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的过滤器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3960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的过滤器滤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涉及流体处理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水过滤器滤筒以及使用这类过滤器滤筒的歧管和过滤系统的领域,这些过滤器滤筒适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



背景技术:

许多水过滤系统和用于在流体过滤器和歧管之间的接口的许多当前技术基于大约1/4(直角)转弯装置,该大约1/4(直角)转弯装置利用平移和旋转运动来安装和移除过滤器滤筒。经常,这类流体过滤器具有开放尖端型,在该开放尖端型中水流轴向进入和/或离开过滤器,这趋向于归因于对密封部件(通常为o形圈或其它类橡胶类型的密封件)的压缩而导致的高的移除力,该压缩归因于水流方向和由密封部件采用的压缩变定。

对于直角(1/4)转弯过滤器,市场中大多数歧管具有三种工件:内阀(或阀主体),该内阀(或阀主体)在过滤器被安装时旋转;外阀(或外壳),该外阀(或外壳)具有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以将水流引导至过滤器或从过滤器引导水流;以及支撑凸缘,该支撑凸缘形成外壳的下部部分以将内阀包含在外阀内侧并且一旦被安装就将过滤器保留在适当位置。歧管被设计成适应在使用期间产生的应力,以便确保将过滤器保留在适当位置。经常,歧管的支撑凸缘提供这一类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设计归因于压缩和/或压缩变定的最小化移除力的过滤器和歧管组合是有用的。减少歧管和过滤器的成本以及提高制造效率也是正在进行的目标。此外,出于安全性和兼容性目的,设计流体过滤器或过滤滤筒是有用的,该流体过滤器或过滤滤筒相对于对应的歧管具有机械钥匙,使得在应用中不会将并不考虑的不适当的过滤器投入使用。

本公开提供适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的直角(1/4)转弯可置换的过滤器滤筒。滤筒的阀接合构件可作为机械钥匙被设计成仅对应于设计的歧管。这类滤筒可在各种类型的歧管中使用,该各种类型的歧管包括具有三个主部件的那些:阀主体,外壳和支撑凸缘;以及仅具有两个主部件的那些:阀主体和外壳(即,没有支撑凸缘)。安装支架通常根据需要被提供来将歧管固定在适当位置。两部件式歧管实质上是接收过滤器滤筒的水阀。支撑凸缘对这类型歧管是不需要的,因为阀主体借助于过滤器的阀接合构件锁定在外壳中,该阀接合构件进而由突出部或凸耳保留在与外壳接合的过滤器主体上。在许多情况下,从三个工件减少到两个工件可显著减少歧管的成本。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器被设计成具有水径向而不是轴向行进的流入和流出。这将通过仅具有来自水的径向起作用的力由过滤器和内阀正常地施加至支撑凸缘的应力移除。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过滤器被设计成具有径向水流的流入而水流是轴向的流出,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平衡流动路径来减少与共轴的流入流/流出流正常地相关联的应力。

在第一方面,过滤器滤筒包括:滤筒主体,该滤筒主体具有设置在其中的过滤介质;阀杆,该阀杆从该滤筒主体延伸,该阀杆具有流入开口、流出开口和阀杆面,该阀杆面包括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以及至少一个凸耳,该至少一个凸耳附接到过滤器主体或阀杆,具有前接合边缘,其中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由第一定时径向弧分隔。

前接合边缘可与歧管凸轮接合,并且该前接合边缘在与歧管凸轮的初始接合和完全接合之间扫过大于0度且不大于约180度的第一旋转径向弧。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第一旋转径向弧可在约80度至约170度,或约90度至约160度,或约100度至约150度,或约110度至约140度,或约120度至约130度的范围内。在详细实施方案中,第一旋转径向弧是约125度。

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以是相对的。当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是相对的时,第一定时径向弧可在约10度至40度至约80度至110度的范围内。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可在约10度至约80度,或约40度至约110度的范围内。在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是约75度。

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以是互补的。当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是互补的时,第一定时径向弧可在约70度至100度至约140度至170度的范围内。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可在约70度至约140度,或约100度至约170度的范围内。当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是互补的时,它们可以是相邻的,因为它们的边缘是接触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是一个连续表面,其中连续表面的第一部分提供第一阀驱动表面并且连续表面的第二部分提供第二阀驱动表面。例如,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以是连续u形表面的一部分,其中“u”的不同部分充当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

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彼此不平行。

前接合边缘和第一阀驱动表面之间的第二定时径向弧可在约0度至约80度的范围内。另选地,前接合边缘和第一阀驱动表面之间的第二定时径向弧可在约100度至约180度的范围内。

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在阀完全打开位置和初始阀关闭位置之间扫过大于0度且不大于60度的第二旋转径向弧。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第二旋转径向弧可在约10度至约60度,或约20度至约50度,或约30度至约40度的范围内。在详细实施方案中,第二旋转径向弧是约35度。

过滤器滤筒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阀驱动表面和至少两个第二阀驱动表面,其中在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之间具有镜面对称。

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可设置在孔口内。孔口可包括具有中心区域和两个外部分的形状,该中心区域具有窄于外部分宽度的宽度。阀杆可包括孔洞,使得孔口位于孔洞中。

另一方面提供适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的过滤器滤筒,该过滤器滤筒包括:滤筒主体;阀杆,该阀杆从该滤筒主体延伸,该阀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该第二端部比第一端部更靠近于滤筒主体,并且该阀杆包括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以及位于第一端部处的阀接合构件;过滤介质,该过滤介质设置在滤筒主体内并且与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流体连通;以及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该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位于阀杆的第二端部处,其中在将过滤器滤筒平移插入歧管中时:阀接合构件接合阀主体的一部分;在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第一级旋转期间,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接合歧管凸轮;以及在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第二级旋转期间,阀接合构件给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阀接合构件在第一级旋转期间不给阀主体赋予运动,并且阀接合构件在第二级旋转期间接触阀主体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并且给该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

定位在阀杆的第一端部处的阀杆面中的孔口可包括阀接合构件。孔口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阀驱动表面和一个或多个第二驱动阀表面,该一个或多个第一阀驱动表面仅在过滤器滤筒沿第一方向旋转时给阀主体的一部分赋予旋转运动,该一个或多个第二驱动阀表面仅在过滤器滤筒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时给阀主体的一部分赋予旋转运动。

阀接合构件可包括表面或立柱。保持构件可包括凸耳。凸耳在与阀杆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方向上从阀杆的表面向外突出。凸耳可包括前接合边缘和面向滤筒主体的弯曲表面。凸耳还可包括后边缘。

在另一个方面,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过滤器滤筒的流体过滤系统,该系统包括:歧管组件,该歧管组件包括:滤筒开口;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阀,该阀具有处于外壳中的阀主体;以及可选的支撑凸缘;过滤器滤筒,该过滤器滤筒包括:滤筒主体和阀杆;阀接合构件,该阀接合构件在第一级旋转期间与阀主体的突出部接合并且不给阀主体赋予运动,并且该阀接合构件在第二级旋转期间接触阀主体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表面并且给该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以及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其中歧管组件的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分别与过滤器滤筒的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流体连通。

过滤器滤筒的阀接合构件可在接收过滤器滤筒的期间和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抽出的期间可操作地与阀主体相关联,使得在接收期间将阀主体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流入端口和流出端口分别与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流体连通,并且使得在抽出期间将阀主体从第二位置移动到第一位置以使分别在流入端口与流入开口之间和流出端口与流出开口之间不流体连通。

外壳或存在时的支撑凸缘包括用于与过滤器滤筒的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接合一个或多个歧管凸轮。阀主体可包括通风孔。

