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环模颗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7998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环模颗粒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产品颗粒生产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农机产品中将秸秆或其他生物质原料制成饲料或生物质燃料颗粒的锥环模颗粒机。



背景技术:

当前,用于秸秆及其它生物质原料的颗粒机,主要分平模和环模制粒两种,平模和环模在颗粒成型中各有所长。环模颗粒机特点在于产量大,颗粒成型漂亮,密度高。不加任何添加剂也能做出颗粒来。压辊磨损均衡,能降低易损耗件的消耗。其缺点电耗普遍偏高。而平模颗粒机的优点在于耗能小,机动性大,适合小家庭式作坊。其缺点在产量低,压力小,出料难,成型差。工作面加宽后,压辊和平模的磨损不均衡,达不到更大的产量。总之环模的优点就是平模的缺点,平模的优点也是环模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环模颗粒机,该锥环模颗粒机在使用过程中,制粒效率高,节能,产出产品高质量,用以解决环模颗粒机电耗偏高和布料不均衡;平模颗粒机工作面窄,产量低,工作面加宽后,压辊和平模磨损不均衡等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锥环模颗粒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动力输出主轴、锥体、锥环模、锥辊、布料刮板、锥环模外罩和出料槽;其中,所述电机的转轴通过平键连接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平键连接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被动齿轮,所述被动齿轮通过平键连接所述动力输出主轴;所述动力输出主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锥体,该所述锥体上部呈环形面;所述锥体上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锥环模,所述锥环模呈上粗下细设置,所述锥环模上还设置出粒孔,所述出粒孔正对所述锥体上部的所述环形面;所述动力输出主轴上安装所述锥辊和所述布料刮板,所述锥辊和所述布料刮板为一组,二者间隔设置;所述锥环模外罩固定于所述锥体上的所述环形面外边缘与所述锥环模形成制粒室,且所述锥环模外罩上具有入料口,所述锥环模外罩上部还设置出气孔,所述锥环模外罩下部连接所述出料槽。

所述动力输出主轴上至少安装两组所述锥辊和所述布料刮板。

所述锥环模和所述锥辊之间的间隙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将秸秆及其它生物质原料的物料通过入料口投入到制粒室中,动力输出主轴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布料刮板,布料刮板先将物料摊平,锥辊随动力输出主轴公转,锥辊在锥环模间物料的摩擦力作用下产生自转,从而对物料产生压力,将物料从锥环模的出粒孔中挤出,形成颗粒,形成的颗粒进入锥体上的环形面上,活动刮板将从锥环模的出粒孔中的颗粒从出料槽扫出去,采用以上技术可以使得饲料和生物质颗粒机密度大、表面质量好。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锥辊在锥环模上运动,锥辊和锥环模接触线上每个点的圆周线速度是相等的,从而形成的颗粒均匀。另外,锥环模和锥辊受力均匀,电机载荷平稳,电耗降低。3、本实用新型的锥环模和布料刮板之间的间隙可调,间隙越大,料层厚度越厚,间隙越小,料层厚度越薄,针对不同的物料所需的料层厚度不同,针对每一种物料进行间隙调整,进而针对不同物料实现最佳生产量。4、本实用新型采用布料刮板先将物料摊平,因此布料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锥环模呈上粗下细设置,且配合锥辊使用,可以加宽工作面,模具和压辊不会产生不均衡磨损。鉴于以上理由,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用于农机产品颗粒生产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锥环模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1、动力输出主轴2、锥体3、锥环模4、锥辊5、布料刮板6、锥环模外罩7和出料槽8。

其中,电机1的转轴通过平键连接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9通过皮带10连接第二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1通过平键连接主动齿轮12,主动齿轮12传动连接被动齿轮13,被动齿轮13通过平键连接动力输出主轴2,实现通过电机1的启动带动动力输出主轴2的转动。动力输出主轴2通过轴承安装在锥体3,该锥体3上部呈环形面31;如图4和图5所示,锥体3上方通过螺栓连接锥环模4,锥环模4呈上粗下细设置,锥环模4上还设置出粒孔41,出粒孔41正对锥体3上部的环形面31;锥环模4内的动力输出主轴2上安装锥辊5和布料刮板6,锥辊5和布料刮板6为一组,二者间隔设置。锥环模外罩7固定于锥体3上的环形面31外边缘与锥环模4形成制粒室,且锥环模外罩7上部中间中空,形成用于投放秸秆及其它生物质原料等物料的入料口71,锥环模外罩7上部还设置用于排放制造颗粒过程中产生的热气的出气孔72,锥体3上的环形面31上端面设置有活动刮板(图中未示出),将从锥环模4的出粒孔41中的颗粒扫出去,锥环模外罩7下部连接向下倾斜的出料槽8。

上述实施例中,为了保护电机1本实用新型还设置电控箱,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故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例中,锥环模4和锥辊5之间的间隙为0.1-0.5mm。

上述实施例中,动力输出主轴2上至少安装两组锥辊5和布料刮板6。

上述实施例中,锥环模4和锥辊5受力均匀,电机1载荷平稳,电耗降低;因为使用锥环模4配锥辊5,可以加宽工作面,模具和压辊不会产生不均衡磨损;因为锥辊5在锥环模4上运动,锥辊5和锥环模4接触线上每个点的圆周线速度是相等的。

上述实施例中,锥环模4和布料刮板6之间的间隙可调,间隙越大,料层厚度越厚,间隙越小,料层厚度越薄,针对不同的物料所需的料层厚度不同,针对每一种物料进行间隙调整,进而针对不同物料实现最佳生产量。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

首先,启动电机1,电机1的转动带动与之连接的第一皮带轮9,第一皮带轮9转动通过皮带10将动力传送给第二皮带轮11,第二皮带轮11带动主动齿轮12转动,主动齿轮12转动带动被动齿轮13转动,被动齿轮13转动带动与之相连的动力输出主轴2转动,实现通过电机1的启动带动动力输出主轴2的转动;

其次,将秸秆及其它生物质原料的物料通过入料口71投入到制粒室中,动力输出主轴2的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布料刮板6,布料刮板6先将物料摊平,锥辊5随动力输出主轴2公转,锥辊5在锥环模4间物料的摩擦力作用下产生自转,从而对物料产生压力,将物料从锥环模4的出粒孔41中挤出,形成颗粒,形成的颗粒进入锥体3上的环形面31上,活动刮板将从锥环模4的出粒孔41中的颗粒从出料槽8扫出去。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