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球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5124阅读:1679来源:国知局
湍球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湍球塔。



背景技术:

随着液态化技术的发展,流化床迅速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等各个领域,在废气处理领域,流化床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固定床填料塔,形成了计划填料塔和流化床技术优点的湍球塔。

一种废气处理湍球塔(申请日为2010.11.25,申请号为201020631696.5)的实用新型,包括进气口、湍球、膨胀区、进液喷头、除雾折板、出气口、塔体,其中进气口设置在塔体的下部,若干湍球置于在塔体的中空腔体内、进气口的上方,湍球的上方设置有膨胀区,膨胀区的上方设置有能降低处理后废气的含湿量的除雾折板,膨胀区与处雾折板直接还装设有进液喷头,处雾折板的上方、塔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湍球为空心球。此实用新型存在的缺点是:该装置喷淋效果不好,不能使废气、水和湍球之间能更充分的接触,不利于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处理废气的时候提高废气喷淋的效果,容易使废气、水和湍球之间能更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的湍球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湍球塔,包括筒体、气体进口管、进液管、液体出口、气体出口、湍球、第一孔板、第二孔板和梯形环,筒体底部设置有气体进口管和液体出口,筒体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筒体内上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之间设置有湍球,第一孔板的上方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平行设置在第一孔板的上方,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上还分别设置有喷淋头,进液管和气体出口之间设置有梯形环。

优选的,所述湍球直径为30-33毫米的塑料空心球,不同直径的湍球更容易与废气和水接触,使得废气处理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设置在气体进口管上方,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形成一个湍球活动区,有利于在气流的冲击下,使得湍球更好的与废气和水接触。

优选的,所述气体进口管至筒体底部的距离大于液体出口至筒体底部的距离,使得进气时的压力不会对出液产生影响。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板和第二孔板之间的筒体外壁上还设置有人孔和视镜,便于在处理废气时,人员对工作过程的掌握和控制。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管上的喷淋头至少设置有三个,第二进液管上的喷淋头至少设置有三个,双条进液管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启第一进液管或第二进液管或者选择同时开启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从而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使得能更好的与废气和湍球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管上的喷淋头等距设置,第二进液管上的喷淋头等距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启第一进液管或第二进液管或者选择同时开启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从而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使得能更好的与废气和湍球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处理废气的时候提高废气喷淋的效果,容易使废气、水和湍球之间能更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湍球塔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湍球塔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筒体;2、气体进口管;3、进液管;4、液体出口;5、气体出口;6、湍球;7、第一孔板;8、第二孔板;9、梯形环;10、第一进液管;11、第二进液管;12、喷淋头;13、人孔;14、视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湍球塔,包括筒体1、气体进口管2、进液管3、液体出口4、气体出口5、湍球6、第一孔板7、第二孔板8和梯形环9,筒体1底部设置有气体进口管2和液体出口4,筒体1顶部设置有气体出口5,筒体1内上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孔板7和第二孔板8,第一孔板7和第二孔板8之间设置有湍球6,第一孔板7的上方设置有进液管3,进液管3包括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平行设置在第一孔板7的上方,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上还分别设置有喷淋头12,进液管3和气体出口5之间设置有梯形环9。

湍球6直径为30-33毫米的塑料空心球,不同直径的湍球6更容易与废气和水接触,使得废气处理效果更好,第一孔板7和第二孔板8设置在气体进口管2上方,第一孔板7和第二孔板8形成一个湍球6活动区,有利于在气流的冲击下,使得湍球6更好的与废气和水接触,气体进口管3至筒体1底部的距离大于液体出口4至筒体1底部的距离,使得进气时的压力不会对出液产生影响,第一孔板7和第二孔板8之间的筒体1外壁上还设置有人孔13和视镜14,便于在处理废气时,人员对工作过程的掌握和控制,第一进液管10上的喷淋头12至少设置有三个,第二进液管11上的喷淋头12至少设置有三个,双条进液管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启第一进液管10或第二进液管11或者选择同时开启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从而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使得能更好的与废气和湍球6接触,第一进液管10上的喷淋头12等距设置,第二进液管11上的喷淋头12等距设置,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启第一进液管10或第二进液管11或者选择同时开启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从而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使得能更好的与废气和湍球6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废气通自身过气体进口管2进入塔体内,湍球6在气流的作用下自身旋转和相互碰撞,使从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喷淋下的液体在湍球6的表面形成的液膜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传质效率,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开启第一进液管10或第二进液管11或者选择同时开启第一进液管10和第二进液管11,由于第一进液管10上的喷淋头12等距设置,第二进液管11上的喷淋头12等距设置,可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从而对喷淋出的水的范围和密度进行调节,使得能更好的与废气和湍球6接触,经过喷淋处理后的废气在碰撞到梯形环9后凝结成水滴通过筒体1底部液体出口4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处理废气的时候提高废气喷淋的效果,容易使废气、水和湍球之间能更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了废气处理效率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