另一方面是一种流体过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方案的过滤器滤筒;以平移运动将过滤器滤筒插入歧管的滤筒开口中;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旋转至第一级,从而使过滤器滤筒的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与歧管的歧管凸轮接合,同时不给阀主体赋予运动;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旋转至第二级,从而给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以允许向过滤器供应流体。

使过滤器滤筒旋转至第一级的步骤可包括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旋转约35-45度,并且使过滤器滤筒旋转至第二级包括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进一步旋转约50度-90度。

使过滤器滤筒旋转至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步骤可包括使滤筒沿第一方向旋转,该方法还包括:通过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旋转来使过滤器滤筒从第二级旋转至第一级;进一步使过滤器滤筒沿第二方向旋转,从而给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以阻挡向过滤器的流体供应并且使过滤器滤筒的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与阀的外壳脱离;并且以平移运动将过滤器滤筒从滤筒开口抽出。

使过滤器滤筒从第二级旋转至第一级可包括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旋转约35度-45度,并且进一步使过滤器滤筒沿第二方向旋转包括使过滤器滤筒绕阀杆的纵向轴线进一步旋转约50度-90度。

其它方面包括在安装到流体过滤系统中的歧管中时降低对过滤器滤筒的轴向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得适用于歧管的过滤器滤筒;其中过滤器滤筒的阀杆包括两个开口,该两个开口仅允许径向流入和流出与容纳于过滤器滤筒中的过滤器流动连通,并且过滤器滤筒在一个或多个接触点处直接地固定至阀外壳。

本发明的这些及其它方面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有所描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将以上发明内容理解为是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限制。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参考以下对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可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实施方案的歧管和过滤器滤筒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放大透视图;

图3是图1的阀接合构件的有标注的俯视图;

图4是深入示例性歧管/水阀中的透视图;

图5是根据图1-2的插入根据图1和图4的示例性歧管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的横截面图;

图6是图5的沿线a-a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和示例性歧管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一级旋转之后的横截面图;

图8是图7的沿线b-b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

图9是图5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和示例性歧管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二级旋转之后的横截面图;

图10是图9的沿线c-c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

图11是图5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和示例性歧管沿关闭方向进行第三级旋转之后的横截面图;

图12是图11的沿线d-d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

图13是图5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和示例性歧管沿关闭方向进行第四级旋转之后的横截面图;

图14是图13的沿线e-e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另一个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另一个示例性过滤器滤筒的阀杆端部的透视图;

图16是示出适于与图15的阀接合构件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突出部的阀主体的剖切透视图;

图17是在将阀杆端部插入阀主体中时图16的沿线f-f截取的与图15的阀杆端部组合的阀主体的俯视图;

图18是在将阀杆端部插入阀主体中时与图15的阀杆端部组合的阀的示例性外壳的俯视图;

图19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一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7的俯视图;

图20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一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8的俯视图;

图21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二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7的俯视图;

图22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二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8的俯视图;

图23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三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7的俯视图;

图24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三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8的俯视图;

图25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四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7的俯视图;

图26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四级旋转之后根据图18的俯视图;

图27和图28分别提供处于阀杆面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29和图30分别提供处于阀杆面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31和图32分别提供处于阀杆面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33和图34分别提供处于阀杆面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的透视图和俯视图;

图35-40提供阀主体的可与阀接合构件接合的示例性突出部的平面图;

图41-44提供位于滤筒主体或阀杆上的示例性保持构件;

图45是根据实施方案的歧管和过滤器滤筒的分解透视图;

图46是支撑凸缘和具有过滤器滤筒的阀杆的安装支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47是沿线47-47的图45的实施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48是图47的横截面的一部分的近视图;

图49是深入示例性歧管中的透视图;

图50是在将阀杆端部插入根据图45的歧管中时与图46的阀杆端部组合的示例性歧管的俯视图;

图51是在将阀杆端部插入根据图45的歧管中时与图46的阀杆端部组合的示例性支撑凸缘的俯视图;

图52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一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0的俯视图;

图53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一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1的俯视图;

图54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二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0的俯视图;

图55是沿开启方向进行第二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1的俯视图;

图56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三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0的俯视图;

图57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三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1的俯视图;

图58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四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0的俯视图;

图59是沿关闭方向进行第四级旋转之后根据图5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过滤器滤筒,该过滤器滤筒包括阀接合构件,该阀接合构件例如具有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该过滤器滤筒适用于平移插入并旋转接合歧管/水阀。由第一定时径向弧分隔的两个驱动表面的使用允许当水阀的主体不移动时滤筒在歧管中进行一些旋转。保持构件和第一阀驱动表面之间的第二定时径向弧允许过滤器滤筒绕其纵向轴线进行第一级旋转,使得滤筒的一个或多个保持构件接合歧管外壳,但阀主体不被打开,并且允许滤筒绕其纵向轴线进行第二级旋转,使得滤筒的阀接合构件给阀主体赋予旋转运动直至打开位置。两级方法确保在阀打开以向滤筒供应水之前滤筒正确地接合在歧管中。

过滤器滤筒的保持构件向歧管提供固定过滤器滤筒的结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保持构件使过滤器滤筒与歧管的支撑凸缘接合。示例性歧管在美国专利6,458,269(bassett)的图2中示出,该示例性歧管具有支撑凸缘70、阀构件26和头部部分20。在其它实施方案中,过滤器滤筒避免了当保持构件与歧管的外壳直接接合时对歧管的需要以便具有支撑凸缘。

出于本申请的目的,下列术语应当具有下文所示的各种含义。

“第一定时径向弧”被定义为沿将两个阀驱动表面分隔的过滤器滤筒的阀杆的周边呈角度的弧。

“第二定时径向弧”被定义为沿将第一阀驱动表面与保持构件(具体地,保持构件的后边缘)分隔的过滤器滤筒的阀杆的周边呈角度的弧。

“第一旋转径向弧”被定义为沿歧管的外壳周边呈角度,保持构件在与歧管凸轮的初始接合和完全接合之间行进的弧。

“第二旋转径向弧”被定义为沿歧管外壳的周边呈角度,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在阀完全打开位置和初始阀关闭位置之间行进的弧。

“过滤器滤筒”或“过滤器”包括用于净化和/或处理设置在外壳中的流体的过滤介质。

过滤器的“外壳”包括在一个端部处由盖或由附接到过滤介质的端帽密封的主体或贮槽。

“过滤介质”是位于过滤器中的用来净化和/或处理流体的材料。介质可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过滤、离子交换和/或吸附能力的功能。一个或多个结构(诸如端帽)可与介质相关联以引导流体流通过介质并且离开滤筒进行处理。在一些实例中,在过滤介质内部具有用于流体流的芯部或其它通路。

“过滤器帽”或“端帽”意指放置在过滤介质端部处的材料的基本固体工件(诸如介质块),该基本固体工件的尺寸被设定成至少密封过滤器的一个或两个端部的表面面积的更大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端帽可具有端口或开口以允许流体流进入或来自过滤器芯部。介质滤筒的任一端部上的端帽可独立地具有另外的特征以促进在外壳主体或贮槽内安装和/或使用介质。

“已过滤流体”和“已过滤水”是指已经接触过滤介质以实现希望的纯度或处理的流体和水。

“流体连通”是指包括在存在可被打开和关闭的阀的情况下流体在两个点之间流动的能力。

“保持构件”是与另一个项的对应的结构互连或配对的第一项的结构,并且能够施加力以将第一项保持在另一项内,与另一项相邻或围绕另一项。示例性保持构件包括但不限于来自过滤器滤筒的与歧管中的凸轮、螺纹或其它合适结构互连或配对的凸耳、螺纹或其它突出结构。还认识到,保持构件可在过滤器滤筒的表面下形成,在该表面下,歧管的对应的结构将可能是对应的突出部。

