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脂肪颗粒检测芯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4491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细胞检测芯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脂肪颗粒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细胞检测芯片是以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生物芯片技术,它是为适应基因、分子时代对于探索生命科学需求还产生的新兴技术。细胞检测芯片技术既保持了传统研究细胞方法的优点,又满足了高通量、大样本及快速获取细胞信息等特点。可用于研究特定基因及表达蛋白质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诊断、药物治疗靶点筛选、细胞定位、抗体药物筛选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造血细胞中包含粒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巨核细胞系统等多种类型细胞,血液疾病诊断需要对细胞类型进行鉴定。利用细胞脂肪颗粒染色用于辅助造血细胞类型鉴别,粒细胞系统,原始粒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有的可以出现少量阳性颗粒,早幼粒细胞以及以下各阶段细胞呈现阳性反应,并随着细胞的成熟阳性反应逐渐加强,颗粒增加,中性粒细胞的颗粒较均匀,嗜酸性粒细胞颗粒粗大,着色偏棕色,颗粒中心着色浅而边缘着色深,嗜碱性粒细胞跑呈现阴性或阳性反应,阳性颗粒大小不一。单核细胞系统,原始单核细胞一般为阴性反应,幼稚细胞核和单核细胞呈现弱阳性反应,颗粒细小弥散分布;其它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幼稚红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呈现阴性反应,网状细胞、巨噬细胞可呈现弱阳性反应。

传统的粒细胞脂肪颗粒测定采用首先指标细胞涂片,对细胞进行固定以后,利用脂肪染料对细胞脂肪颗粒进行染色,最后借助显微镜观察判断细胞内脂肪颗粒。由于骨髓、血液中红细胞与白细胞数量的比例大约2000:1,测定过程中传统方法红细胞容易干扰测定结果,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减少测定干扰的检测芯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细胞脂肪颗粒检测芯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细胞脂肪颗粒检测芯片包括片状的芯片基体,芯片基体内部设置有主通道,主通道的一端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延伸至芯片基体的外部;主通道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检测试剂通道,检测试剂通道的端部设置有试剂注入口,所述试剂注入口延伸至芯片基体的外部;主通道的另一侧依次连通设置有三组微通道集管,以及分别与三组微通道集管相对应的圆锥形连接管、混合样品通道、细胞检测通道以及细胞收集通道;每组微通道集管内并列设置有多条内径相同的微通道;所述圆锥形连接管的底面与微通道集管连通,圆锥形连接管的顶角与混合样品通道连通;所述细胞收集通道的端部延伸至芯片基体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芯片体积小,样品用量少、快速、检测效率高,可减少测定中的干扰,适用于智能化检测造血细胞。

优选地:所述三组微通道集管分别为第一微通道集管、第二微通道集管和第三微通道集管;第一微通道集管内的微通道数量为20-6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16-40μm;第二微通道集管内的微通道数量为40-8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12-14μm;第三微通道集管内的微通道数量为60-10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6-10μm。

优选地:所述主通道为圆柱形管状通道或方柱形管状通道。

优选地:所述检测试剂通道为圆柱形管状通道或方柱形管状通道。

优选地:所述细胞检测通道为四方体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通道;2、检测试剂通道;3、微通道集管;31、第一微通道集管;32、第二微通道集管;33、第三微通道集管;4、圆锥形连接管;5、混合样品通道;6、细胞检测通道;7、细胞收集通道;8、芯片基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包括片状的芯片基体8,芯片基体8内部设置有主通道1,主通道1的一端设置有进样口,所述进样口延伸至芯片基体8的外部;主通道1的一侧连通设置有检测试剂通道2,检测试剂通道2的端部设置有试剂注入口,所述试剂注入口延伸至芯片基体8的外部;主通道1的另一侧依次连通设置有三组微通道集管3,以及分别与三组微通道集管3相对应的圆锥形连接管4、混合样品通道5、细胞检测通道6以及细胞收集通道7;每组微通道集管3内并列设置有多条内径相同的微通道;所述圆锥形连接管4的底面与微通道集管3连通,圆锥形连接管4的顶角与混合样品通道5连通;所述细胞收集通道7的端部延伸至芯片基体8的外部。

所述三组微通道集管3分别为第一微通道集管31、第二微通道集管32和第三微通道集管33;第一微通道集管31内的微通道数量为20-6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16-40μm;第二微通道集管32内的微通道数量为40-8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12-14μm;第三微通道集管33内的微通道数量为60-100个,微通道的内径为6-1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通道1为圆柱形管状通道或方柱形管状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试剂通道2为圆柱形管状通道或方柱形管状通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细胞检测通道6为四方体结构。

用于上述检测芯片的检测试剂包括A溶液、B溶液、C溶液和D溶液。

其中A溶液的制备方法是:取0.5mg-1mg的苏丹B试剂,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然后80℃加热并同时搅拌48小时至溶解。

B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取7.5mg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甲醚酯(Poly(ethylene glycol)methyl ether methacrylate)溶于10ml-100ml二氯甲烷中,然后在加热和震荡的情况下,搅拌10-180分钟,至全部溶解。

C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A溶液和B溶液等体积混合,然后在加热和震荡的情况下,混合两种溶液,把混合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温度为80℃的、pH值为7.4的10m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继续加热搅拌0.5-4小时,使其中无机物分子比例发生改变,最后离心0.5-5小时,除去沉淀部分。

D溶液为pH值为7.4的10mmol/L磷酸盐缓冲液(PBS)。

采用上述检测芯片及检测试剂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待检测细胞悬液与溶液C以体积比为1:(5-500)比例混合,充分混均,27℃下搅拌混合10-30分钟,将此混合液定为E溶液。

2、将D溶液首先通过芯片上的检测试剂通道2注入芯片,流速为1ml-100ml/h。

3、打开芯片主通道1的进样口,使E溶液进入主通道1,注入流速为0.1ml-10ml/h。

4、收集细胞检测通道6细胞储存池内的细胞,CCD采集细胞图像,观察包含有蓝黑色颗粒的细胞为细胞内的脂肪颗粒阳性细胞。

5、通过细胞内是否出现蓝黑色颗粒、颗粒的数量、大小可,辅助检查细胞类型和细胞的生物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