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钨粉碳化后专用撕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72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撕碎机械领域,特别涉及碳化钨粉碳化后专用撕碎机。



背景技术:

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各种磨机球,磨机是利用在筒体内装有大量的研磨球,转动筒体,使研磨球相互碰撞将物料击碎,需要转动机构带动整个筒体的转动,耗能大,效率低,振动球磨很大的缺陷会使得粉末形态发生改变。碳化钨碳化后形成的中小颗粒,硬度大,需要长时间的球磨,长时间球磨后会造成碳化钨晶粒扭曲,畸变严重,应力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化钨粉碳化后专用撕碎机,包括撕碎装置和粉磨装置,所述撕碎装置包括第一电机、撕碎辊、破碎腔内壁和第一控制器,粉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主轴、出料口、辊轮组、刮板、粉磨筒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最上方,与第一电机相连的撕碎辊伸入至撕碎腔内,所述撕碎辊为圆锥形,所述撕碎辊与破碎腔内壁形成上宽下窄的撕碎腔,撕碎腔顶部设有进水口和进料口,所述破碎腔通过输料管与粉磨筒相连,所述粉磨筒的底部设有出料口,粉磨筒内安装有若干个与粉磨筒内壁接触的辊轮组和刮板,所述辊轮组和刮板通过主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接,第二电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处安装有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辊轮组上安装有两个圆辊。

优选的,所述辊轮组和刮板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辊轮组和刮板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撕碎辊上设有若干个凸出的破碎齿。

优选的,所述输料管倾斜安装,倾斜的角度为45°。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碳化钨粉碳化后专用撕碎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碳化后颗粒的撕碎装置,破碎后可以使其应力充分释放,减小晶格畸变,另一部分是粉磨装置,将撕碎后的碳化钨进行细粉磨。

(1)将碳化后的碳化钨中小颗粒从进料口送入,上宽下载的撕碎腔便于原料的送入和研磨,使得破碎逐渐变细,撕碎辊上凸出的破碎齿可以有效的破碎较大的碳化钨颗粒。

(2)经过粗破碎的原料通过倾斜的输料管进入粉磨筒,粉磨筒内具有多个辊轮组和刮板,在主轴转动的过程中,圆辊相对粉磨筒内壁运动,对粗破碎后的原料进行更细致的碾磨;刮板可以有效减少大量的粉磨堆积,保证滚轮组的正常转动,使得碾磨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粉磨筒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1-进料口、2-第一电机、3-进水口、4-光电传感器、5-撕碎辊、6-输料管、7-第二电机、8-主轴、9-出料口、10-辊轮组、11-刮板、12-破碎腔内壁、13-破碎腔、14-粉磨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碳化钨粉碳化后专用撕碎机,包括撕碎装置和粉磨装置,所述撕碎装置包括第一电机2、撕碎辊5、破碎腔内壁12和第一控制器,粉磨装置包括第二电机7、主轴8、出料口9、辊轮组10、刮板11、粉磨筒14和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一电机2设置在最上方,与第一电机2相连的撕碎辊5伸入至撕碎腔13内,所述撕碎辊5为圆锥形,所述撕碎辊5与破碎腔内壁12形成上宽下窄的撕碎腔13,撕碎腔13顶部设有进水口3和进料口1,所述破碎腔13通过输料管6与粉磨筒14相连,所述粉磨筒14的底部设有出料口9,粉磨筒14内安装有若干个与粉磨筒14内壁接触的辊轮组10和刮板11,所述辊轮组10和刮板11通过主轴8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相连接,第二电机通过数据线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进料口1处安装有光电传感器4,所述光电传感器4通过数据线与第一控制器相连接。所述辊轮组10上安装有两个圆辊。所述辊轮组10和刮板11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辊轮组10和刮板11间隔排布。所述撕碎辊5上设有若干个凸出的破碎齿。所述输料管6倾斜安装,倾斜的角度为45°。

将原料通过进料口1送入,光电传感器4探测到原料后,将信号发送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启动第一电机2,光电传感器4与第一控制器均为现有产品,第一电机2带动撕碎辊5对碳化后的碳化钨颗粒进行第一轮的粗破碎,破碎完成后关闭第一电机2,粗破碎后的碳化钨落在倾斜的输料管6上,再滑落至粉磨筒14内,通过第二控制器启动第二电机7,第二控制器为现有产品,第二电机7带动主轴8,主轴8带动辊轮组10和刮板11一同转动,粉磨筒14内的辊轮组10和刮板11均设置为四个(如图2),辊轮组10和刮板11间隔排布,在主轴8转动的过程中,圆辊与粉磨筒内壁产生相对运动,对粗破碎后的碳化钨进行更细致的碾磨;刮板11可以有效减少大量的粉末堆积,保证辊轮组10的正常转动,使得碾磨更加均匀,获得的粉末更加稳定。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