“阀接合构件”是过滤器滤筒的提供一个或多个表面用于接合歧管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并且施加力以使歧管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旋转的结构。这类表面可位于过滤器滤筒的阀杆面处或其附近,诸如从阀杆面向外突出或位于阀杆面的孔口内。

过滤器介质

合适类型的过滤介质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使杂质与流体分隔的那些和向流体及其组合提供处理的那些。可单独地或以任意组合使用的介质可在下文中被提供。

介质能够有通过不同的吸附机制吸附粒子的能力的材料(称为吸附剂)。吸附是表面现象,其中原子或离子附着到吸附剂的表面。介质可以是例如流体动力学直径在约0.01mm至10mm之间的球粒、棒、纤维、模制粒子或整块的形式。如果这类介质为多孔的,那么这一属性会导致较高的暴露表面积和较高的吸附能力。吸附剂可具有微孔和大孔结构的组合,使得能够快速地传送粒子并具有低流动阻力。吸附剂粒子选自活性炭、硅藻土、离子交换树脂、金属离子交换吸附剂、活性氧化铝、抗微生物化合物、酸性气体吸附剂、砷还原材料、碘化树脂,以及它们的组合。

介质可以是松散地包含的粒子或在介质块中形成的粒子。例如,包含活性炭粒子和聚合物粘合剂粒子的介质可形成基于碳的过滤块。接触碳基介质的流体例如可实现沉淀物、氯和铅的减少。接触弱酸阳离子(wac)交换树脂的流体可实现硬度的降低。离子交换树脂可被单独提供或位于过滤器块的芯部中。非织造材料可绕过滤器块卷绕。

一些合适的介质还可以是纤维素介质、合成介质、或它们的组合。介质可包括起褶的和不起褶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织造结构、非织造结构、微孔膜或复合物、大块体、熔喷纤维(mbf)结构、空心纤维膜和开孔泡沫。这些结构构造的示例性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尼龙(例如,尼龙6,6)、乙烯-三氟氯乙烯(ectfe)、聚丙烯、聚乙烯、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醚砜、聚砜、聚酯、聚四氟乙烯(ptfe)、聚碳酸酯、硝化纤维素、醋酸纤维素、纤维素或它们的组合。

在描述本发明的若干示例性实施方案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下面说明书提到的构造或方法步骤的细节。本发明能够有其它实施方案,并且能够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

转向附图,图1提供根据实施方案的歧管200和过滤器滤筒100的分解透视图。歧管200包括用于阀主体(或内阀)204的外壳(或外阀)202。歧管200不具有支撑凸缘。歧管200被设计成水供应至其的流体过滤系统的一部分。歧管200不包括支撑凸缘。在将阀主体204组装到外壳202中时,作为从阀主体204的外表面到内表面的开口的流动通道212a、212b与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流体连通,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是在阀主体204处于打开位置中时,从外壳202的外表面到内表面的流动通路。流动通道212a、212b在阀主体204处于关闭位置中时不与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流体连通并且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由阀主体的表面阻挡。通风孔206有助于将过滤器滤筒100插入歧管200中。过滤器滤筒100包括滤筒主体102和阀杆104,滤筒主体102经常大致是圆柱形形状并且阀杆104从滤筒主体102纵向延伸。滤筒主体102具有肩台103,肩台103基本横向设置在包含过滤介质的大致圆柱形贮槽107和阀杆104之间。阀杆104的直径小于贮槽107的直径。阀杆104可包括具有不同直径和表面特征部的区段,例如阀杆颈部104a接近于肩台103;下部部分104b设置在阀杆颈部104a和最下部o形圈之间;中间部分104c,该中间部分104c表面包含流入开口106,设置在最下部和中间o形圈之间;上部部分104d,该上部部分104d表面包含流出开口108,设置在中间和最上部o形圈之间;并且阀杆尖端104e处于最上部o形圈之上,在肩台103远侧。纵向轴线10被示出在歧管200和过滤器滤筒100的中心纵向向下。阀杆104具有流入开口106和流出开口108,以及位于其远侧端部上包括阀接合构件110的阀杆面105。在这个实施方案中,阀接合构件110(将进一步关于图2进行论述)处于阀杆面105中的包括在阀杆面105下方纵向延伸至阀杆内部的表面的孔口内。

同样在这个实施方案中,流入开口106和流出开口108分别允许流体与阀杆的纵向轴线垂直的一个或多个径向方向上进入和离开。滤筒主体102的贮槽107中的过滤介质被选择来满足希望的水处理和/或净化需要。保持构件112a、112b以大致相对的位置附接到阀杆104的表面。图1的实施方案的保持构件112a、112b从阀杆104基本侧向突出,每个保持构件112a、112b分别具有前接合边缘118a、118b和后边缘119a、119b。图41-44进一步详细地阐述了各种设计。o形圈116沿阀杆104定位在如下位置处:流出开口108之上、流入开口106和流出开口108之间和流入开口106之下。o形圈确保将进入的未处理水与已处理的排出水隔离。

图2提供图1的位于阀杆面105的孔口128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110的放大透视图。虽然阀接合构件110的总体形状可被设计成满足顾客需要,但是阀接合构件至少具有第一阀驱动表面和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阀接合构件110包括设置在孔口128中的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或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或123。孔口周边的形状表示阀杆面105与平坦的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或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或123以及与平坦的弧形外部分126a、126b相交的边缘。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或121用来沿第一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并且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或123用来沿第二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阀驱动表面120、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2、123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10并且具有镜面对称。在图2的实施方案中,中心区域124位于外部分126a、126b之间的中间;中心区域124具有窄于外部分126a、126b的宽度的宽度。

关于阀驱动表面,过滤器滤筒具有至少两个这类表面。一个用于沿第一方向将阀主体的一部分移动(例如,至阀打开位置)并且一个用于沿第二方向将阀主体的一部分移动(例如,至阀关闭位置)。图3是图1的阀接合构件110相对于保持构件112a、112b的有标注的俯视图。在图3中,相对的表面由表面120和123的组合和表面121和122的组合示出,也就是每对表面位于y轴的同一侧面,同时由x轴划分开。具体地说,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3是相对的,并且第一定时径向弧130被定义为在“a”和“b”之间的度数。“a”和“b”从表面的与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同样地,第一阀驱动表面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2是相对的并且第一定时径向弧131被定义为在“d”和“e”之间的度数,并且“d”和“e”从表面的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因此,“a”、“b”、“d”、“e”等从表面的与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并且在第一阀驱动表面和/或第二阀驱动表面是提供多个接触点的平面的情况下,“a”、“b”、“d”、“e”等可从与阀驱动表面共面的线截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130或131(其中表面是相对的)在约10度-40度至约80度-110度(或甚至约50度至约100度,或甚至约60度至约90度,或甚至约70度至约80度)的范围内。在详细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130(其中表面是相对的)是75度。

在图3中,互补的表面由表面120和122的组合和表面121和123的组合示出,也就是每对表面位于x轴的同一侧面,同时由y轴划分开。具体地说,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2是互补的,并且第一定时径向弧132被定义为在“e”和“a”之间的度数。“e”和“a”从表面的与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同样地,第一阀驱动表面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123是互补的并且第一定时径向弧133被定义为在“b”和“d”之间的度数,并且“b”和“d”从表面的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132或133(其中表面是互补的)在约70度-100度至约140度-170度(或甚至约80度至约130度,或甚至约90度至约120度,或甚至约100度至约110度)的范围内。在详细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时径向弧130(其中表面是互补的)是约105度。

