液体,即使封闭部件受累于相对大的重量。

在该变型的特定变型中,过渡部分包括上部部段的边缘部段的部段,例如上部部段的边缘部段的弯曲部段。

封闭部件从而在枢转的同时保持由所述边缘部段支撑。如果部段是弯曲的,则枢转轴线可更容易地沿着边沿移动。除了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还导致封闭部件枢转之外,也更容易地使得封闭部件沿着边沿位移。

在组合件的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围绕与所述基部相对的嘴部的边沿,上部部段包括边缘部段,当封闭部件由容器支撑时,边缘部段沿着上部部段的周边的至少大部分、例如整个周边在边沿上方延伸。

边缘部段在封闭部件的任何一个位置下需要沿其长度的仅仅一个或多个部分触及边沿。不管其取向,封闭部件将不会下降到容器中。此外,边缘部段可有助于防止污染物在封闭部件和容器侧壁之间进入到容器内。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密封部件在至少第一位置下定位在所述基部和喷嘴之间的水平处。

由于密封部件在至少第一位置下定位在所述基部和喷嘴之间的水平处,其可以封闭到喷嘴的液体路径。没有必要适应密封部件的形状,使得密封部件在喷嘴的嘴部和喷嘴结合容器侧壁的水平处之间的水平处堵塞喷嘴。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包括围绕容器嘴部的边沿,并且边沿接界喷嘴的嘴部。

与像在茶壶中具有从侧面突出出来的喷嘴的容器相比,上述将喷嘴相对靠近容器的主要部分放置。在通常情况下,喷嘴也可更靠近边沿定位,从而使得封闭部件的密封部件可设置在相对靠近边沿的水平处。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喷嘴为容器唇缘的形式,并且所述唇缘的边缘部段被包括在边沿中。

这将喷嘴放置成更靠近所述容器的其余部分。唇缘仅仅是容器侧壁的上部边缘部段的、具有折叠或弯曲形状以允许倾倒的部段。喷嘴的嘴部邻接于容器的嘴部。这也允许覆盖喷嘴的嘴部的延伸部分相对较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封闭部件包括在至少第一位置下延伸到喷嘴中的一个结构,例如支柱和腹板中的至少一个。

容器通常将只具有一个喷嘴。延伸到所述喷嘴内的结构确保封闭部件与容器正确地组装,使得上部部段的待被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位于容器的与喷嘴定位在其上的那侧相对的一侧处。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所述结构从悬垂部段的侧壁延伸到覆盖喷嘴的嘴部的延伸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结构增强延伸部分,从而对于通过延伸部分覆盖的区域而言该延伸部分可以是相对薄的。延伸部分可具体是封闭部件的外伸边缘部段的一个部段。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悬垂部段设置有脊状部,所述脊状部围绕悬垂部段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脊状部的至少一个部段形成密封部件。

脊状部接触容器壁的内表面以沿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密封,特别是在喷嘴的下方。封闭部件可以其它方式与容器侧壁的内表面间隔开,提供用于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空间,并且允许从容器倒出的液体在第二位置下在容器侧壁和封闭部件之间流动。通常情况下,脊状部将围绕悬垂部段的整个周边延伸,即使脊状部不与所述容器壁的内表面接触以沿容器整个长度形成密封。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脊状部在至少所述第二位置下在与喷嘴相对的位置处与容器壁的内表面间隔开。

这在倾倒过程中提供用于容器的通风,从而获得液体的平稳流动。因为所述位置与喷嘴相对,即,与液体从其倒出的那侧相对,通风孔不容易用液体填充。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悬垂部段设置有脊状部,所述脊状部围绕其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脊状部至少一个部段形成密封部件,容器设有在容器壁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每个突出部分与在悬垂部段上的脊状部的相应部段相关联,并且布置成当封闭部件从第二位置枢转到第一位置内时,卡扣到在突出部分和基部之间的位置下。

脊状部的部段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第一位置下采取在基部和相关联的突出部分之间的位置。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突出地足够远以便接合在封闭部件上的脊状部。它具体可在第一位置下保持处于接合状态。因此,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在第一位置下保持封闭部件以便在液体从其倒出的至少那侧(例如与喷嘴的同一侧)上封闭。突出部分可定位在喷嘴的下方和/或邻近喷嘴定位,例如在喷嘴的下端部或在喷嘴和基部之间的水平处。如果存在多个突出部分,则它们相对于通过容器的中心并垂直于枢转轴线的平面对称地布置。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给用户提供可感知的反馈,以便发出已经达到第一位置的信号。

