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废气处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65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注塑模具废气处理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车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粉尘,出于环境保护的需要,这些工业废气在排出前需要进行除尘处理。现有的除尘装置主要是设置在排气管道内的过滤腔,在废气通过过滤腔时吸附废气中的粉尘。废气在通过过滤腔时会遇到阻力,导致废气流量降低。现有的除尘装置无法通过简单的结构调整废气流量,导致在需要紧急排气时无法满足大流量的排气需求,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废气处理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注塑模具废气处理管,包括方形管道、方形挡板、螺杆、滤芯、弹簧和堵头;所述方形管道水平设置,所述方形管道具备上壁和与所述上壁相对的下壁;所述下壁的内表面开设有容纳所述方形挡板的容纳槽;所述螺杆的顶部从所述下壁的外表面垂直贯穿所述下壁进入容纳槽内并与所述方形挡板活动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下壁螺纹连接,所述螺杆能够与所述方形挡板相互转动;所述上壁的内表面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上壁内表面上位于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之间的位置为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方形挡板的正上方;所述上壁内还开设有连通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出气口的过滤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所述滤芯包括封隔板、内过滤管、外过滤管和过滤层;所述封隔板的边缘与所述过滤腔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封隔板上开设有通过孔;所述内过滤管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所述内过滤管的开放端与封隔板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侧连接;所述外过滤管套设在所述内过滤管上,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内过滤管和所述外过滤管之间;所述内过滤管和所述外过滤管上均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堵头滑动的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进气口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堵头连接;所述堵头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向所述进气口的封闭端运动以露出所述进气口与所述过滤腔的连接位置。

工作原理如下:

方形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工业废气的管道连接。在需要大流量排气时,方形挡板被容纳槽容纳,废气从方形管道内通过。此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堵头被弹簧向下压使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内部之间的连接被截断,工业废气不能进入过滤腔,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导致工业废气的流量降低,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在需要除尘时,通过转动螺杆,使方形挡板向上运动,方形挡板顶紧在密封部上。此时,方形管道内的工业废气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堵头压缩弹簧,堵头向上运动并靠近进气口的封闭端。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露出,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内部连通,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过滤腔中的滤芯对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粉尘。然后被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滤芯的过滤原理如下:工业废气通过通过孔进入内过滤管,然后通过内过滤管上的通气孔进入过滤层。过滤层吸附工业废气中的粉尘。被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外过滤管上的通气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实现除尘和排气之间的转换。在排气时,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部为开设于所述上壁内表面的凹槽,所述方形挡板能够插入所述密封部内。

密封部为开设于上壁内表面的凹槽,使得在方形挡板插入密封部时,密封性能得到增强,避免未经除尘处理的工业废气直接通过方形管道被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挡板的顶部设置有密封胶条。

设置密封胶条,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螺杆的底部连接的转轮。

设置转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轮控制螺杆的旋转,更加省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方形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工业废气的管道连接。在需要大流量排气时,方形挡板被容纳槽容纳,废气从方形管道内通过。此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堵头被弹簧向下压使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内部之间的连接被截断,工业废气不能进入过滤腔,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导致工业废气的流量降低,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在需要除尘时,通过转动螺杆,使方形挡板向上运动,方形挡板顶紧在密封部上。此时,方形管道内的工业废气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堵头压缩弹簧,堵头向上运动并靠近进气口的封闭端。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露出,进气口与过滤腔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内部连通,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过滤腔中的滤芯对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粉尘。然后被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实现除尘和排气之间的转换。在排气时,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2.密封部为开设于上壁内表面的凹槽,使得在方形挡板插入密封部时,密封性能得到增强,避免未经除尘处理的工业废气直接通过方形管道被排出。

3.设置密封胶条,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

4.设置转轮,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轮控制螺杆的旋转,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A;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B;

图3为滤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形管道,2-方形挡板,3-螺杆,4-滤芯,401-封隔板,402-内过滤管,403-外过滤管,404-过滤层,405-通过孔,5-转轮,6-弹簧,7-堵头,101-上壁,102-下壁,103-容纳槽,104- 进气口,105-出气口,106-密封部,107-过滤腔,201-密封胶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注塑模具废气处理管,包括方形管道1、方形挡板2、螺杆3、滤芯 4、弹簧6和堵头7;方形管道1水平设置,方形管道1具备上壁101和与上壁101相对的下壁102;下壁102的内表面开设有容纳方形挡板2的容纳槽103;螺杆3的顶部从下壁102的外表面垂直贯穿下壁102进入容纳槽103内并与方形挡板2活动连接;螺杆3与下壁102螺纹连接,螺杆3能够与方形挡板2相互转动;上壁101的内表面开设有进气口104和出气口 105,上壁101内表面上位于进气口104和出气口105之间的位置为密封部106,密封部106 位于方形挡板2的正上方;上壁101内还开设有连通进气口104和出气口105的过滤腔107,滤芯4设置在过滤腔107内;所述滤芯4包括封隔板401、内过滤管402、外过滤管403和过滤层404;所述封隔板401的边缘与所述过滤腔107的内周面密封配合;所述封隔板401上开设有通过孔405;所述内过滤管402一端开放,另一端封闭;所述内过滤管402的开放端与封隔板401靠近所述出气口105的一侧连接;所述外过滤管403套设在所述内过滤管402 上,所述过滤层404设置在所述内过滤管402和所述外过滤管403之间;所述内过滤管402 和所述外过滤管403上均开设有通气孔;堵头7滑动的设置在进气口104内,弹簧6设置在进气口104内,弹簧6的一端与进气口104的封闭端连接,弹簧6的另一端与堵头7连接;堵头7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向进气口104的封闭端运动以露出进气口104与过滤腔107的连接位置。

工作原理如下:

方形管道1的两端分别与输送工业废气的管道连接。在需要大流量排气时,方形挡板2 被容纳槽103容纳,废气从方形管道1内通过。此时,由于弹簧6的作用,堵头7被弹簧6 向下压使进气口104与过滤腔107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1内部之间的连接被截断,工业废气不能进入过滤腔107,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107导致工业废气的流量降低,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在需要除尘时,通过转动螺杆3,使方形挡板2向上运动,方形挡板2顶紧在密封部106 上。此时,方形管道1内的工业废气的压力增大,从而使堵头7压缩弹簧6,堵头7向上运动并靠近进气口104的封闭端。进气口104与过滤腔107的连接位置露出,进气口104与过滤腔107的连接位置与方形管道1内部连通,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107,过滤腔107中的滤芯4对工业废气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粉尘。然后被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105排出。

滤芯4的过滤原理如下:工业废气通过通过孔405进入内过滤管402,然后通过内过滤管402上的通气孔进入过滤层404。过滤层404吸附工业废气中的粉尘。被除尘后的气体通过外过滤管403上的通气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根据需要实现除尘和排气之间的转换。在排气时,避免工业废气进入过滤腔107,保证大流量的排气。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密封部106为开设于上壁101内表面的凹槽,方形挡板2能够插入密封部106内。

密封部106为开设于上壁101内表面的凹槽,使得在方形挡板2插入密封部106时,密封性能得到增强,避免未经除尘处理的工业废气直接通过方形管道1被排出。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方形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密封胶条201。

设置密封胶条201,进一步增强密封性能。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2或3的基础上,还包括与螺杆3的底部连接的转轮 5。

设置转轮5,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转轮5控制螺杆3的旋转,更加省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