因此至少两个阀驱动表面是至少(1)相对的,这意味着在阀接合构件的x轴的相对侧面上,或(2)互补的,这意味着是处于x轴的同一侧面上但彼此不必接触。具有多于两个阀驱动表面意味着这类表面可以是相对的和互补的两者。当具有相对的和互补的阀驱动表面时,将使用关于相对表面的第一定时径向弧。

第二定时径向弧134被定义为在前接合边缘118a处的位置“c”和第一阀驱动表面处的位置“a”之间的度数。“a”从表面的与将与阀接合构件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c”从前接合边缘的与将与歧管凸轮接合的第一点相切的线截取。同样地,第二定时径向弧136被定义为在前接合边缘118b处的位置“f”和第一阀驱动表面处的位置“a”之间的度数。“a”仍从表面的与将与阀接合构件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并且“f”从前接合边缘的与将与歧管凸轮接合的第一点相切的线截取。其它类似的第二定时径向弧可定义在前接合边缘118a处的位置“c”和第一阀驱动表面处的位置“d”之间和/或前接合边缘118b处的位置“f”和第一阀驱动表面处的位置“d”之间。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定时径向弧134(其中表面是相对的)在约0度至约180度(或甚至约45度至约90度,或甚至约75度)的范围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第二定时径向弧136(其中表面是互补的)在约0度至约180度(或甚至约110度至约160度,或甚至约135度)的范围内。

图4提供深入示例性歧管/水阀200中的透视图,示例性歧管/水阀200不具有支撑凸缘。滤筒开口216接收滤筒过滤器的阀杆。阀主体(或内阀)204位于外壳(或外阀)202中。外壳相应地具有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当阀主体204处于打开位置中时,流动通道212a(和在该视图中未示出的212b)与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流体连通。当阀主体处于关闭位置中时,流动通道212a、212b分别不与流入端口208a和流出端口208b流体连通。通风孔206处于阀主体204中用于减轻任何压力积聚。阀主体204还具有可与过滤器滤筒的阀接合构件接合的部分214。在图4的实施方案中,部分214是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尺寸被设定成配合到阀接合构件中并且为阀接合构件提供表面以进行接触。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突出部包括限定突出部长度的两个平坦侧面,该两个平坦侧面由平坦面连接,该平坦面限定突出部的宽度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平坦侧面由弧形表面连接。外壳202具有插入间隙220。过滤器滤筒的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插入间隙220中。在旋转过滤器滤筒时,保持构件初始地与歧管凸轮接合直到它完全接合。在“g”和“h”之间的弧被定义为旋转弧218。

在图5-14中,提供了将图1-2的示例性过滤器滤筒插入根据图1和图4的示例性歧管或从该示例性歧管移除的进展。以“步骤1”开始,图5-6示出在将过滤器滤筒插入歧管中时,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歧管的位置。此时,阀主体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并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在图5的横截面图中,从滤筒主体102延伸的阀杆104借助于滤筒开口(图4的项216)进入包括阀主体204和阀202的外壳的歧管。附接到滤筒主体102中的过滤介质(未示出)的端帽150延伸到阀杆104中。保持构件112a、112b进入插入间隙(图4的项220)。阀主体204的突出部214然后设置在位于阀杆面105中的阀接合构件110中。也示出通过阀主体204的通风孔206。图6提供图5的沿线a-a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其中阀主体204的突出部214定位在位于阀杆面105中的阀接合构件110中。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大致不与突出部214接触。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靠近突出部214并且可选的与突出部214接触。

“步骤2”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一级旋转,该第一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逆时针的。图7-8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1逆时针旋转45度,其中保持构件112a、112b的前接合边缘首先接触歧管凸轮,接着接触保持构件112a、112b的骑跨歧管凸轮的下部凸轮表面,这参考图20和图41更加详细地描述。在步骤2中,阀主体仍然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仍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在图7的横截面图中,保持构件112a、112b与歧管凸轮210a、210b接合,从而将过滤器滤筒锁定在歧管中。位于阀杆104的阀杆面105中的阀接合构件110在不接合阀主体204的突出部214的情况下旋转。图8提供图7的沿线b-b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其中突出部214在步骤2中的位置与在步骤1中的位置相同,并且阀接合构件110已经旋转45°。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靠近突出部214并且大致与突出部214形成接触。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不与突出部214接触。

在“步骤3”中(该“步骤3”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二级旋转),在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2进一步进行逆时针50度旋转,而保持构件112a、112b的下部凸轮表面继续骑跨歧管凸轮(如参考图22详细论述)之后,阀主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水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在步骤3中过滤器被完全安装。图9-10示出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歧管的位置。在图9的横截面图中,保持构件112a、112b仍然与歧管凸轮210a、210b接合。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与突出部214接合。图10提供图9的沿线c-c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其中突出部214和阀接合构件110的位置现在是旋转了50°。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已经与突出部214接合,这导致阀主体204旋转至打开位置。此时,水可借助于其流入开口自由地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仍不与突出部214接触。

“步骤4”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三级旋转,该第三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顺时针的。图11-12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3顺时针旋转45度,从而使保持构件112a、112b的下部凸轮表面沿步骤3的相反方向骑跨歧管凸轮,如参考图24详细论述。在该步骤中水仍供应至过滤器滤筒。在图11的横截面图中,保持构件112a、112b仍然与歧管凸轮210a、210b接合。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不再接合突出部214。图12提供图11的沿线d-d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其中阀接合构件110的位置现是顺时针旋转了45°。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不再与突出部214接合。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与突出部214形成接触。

在“步骤5”中(该“步骤5”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四级旋转),在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4进一步进行顺时针50度旋转,其中保持构件112a、112b的后边缘首先与歧管凸轮脱离(如参考图26详细论述)之后,阀主体移动到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不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图13-14示出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歧管的位置。在图13的横截面图中,保持构件112a、112b已经与凸轮脱离。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仍然与突出部214接合。图14提供图13的沿线e-e截取的过滤器滤筒和歧管的俯视图,其中突出部214和阀接合构件110的位置现是顺时针旋转了50°。第二阀驱动表面122和123已经与突出部214接合,这导致阀主体204旋转至关闭位置。此时,水并不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中,保持构件不再与凸轮接合,并且可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第一阀驱动表面120和121仍不与突出部214接触。可通过沿纵向方向拉动过滤器滤筒以将阀杆从阀主体移除来在步骤5中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

图15提供示出位于阀杆面305的孔口328中的另一个示例性阀接合构件310的过滤器滤筒300的阀杆端部的透视图。在图15的实施方案中,阀杆304包括孔洞360,使得具有阀接合构件310的孔口328处于阀杆面305的表面之下。在这个实施方案中,孔洞360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从而在阀杆面305的表面之下具有第一深度“d1”。在孔洞360之下具有深度“d2”的阀接合构件310包括设置在孔口328中的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3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323以及凹陷部362。孔口328的周边的形状表示孔洞360与平坦的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或3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或323以及与平坦弧形外部分326a、326b和中心区域相交的边缘,该中心区域具有设置在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3之间的第一平坦弧形表面327和设置在第一阀驱动表面3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2之间的第二平坦弧形表面325。阀接合构件的第一顶面311与第一阀驱动表面320、第二阀驱动表面323和弧形表面327垂直。阀接合构件的第二顶面313与第一阀驱动表面321、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弧形表面325垂直。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321用来沿第一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并且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或323用来沿第二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阀驱动表面320、3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2、323基本平行于纵向轴线10并且具有镜面对称。在图15的实施方案中,中心区域324位于外部分326a、326b之间的中间;中心区域324具有窄于外部分326a、326b的宽度的宽度。凹陷部362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和在阀接合构件320之下具有深度“d3”。凹陷部362可形成任何合适形状以与阀主体的特征部以锁和钥匙的配置配对。