在该组合件的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悬垂部段设置有脊状部,所述脊状部围绕其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脊状部的至少一个部段形成密封部件,容器设有在容器壁的内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突出部分,每个突出部分与在悬垂部段上的脊状部的相应部段相关联,并且布置成当封闭部件从第一位置枢转到第二位置内时,卡扣到在突出部分和基部之间的位置下。

脊状部的部段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第二位置下采取在基部和相关联的突出部分之间的位置。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突出地足够远以便接合在封闭部件上的脊状部。它具体可在第二位置下保持处于接合状态。因此,至少一个突出部分在第二位置下保持封闭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通常将定位在封闭部件的与封闭部件上部部段的待被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相同的那侧上。如果存在多个突出部分,则它们相对于通过容器的中心并垂直于枢转轴线的平面对称地布置。所述至少一个突出部分给用户提供可感知的反馈,以便发出已经达到第二位置的信号。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容器和封闭部件的至少密封部件中的至少一个由可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

因此,密封部件和容器中的至少一个更紧密地符形于另一个。改进了密封件。此外,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够可适应在相对位置上的变化。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封闭部件比容器更刚硬。

通常情况下,封闭部件将具有其它功能需要执行,所述其它功能要求它相对精确地保持封闭部件的形状和尺寸。这一要求可被更容易地满足,如果容器变形以适应在封闭部件位置上的变化,而不是以其它方式。如果容器变形,则封闭部件可从相对刚硬的材料制成为单件。封闭部件的悬垂部段将在任何情况下是相对刚性的,其原因在于它的(封闭)形状,该形状抵抗压缩。因此,如果容器和封闭部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则也可以实现该实施例。由相同的材料制备它们减少磨损,并因此通常是有用的,而不管其中两个组件是更刚性的。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封闭部件制成单件,例如作为模制部件。

这允许封闭部件以更低的成本来制造。具体地,如果封闭部件由比容器更刚硬的材料制成,事实上就是制成单件不削弱其功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悬垂部段的侧壁在与待被朝向容器按压的第一子部段的端部的相同侧上的位置处设有凸耳。

凸耳在第二位置下用于保持封闭部件。用户并不需要用那么大的力来保持其被向下按压,同时将液体从容器中倒出。封闭部件和容器中的至少一个变形以便提供对抗经由凸耳施加到封闭部件上的力的弹性力。封闭部件从而在容器侧壁的相对侧之间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下。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对构件,每对构件包括突起和边缘;封闭部件和容器分别设有一对构件中的突起和边缘中的一个,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突起可沿着所述边缘移动。

至少一对突起和边缘中的每对中的边缘在边缘和基部之间的水平处保持突起。所述边缘可在边缘和基部之间的水平处保持突起。在所有情况下突起当它沿着边缘移动时不需要接触边缘。而是,边缘用于限制突起的移动,从而用于限制封闭部件在远离基部方向上的移动。因此将上部部段的第一子部段朝向容器向下按压以便使得封闭部件枢转到第二位置下的力或将所述部段远离容器按压以便使得封闭部件枢转到第一位置的力不会导致封闭部件从容器中向上弹出。封闭部件被保持在容器上。在封闭件部件的上部部段包括在至少第一位置下位于所述边沿上方的边缘部段的情况下,该边缘部段可保持抵靠边沿。此外,上部部段覆盖所述喷嘴的嘴部的延伸部分在所述第一位置下保持抵靠喷嘴的边缘。值得指出的是,通常会存在两对突起和边缘,突起可沿着所述边缘移动,在容器的两个相对侧的每一侧上存在一对。上述突起和边缘对将在大致平行于枢转轴线的方向上对准。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其中所述容器包括围绕与基部相对的嘴部的边沿,每对突起和边缘中的边缘设置于在边沿和基部之间的水平处。

因此边缘可相对于边沿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将封闭部件的枢转运动考虑在内。枢转运动使得封闭部件所设有的每对构件执行不平行于边沿的大致非直线移动,因此,难于使用容器边沿的外伸部分的边缘来保持突起处于封闭部件上。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其中包括至少一对构件,每对构件包括突起和边缘;封闭部件和容器分别设有一对构件中的突起和边缘中的一个,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突起可沿着所述边缘移动,容器包括围绕与所述基部相对的嘴部的边沿,以及每对突起和边缘中的边缘在围绕容器周边的相应位置处以相对于容器的边缘的至少一个部段成一定角度的方式取向。

如上所解释的那样,这将封闭部件的枢转运动考虑在内。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其中包括至少一对构件,每对构件包括突起和边缘;封闭部件和容器分别设有一对构件中的突起和边缘中的一个,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突起可沿着所述边缘移动,每一对设置在封闭部件的悬垂部分和容器壁之间。

