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488阅读:28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是涉及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实验室中经常会购置大容量的溶剂,如5L、10L蒸馏水或燃烧酒精等,由于溶剂桶体积大,桶口宽短,实验人员倾倒时,经常遇到喷溅、顺着桶口流淌、洒一地或沾染到其他平面上等问题;而且力量较小女性实验人员更不容易对大溶剂桶进行搬起倾倒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虹吸原理将溶剂自溶剂桶内转移至其它溶剂瓶使用的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而且针对大批量溶剂转移的操作,具有省时省力完成操作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包括底座、铁架台、两个固定杆、支撑杆、吸气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一侧上方平行设置铁架台,所述的底座与铁架台之间一侧通过所述的两个固定杆相连、另一侧通过所述的支撑杆相连,所述的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的铁架台一侧边固定相连。

所述的铁架台上放置有大溶剂桶,所述的铁架台与支撑杆斜下方的底座上放置有溶剂瓶,在高于大溶剂桶上方的支撑杆上垂直连接有调节杆,所述的调节杆与所述的支撑杆活动连接,所述的大溶剂桶与溶剂瓶之间连接有移液管,所述的移液管中间部位通过固定夹固定在溶剂瓶侧的调节杆上,在所述大溶剂桶侧的调节杆端部设置有套环,在所述溶剂瓶侧的调节杆端部固定安装吸气筒。

所述的移液管一端穿过套环并延伸至大溶剂桶内,所述的移液管另一端连通有注液管并延伸至溶剂瓶内,在移液管与注液管连通处设置有一控液开关,在固定夹与调节杆端部套环之间的移液管上设置有另一控液开关;在所述移液管与注液管连通处的控液开关上部的移液管上向上方分支连通有吸气管,所述的吸气管可拆卸连接在吸气筒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杆与支撑杆垂直连接处的调节杆上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接在支撑杆上,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调节杆通过固定环及固定螺栓活动安装在支撑杆上;这样即可通过旋转调节固定螺栓来上、下移动调节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撑杆垂直设置在底座上并与所述的铁架台一侧边的中点处固定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溶剂瓶正上方的调节杆上垂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连接有套环,所述的吸气管与移液管均穿过套环向下延伸至溶剂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吸气筒上还连接有排气管,所述的排气管底端安装有排气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吸气管与吸气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吸气阀。

当拉动吸气筒的活塞时,排气阀关闭,吸气阀打开;当推动吸气筒的活塞时,排气阀打开,吸气阀关闭。

所述的吸气筒与吸气管可以拆卸分离,当吸气管内存留液体时,打开吸气阀可以将其清空。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长度为50cm,宽度为30cm,厚度为0.4cm。

进一步地,所述的铁架台为正方形,边长为30cm,厚度为0.4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的高度为7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固定杆的高度均为3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的长度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液管的长度为11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的长度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气筒的容积为60ml。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管的长度为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结构合理,操作容易,能够轻松转移大溶剂桶内液体或分装到其他各种溶剂瓶内,改善危险费力的倾倒方法,提高操作的安全性和效率,无污染而且小巧。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省时省力,减少了液体喷溅,保证了实验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底座;2为支撑杆;3、4为固定杆;5为铁架台;6为调节杆;7为移液管;8为吸气管;9为吸气筒;10为连接杆;11、14为套环;12、13为控液开关;15为固定夹;16为固定环;17为固定螺栓;18为注液管;19为排气管;20为排气阀;21为吸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简易虹吸转移液体的装置,包括底座1,铁架台2,两个固定杆3、4,支撑杆2,吸气筒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一侧上方平行设置铁架台5,所述的底座1与铁架台5之间一侧通过所述的两个固定杆3、4相连、另一侧通过所述的支撑杆2相连,所述的支撑杆2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所述的铁架台5一侧边固定相连。

所述的铁架台5上放置有大溶剂桶,所述的铁架台5与支撑杆2斜下方的底座1上放置有溶剂瓶,在高于大溶剂桶上方的支撑杆2上垂直连接有调节杆6,所述的调节杆6与所述的支撑杆2活动连接,所述的大溶剂桶与溶剂瓶之间连接有移液管7,所述的移液管7中间部位通过固定夹15固定在溶剂瓶侧的调节杆6上,在所述大溶剂桶侧的调节杆6端部设置有套环14,在所述溶剂瓶侧的调节杆6端部固定安装吸气筒9。

所述的移液管7一端穿过套环14并延伸至大溶剂桶内,所述的移液管7另一端连通有注液管18并延伸至溶剂瓶内,在移液管7与注液管18连通处设置有一控液开关12,在固定夹15与调节杆6端部套环14之间的移液管7上设置有另一控液开关13;在所述移液管7与注液管18连通处的控液开关12上部的移液管7上向上方分支连通有吸气管8,所述的吸气管8可拆卸连接在吸气筒9上。

所述调节杆6与支撑杆2垂直连接处的调节杆6上焊接有固定环16,所述固定环16套接在支撑杆2上,所述固定环16上安装有固定螺栓17,所述调节杆6通过固定环16及固定螺栓17活动安装在支撑杆2上;这样即可通过旋转调节固定螺栓17来上、下移动调节杆6。

所述的支撑杆2垂直设置在底座1上并与所述的铁架台5一侧边的中点处固定相连。

在所述的溶剂瓶正上方的调节杆6上垂直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连接有套环11,所述的吸气管8与移液管7均穿过套环11向下延伸至溶剂瓶。

所述的吸气筒9上还连接有排气管19,所述的排气管19底端安装有排气阀20。

所述的吸气管8与吸气筒9的连接处设置有吸气阀21。

当拉动吸气筒9的活塞时,排气阀20关闭,吸气阀21打开;当推动吸气筒9的活塞时,排气阀20打开,吸气阀21关闭。

所述的吸气筒9与吸气管8可以拆卸分离,当吸气管8内存留液体时,打开吸气阀21可以将其清空。

所述的套环11用于扣紧吸气管8、移液管7并固定住;所述的套环14用于将移液管7扣紧、固定在调节杆6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1长度为50cm,宽度为30cm,厚度为0.4cm。

进一步地,所述的铁架台5为正方形,边长为30cm,厚度为0.4cm。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杆2的高度为7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固定杆3、4的高度均为3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节杆6的长度为20cm。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液管7的长度为11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杆10的长度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的吸气筒9的容积为60ml。

进一步地,所述的排气管19的长度为2cm。

结合附图与技术方案阐述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使用时,打开控液开关13、关闭控液开关12,来回推拉吸气筒9的活塞,通过负压大溶剂桶内的液体被吸入移液管7;当移液管7内液面抵达大溶剂桶液面以下或将进入吸气管8内时停止吸液,打开控液开关12,通过虹吸原理大溶剂桶内的液体自动流入溶剂瓶内,溶剂瓶内液体满足需要时关闭控液开关12,当需要更换新的大溶剂桶时,关闭控液开关13。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