图16提供示出适于与图15的阀接合构件一起使用的示例性突出部的阀主体的剖切透视图。阀主体404包括与(图15的)孔洞360配对的套管438和可例如与图15的阀接合构件接合的部分414。套管438是沿轴向方向从阀主体404延伸并且离阀主体404的内表面403具有标称深度“d1”的大致圆柱体。在图16的实施方案中,从套管438延伸的是呈突出部形式的部分414,部分414包括与图15的阀接合构件配对的特征部:阀杆430和翼部432a、432b,其一起大致形成拱顶形形状。阀杆430是具有细长主体(具有标称长度“d2”+“d3”)和面的大致圆柱体,该面具有小于套管438的直径的直径。从阀杆430的主体延伸的是具有标称厚度(或自套管438的深度)“d2”的翼部432a、432b。翼部432a、432b大致是楔形的,每个翼部具有从阀杆430的主体成角度支出、由弧形表面连接的两个平坦侧面。每个翼部432a、432b的面与每个平坦侧面和弧形表面垂直。阀杆430可与图15的凹陷部362配对,从而充当机械钥匙。虽然在这个实施方案中,阀杆和凹陷部具有大致圆形形状,但是应理解,定制的形状可被选择来区分顾客和/或过滤器的系统设计和/或功能。也就是说,可使用几何结构(诸如正方形、矩形、星形、卵形、梯形、圆锥形、三角形等等)。翼部432a、432b配合到孔口428中,孔口428是由图15的外部分326a、326b形成的区域。翼部432a、432b分别具有第一运动表面434和435且分别具有第二运动表面437和436,这些运动表面在如上文论述的适当步骤期间分别在使用期间与图15的第一阀驱动表面320、3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322、323接合。

在图17-26中,提供了将图15的阀杆端部插入根据图16的阀主体并且将该阀杆端部从该阀主体移除的进展。阀主体404的视图沿图16的在套管438和翼部432之间的线f-f截取。中心线50作为参考点在图17-26中提供。

以“步骤1”开始,图17和图18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17提供阀接合构件414相对于阀主体404(外壳未示出)的定位,并且图18提供保持构件312a、312b相对于阀402(阀主体未示出)的外壳的定位。在图17的定位中,在将过滤器滤筒插入歧管中时,阀杆面305中的阀接合构件310的第一驱动表面320、321大致不与阀主体404的突出部414接触。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过滤器主体302和阀杆304的小部分被示出。在步骤1中,阀主体404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并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17中未编号但在图18中标识为322和323)靠近突出部214并且可选的与突出部214接触。在图18中,过滤器主体302被示出。保持构件312a、312b定位在外壳402的插入间隙(在图18中未编号但在图20中标识为420a、420b)中。此时,保持构件312a、312b尚未与凸轮410a、410b接合。外壳402包括与凸轮410a、410b相邻的螺纹426。止动件422、424在与凸轮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与螺纹相邻定位。

“步骤2”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一级旋转,该第一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逆时针的。图17-18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1逆时针旋转45度。图19和图20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19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阀主体(外壳未示出)的定位,并且图20提供保持构件相对于阀(阀主体未示出)的外壳的定位。在步骤2中,阀主体404仍然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仍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过滤器主体302和阀杆304的小部分被示出。突出部414的位置在步骤2中与在步骤1中的位置相同,并且阀接合构件310在没有接合突出部414的情况下已经旋转45°。第一阀驱动表面(在图19中未编号但在图20中标识为320和321)靠近突出部414并且大致与突出部414形成接触。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323不与突出部414接触。在图20中,过滤器主体302被示出。保持构件312a、312b与凸轮(在图20中未编号但在图18中标识为410a、410b)接合并且可选的在某种程度上与螺纹426接合从而将过滤器滤筒锁定在歧管中。现展出外壳402的插入间隙420a、420b。

在“步骤3”中(该“步骤3”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二级旋转),在使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2逆时针进一步旋转50度之后,阀主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水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在步骤3中过滤器被完全安装。图21和图22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21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阀主体(外壳未示出)的定位,并且图22提供保持构件相对于阀(阀主体未示出)的外壳的定位。在步骤3中,第一阀驱动表面(在图21中未编号但在图22中标识为320和321)与突出部414接合,这导致将阀主体404旋转至打开位置。此时,水可借助于其流入开口自由地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323仍不与突出部414接触。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过滤器主体302和阀杆304的小部分被示出。第二阀驱动表面322和323仍不与突出部414接触。在图22中,过滤器主体302被示出。保持构件312a、312b已经移动经过凸轮410a、410b并且沿螺纹426行进。通常,保持构件312a、312b在正常使用期间与止动件422、424接触。然而,止动件422、424被提供以防止过滤器滤筒过度旋转。

“步骤4”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三级旋转,该第三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顺时针的。图23-24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3顺时针旋转45度。图23和图24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23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阀主体(外壳未示出)的定位,并且图24提供保持构件相对于阀(阀主体未示出)的外壳的定位。在该步骤中水仍供应至过滤器滤筒。在步骤4中,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321不再与突出部414接合。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23中未编号但在图24中标识为322和323)与突出部414接触。在图24中,过滤器主体302被示出。保持构件312a、312b现设置在凸轮(在图24中未编号但在图22中标识为410a、410b)之上。

在“步骤5”中(该“步骤5”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四级旋转),在使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4顺时针进一步旋转50度之后,阀主体移动到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不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图25和图26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25提供阀接合构件414相对于阀主体404(外壳未示出)的定位,并且图26提供保持构件312a、312b相对于阀402(阀主体未示出)的外壳的定位。在步骤5中,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25中未编号但在图26中标识为322和323)仍然与突出部414接合,这导致将阀主体404旋转至关闭位置。此时,水并不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中,保持构件不再与凸轮接合,并且可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第一阀驱动表面320和321仍不与突出部414接触。在图26中,保持构件312a、312b已经与凸轮脱离并且驻留在插入间隙中。可通过沿纵向方向拉动过滤器滤筒以将阀杆从阀主体移除来在步骤5中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

图27-34进一步提供示例性阀接合构件和示例性阀杆面。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具有两个相对且互补的阀驱动表面。通常,感兴趣的第一定时径向弧是在(i)第一阀驱动表面的当过滤器滤筒沿阀开启方向移动时将接触阀的一部分的点和(ii)第二阀驱动表面的当过滤器滤筒沿阀关闭方向移动时将接触阀的一部分的点之间的弧。在图27-34中的每一个中,“a”、“b”、“d”、“e”从与表面的将与阀的一部分点接触的点相切的线截取。在图27-34中的每一个中,“a”和“b”是相对的阀驱动表面的切线,“d”和“e”是相对的阀驱动表面的切线,“a”和“e”互补的阀驱动表面的切线,以及“b”和“d”是互补的阀驱动表面的切线。

图27和图28分别提供处于阀杆504的阀杆面505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510的透视图和俯视图。中心点20、滤筒主体502和保持构件512a、512b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阀接合构件510是对称的,从而具有呈弧形的第一阀驱动表面520和521和也呈弧形的第二阀驱动表面522和523。表面520和523彼此相邻并且它们的弧形面平滑地汇合。与表面520和523相似,表面521和522也彼此相邻并且具有平滑地汇合的弧形面。