通常,容器将是柔性的,以适应当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的在封闭部件的悬垂部分的位置上的变化。通过在悬垂部分和容器的侧壁之间提供上述对,将密封部件按压抵靠容器壁的内表面的弹性力也保持突起在边缘的下方或上方。此外,在悬垂部分和容器侧壁之间的上述对的布置使得封闭部件更容易移除。通常情况下,将存在两对突起和边缘,在容器的相对两侧的每一侧上具有一对。通过在垂直于连接所述对的假想线的方向上挤压容器,所述突起可释放边缘或被释放。则封闭部件可从容器提升。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其中包括至少一对构件,每对构件包括突起和边缘;封闭部件和容器分别设有一对构件中的突起和边缘中的一个,当封闭部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转时,突起可沿着所述边缘移动,每对突起和边缘中的边缘是用于接收所述突起的相应凹槽的边缘。

相比于其中在封闭部件和容器侧壁的内侧面中的一个的表面上的脊状部设有边缘的变型,突起设置于其上的表面和凹槽设置于其中的表面可相对靠近到一起。

在该组合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封闭部件配置成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用于形成待被处理的液体储器,并保持用于处理通过储器出口的液体的液体处理装置。

与覆盖嘴部的延伸部分相结合,该实施例适于供应具有相对较低水平的污染物的经处理的液体。当在至少第一位置下分离部件由容器支撑时,分离部件提供用于液体从储器流动通过液体处理装置并进入到容器内的路径。

该实施例的变型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

该盖可用于防止污染物进入储器和/或如果容器倒置或仅仅倾斜以便从其倾倒液体时防止液体从储器流出。

在一个变型中,盖被直接放置到分离部件上。这使得盖能够随分离部件枢转。

在包括用于封闭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的实施例的变型中,所述盖可从分离部件分离。

这允许省却铰链。

在包括用于封闭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的实施例的变型中,所述盖包括延伸超过和经过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的唇缘。

从而该盖可具有相对低的轮廓。它不需要设有凹入的把手,设有凹入的把手削减储器的体积。它也不需要具有突出的把手,具有突出的把手将增加组合件的高度而不增加其保持液体的能力。

在包括用于封闭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的实施例的变型中,所述盖包括悬垂部段,该悬垂部段具有用于在储器的嘴部处接合储器内表面的外表面。

这是将盖保持到分离部件的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方式,以便例如在分离部件枢转或将液体从容器倒出的过程中它不掉落。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组合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通过悬垂部段的至少一个部段的至少一个槽;和

位于下述部段中之一上的至少一个凹槽,所述部段即悬垂部段、储器内表面的在面对另一悬垂部段的储器嘴部处的部段和在储器嘴部处的储器的内表面的部段。

这提供储器的通风,以允许待被处理的液体由空气所取代。应该指出的是,可以使用槽和相邻凹槽的组合。槽可进一步允许盖的悬垂部段的一定程度的压缩。

在包括用于封闭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的组合件的实施例中,包括悬垂部段的盖具有用于在储器的嘴部处接合储器内表面的外表面,所述盖包括悬垂部段从其悬垂的覆盖部段,并且覆盖部段包括横向外伸的边缘部段,用于邻近储器的嘴部放置在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上。

外伸部段限定悬垂部段可以或应当被压入到储器的嘴部内多远。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横向外伸部段沿着所述盖周边的部段与沿着盖的周边的其余部分相比,相对于悬垂部段进一步突出,其中在沿着所述盖周边的部段中它仅延伸到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的外边缘,其中在沿着盖的周边的其余部分中它只延伸到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例如,在与上部部段的所述部段定位在其上的一侧相对的一侧上的部段)的外边缘。

这允许盖被“剥离”以便将其移除,但是具有在过程中其竖立在储器中风险降低。用于剥离动作的支点位于合适远离储器嘴部的边缘,即外伸部段进一步突出的地方。然而,组合件在任何地方都不加宽。在盖符形于分离部件的上部部段的形状的情况下,横向外伸部段的最远突出的部段将相对于盖的最高区段定位,该最高区段是用户将能够抓握住该盖以便将其从分离部件剥离的位置。

在组合件包括用于封闭分离部件的储器的嘴部的盖的组合件的一个变型中,其中包括悬垂部段的盖具有用于在储器的嘴部处接合储器内表面的外表面,所述盖包括悬垂部段从其悬垂的覆盖部段,并且覆盖部段包括横向外伸的边缘部段,用于邻近储器的嘴部放置在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上,所述横向外伸部段接收在分离部件的边缘部段的凹入部分内,例如边缘部段的具有非对称形状的外周边的凹入部分。

