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0656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空压机储气罐和卸荷阀之间的管路上的气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空压机的加载和卸载通过调节卸荷阀的开度大小来实现。具体地,当气网压力低至加载压力时,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进入卸荷阀内,卸载阀中的加载活塞下移导致进气阀打开,空压机加载运行;当气网压力达到卸载压力时,加载活塞上移,进气阀关闭,空压机卸载。

然而,在北方非常寒冷的地区,由于温度极低,空压机加载时,储气罐和卸荷阀之间的管路中的压缩空气温度急速下降,导致大量水分冷凝析出,大量析出的水分附着于管路和调节阀阀芯等部件上,会使这些部件产生锈蚀,同时,因管路较细,冷凝水无法及时排出,在管路内壁大量集结凝固,最终堵塞管路,发生冻结,影响空压机的正常运行。针对上述问题,现在所采取的措施是在管路外侧包裹保温棉以防止水分冷凝结冰,但由于冬季环境温度极低,管路冻结问题依然时有发生。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其能够避免储气罐和卸荷阀之间的管路冻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所述空压机包括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的储气罐和用于调节所述空压机进气量的卸荷阀,所述气液分离装置设置于所述储气罐和卸荷阀之间,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储气罐和所述冷却器之间连接有第一管路,所述冷却器和气液分离器之间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气液分离器和所述卸荷阀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所述冷却器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所述气液分离器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排水管。

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为旋风分离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和所述第二排水管上均设有加热器。

优选地,所述冷却器为风冷冷却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将储气罐中的压缩空气先经冷却器进行换热析出并排出大部分水分,然后再经气液分离器再分离并排出小部分水分,最后得到较干燥的压缩空气经第三管路输送至卸荷阀,使压缩空气里的水分迅速析出并及时排出,避免了管路的冻结,同时也减少了冷凝水对管路等部件的锈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空压机包括用于储存压缩空气的储气罐1和用于调节空压机进气量的卸荷阀7,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设置于储气罐1和卸荷阀7之间,该气液分离装置包括冷却器3和气液分离器5,如图1所示,储气罐1和冷却器3之间连接有第一管路2,冷却器3和气液分离器5之间连接有第二管路4,气液分离器5和卸荷阀7之间连接有第三管路6,冷却器3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8,气液分离器5的下部连接有第二排水管9。其中,气液分离器5有多种选择,优选地,气液分离器5可以选择为旋风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描述如下:当气网压力低至加载压力时,储气罐1中的压缩空气经第一管路2进入冷却器3进行换热,换热后析出的大部分冷凝水经第一排水管8排出,换热后的压缩空气夹杂着剩余小部分冷凝水经第二管路4进入气液分离器5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水分经第二排水管9排出,经气液分离器5得到的较干燥的压缩空气经第三管路6输送至卸荷阀7。

为了防止因环境温度极低,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中的冷凝水冻结而发生堵塞,导致冷凝水不能及时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上均设有加热器或者保温结构。

优选地,由于环境温度极低,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可采用风冷冷却器,可将冷却器3设置于空压机的进风口处,这样,无需设置额外的风扇等强冷设备。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空压机的气液分离装置,能够将压缩空气里的水分迅速析出并及时排出,避免了储气罐1和卸荷阀7之间的管路冻结,保证了空压机的正常运行,同时也减少了冷凝水对管路等部件的锈蚀。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