图29和图30分别提供处于阀杆704的阀杆面705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710的透视图和俯视图。中心点20、滤筒主体702和保持构件712a、712b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阀接合构件710是对称的,从而具有呈弧形的第一阀驱动表面720和721和呈弧形的第二阀驱动表面722和723。表面720和723彼此相邻并且是立柱。与表面720和723相似,表面721和722也彼此相邻并且是立柱。

图31和图32分别提供处于阀杆904的阀杆面905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910的透视图和俯视图。中心点20、滤筒主体902和保持构件912a、912b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阀接合构件910是对称的,具有呈“v”形的第一阀驱动表面920和921和呈“v”形的第二阀驱动表面922和923。表面920和923彼此相邻并且具有在线处汇合从而形成“v”的两个平坦面。与表面920和923相似,表面921和922也彼此相邻并且具有在线处汇合从而形成“v”的两个平坦面。

图33和图34分别提供处于阀杆1104的阀杆面1105中的示例性阀接合构件1110的透视图和俯视图。中心点20、滤筒主体1102和保持构件1112a、1112b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阀接合构件1110是对称的,具有呈弧形的第一阀驱动表面1120和1121和呈弧形的第二阀驱动表面1122和1123。表面1120和1123彼此相邻并且具有以一定角度汇合从而形成裂隙的弧形面。与表面1120和1123相似,表面1121和1122也彼此相邻并且具有以一定角度汇合从而形成裂隙的弧形面。

相对于阀主体的突出部,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在下文中,提供各种非限制性配置。经常,突出部可以是单一工件或可由多个工件形成,该多个工件整体上的尺寸被设定成配合到阀接合构件中并且为阀接合构件提供表面以进行接触。图35-40提供在不存在阀主体的可与阀接合构件接合的示例性突出部的过滤器滤筒的情况下往阀主体中看的平面图。在图35中(类似于图4的突出部214),阀主体604的突出部614具有由在每个端部处由略微成弧形表面连接的两个平坦侧面限定的长度和由平坦面限定的宽度,该长度和该宽度允许将突出部614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通风孔6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图36的阀主体804的突出部814具有允许将突出部814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的长度和变化的宽度。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突出部具有中心凸块,该中心凸块具有从其延伸的大致相对的矩形形状。因此,突出部614的面平坦且弯曲。通风孔8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图37提供阀主体1004的突出部1014,突出部1014具有三个工件:具有第一直径的立柱,在每个侧面上具有更小直径的两个立柱,可将该三个工件的组合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立柱是圆柱形的,但可以是任何希望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可间隔开。通风孔10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图38提供阀主体1204的突出部1214,突出部1214具有三个工件:具有第一直径的圆柱形立柱,在每个侧面上具有更小直径的两个矩形立柱,可将该三个工件的组合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立柱被间隔开。通风孔12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在图39中,阀主体1404的突出部1414具有允许将突出部1414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的长度和变化的宽度。突出部1414的侧面是由在每个端部处略微成弧形表面连接和由具有变化的宽度的平坦面连接的两个相对的凹形表面。通风孔14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图40的阀主体1604的突出部1614具有中心凸块,该中心凸块具有从其延伸的两个偏移的矩形形状,一个处于上部位置并且另一个处于下部位置,该中心凸块允许将突出部1414插入阀接合构件中并且利用至少第一驱动表面和第二驱动表面操作。因此,突出部1614的面平坦且弯曲。通风孔1606和中心点30以透视图的方式被提供。

相对于保持构件,大小和形状可根据需要选择。在下文中,提供各种非限制性配置。经常,保持构件以完全相同的对提供,但是本文的实施方案仅可具有一个保持构件或多于两个保持构件。此外,如果多于一个保持构件存在,那么保持构件可以完全相同或具有不同结构。歧管(具体地说,阀的外壳)可具有不同设计的凸轮,并且可能够接收不同类型的保持构件。

在图41中,从阀杆104突出的是具有前接合边缘118和后边缘119的呈凸耳形状的保持构件112。如图41所示,凸耳可在与阀杆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方向上从阀杆颈部104a向外突出。前边缘118可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斜坡表面。同样,后边缘119可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斜坡表面。前边缘118和后边缘119可具有基本平行的斜坡表面。横跨在前边缘118和后边缘119之间的是凸耳的主体,该凸耳的主体具有基本彼此平行(或成0角度)并且平行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的上部凸轮表面168和下部凸轮表面1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将过滤器滤筒插入歧管中并且进行适当旋转时,前接合边缘118、随后是下部凸轮表面166可骑跨在歧管凸轮上,以促进保持构件112与歧管的接合。一旦完全接合,下部凸轮表面166可施加力以将过滤器滤筒保持在歧管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沿相反方向旋转时,可选的与上部凸轮表面168结合的后边缘119与歧管中的适当结构相交,以有助于将保持构件112与歧管脱离。

在图42中,保持构件是从阀杆104突出的水平部分和至少一个成角度部分的组合。具体地说,保持构件处于图42的阀杆颈部104a上,包括第一水平部分152、成角度部分154和第二水平部分156。第一水平部分152包括前接合边缘118并且可在其下表面上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斜坡表面以促进与歧管凸轮的接合。第一水平部分的顶表面基本平行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或成0角度)。第二水平部分156具有后边缘119并且可在其下表面上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斜坡表面。成角度部分154包括基本平行于彼此并且沿阀杆104(具体地说,阀杆颈部104a)的表面向上螺旋或卷绕的下表面和顶侧表面。一旦完全接合,保持构件的下表面的全部或部分可施加力以将过滤器滤筒保持在歧管内。

在图43中,保持构件是在与阀杆104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方向上从阀杆104向外突出的销158。在图43的实施方案中的销位于阀杆颈部104a上。销158可如图43所示具有圆形横截面,或可以是矩形、三角形、不规则形或任何其它希望形状。销158的下表面可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一个或多个斜坡表面以有助于接合歧管凸轮和与歧管凸轮脱离。一旦完全接合,销158的下表面可施加力以将过滤器滤筒保持在歧管内。

在图44中,保持构件是第一销160和第二销162的组合,每个销在与阀杆104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方向上从阀杆104向外突出。在图44的实施方案中的销位于阀杆颈部104a上。如图44所示,销可偏移,因为从销160到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的距离可不同于从销162到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的距离。销158的下表面可具有相对于阀杆104和肩台103的相交部164成大于0度的角度(例如,约10°-55°或约25°-50°或约45°)的一个或多个斜坡表面表面以有助于接合歧管凸轮和与歧管凸轮脱离。销160和162可如图44所示具有圆形横截面,或可以是矩形、三角形、不规则形或任何其它希望形状。销可具有相同的横截面形状或可具有不同形状,并且销的大小可被类似地设定或一个销可大于另一个销。此外,可存在多于两个销,诸如三个、四个等销的组合。一旦过滤器滤筒完全接合,销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下表面可施加力以将过滤器滤筒保持在歧管内。

图45提供根据实施方案的歧管2000和过滤器滤筒2100的分解透视图。歧管2000包括用于阀主体(或内阀)2004的外壳(或外阀)2002和支撑凸缘2005,支撑凸缘2005可选的具有安装支架。歧管2000被设计成水供应至其的流体过滤系统的一部分。外壳2002包括在旋转时可与支撑凸缘2005的固位肋2254a和2254b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撑条2250。撑条2250从外壳2002的下部区域径向向外突出。在组装阀主体2004时,外壳2002和支撑凸缘2005、流动通道2012a、2012b(其是从阀主体2004的外表面到内表面的开口)与流入端口2208a和流出端口2208b流体连通,流入端口2208a和流出端口2208b是在阀主体2004处于打开位置中时,从外壳2002的外表面到内表面的流动通路。流动通道2012a、2012b在阀主体2004处于关闭位置中时不与流入端口2008a和流出端口2008b流体连通并且流入端口2008a和流出端口2008b由阀主体的表面阻挡。过滤器滤筒2100包括滤筒主体2102和阀杆2104,滤筒主体2102经常基本是圆柱形形状并且阀杆2104从滤筒主体2102延伸。滤筒主体2102具有盖2172,盖2172基本侧向设置在包含过滤介质的基本圆柱形贮槽2174和阀杆2104之间。阀杆2104的直径小于贮槽2174的直径。纵向轴线10被示出在歧管2000和过滤器滤筒2100的中心纵向向下。阀杆2104具有流入开口2106和阀杆面2105,其中流出开口通过阀杆面2105。如将参考图46所论述,阀杆面2105包括位于阀杆面2105之下的阀接合构件2110。