边缘部段的凹入部分具有的效果是所述盖的覆盖部段以至少一些方式沉入到分离部件内,提供较平滑的光洁度并降低其无意中脱开的风险。即使储器嘴部的周边具有对称的形状,如果边缘部段的凹入部分具有非对称形状的外周边以及外伸部分具有相应形状的外周边,则该盖只能在一个取向上放置到分离部件上。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在该实施例中封闭部件配置成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用于形成待被处理的液体的储器,并保持用于处理通过储器出口的液体的液体处理装置,所述分离部件包括用于接收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的座。

这允许使用液体处理介质或装置,其中所述处理能力随着时间或随着使用耗尽。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分离部件包括筒座,所述芯座用于接收为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形式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芯座具有嘴部,液体处理芯的至少一个部段可通过嘴部插入,并且芯座包括用于接合所述液体处理芯的周边密封边沿的密封表面。

所述嘴部通常将对应于储器的出口,从而迫使液体通过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离开储器。

在一个具体的变型中,芯座嘴部对应于芯座腔室的嘴部以便接收所述液体处理芯的所述部段,芯座腔室由至少一个侧壁和与芯座腔室的嘴部相对的端壁限定,并且芯座腔室设有至少一个液体可透过的出口。

出口可用于调节通过液体处理芯的流动。这在由液体处理芯中的液体所花费的时间是决定液体处理程度的情况下是有用的。一个实例是其中所述芯包括用于在扩散过程诸如吸附(包括离子交换)中处理液体的液体处理介质,并且与液体处理介质的接触时间决定处理程度。

出口可由相对于所述端壁的周围部段突出到芯座腔室中的芯座的中空部分来限定。

通道形成在中空部分内,并通到对应于分离部件的排放出口的芯座腔室的出口。在芯座腔室中保持高达提供从芯座腔室通到通道的孔的液体水平。这使得下述实施例成为可能,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使用中芯的至少下部部段甚至在储器已被清空之后保持浸没在液体中。这在其中希望防止芯中的液体处理介质变干的情况下可能是有用的。这在其中微量物质在浸没部分中提供的情况下也可能是有用的。

在一个具体的变型中,中空突出部分的侧壁限定通道,并设有围绕中心开口突出到通道内的至少一个脊状部。

一个或多个脊状部限定横截面区域,该横截面区域限制液体从储器流动到芯座腔室的出口的流动速率。它或它们也可通过接合可插入到中空突出部分内的芯上的突出部分而在固定芯的方面发挥作用。

在其的特定变型中,至少两个脊状部端部在相对于对应于流动方向的轴线的切线方向上间隔开,以便在使用中允许液体在它们之间通过。

因此,即使一个或多个脊状部围绕其布置的中心开口被液体处理芯的一部分堵塞,通过液体处理芯的一部分中心开口保持处于合适的位置下,还存在用于液体的通路,所述通路的横截面面积由脊状部端部之间的间距确定。

根据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处理系统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件和液体处理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体处理装置是用于放置在被包括在分离部件中的座内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

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保持在座内处于密封的关系,确保待被处理的液体被迫流动通过液体处理装置。液体处理装置可具有有限的处理能力和/或寿命,并且可在其能力耗尽或在到达其寿命末时进行更换。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是包括壳体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滤芯,所述壳体包括:

形成液体入口的至少一个液体可透过的窗口;

形成液体出口的至少一个液体可透过的窗口;

至少一个处理腔室,例如包括液体处理介质,位于形成所述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之间并与所述窗口处于液体连通。

这是一个较通用的实施例,其中例如可设置芯,该芯具有处理腔室,所述处理腔室具有各自不同的内容物。此外,该腔室用于保持粒状液体处理介质床,呈现用于接触液体的相对大的有效面积。

在该实施例的一个变型中,所述壳体包括周边密封边沿,周边密封边沿用于与芯座的密封表面配合以便将形成液体入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与形成所述液体出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分离。

将芯放置在芯座中的动作导致密封边沿接合芯座的密封表面,从而防止液体经过液体处理芯的任何流动。

在液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中,液体处理装置包括液体处理介质,用于在扩散过程中处理液体,例如通过吸附。

