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漏乳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9744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制品制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防漏乳化罐。



背景技术:

乳化罐的作用是将一种或多种物料(水溶性固相、液相或胶状物等)溶于另一种液相,并使其水合成为相对稳定的乳化液。广泛适用于食用油类、粉类、糖类等原辅料的乳化混合。乳化罐化料后,化料温度降低明显达不到工艺要求。而化料温度不达标会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并且使得乳化的速度下降,生产效率下降。且现有的乳化罐的出料口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渗漏问题,长时间的渗漏将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对工厂是一个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效防漏乳化罐,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乳化过程中效率低下和出料渗漏等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罐体上方安装有电机,电机伸出有位于罐体内的转轴,转轴端部固定有乳化头,转轴四周分布有多个搅拌叶,搅拌叶内置有加热丝,构成搅拌叶对乳化液加热的结构,罐体下方开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连接控制阀,出液口和控制阀之间设有油封,构成油封将出液口和控制阀之间缝隙密封的结构,罐体上方开设有出气孔,出气孔经气管连接真空抽气泵。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加热丝直接集成在搅拌装置内,可以充分对内部溶液进行加热,保证化料需要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2)出料口增加油封,避免乳化液的渗漏,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罐体1上方安装有电机4,电机4伸出有位于罐体1内的转轴9,转轴9端部固定有乳化头12,转轴9四周分布有多个搅拌叶10,搅拌叶10内置有加热丝11,构成搅拌叶10对乳化液加热的结构,罐体1下方开设有出液口13,出液口13连接控制阀15,出液口13和控制阀15之间设有油封14,构成油封14将出液口13和控制阀15之间缝隙密封的结构,罐体1上方开设有出气孔6,出气孔6经气管7连接真空抽气泵17。

所述的罐体1一侧设有进水口2。

所述的罐体1一侧设有进油口8。

所述的罐体1上方安装有温度表3。

所述的罐体1上方安装有压力表5。

所述的控制阀15下端连接出料管16。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

水相和油相分别从进水口2和进油口8进入罐体1内,启动电机4对水相和油相进行混合乳化,乳化头12通过与电机4连接实现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剪切,分散,撞击。这样物料就会变得更加细腻,促使油水相融。而搅拌叶10能够使物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加快乳化的过程。搅拌叶10内置有加热丝11,可以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加热,保证乳化的温度恒定,从而使得乳化过程更加的顺利,间接的提高工作效率。

罐体1下方的控制阀15与罐体1之间设有油封14,能够将出液口13和控制阀15之间的缝隙全部堵塞,保证出料通道的密封性,防止乳化液的渗漏,节约资源,减少浪费。

罐体1上的出气孔6经气管7连接真空抽气泵17,根据压力表5探测到的罐体1内的气压情况,对罐体1内气体进行抽取,使罐体1内保持真空状态,使得乳化液的混合不会出现气泡,乳化液质量得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加热丝直接集成在搅拌装置内,可以充分对内部溶液进行加热,保证化料需要的温度,提高工作效率;2)出料口增加油封,避免乳化液的渗漏,减少经济损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