在图45-59的实施方案中,流入开口2106被设计用于使流体在与阀杆的纵向轴线垂直的径向方向上进入,并且流出开口2108被设计用于使流体沿平行于阀杆的纵向轴线或与该纵向轴线同轴的轴向方向离开。

保持构件2112a、2112b附接到阀杆2104。阀杆2104可包括具有不同直径和表面特征部的区段,例如阀杆颈部2104a接近于盖2172;其表面包含流入开口2106的上部部分2104d设置在两个o形圈2116之间;并且包含流出开口2108的阀杆尖端2104e处于最上部o形圈之上,处于盖2172远侧。

图45的实施方案的保持构件2112a、2112b各自分别具有前接合边缘和后边缘。如图45所示,保持构件2112a具有前接合边缘2118a和后边缘2119a。o形圈2116位于阀杆2104上:在流入开口2106和流出开口2108之间的第一位置处和在流入开口2106之下的第二位置处。在阀杆2104上是一个或多个摩擦斜坡2170,一个或多个摩擦斜坡2170有助于在使用期间将过滤器滤筒2100保持在适当位置中。摩擦斜坡2170的使用是任选的。摩擦斜坡从接近盖2172的阀杆颈部2104a侧向突出。斜坡的至少下表面和可选的上表面与阀杆2104和盖2172的相交部成大于0的角度。下侧表面和上表面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角度。在将过滤器滤筒旋转到歧管中时,一个或多个摩擦斜坡2170沿支撑凸缘2005的下侧骑跨。

图46提供支撑凸缘2005相对于过滤器滤筒2100的阀杆2104的分解透视图,过滤器滤筒2100的主体包括盖2172和贮槽2174。径向流入开口2106接收未过滤的处理流体,从而将流体引导到过滤器滤筒2100中。上部部分2104d进一步限定轴向流出开口2108,用于从过滤器滤筒2100递送已过滤的处理流体以便通过阀主体2004的流动通道2012a、2012b和外壳2002的流出端口2008a(图45中)离去。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理解,阀杆2104中的流入开口和流出开口可以是反向的,使得流入流是轴向的并且流出流是径向的。流入开口2106和流出开口2108通过定位在阀杆2104的上部部分2104d处的o形圈密封件2116相互之间密封地隔离。第二o形圈密封件2116定位在径向流入通路2106之下以将阀杆2104密封地接合在阀主体2004的内部腔室内,并且防止未过滤的处理流体在操作时从歧管泄露。

支撑凸缘2005包括由环形保持壁2252限定并且被配置来接收并且保持阀外壳2002的撑条2250的凹陷的承座区域2256。固位肋2254a和2254b从保持壁2252向内突出以便在组装期间当外壳2002可旋转地接合在凹陷的承座区域2256内时,通过摩擦与阀外壳的对应的斜坡接合撑条接合。止动表面2230a和2230b分别与固位肋2254a和2254b相关联,以便限制阀外壳在承座区域2256内的运动。

保持构件2112a和2112b对从阀杆2104的阀杆颈部2104a径向向外突出。该对可以是沿直径相对的。保持构件2112a和2112b的尺寸被设定成并且被配置为促进过滤器滤筒与支撑凸缘2005的旋转接合。支撑凸缘2005和任选的安装支架可被单独地注模并且之后被附连或接合;或者,它们可以是单一注模工件。中心孔口2232延伸穿过支撑凸缘2005用于接收过滤器滤筒2100的阀杆2104。歧管凸轮2010a和2010b径向突出到中心孔口2232中用于与保持构件2112a和2112b的倾斜的下部表面相交。歧管凸轮2010a和2010b相互间隔开以形成插入间隙2020,以便在组装期间当阀杆经过孔口2232时,允许保持构件2112a和2112b配合在它们之间,并且沿它们的弧长倾斜以促进过滤器滤筒与支撑凸缘2005的旋转接合。

阀接合构件2110位于阀杆面2105之下。在图46的实施方案中,阀杆2104包括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在阀杆面2105的表面之下具有第一深度“d1”的孔洞2160。在孔洞2160之下具有深度“d2”的阀接合构件2110包括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和第二阀驱动表面2123。流出开口2108处于阀杆面2105之下。流入开口2106是阀杆2104的上部部分2104d。阀接合构件的第一顶面2111与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第二阀驱动表面2123和弧形表面2127垂直。对应于第一顶面2111、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第二阀驱动表面2123和弧形表面2127的一组特征部被包括作为阀接合构件的一部分但在这个透视图中未示出。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和未示出的2121)用来沿第一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并且第二阀驱动表面2123和/或2122(未示出)用来沿第二方向移动阀主体的一部分。在这个实施方案中,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2121和第二阀驱动表面2122、2123是平坦的并且相对于纵向轴线10具有镜面对称。在图46的实施方案中,阀接合构件2110被配置为容纳流出开口2108。

阀杆颈部2104a包括保持构件2112a、2112b,其中的每一个根据共同受让的美国专利7,763,170(bassett)拥有钥匙构型,该专利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在保持构件2112a上具有多个轴向齿2113a、2113b、2113c并且在保持构件2112b上具有多个轴向齿2113d、2113e并且第三个未示出。齿从保持构件2112a和2112b的上表面纵向延伸并且沿该上表面轴向地间隔开。齿从阀杆颈部2104a径向突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在阀主体2004内具有对应的一组间隔开的凹陷部以便接收齿。阀杆颈部2104a还包括任选的摩擦斜坡2170,以有助于在使用期间将过滤器滤筒2100保持在适当位置中。

图47示出系统2200沿图45的线47-47的横截面图。图48是图47的横截面图的一部分的近视图。过滤器滤筒2102包括由盖2172和贮槽2174制成的圆柱形滤筒主体。当阀主体2004处于打开位置中时,流入通道2176借助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流动通道2012a接收未过滤的水。未过滤的水流入介质腔室2180中并且水接触过滤介质2151以供处理/净化。示例性过滤介质是具有聚合物粘结剂粒子的炭块。每个帽2150附连到过滤介质2151。水流动通过过滤介质2151并且通过端帽2150的第一流出通道2178,返回通过流出开口2108流出阀杆尖端2104e,并且通过阀主体2004的第二流出通道2179和流动通道2012b流动到流出端口2008b。支撑凸缘2005包括保持壁2252和凹陷的承座区域2256。外壳2002相应地包括流入端口2008a和流出端口2008b。阀主体2004包括与阀接合构件2110接合的突出部2014。阀杆2104上的保持构件2112a、2112b和摩擦斜坡2170与支撑凸缘2005接合。