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言,通过吸附的液体处理包括通过离子交换对液体进行处理。

在液体处理系统的实施例中,液体处理装置包括多孔的透液性主体,其由粘结物质、例如颗粒物质制成。

主体可包括在具有上述类型的壳体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内。它可以是自支撑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主要部分或甚至仅仅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不可渗透材料制造的壳体可被省却。一个实例是包括多孔主体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所述多孔主体由热粘结的活性炭制成,任选由一层或多层液体可透过的网状物(web)覆盖。

因此,在包括用于在扩散过程中例如通过吸附处理液体的液体处理介质的液体处理装置的一个变型中,液体处理装置包括多孔的透液性主体,其由粘结物质、例如颗粒物质制成,并且粘结物质包括在扩散过程中用于处理液体的液体处理介质的至少一些。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地解释说明,其中:

图1是用于形成液体处理系统的组合件的前部平面视图,其包括容器,由盖覆盖的分离部件悬置于其中,其中容器制成透明的以示出分离部件;

图2是容器的透视图;

图3是容器的横截面视图,示出从容器的内部看时的容器喷嘴;

图4是容器的另一横截面视图,示出从容器的内部看时的与喷嘴相对的壁部段;

图5是分离部件的透视图;

图6是在分离部件上的凸耳的细节视图;

图7是分离部件的平面视图;

图8是分离部件的底侧的透视图;

图9是分离部件的仰视图;

图10是分离部件的透视横截面视图,示出用于接收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的芯座;

图11是分离部件的平面横截面视图;

图12是合适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盖的透视图;以及

图14是盖底侧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液体处理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和倾倒经处理的液体的容器1(图1-4),分离部件2和盖3(图13,图14)。在此,将假定液体处理系统是用于处理含水液体诸如自来饮用水的系统。所示的液体处理系统是重力驱动的液体处理系统。

容器1(图1-4)具有基部4,用于将容器放置到支撑表面上。它具有在基部4的相对端部处由边沿5围绕的嘴部。边沿5基本上位于一个平面内,这样当从侧面以平面视图观察时,它基本上是笔直的。侧壁6从基部4延伸到边沿5。容器1形成有喷嘴7。喷嘴7的嘴部与容器1的嘴部邻接,并由边沿5的部段接界。喷嘴7采取与侧壁6一体的唇缘形式。该唇缘上部边缘包括在边沿5内。

容器1具有横向于从基部到嘴部延伸的中心直立轴线的细长横截面。喷嘴7位于一个纵向端部处。容器1相对于通过直立轴线和纵向轴线的平面是对称的。

容器1可由塑料制成,例如聚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SAN)。它是相对弹性的,因为它可由用户挤压,至少在没有分离部件2的情况下。相比之下,也可由聚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制成的分离部件2相对较硬。这是有用的,因为它包括需要在相对紧密公差范围内制造并且应保持它们形状的部分。一般而言,在容器1和分离部件2相互接合的情况下为了防止磨损,它们应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在所示实施例中,容器1没有单独的把手。这确保用户的手相对紧密地接近被握持在手中时的容器1的主体。为了在容器1上提供更多的紧握,容器侧壁6上设置有形成凹口的侧壁部段8a、8b,其在两侧上形成凹口。因此,单独的把手没有必要。

导槽9a、9b(图2、图4)设置在侧壁6的内侧面上,处于在基部4和边沿5之间的水平处。导槽9a、9b主要在纵向方向上延伸,但至少它们的上部边缘相对于在围绕容器1的周边的相应位置处的边沿5的至少一个部段成很小的角度。这些边缘用于保持设置在分离部件2的外表面上的突起10a、10b(图5-8),所述突起10a、10b可接收在导槽9a、9b内。当分离部件2被分别放置在容器1的嘴部内以及从容器1的嘴部移除时,容器侧壁6的相对柔性性质允许突起10a、10b被插入和移除。

分离部件2包括上部部段和悬垂部段。它可通过上部部段由容器1支撑。在所示实施例中,上部部段包括延伸超过边沿5的外伸边缘部段11。在所示实施例中,该边缘部段11沿着分离部件2的周边延伸。边缘部段11可被放置在边沿5上以便支撑分离部件2。悬垂部段包括侧壁12,边缘部段11相对于所述侧壁12突出并与所述侧壁12结合。

