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投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2112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投粉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工艺中,大型生产线往往需要体积庞大的储料罐及反应釜,故投放粉料时通常以货梯形式将所需粉料运送至反应釜顶的投料口,再进行投放。可见其存在以下缺点:1.中间需要人力大量的参与搬运;2.在釜顶投料时缺乏防护措施,导致粉尘逸散的污染,高位置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3.投料重量精准度难以控制,导致重量精度低。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061157U于2013年7月17日公开了一种真空投粉系统,具体公开了包括投料站、分离器、真空泵、反应釜、烟囱,所述的投料站通过输料管道与分离器相连接,所述的分离器与真空泵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的真空泵与烟囱相连接,所述的分离器下设有反应釜。所述的分离器与反应釜之间设有过滤器。所述的过滤器下设有一螺杆。该结构通过真空泵将粉料吸入分离器,对粉料进行气固分离,粉料进入反应釜搅拌成混合液,多余的空气则通过与真空泵相连接的烟囱排出,实现自动投粉工作。但该结构的投粉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实现控量投粉,导致生产效率较低,投粉量精度低。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自动化、生产效率高、低污染、成本低、劳动力投入小的自动投粉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自动投粉装置,包括投料机构和受料机构,投料机构与受料机构彼此通过输送管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机构,鼓风机构通过输送管道依次连通投料机构和受料机构,鼓风机构鼓入高速气流与投料机构投入的粉料混合加速,使粉料运输到高位置的受料机构中。

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吨标投料站和混合加速室,吨标投料站通过混合加速室连通输送管道。

所述吨标投料站上设置有给气阀。

所述受料机构包括一组或两组以上投料仓,输送管道分支连接两组以上投料仓,输送管道的分支处设置有三通换向阀。

所述投料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投料量的称重控制部件。

所述鼓风机构包括罗茨风机。

还包括用于控制投料机构和/或鼓风机构的电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鼓风机构,使粉料可自动往高位置的受料机构输送,并通过称重机构可实现控量投粉至反应釜中,其避免了传统投粉方式的污染及大量劳动力投入,也节省了粉料运输至高处投入大型反应釜的成本,自动化程度高,连续生产力强,大大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自动投粉装置,包括电控设备1、鼓风机构、投料机构和受料机构;投料机构与受料机构彼此通过输送管道6相连通;鼓风机构通过输送管道6依次连通投料机构和受料机构;鼓风机构鼓入高速气流与投料机构投入的粉料混合加速,便可使粉料运输到高位置的受料机构中。实际应用中,鼓风机构和投料机构设置于低位(一楼)的储料及投料区内,受料机构设置于高位(二楼以上)的受料区内,实现粉料自低位往高位的自动投料。本结构避免了传统投粉方式的污染及大量劳动力投入,也节省了粉料运输至高处投入大型反应釜的成本;而且自动化程度高,连续生产力强,大大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说,所述投料机构包括吨标投料站4和混合加速室5,吨标投料站4通过混合加速室5连通输送管道6。投料区设置两个投料口,以适用大重量和小重量粉料的投放,比起传统工艺效率至少提高一倍。

进一步说,所述吨标投料站4上设置有给气阀3。

进一步说,所述受料机构包括三组投料仓9,输送管道6分支连接该三组投料仓9,输送管道6的分支处设置有三通换向阀7,便于控制各分支的通断。

进一步说,所述投料仓9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投料量的称重控制部件8,实现控量投粉至反应釜中。

进一步说,所述鼓风机构包括罗茨风机2。

进一步说,电控设备1分别控制投料机构和鼓风机构。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