图49提供深入示例性歧管2000中的透视图。滤筒开口2016接收滤筒过滤器的阀杆。阀主体(或内阀)2004位于外壳中并且在使用期间保留在支撑凸缘和外壳之间。外壳相应地具有流入端口2008a和流出端口2008b。阀主体2004具有与(图46的)孔洞2160配对的套管2038和可例如与图46的阀接合构件接合的部分2014。套管2038是沿轴向方向从阀主体2004延伸并且离阀主体4004的内表面4003具有标称深度“d1”的大致圆柱体。在图49的实施方案中,从套管2038延伸的是呈突出部形式的部分2014,部分2014包括与图46的阀接合构件配对的特征部:翼部2032a、2032b和具有开口以容纳从过滤器流出的流的环空2030。翼部2032a、2032b和环空2030一起大致形成拱顶形形状环空2030相对于过滤器滤筒的中心轴线纵向延伸,具有细长主体(标称长度“d2”+“d3”)和开口,该开口具有小于套管2038的直径的直径。从环空2030的主体延伸的是具有标称厚度(或自套管2038的深度)“d2”的翼部2032a、2032b。翼部2032a、2032b大致是楔形的,每个翼部具有从环空2030的主体成角度支出、由弧形表面连接的两个平坦侧面。每个翼部2032a、2032b的面与每个平坦侧面和弧形表面垂直。支撑凸缘2005具有插入间隙2020。过滤器滤筒的保持构件被插入到插入间隙2020中。在旋转过滤器滤筒时,保持构件初始地与歧管凸轮接合直到它完全接合。

在图50-59中,提供了将图46的阀杆端部插入根据图49的歧管并且将该阀杆端部从该歧管移除的进展。歧管的视图沿图47的线g-g截取,该线g-g被定位成穿过流入端口2008a并且处于阀杆2104的流出开口2108的顶部边缘处。

以“步骤1”开始,图50和图51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50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阀主体2004的突出部的翼部2032a、2032b的定位,并且图51提供保持构件2112a、2112b相对于支撑凸缘2005(阀主体未示出)的定位。在图50的位置中,在将过滤器滤筒插入歧管中时,第一驱动表面2120、2121大致不与阀主体2004的翼部2032a、2032b接触。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支撑凸缘2005和过滤器滤筒2102被示出。在步骤1中,阀主体2004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并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50中未编号但在图51中标识为2122和2123)靠近翼部2032并且可选的与翼部2032接触。在图51中,过滤器主体2102被示出。保持构件2112a、2112b定位在支撑凸缘2005的插入间隙(在图51中未编号但在图53中标识为2020a、2020b)中。此时,保持构件2112a、2112b尚未与歧管凸轮2010a、2010b接合。支撑凸缘2005包括与凸轮2010a、2010b的相邻螺纹2026。可选的,止动件在与凸轮的端部相对的端部处定位成与螺纹相邻。

“步骤2”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一级旋转,该第一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逆时针的。图50-51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1逆时针旋转35度。图52和图53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52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阀主体2004的突出部的翼部2032a、2032b的定位,并且图53提供保持构件2112a、2112b相对于支撑凸缘2005(阀主体未示出)的定位。在步骤2中,阀主体2004仍然处于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仍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支撑凸缘2005和过滤器滤筒2102被示出。翼部2032a、2032b的位置在步骤2中与在步骤1中的位置相同,并且阀接合构件310在没有接合翼部2032a、2032b的情况下已经旋转35°。第一阀驱动表面(在图52中未编号但在图53中标识为2120和2121)靠近翼部2032并且大致与翼部2032形成接触。第二阀驱动表面2122和2123不与翼部2032接触。在图53中,过滤器主体2102被示出。保持构件2112a、2112b与凸轮(在图53中未编号但在图51中标识为2010a、2010b)接合并且可选的在某种程度上与螺纹2026接合从而将过滤器滤筒锁定在歧管中。

在“步骤3”中(该“步骤3”是沿阀开启方向的第二级旋转),在使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2逆时针进一步旋转90度之后,阀主体移动到打开位置中并且水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在步骤3中过滤器被完全安装。图54和图55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54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阀主体2004的突出部的翼部2032a、2032b的定位,并且图55提供保持构件2112a、2112b相对于支撑凸缘2005(阀主体未示出)的定位。在步骤3中,第一阀驱动表面(在图54中未编号但在图55中标识为2120和2121)与翼部2032a、2032b接合,这导致将阀主体2004旋转至打开位置。此时,水可借助于其流入开口自由地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第二阀驱动表面2122和2123仍不与翼部2032a、2032b接触。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支撑凸缘2005和过滤器滤筒2102被示出。在图55中,过滤器主体2102被示出。保持构件2112a、2112b已经移动经过凸轮2010a、2010b并且沿螺纹2226行进。通常,保持构件2112a、2112b在正常使用期间与任何止动件接触不是所期望的。止动件可被提供以防止过滤器滤筒过度旋转。

“步骤4”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三级旋转,该第三级旋转对于这个示例是顺时针的。图56-57的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3顺时针旋转35度。图56和图57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56提供阀接合构件相对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阀主体2004的突出部的翼部2032a、2032b的定位,并且图57提供保持构件2112a、2112b相对于支撑凸缘2005(阀主体未示出)的定位。在该步骤中水仍供应至过滤器滤筒。在步骤4中,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和2121不再与翼部2032a、2032b接合。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56中未编号但在图57中标识为2122和2123)与翼部2032a、2032b接触。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支撑凸缘2005和过滤器滤筒2102被示出。在图57中,过滤器主体2102被示出。保持构件2112a、2112b现设置在螺纹和凸轮(在图57中未编号但在图55中分别标识为2226和2010a、2010b)之上。

在“步骤5”中(该“步骤5”是沿阀关闭方向的第四级旋转),在使过滤器滤筒相对于步骤4顺时针进一步旋转90度之后,阀主体移动到关闭位置中并且水不再供应至歧管/过滤器滤筒。图58和图59示出过滤器滤筒的相同视图和位置,其中图58提供阀接合构件414相对于外壳2002的流入端口2008a和阀主体2004的突出部的翼部2032a、2032b的定位,并且图59提供保持构件2112a、2112b相对于支撑凸缘2005(阀主体未示出)的定位。在步骤5中,第二阀驱动表面(在图58中未编号但在图59中标识为2122和2123)仍然与翼部2032a、2032b接合,这导致将阀主体2004旋转至关闭位置。因为这是俯视图,所以支撑凸缘2005和过滤器滤筒2102被示出。此时,水并不流动进入过滤器滤筒中,保持构件不再与凸轮接合,并且可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第一阀驱动表面2120和2121仍不与翼部2032a、2032b接触。在图59中,保持构件2112a、2112b已经与凸轮脱离并且驻留在插入间隙中。可通过沿纵向方向拉动过滤器滤筒以将阀杆从阀主体移除来在步骤5中将过滤器滤筒从歧管移除。

除非另外指明,否则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表达数量的所有数字在所有情况下均应理解成由术语“约”修饰。因此,除非有相反的说明,下列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提及的数值参数均为近似值,这些近似值可以根据试图通过本公开获得的期望特性而变化。最低程度上说,并且在不试图将等同原则的应用限制到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前提下,至少应当根据报告的数值的有效数位并通过应用惯常的四舍五入法来解释每个数值参数。

虽然阐述本公开的广义范围的数值范围和参数是近似值,但在具体示例中所列出的数值尽可能精确地记录。然而,任何数值都固有地包含某些误差,在它们各自的试验测量中所存在的标准偏差必然会引起这种误差。

贯穿本说明书的对“一个实施方案”、“某些实施方案”、“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或“实施方案”的提及意指结合实施方案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因此,贯穿本说明书的多处出现的短语,诸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或“在实施方案中”,不一定指的是本发明的同一实施方案。此外,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

尽管本文已参照具体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案仅仅例示了本发明的原理和应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的方法和仪器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预期的是本发明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