它可以限定分离部件2的轴线13(图7)。类似于容器1,分离部件2具有垂直于轴线13的大致细长的横截面。边缘部段11具有用于覆盖所述喷嘴7的嘴部的部段14,用于在分离部件2的第一位置下放置到边沿5上的相对部段15a、15b,相对过渡部段16a、16b,和在第一位置下相对于用于放置到边沿5上的所述边缘部段15a、15b倾斜的倾斜部段17。倾斜部段17具有面对边沿5的表面,其在使用中基本上位于一个平面内。倾斜部段17是倾斜的,使得边沿5和倾斜部段17的面对边沿5的表面之间的轴向距离在第一位置下远离搁置于边沿5上的部段15a、15b增加。倾斜部段17由此可朝向容器1向下按压到边沿5上,使得分离部件2枢转到第二位置下,其中在第二位置下其也由容器1支撑。边缘部段11在过程中沿着边沿5位移,使得对应于所述枢轴轴线的接触点在过程中沿着边沿5移动。这些接触点也沿着弯曲的过渡部段16a、16b移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两者下,分离部件2的上部部段的在过渡部段16a、16b之间延伸的部段延伸跨过容器1的嘴部。因此,枢转轴线也延伸跨过嘴部,与在边沿5处定位相对。导槽9a、9b的边缘允许突起10a、10b移动,同时防止分离部件2在枢转过程中无意地从容器1向上弹出。

因为分离部件2相比于容器1是相对刚性的,容器1(尤其是容器侧壁6)可弹性变形,以适应在第二位置下的分离部件2。

当分离部件2枢转到第二位置下时,在侧壁12上的凸耳18(图6)将分离部件2朝向喷嘴7按压。该凸耳18也克服由容器侧壁6施加的相对弹性力而保持分离部件2夹持在第二位置下。

腹板19(图7、图8)从侧壁12延伸到在第一位置下覆盖喷嘴7的嘴部的边缘部段11的部段14。该腹板19确保分离部件2可只放置成使得凸耳18位于容器的与喷嘴7位于其上的一侧相对的相对侧上。它还增强在第一位置下覆盖所述喷嘴7的嘴部的边缘部段11的部段14。

边缘部段11的倾斜部段17在边沿5的上方延伸并超出边沿5,因此它也可被按压远离容器1以便将分离部件2从第二位置释放。同样,导槽9a、9b的边缘允许突起10a、10b移动,同时防止该分离部件2无意地从容器1向上弹出。

为在侧壁12上的周边脊状部形式的密封部件20布置成在第一位置下沿着容器周边的至少大部分抵靠容器侧壁6的内侧面密封。这至少包括密封部件20的在基部4和喷嘴7的最接近基部4的端部之间的水平处的至少一个部段。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部件20与分离部件2是一体的。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它可与分离部件2的其余部分共同模制并由更柔性的材料制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脊状部在形状上是大致平坦的。在替代实施例中,它可具有更圆的横截面,例如成形为类似于珠状部。

形成密封部件20的脊状部的外边缘在形状上符形于容器侧壁6的内侧面,除了部段21(图9)之外,所述部段21位于与上部部段的倾斜部段17的相同侧上。该部段21在至少所述第二位置下从容器侧壁6的内表面分离以允许空气通过。该通风导致液体当从容器1倾倒时相对平稳地流动。取决于容器侧壁6和密封部件20的柔性,部段21在第一位置下可有效地抵靠容器侧壁6的内表面密封,这样在基部4和最接近基部4的喷嘴7的端部之间的水平处沿着密封部件20的整个长度提供密封。

在第二位置下,密封部件20的在边缘部段11的倾斜部段17的相对侧上的至少一个部段位于在边沿5和喷嘴7的最接近基部4的的端部之间的水平处,允许液体从容器倒出。鉴于容器侧壁6朝向边沿5向外倾斜的这一事实,即使在没有喷嘴7的情况下,密封部件20也与容器侧壁6的内表面间隔开。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部件20还与设置在容器侧壁6的内表面上的第一脊状部22a、22b和第二脊状部23(图3,图4)配合。第一脊状部22a、22b(图3)在相应于喷嘴7的最接近基部4的端部的水平处邻近喷嘴7设置。第一脊状部22a、22b相对于喷嘴7对称地布置,使得它们也相对于容器1的对称直立平面对称地布置。当分离部件2枢转到第一位置下时,密封部件20卡扣到第一个脊状部22a、22b的后面。这给用户提供容器1已被正确地封闭的信号。信号不必是可听的,但会被用户感觉到。

第二脊状部23(图4)位于容器1的相对于喷嘴7的内部的相反侧上。当分离部件2移动到第二位置下时,密封部件20卡扣到第二脊状部23的后面。这是液体可从容器1倒出的明显信号。

分离部件2限定芯座(图10、图11),并包括形成芯座腔室的端部部段,所述芯座腔室用于接纳为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24(图9)形式的液体处理装置。芯座包括嘴部,该嘴部在分离部件2的一个部段的底部处形成以便形成待处理液体的储器。芯24的壳体包括结合到帽形的芯壳体部件26的容器形的芯壳体部件25,它们共同限定用于容纳液体处理介质的腔室。周边芯密封边沿27具有符形于芯座嘴部周边的外部轮廓,并且布置成当芯24被正确地放置在芯座内时与密封表面28配合。当与配合的密封表面密封接合时,芯密封边沿27将形成液体入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29a-29d与形成液体出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30a、30b分离。因此,液体被迫通过芯24离开储器。它通过液体可透过的窗口29a-29d进入,在该实例中所述液体可透过的窗口29a-29d形成为帽形的芯壳体部件26。液体通过所述液体可透过的窗口30a、30b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液体可透过的窗口30a、30b在形成芯24基部的芯壳体端壁31中形成。在其通过芯24的路径上,液体接触布置在由所述帽形的芯壳体部件26和容器形的芯壳体部件25所形成的腔室中的液体处理介质。

液体处理介质可包括用于在扩散过程中处理液体的液体处理介质,例如去除或添加组分到液体的介质。具体地,介质可包括用于通过吸附处理液体的液体处理介质,这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言包括离子交换、吸附和吸收。所述介质可包括活性炭。它们可包括离子交换树脂,例如阳离子交换树脂。阳离子交换树脂可包括氢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大部分的离子交换树脂是氢型的。少数可能至少最初装载有碱金属抗衡离子,诸如钾或钠。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可用体积,所述阳离子交换树脂可以是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液体处理介质将通常至少部分地是颗粒形式。芯24可包括热粘结的液体处理介质,例如热粘结颗粒状液体处理介质。合适的粘结剂包括聚乙烯,特别是超高密度聚乙烯。

芯端壁31包括凹部32(从外面可见),中空的芯突起33布置在凹部中。芯突起33在凹部32的与凹部32的嘴部相对的端部处从壁部段突出。它完全被容纳在凹部32内。芯突起33具有大致圆筒形状,但设置有珠状部34,珠状部在外表面上形成固定装置。芯突起也在其自由端部处被中断,以允许它被略微压缩。

芯座腔室(图10、图11)由芯座腔室侧壁35和芯座腔室端壁36形成。两者都是分离部件2的一体式部分。液体出口延伸通过芯座腔室端壁36。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它由相对于所述芯座腔室端壁36的周围部段突出到芯座腔室内的中空突出部分37限定。在该实施例中,中空突出部分37与筒座腔室端壁36是一体的。

当芯24被放置在芯座内时,中空突出部分37在自由端部处开放以便接纳芯突起33。中空突出部分37限定通道,并设置有脊状部38,脊状部38突出到围绕中心开口的通道内。脊状部的端部相对于分离部件的轴线13在切线方向上分隔开,在该实例中其与流动方向对准。即使当芯24的芯突起33占据由脊状部38所包围的中心开口时,分离允许液体在脊状部38的端部之间通过。

珠状部34卡扣在脊状部38的后面以便轴向保持芯24处于合适的位置内,并当芯24处于合适位置下时对抗作用在芯24的密封边沿27上的力。

在使用过程中,待被处理的液体的储器在筒座上方,其由盖3封闭。盖3仅与分离部件2配合,盖3仅封闭储器,使得盖可随着分离部件2枢转。盖3将相对紧密地封闭由分离部件2形成的储器。当分离部件2枢转时或液体从容器1倒出时,同时仍然有未处理的液体在储器内,这通常将防止液体晃动超过边缘部段11。然而,作为防止储器满溢的进一步预防措施,分离部件2由半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填充指示器(一个指示对应于一个杯子容量的水平处,另一个对应于两个杯子容量的水平处)被压花或以其它方式设置在分离部件2的侧壁12上,在此其形成储器(参照图1、图5和图7)。

盖3(图13、图14)是单个部件,例如可通过注射成型获得。它例如可由聚丙烯制成。它比分离部件2更具柔性,例如由具有较低弹性模量的材料制成。盖3包括覆盖部段39和悬垂部段40。悬垂部段40在储器的嘴部处具有符形于分离部件2的侧壁的内部轮廓的外部轮廓。悬垂部段40在沿其周边的至少一个(在实例中是仅仅一个)位置处被中断。中断部分41朝向悬垂部段40的远离覆盖部段39的边缘延伸。中断部分41允许悬垂部段40被压缩,否则其为在其自身上封闭的悬垂壁的形式。弹性返回力则将悬垂部段40抵靠分离部件2的侧壁12的内表面按压。摩擦接合将盖3保持到分离部件上。

覆盖部段39形成相对于所述悬垂部段40的外伸部分。唇缘42甚至进一步延伸即经过分离部件2的边缘部段11的外边缘。盖3从而可相对容易地移除。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盖3处于适当位置下时,唇缘45处于相对于容器1的对称平面偏移的一个位置处。在替代实施例中,盖3可以是对称的或唇缘42可相对于另一侧偏移。

值得指出的是,覆盖部段39符形于分离部件2的边缘部段11。因此,它包括:覆盖部段的大致平面的第一部段43、弯曲的过渡部段44和相对于第一部段43倾斜的部段45。

此外,覆盖部段39的外伸部段被接收在分离部件2的边缘部段的凹入部件46(图5、图10)内。考虑到下述事实,即它也必须适应唇缘42,在此它延伸超过分离部件2的边缘部段,该凹入部件46具有为不对称形状的外周边。

通风凹槽47(图5、图10、图11)设置在凹入部件46的底部处,通风凹槽47也沿着分离部件2的内表面延伸,在通风凹槽处该内表面接合悬垂部段40。中断部分41形成该通风凹槽47的延续部分,所以由芯24处理过的液体被空气取代。

在分离部件2的最接近喷嘴7的一侧上,凹入部件与沿着分离部件2的周边的其余部分相比进一步向外延伸,可能除了其中凹入部件一直延伸到边缘以适应唇缘之外。覆盖部段39的横向外伸部段比沿着盖3周边的其余部分进一步相对于悬垂部段40突出,可能除了它延伸超过分离部件2的边缘部段的外边缘,即唇缘45之外。因此,当通过抓握住唇缘42将盖3从分离部件2剥离时,支点相对远离在分离部件2中的储器嘴部边缘。盖3因而不大可能落入到储器内。它可容易移除。

因为枢轴轴线相对靠近容器1的中心直立轴线A,所以分离部件2可相对容易地枢转。用户只需用抓握住容器1的手的拇指按压到边缘部段11的倾斜部段17上。例如另一只手无需抓握住玻璃杯。一旦处于第二枢转位置下,分离部件2由凸耳18保持在那里。在第一位置下覆盖喷嘴7的嘴部的边缘部段11的部段14从边沿5提升。在第一位置下防止液体进入喷嘴7 的密封部件20的部段在第二位置下从容器侧壁6脱离接合。这允许经处理的液体从容器1倒出。为了使得分离部件2返回到第一位置,只需用抓握住容器1的手的拇指足够按压边缘部段的倾斜部段17远离边沿5。导槽9a、9b和保持在导槽中的突起10a、10b确保支撑分离部件2并封闭喷嘴7的嘴部的边缘部段11的部段14、15a、15b返回到在第一位置下接触边沿5。

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其可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变化。例如,尽管示出的液体处理系统是纯重力驱动的,但是备选的实施例可包括用于降低容器1中压力的装置,或用于增加由分离部件2形成的储器中压力的装置。具有容纳粒状液体处理介质的壳体的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芯24已经通过实例的方式描述。一个不同的实施例可包括装配件,该装配件用于密封地接纳可更换的液体处理装置,该液体处理装置为热粘结的液体处理介质的圆盘形式,任选地至少部分地由液体可渗透片材(诸如绒头织物或网状物)覆盖。

附图标记清单

1-容器

2-分离部件

3-盖

4-基部

5-边沿

6-容器侧壁

7-喷嘴

8a,8b-形成凹口的侧壁部段

9a,9b-导槽

10a,10b-突起

11-边缘部段(上部部段)

12-分离部件的侧壁(悬垂部段)

13-分离部件的轴线

14-覆盖喷嘴的边缘部段

15a,15b-邻近喷嘴的边缘部段

16a,16b-过渡部段

17-倾斜的边缘部段

18-凸耳

19-腹板

20-密封部件

21-密封部件的部段

22a,22b-第一脊状部

23-第二脊状部

24-液体处理装置(液体处理芯)

25-容器形的芯壳体部件

26-帽形的芯壳体部件

27-芯密封边沿

28-密封表面

29a-29d-形成液体入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

30a,30b-形成液体出口的液体可透过的窗口

31-芯壳体端壁

32-凹部

33-芯突起

34-珠状部

35-芯座腔室侧壁

36-芯座腔室端壁

37-中空突出部分

38-突出部分上的脊状部

39-盖的覆盖部段

40-盖的悬垂部段

41-中断部分

42-盖上的唇缘

43-覆盖部段的第一部段

44-弯曲的过渡部段

45-覆盖部段的倾斜部段

46-凹入部件

47-通风凹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